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89)
2023(12127)
2022(10296)
2021(9478)
2020(8488)
2019(19524)
2018(19208)
2017(38802)
2016(20563)
2015(23217)
2014(23398)
2013(23401)
2012(22178)
2011(20001)
2010(20540)
2009(20223)
2008(19747)
2007(18047)
2006(15798)
2005(14536)
作者
(58762)
(48831)
(48786)
(46879)
(31355)
(23412)
(22708)
(18942)
(18530)
(17617)
(16425)
(16379)
(15483)
(15471)
(15303)
(15201)
(14571)
(14309)
(14238)
(14191)
(12177)
(12038)
(11709)
(11162)
(11159)
(11054)
(10886)
(10671)
(9822)
(9659)
学科
(91399)
经济(91283)
(63986)
管理(63222)
(51626)
企业(51626)
方法(46537)
数学(41423)
数学方法(41159)
中国(30871)
(30534)
(30209)
金融(30207)
(29176)
银行(29154)
(27999)
(23171)
(22652)
(19583)
财务(19555)
财务管理(19506)
企业财务(18738)
业经(18369)
(18252)
贸易(18240)
(17771)
地方(16764)
(15626)
农业(15388)
理论(14224)
机构
大学(308067)
学院(304284)
(136208)
经济(133517)
管理(121013)
理学(103606)
理学院(102611)
管理学(101315)
管理学院(100732)
研究(96304)
中国(85040)
(70817)
(62840)
财经(55945)
科学(52644)
(50796)
(47652)
中心(47355)
(44403)
经济学(44288)
(44246)
研究所(42407)
财经大学(41889)
经济学院(40427)
北京(40195)
业大(39149)
(36271)
(35726)
师范(35408)
农业(34865)
基金
项目(189651)
科学(150496)
基金(141268)
研究(141066)
(120112)
国家(119116)
科学基金(103164)
社会(92639)
社会科(88056)
社会科学(88033)
基金项目(74349)
(71322)
教育(65259)
自然(64400)
自然科(62944)
自然科学(62924)
自然科学基金(61881)
(60185)
资助(59486)
编号(57464)
成果(47893)
(44833)
重点(42004)
(39669)
教育部(39539)
(39373)
国家社会(38709)
人文(38469)
课题(38165)
(37155)
期刊
(144814)
经济(144814)
研究(95873)
(55953)
中国(54119)
(49939)
金融(49939)
管理(42005)
学报(40499)
(38775)
科学(37835)
大学(31552)
学学(29921)
财经(29048)
(24705)
农业(24583)
教育(24449)
经济研究(24098)
技术(23371)
业经(21748)
问题(19910)
(18056)
理论(17406)
技术经济(15802)
统计(15720)
实践(15591)
(15591)
国际(15496)
商业(14839)
(14014)
共检索到4590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冯涛  崔光庆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属于政府主导的速度型经济,在经济快速增长中,政府的投资行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目标冲突,地方政府效用函数的最优解与中央政府效用函数的最优解并不一致,因此地方政府的过度投资会导致国家整体的经济稳定性降低,使宏观经济运行不稳定,而经济增长的起落必然形成大量的银行坏账。同时,地方政府的扩张冲动必然表现为对金融资源和对金融资源控制权的竞争,而地方政府通过对金融机构的影响来争夺货币资源,会导致货币供应量突破预定的目标,引发通货膨胀。改革开放后,我国几次金融风险的产生充分证明了其与政府投资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方涛  
中国经济属于政府主导的投资拉动型增长方式。在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必须改变现有的经济发展方式,加强金融风险的防范,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文章从政府投资行为角度,对政府财政行为对金融风险影响的进行了分析及定位,认为现阶段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积极培育和完善市场,从事基础设施建设,制定政策和计划,应通过构建法律体系明确和界定政府职能,约束政府权力,实现民主和透明的政府决策程序。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秦海林  
为了消弭金融风险的巨大负外部性,政府总是会在关键时刻采取金融风险财政化的措施,这是政治经济市场上一系列制度博弈的均衡解。在特定的制度环境中,如果初级行动团体能够打动次级行动团体,推出可以有效实现金融风险财政化的外部收益的制度装置,那么,金融风险财政化的政府行为就会出现。基于logit模型的检验结果显示,财政体制改革、金融深化和对外开放会显著影响政府对金融风险财政化的行为选择,而且这种冲击效应还在分税种改革前后截然不同。因此,政府在利用金融风险财政化的同时,还需要尊重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改进原则,进行配套的制度创新和促成制度耦合。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冰  邹伟  
铸币税作为政府收入的重要来源与通货膨胀税有着紧密联系 ,是金融风险的诱因之一。为消除潜在的金融风险 ,保持最优铸币税的有效性 ,必须加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甜  李文芳  
