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94)
- 2023(13731)
- 2022(11516)
- 2021(10583)
- 2020(8733)
- 2019(19353)
- 2018(18980)
- 2017(37349)
- 2016(20289)
- 2015(22659)
- 2014(22848)
- 2013(22203)
- 2012(20666)
- 2011(18790)
- 2010(19366)
- 2009(18730)
- 2008(17916)
- 2007(16469)
- 2006(15072)
- 2005(14038)
- 学科
- 济(78221)
- 经济(78102)
- 管理(64020)
- 业(58375)
- 企(48325)
- 企业(48325)
- 中国(30513)
- 融(28595)
- 金融(28587)
- 方法(28002)
- 银(27983)
- 银行(27964)
- 行(27064)
- 财(26860)
- 制(25732)
- 数学(24390)
- 数学方法(24133)
- 农(23768)
- 地方(19674)
- 业经(19040)
- 体(17295)
- 务(16200)
- 财务(16149)
- 财务管理(16112)
- 企业财务(15347)
- 贸(15261)
- 贸易(15245)
- 农业(14962)
- 易(14903)
- 学(14314)
- 机构
- 学院(288235)
- 大学(285439)
- 济(122089)
- 经济(119247)
- 管理(106795)
- 研究(98634)
- 理学(89937)
- 理学院(88975)
- 管理学(87680)
- 管理学院(87128)
- 中国(83592)
- 财(65496)
- 京(60132)
- 科学(54920)
- 财经(49739)
- 所(49115)
- 中心(46841)
- 江(45712)
- 经(44786)
- 研究所(43553)
- 农(42902)
- 经济学(38442)
- 北京(38326)
- 范(36712)
- 州(36687)
- 财经大学(36633)
- 业大(36500)
- 师范(36366)
- 院(35938)
- 经济学院(34631)
- 基金
- 项目(179748)
- 科学(142138)
- 研究(138514)
- 基金(129134)
- 家(110322)
- 国家(109352)
- 科学基金(93719)
- 社会(88800)
- 社会科(84199)
- 社会科学(84182)
- 省(70712)
- 基金项目(66670)
- 教育(63705)
- 划(58909)
- 编号(57908)
- 自然(56331)
- 自然科(54946)
- 自然科学(54930)
- 自然科学基金(53931)
- 资助(52891)
- 成果(49700)
- 课题(41424)
- 重点(40975)
- 部(40702)
- 发(39969)
- 制(39206)
- 创(37694)
- 性(36933)
- 国家社会(36660)
- 项目编号(35587)
- 期刊
- 济(142841)
- 经济(142841)
- 研究(94064)
- 中国(62962)
- 财(51159)
- 融(46912)
- 金融(46912)
- 管理(41541)
- 农(40561)
- 学报(38741)
- 科学(36616)
- 教育(34121)
- 大学(30669)
- 学学(28854)
- 农业(26321)
- 财经(25366)
- 技术(24299)
- 业经(23388)
- 经济研究(22994)
- 经(21808)
- 问题(18684)
- 贸(16020)
- 理论(15063)
- 国际(14436)
- 实践(13423)
- 践(13423)
- 现代(13257)
- 商业(12908)
- 技术经济(12850)
- 坛(12796)
共检索到4588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凝 安启雷
金融系统发生的腐败问题,不仅使国家资金蒙受巨大损失,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受到损害,而且还会诱发经济和金融风险,社会危害尤其严重。因此需要高度重视金融腐败问题。在我国经济和金融体制条件下,深入分析金融领域腐败产生的机理特点,对研究防治金融腐败的对策极具现实意义。
关键词:
金融腐败 体制机制 治理对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安启雷 陈辰
