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42)
2023(16047)
2022(13476)
2021(12523)
2020(10733)
2019(24392)
2018(23975)
2017(46619)
2016(24762)
2015(27664)
2014(27324)
2013(27152)
2012(25073)
2011(22232)
2010(22288)
2009(21063)
2008(20957)
2007(18280)
2006(15875)
2005(14410)
作者
(69444)
(57994)
(57779)
(54947)
(37007)
(27526)
(26278)
(22514)
(21790)
(20762)
(19571)
(19454)
(18352)
(18150)
(17922)
(17847)
(17101)
(16966)
(16724)
(16537)
(14222)
(14121)
(14012)
(13236)
(13138)
(13028)
(12820)
(12618)
(11607)
(11364)
学科
(114713)
经济(114604)
(98336)
(88071)
企业(88071)
管理(86577)
方法(55819)
数学(46504)
数学方法(46013)
(35114)
业经(33896)
(32437)
中国(28558)
(25076)
财务(25033)
财务管理(24995)
企业财务(23788)
(22785)
农业(22668)
技术(21743)
(20183)
贸易(20173)
(19655)
地方(18868)
(18529)
(17896)
理论(17736)
(17582)
(17411)
银行(17394)
机构
学院(359301)
大学(355349)
(158586)
经济(155832)
管理(149178)
理学(128899)
理学院(127748)
管理学(125953)
管理学院(125289)
研究(111245)
中国(89589)
(75276)
(73229)
科学(63528)
财经(60339)
(54892)
(54862)
(53559)
中心(53105)
(52373)
业大(49664)
经济学(49017)
研究所(48029)
北京(45650)
财经大学(44825)
经济学院(44558)
农业(43150)
(41796)
商学(41571)
商学院(41207)
基金
项目(237230)
科学(190980)
基金(177123)
研究(174600)
(152238)
国家(150982)
科学基金(133123)
社会(114943)
社会科(109451)
社会科学(109429)
基金项目(93393)
(91884)
自然(85428)
自然科(83536)
自然科学(83516)
自然科学基金(82115)
教育(79426)
(76539)
资助(72518)
编号(69250)
成果(54143)
(53525)
重点(52574)
(52128)
(51031)
国家社会(48687)
创新(48059)
教育部(46803)
人文(46315)
课题(46050)
期刊
(169652)
经济(169652)
研究(103593)
中国(62540)
(61310)
管理(60218)
(49040)
学报(47590)
科学(47558)
大学(37935)
学学(36045)
(35052)
金融(35052)
技术(34582)
农业(33988)
财经(30655)
业经(29438)
经济研究(27936)
教育(27746)
(26450)
问题(22855)
技术经济(20975)
(20527)
统计(19669)
(19273)
(18317)
商业(18223)
理论(17860)
现代(17343)
财会(17172)
共检索到5289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马文军  李孟刚  
文章基于企业和产业双重效率目标诉求的系统视角,以及不同集中度产业中单个企业市场需求曲线变化规律的科学界定,就2007年我国钢铁产业的最优集中度进行实证测算。实证测算结果表明,当年我国钢铁产业的最优产量为33 000万吨,钢铁企业的适宜数量为5-10个,单个钢铁企业的适宜规模为3 300-6 600万吨。研究表明,国民经济各产业的最优集中度是可以通过模型构建和数量分析得到精确界定的,产业集中度的优化调整应以最优集中度的精确测算为基准。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魏建新  
本文通过对全球钢铁产业集中度与其上下游产业集中度进行比较,分析了提高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的意义,指出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远低于世界主要产钢国家,并提出了提高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的对策思路。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戴魁早  
针对当前较低的产业集中度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钢铁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这一现实,文章以探讨产业集中度与利润率的关系作为切入点,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考察了我国钢铁产业的集中度与利润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我国钢铁产业的集中度与利润率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在不同钢铁亚产业中两者之间的长短期因果关系以及相互影响的程度和方向却存在差异。我国为此应该采取相关对策,促进钢铁产业集中度的提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佘元冠  杜立辉  崔巍  
文章将"弹性系数"的概念引入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的分析,提出了"钢铁产业集中度弹性系数"指标,对原有产业集中度指标进行了改进。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合理界定了我国钢铁产业所处的生命周期。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徐康宁  韩剑  
钢铁产业的产业集中度和空间布局是关系产业竞争力的两个重要方面,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优化空间布局,是中国钢铁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任务。本文通过建立相关的模型和数据测算,分析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和空间布局的变化,发现我国钢铁产业的生产集中度和空间集中度不仅很低,而且在2001年以来还在不断降低。研究显示,我国钢铁产业的空间布局呈现以市场指向为主、兼资源依托型之格局,临海港口型特征不明显。对三种不同类型的空间布局绩效的比较研究发现,临海港口型的空间布局应是我国钢铁产业布局的主要合理方向。论文对2005年新颁布的《钢铁产业发展政策》作了相应的分析和评论,探讨了产业政策的真正意义,主张作为产业政策不适宜对...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孙海刚  