当前,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给各行业带来了新的契机,对我国的国民经济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构建区域金融风险指标体系,使用熵值法测算出中国2011—2019年31个省市的区域金融风险指数,通过相关检验来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其的影响,以及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更充分地发挥数字普惠金融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会促进区域金融风险的空间溢出效应,但是技术水平的提升和政府监管水平的提高会抑制这种溢出效应。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建立完善监管系统、提升政府信息透明度以及提高创新能力等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薇  刘建平  何山  
本文介绍了Copula理论和性质以及其在金融风险分析中的一些应用。并实证基于Cop-ula,结合具有不同边际分布模型来计算资产投资组合VaR显著优于基于多元正态分布假设的传统方法。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涤龙  李正辉  
运用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博弈理论 ,分析了宏观金融风险主体——中央银行和公众之间的博弈行为 ,论述了我国银行不良资产、通货膨胀及金融稳定的关系 ,从而提出了我国宏观金融风险管理的相应对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新国  
防范金融风险是人们长期关注的重点课题,因为金融腐败案件会给金融部门带来很大的风险。大量实例说明,要防范金融风险,必须遏制金融腐败。本文就腐败导致金融风险的表现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对策。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可嘉  黄瑾  陈一非  
房地产金融风险特指银行等金融机构为房地产业提供资金的筹集、融通、清算等金融服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事先无法预料(即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金融机构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背离,从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本文通过参考现有房地产金融风险分析的主要因素,从金融机构、房地产开发企业及购房者这三个方面对当前房地产市场的风险状况进行分析,并通过定量的方法估算当前广州房地产市场的投机程度,最后提出相应防范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丁述军  庄须娟  李文君  
采用2005—2016年我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使用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区域金融风险四部门间的传染机理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区域金融风险部门间传染的过程中,四部门之间存在着多条风险传染路径,金融部门在传染机理中处于核心地位,金融部门受其他部门的风险传染并且也影响其他部门;近年,家庭部门面临的风险增大,对其他部门风险传染的效应也较强,且家庭部门最易受其他部门的风险传染。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蒋振成  
地方金融快速发展的同时,其显性和隐性风险依然存在。文章着力于探讨和研究与地方财政体制相关的区域性金融风险。通过对地方金融风险的特征分析,指出在防范和化解地方金融风险中的地方政府(财政)责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防范和化解地方金融风险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封北麟  
2015年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预计3.8万亿元,规模庞大的地方政府置换债券发行一度引发市场的广泛关注,甚至被疑为是中国版的量化宽松政策。结合市场的关注点,本文从市场流动性、金融机构盈利能力、社会融资成本、道德风险四个方面分析我国地方政府置换债券发行可能带来的市场冲击。研究认为,地方政府置换债券的发行暂时不会对我国金融体系稳定造成显著的负面影响,而且从规范政府融资的角度看,长期有利于我国财政金融体系的持续稳定发展。但是,如果置换债券作为地方政府解决债务偿还问题的一种常设机制,可能形成的货币信贷扩张、道德风险以及不合理的中长期利率水平,将会对我国金融和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严金海  
研究目的:探讨土地抵押融资风险的识别标准、产生原因和防范措施。研究方法:数理分析与统计和计量分析。研究结果:(1)微观层面上,银行对贷款抵押率的选择和对未来土地价格变化的预期决定土地抵押融资风险的大小;(2)宏观层面上,土地资产价值的变化决定融资风险的大小,过量的土地供应、过快增长的土地价格在扩大信贷规模的同时加大了信贷风险;(3)目前中国土地抵押融资风险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法律法规的欠缺,主要原因是政府转型的滞后和银行风险管理体制的不健全,而市场环境不完善起了推动作用。研究结论:需要从完善法律法规、加快政府改革、强化银行风险管理和推进市场建设等方面防范土地抵押融资风险。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颖  张富祥  
金融风险度量指标VaR是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研究了不同的分位数回归模型在估计该指标时的表现,并选取标准普尔500指数、日经225指数、上证综指、深证成指进行了实证检验。在递归形式的分位数回归CAViaR模型中,本文的研究发现,SAV-CAViaR模型被拒绝的概率最高。而后验测试表明,IGARCH-CAViaR模型更适合刻画相对成熟的美国和日本金融市场风险的演化过程,而分位数回归的GARCH模型(QGARCH)在国内金融市场有良好表现,尤其是用于估计市场指数收益的1%VaR。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