金融系统的腐败问题,不仅使国家资金蒙受巨大损失,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受到损害,而且还会诱发经济和金融风险,社会危害尤其严重。因此需要高度重视金融腐败问题。在我国经济和金融体制条件下,深入分析金融领域腐败产生的机理特点,对研究防治金融腐败的对策极具现实意义。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安启雷
我们应当保持高度的警醒,不断改进和健全金融法制,防止金融腐败发展成给国家、社会和企业造成巨大损失的祸患。近年来,我国金融业腐败案件频发,有关部门连续将金融行业列为腐败多发、高发的重点行业,各级公、检、法等部门也把金融腐败案件列为查处的重点。目前,我国金融腐败的类型主要有滥用权利、利用职务便利、泄露重大信息谋取私利,进行灰色商业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郑利平
本文从公共权力运作失灵的角度研究行政职能与腐败的内在联系,探索造成公职人员腐败的现实体制因素,指出不合理的行政体制是公职人员腐败的主要根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改革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连华 胡雪君
企业高管腐败及其治理是反腐败的重要领域。由于腐败行为本身的隐蔽性,导致很难对其特征精确把握,治理政策容易失据。通过手工收集20132015年被媒体报道的152个高管腐败案例,总结其特征、分析其成因,结果发现,企业高管腐败具有国企高发、垄断行业集中、集权过度等特征,而企业高管腐败是资源配置机制扭曲等原因导致的。为此,应该加强对垄断性行业高管的事前、主动性监管,强化权力制衡机制,避免权力过度集中,同时将外部监督与内部控制相结合,形成内外一体、结构严密的监控体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连华 胡雪君
企业高管腐败及其治理是反腐败的重要领域。由于腐败行为本身的隐蔽性,导致很难对其特征精确把握,治理政策容易失据。通过手工收集2013~2015年被媒体报道的152个高管腐败案例,总结其特征、分析其成因,结果发现,企业高管腐败具有国企高发、垄断行业集中、集权过度等特征,而企业高管腐败是资源配置机制扭曲等原因导致的。为此,应该加强对垄断性行业高管的事前、主动性监管,强化权力制衡机制,避免权力过度集中,同时将外部监督与内部控制相结合,形成内外一体、结构严密的监控体系。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周滔
基于对重庆市"7·26"、"3·23"房地产腐败案件的分析,房地产领域腐败的主要楔入点在于土地出让、规划、建设管理三个环节。规制房地产领域腐败的对策为:以阳光行政制约行政权力,以监督制约权力,以责任制约权力,从而加大房地产领域反腐败的制度供给;与此同时,应控制行政自由裁量行为,对权力实行合理的分工和制衡,以非正式制度的创新制约腐败,从而减少可能造成腐败的制度来源。
关键词:
房地产领域 腐败 成因 对策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邵传林
在重新启动新一轮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文章基于中国省级层面面板数据实证考察政企关系扭曲化对地区腐败的影响,这不仅有助于为揭开官员腐败之谜提供新的解释,还能为治理官员腐败问题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不彻底性使地方政府具有较强的经济干预能力,并为地方官员干预辖区内的企业提供基础,最终体现在扭曲化的政企关系上;扭曲化的政企关系为地方官员腐败行为的频发提供了机会,并且政企关系扭曲化程度越高则地区官员腐败程度就越高。政企关系扭曲化与地区官员腐败之间相互作用,一方面政企关系扭曲化会导致地区官员腐败的发生,另一方面地区官员腐败也会诱致更加扭曲的政企关系。政企关系的扭曲化程度每增加1个标准...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彭伟
本文研究了外汇体制、税收和腐败之间的关系,比较了在有外汇管制和无外汇管制两种情况下,外汇体制对税收和腐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腐败对产出有正作用时,外汇管制将导致较高的税收和较严重的腐败。如果腐败对产出的正作用较小,那么外汇管制将导致税收增加。如果税收扭曲的作用非常大,那么外汇管制将导致腐败下降。当腐败对产出有负作用时,外汇管制将会导致较轻微的腐败和较高的税收。如果腐败对产出的正作用非常大,足以弥补由于高税收所造成的产出减少时,政府会采取外汇管制措施。如果腐败对产出的正作用较小,并且高税收对产出负作用很大,那么政府将采取没有外汇管制的体制。
关键词:
外汇体制 税收 腐败 外汇管制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魏长华
