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96)
2023(9994)
2022(8460)
2021(7872)
2020(6721)
2019(15104)
2018(14670)
2017(29784)
2016(15965)
2015(17873)
2014(17770)
2013(17603)
2012(16599)
2011(15181)
2010(15745)
2009(15368)
2008(14670)
2007(13336)
2006(12351)
2005(11311)
作者
(46029)
(37889)
(37819)
(36021)
(24230)
(17920)
(17563)
(14617)
(14495)
(13910)
(12959)
(12666)
(12105)
(11999)
(11940)
(11912)
(11233)
(11151)
(11138)
(10968)
(9592)
(9349)
(9188)
(8768)
(8686)
(8635)
(8454)
(8332)
(7548)
(7491)
学科
(61683)
经济(61613)
(47256)
管理(44248)
(35886)
企业(35886)
(28458)
金融(28457)
(28072)
银行(28046)
方法(27256)
中国(27213)
(27121)
数学(24711)
数学方法(24434)
(19899)
(19568)
(18835)
(14145)
贸易(14131)
业经(13963)
(13868)
地方(12942)
农业(12740)
(12481)
财务(12453)
财务管理(12423)
(11905)
企业财务(11869)
中国金融(11635)
机构
学院(230194)
大学(229764)
(100361)
经济(98166)
管理(87048)
研究(77787)
理学(73391)
理学院(72605)
管理学(71455)
管理学院(71015)
中国(70742)
(53155)
(47909)
科学(43783)
财经(40988)
(39193)
中心(37808)
(37099)
(37051)
(35455)
研究所(35078)
经济学(31876)
北京(30868)
业大(30718)
财经大学(30528)
农业(29125)
经济学院(28965)
(28835)
(28582)
(28483)
基金
项目(141503)
科学(111751)
研究(106301)
基金(103368)
(88382)
国家(87610)
科学基金(74869)
社会(68152)
社会科(64777)
社会科学(64758)
(54434)
基金项目(53612)
教育(48880)
自然(46654)
(46212)
自然科(45576)
自然科学(45561)
自然科学基金(44784)
资助(43915)
编号(43487)
成果(37416)
(32552)
重点(31811)
(30928)
课题(30422)
(29449)
教育部(28282)
(28272)
国家社会(27888)
创新(27581)
期刊
(110669)
经济(110669)
研究(77320)
(46702)
金融(46702)
中国(45286)
(38686)
(33848)
学报(31409)
管理(31121)
科学(29850)
大学(24505)
学学(23178)
教育(22447)
农业(21885)
财经(20487)
经济研究(18309)
技术(17705)
业经(17577)
(17438)
问题(14759)
(13619)
理论(13429)
国际(12639)
实践(12118)
(12118)
统计(11163)
技术经济(11100)
现代(10693)
商业(10511)
共检索到3630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许静  
随着国内外金融风险的频繁爆发,人们开始思考当前风险监管方式的缺陷。这些监管方式多基于以"理性行为人"为假设的经济金融理论而设计。事实表明,经典理论中的"理性行为人"假设,对于解释及解决金融风险问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成因非常复杂,在其积累和发展的过程中,人的心理因素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波助澜作用。本文从行为经济学视角探究系统性金融风险积累过程中经济主体的心理陷阱及其对市场的影响,基于这些心理学线索可提出风险防控和监管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徐卫中  
金融风险源于经营金融业务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 ,是多年积聚起来的国民经济深层次矛盾在金融领域的综合反映。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市场变化莫测 ,竞争日益激烈 ,市场竞争法则不太齐备 ,由于种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 ,使得金融风险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因此 ,认真研究当前金融风险的成因及防范和化解对策 ,维护金融稳定具有重大的意义。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孔合  
随着金融市场的全球化和现代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业在国民经济的核心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明显。与此同时,也积聚了多种金融风险。因此,加快金融改革步伐,切实预防和逐步化解金融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我国存在的金融风险问题已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从我国金融风险的现状出发,全面分析了我国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和化解的对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罗志华  杨林枫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袁管华  刘京生  