自从2005年国务院颁布《钢铁产业发展政策》,钢铁产业效率和竞争力的提升备受关注。本文以2002~2007年钢铁上市公司的DEA技术效率为基础,首先利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了技术效率如何影响企业绩效,然后结合中国转轨过程中钢铁产业的特征,研究了影响企业技术效率的管理效率、规模水平、技术创新、市场结构、价格、区域市场市场化等因素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结果表明,技术效率、管理效率、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规模与企业绩效之间呈倒"U"型抛物线关系;区域市场化水平与企业绩效呈负相关,市场结构与企业绩效关系尚难确定。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片峰  栾维新  李丹  杜利楠  
近年来,产业集中度成为钢铁行业产业经济研究的热点和产业政策规划的重要内容。本文研究发现2012年我国钢铁行业正处于产业成长前期,产业集中度各项指标仅相当于其他钢铁强国的30%-50%的水平,而前四大企业规模平均规模高达4800万吨,是世界主要产钢国对应规模的2到3倍。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低并非是产业组织结构恶化的表现而是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其主要原因是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本文根据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特点和趋势得出2020年钢铁行业前四大企业和前八大企业平均规模分别为4500万吨和3700万吨,合理的CR4和CR8分别为25.7%和42.3%;提出在判断我国钢铁行业市场结构时,不应采用国外常用的CR...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黄健柏  陈伟刚  江飞涛  
本文评述了研究企业进入行为的影响因素和市场效应的相关国内外文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研究企业进入与行业利润率之间双向动态关系的分析框架。在此框架内,我们分析了钢铁工业近年来高速发展过程中的企业进入和利润率变动,使用动态模型刻画了二者的相互关系,解释了为什么在利润率为负的情况下某些产业中企业进入仍然十分剧烈,同时从跨产业比较的角度测度了4个亚产业的进入壁垒和竞争强度。本文的分析方法同样适用于其他产业。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庆芝  何枫  赵晓  
在全要素能源效率框架下,建立超效率DEA模型,计算了我国钢铁产业2002~2008年间的能源效率,衡量了企业的节能空间,同时测算了我国钢铁产业2002~2008年间效率的变迁过程。结果显示:首先,自2007年以来我国钢铁产业平均能源效率有所提升,企业之间效率差距较大;其次,钢铁产业的节能潜力巨大,在现有技术水平下,平均每年能源消耗仍有20%左右的可降空间;进一步,我国钢铁产业能源效率提升主要源于技术效率的提升而非技术进步,这反映了整个产业能源效率差距在缩小但缺乏技术创新动力。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梅良勇  张四海  
我国第一部关于钢铁产业的政策性法规文件《钢铁产业发展政策》颁布已快2年的时间,本文试图从此政策文件颁布2年来对我国钢铁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和产量间的关系、钢铁行业集中度三个方面的影响来剖析此产业发展政策的效应。得出了产业政策对我国钢铁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产生抑制作用的同时能够促使钢铁产量的增长,以及产业政策对提高我国钢铁行业的集中度产生了一定的政策效应等结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马家喜  
我国钢铁行业目前在生产效率、能源消耗、管理水平等方面表现出明显滞后。本文以产业组织理论为基础,分析了我国钢铁行业市场结构,发现行业集中度过低造成行业竞争无序是其主要问题。应鼓励扶持优质企业步扩大规模;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行业进入门槛、降低行业退出限制。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吴利华  周勤  杨家兵  
本文以中国钢铁行业上市公司数据为基础,从上市公司纵向整合程度与企业绩效的实证分析入手,分析在纵向整合战略主导下,中国钢铁上市公司企业规模、空间布局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发现:钢铁上市公司纵向整合战略提高企业绩效的效果十分明显;在企业纵向整合战略主导下,中国钢铁企业的绩效与产业集中度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而与企业规模无关,企业的空间布局(临近市场、临近资源和临近港口)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不显著;纵向整合是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的理性选择,低产业集中度与高行业利润并存是我国钢铁行业在这一发展时期的特征之一。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姚伟峰  鲁桐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模型实证分析了不同形式的股权集中方式对企业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股权集中度对企业效率的提高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就股权集中方式而言,股权向多个大股东集中对企业效率提升的影响比向单个最大股东集中更显著。文章提出,中国企业目前还处于"大股东治理"阶段,政府应着力完善大股东治理的监督机制,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权益,提高公司治理水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邹伟进  陈伟  郭明晶  
文章提出了运用模糊白化法实现定性指标定量化,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系数变异法结合确定指标权重,运用灰色关联法进行综合评价以及考察指标关联系数变异水平这四个有机相连部分的评价模型。通过对近几年我国钢铁产业的实证分析,认为提高我国钢铁产业生态化水平的突破口主要是降低SO2排放量、改善产品结构和区位布局;虽然近几年钢铁产业生态化水平逐步提高,但进一步提高生态化水平仍然是我国钢铁产业面临的紧迫任务。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吴福象  周绍东  
本文首先估算了中国工业36个行业的绝对和相对产业集中度,然后将工业行业分为四种类型,再对这几种类型企业在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方面的表现进行分析和评价。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避免过度竞争、杜绝行政性垄断、建立大中小企业协同合作的寡头主导型市场结构的产业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