重大投资建设项目直接体现宏观经济政策的取向和重点,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措施。近年来,随着中央扩大内需项目的推进和发达地区资本扩张的外在机遇,江苏省宝应县城市开发建设进入全面提速阶段,工程建设的数量和体量都空前庞大起来,固定资产投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高惺惟 韩保江
金融腐败与金融风险是交织在一起的,金融反腐是维护金融安全的重要一环。从经济学的角度看,金融腐败就是金融机构和金融监管部门人员利用公共权力谋取个人利益。它建立在对稀缺资源配置权的基础之上。对"经济人"来说,是遵纪守法还是违法乱纪,往往会根据成本与收益进行权衡。从防范金融风险的角度来看,金融腐败的传染性非常强,会极大扰乱金融市场秩序,且具有链条化特征,容易沿着业务链条进行传染,扩大其危害性,扰乱市场秩序,最后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充分认识金融腐败的本质及其背后的经济学原理,使金融腐败的成本远超收益,是抑制金融腐败的应有之道。
关键词:
金融腐败 金融风险 经济人 金融监管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聂辉华 李琛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行业进入管制的混合寡头模型,研究政府在不同制度环境下的最优反腐败政策。我们发现:(1)当腐败成本很低且政府对就业重视程度较小时,政府最优政策是治标(打击腐败但保留进入管制);(2)当政府对就业重视程度非常大时,不论腐败成本高低,政府最优政策都是治本(去除管制);(3)当政府对就业重视程度较大且腐败成本较低,或政府对就业重视程度较小且腐败成本较高时,保持现状是最优选择;(4)治标政策导致社会总产量最低、价格最高,治本政策导致社会总产量最高、价格最低,保持现状政策的结果处于两者之间。本文结论对于当前反腐败政策和简政放权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
关键词:
腐败 进入管制 反腐败 混合寡头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聂辉华 李琛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行业进入管制的混合寡头模型,研究政府在不同制度环境下的最优反腐败政策。我们发现:(1)当腐败成本很低且政府对就业重视程度较小时,政府最优政策是治标(打击腐败但保留进入管制);(2)当政府对就业重视程度非常大时,不论腐败成本高低,政府最优政策都是治本(去除管制);(3)当政府对就业重视程度较大且腐败成本较低,或政府对就业重视程度较小且腐败成本较高时,保持现状是最优选择;(4)治标政策导致社会总产量最低、价格最高,治本政策导致社会总产量最高、价格最低,保持现状政策的结果处于两者之间。本文结论对
关键词:
腐败 进入管制 反腐败 混合寡头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拉孜克·买买提 张玉民
本文通过对新疆自治区喀什地区 2 0 0 1年金融贪污腐败案件的个案分析 ,发现案件具有集中于地方性金融法人机构的特点。通过深入研究 ,本文的结论如下。第一 ,当前地方性金融法人机构案件频发是治理结构缺陷的体现 ,而治理结构缺陷直接表现为所有者与管理者因信息与知识不对称导致的预算约束软化和监督失效问题。第二 ,由于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缺陷 ,因此由此导致的腐败问题所可以引发的并非单纯的刑事犯罪层面的思考 ,制度和机制设计是应该充分考虑的。第三 ,考虑到所有者信息和素质无法在短期内得到提高 ,依靠外部监管力量 ,实行二层次委托代理机制是相对合理的选择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硬化预算约束。第四 ,外部监督...
关键词:
法人治理结构 体制性腐败 机制设计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安建明 刘瑜
管理腐败的盛行威胁着以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为特征的现代化公司的生存。对公司治理中典型的几种管理腐败行为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遏制管理腐败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公司治理结构 管理腐败 遏制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