我国的金融风险是一种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特有的制度性风险,此种风险的特殊性、隐蔽性,更应引起重视。文中对如何防范与化解这种制度性金融风险,提出了新的思路,即通过深化改革,在金融制度创新的同时,进行整个经济体制与企业组织体制的制度创新。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潘锡泉  周峰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当前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从当前金融风险防范和化解现状入手,分析了我国金融风险的主要表现及其成因。研究发现,当前我国金融风险主要表现为金融领域"脱实向虚"现象"涛声依旧"、重点领域潜在风险存量去化缓慢、金融市场价格波动幅度有增无减三个方面,其背后的根源是,外源性风险溢出和内源性转型承压双重叠加、监管体制机制不完善导致监管缺位与监管过度并存、地方政府激进的举债行为,以及金融消费者风险意识教育和消费者权益保护不足。基于此,本文从九个方面提出了政府如何做好下一步金融风险防范和化解的详细治理对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2007年底,美国次贷危机开始扩散。2008年初,中国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增长开始下滑,国际输入型通胀压力开始上升,中国宏观经济风险明显加大,世界经济可能出现新一轮结构调整。基于这一形势,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于2008年3月邀请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国家统计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一起,共同研究和判断未来一个时期中国宏观经济的风险和对策问题。现在这项研究已经完成,本刊现将有关研究成果整理成六个专辑,分成六期陆续在2010年1~3月份刊发。本期是其第三个专辑。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管华  刘京生  
我国金融风险的制度性成因及对策探讨袁管华刘京生由于90年代国际金融领域发生的几起重大事件以及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金融风险防范问题已成为各国监管当局关注的焦点。尽管我国受国际金融风波的影响不大,但是,在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中,我国金融业潜伏的巨大风险仍...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蒋三庚  林后春  
剖析我国当前金融风险的特点,对如何构筑综合防范、控制、补救体系,加强潜在风险的认知、识别、分析、评估、预测、预警和防范,提出了若干有效的对策和崭新的思路。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阎坤  陈新平  
潜在债务是我国财政风险的主要来源,而在整个潜在债务链条中,金融业又占了绝大比重,所以控制金融风险就成了防范和化解我国财政风险的重要一环。 作为当前处理金融风险问题的特殊模式,金融风险财政化不仅是我国社会经济转型期对政府职能的一项客观要求,也是现行财政金融管理体制下的一种制度安排。但随着形势的变化,“一事一议”的金融风险化解方式正逐渐暴露出其体制性缺陷和不尽合理的地方,存在着诸如“道德风险”、“逆向选择”,以及地方“倒逼”中央财政等问题。因此,如何借鉴国际相关经验,构建相关法律框架,建立潜在债务风险监控体系,进而弥补我国金融风险财政化运作模式之不足是本文的分析重点。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龚鸣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金融危机频繁发生,这些风险的爆发,使得发展中国家好不容易通过逐步克服资金、设备、技术、管理上的困难,辛苦积聚的建设成就,在一夜间被摧毁;导致币值异常波动,大量企业破产,金融机构瘫痪,整个国民经济遭受巨大破坏。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吴周雄  
地方金融的发展对促进我国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是,我国地方金融也面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地方城市商业银行等放贷机构以及民间集资借贷活动可能引发的金融风险。而我国地方金融风险的监管和控制机制存在不足:机制不健全、地方政府定位不清晰以及地方金融机构自身的问题。由此,应该完善地方金融风险的监管机制,提升地方政府监管能力和手段,并完善地方金融机构的现代法人治理制度。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钱丽华  范从来  丁慧  
基于中国金融市场压力指数与广义预测误差方差分解法,从全球输入性风险、中国金融体系自身因素和宏观经济运行状况三个维度,识别高水平开放背景下影响中国金融安全的风险因素,运用滚窗VAR模型刻画风险因素的动态时变影响。研究发现:以不确定性表征的全球宏观波动与中国金融风险状况之间存在联动性;以金融体系风险抵御能力和金融市场开放程度表征的金融体系自身因素对中国金融风险具有显著影响;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对中国金融安全的影响在经济遇冷时更为明显,可能导致经济低迷和引发金融风险。据此,应加强对国内外各类风险因素的实时监测,建立健全兼具前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风险防范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