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15)
- 2023(6191)
- 2022(5188)
- 2021(4856)
- 2020(4271)
- 2019(9754)
- 2018(9350)
- 2017(19599)
- 2016(10003)
- 2015(11457)
- 2014(11466)
- 2013(11676)
- 2012(10770)
- 2011(9595)
- 2010(10047)
- 2009(10266)
- 2008(9300)
- 2007(8504)
- 2006(7769)
- 2005(7163)
- 学科
- 济(43953)
- 经济(43915)
- 业(34806)
- 管理(32598)
- 企(29260)
- 企业(29260)
- 融(26652)
- 金融(26652)
- 银(24805)
- 银行(24802)
- 行(24049)
- 中国(21864)
- 方法(20894)
- 数学(19206)
- 数学方法(19081)
- 财(16036)
- 制(14365)
- 农(11636)
- 中国金融(11279)
- 务(11191)
- 财务(11170)
- 财务管理(11153)
- 企业财务(10724)
- 业经(10005)
- 地方(9217)
- 体(8594)
- 贸(8228)
- 贸易(8216)
- 易(8099)
- 农业(8082)
- 机构
- 大学(147496)
- 学院(147393)
- 济(68208)
- 经济(66786)
- 管理(59295)
- 理学(50360)
- 理学院(49924)
- 管理学(49446)
- 管理学院(49174)
- 研究(45262)
- 中国(44899)
- 财(36230)
- 京(30280)
- 财经(28436)
- 经(25632)
- 中心(23277)
- 科学(22966)
- 经济学(22208)
- 所(21742)
- 融(21363)
- 财经大学(21282)
- 金融(20984)
- 江(20574)
- 经济学院(20290)
- 银(20007)
- 北京(19807)
- 银行(19261)
- 研究所(19237)
- 行(18024)
- 农(17809)
- 基金
- 项目(88375)
- 科学(70060)
- 研究(68049)
- 基金(64650)
- 家(53781)
- 国家(53316)
- 科学基金(46346)
- 社会(45181)
- 社会科(43061)
- 社会科学(43050)
- 省(34321)
- 基金项目(34143)
- 教育(30797)
- 划(28110)
- 编号(27910)
- 资助(27320)
- 自然(27189)
- 自然科(26537)
- 自然科学(26530)
- 自然科学基金(26053)
- 成果(23199)
- 部(20673)
- 重点(19485)
- 发(19297)
- 创(19067)
- 课题(18988)
- 国家社会(18598)
- 教育部(18344)
- 人文(18212)
- 性(18161)
共检索到2282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穆玉堂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金融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枢纽作用,已逐渐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而随着社会分工的分化,金融资本已经从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中分离出来,成为市场经济中流动较为活跃的资本形式。然而,金融产业发展最显著的特征是负债经营,因此,实现金融资本的有效流动和最大化增值、提升我国金融资本的流动绩效对于金融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
金融资本 流动 绩效 计量模型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方
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之一就是城乡融合发展,而实现各类要素的自由流动是关键。长期以来金融资本从乡到城的单向流动严重制约了农村的发展。虽然,农村金融改革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金融资本的城乡流动仍以乡→城为主要特征,竞争性、多元化、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远未形成。目前,金融资本的城乡融合主要体现在因支付和储蓄方式改变而实现的地理空间融合。未来,城乡金融资本融合发展的关键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应深化金融创新,实现新时代背景下的农村居民金融普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普惠以及实现金融知识和信息普惠;另一方面,应通过多途径合作实现城乡金融共享以提升金融效率和公平,包括城乡金融平台共享、金融产品共享、金融信息共享、同业间和非同业间的客户共享以及农村集体成员金融资源内部共享。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彭金荣
国际金融资本流动在21世纪将呈现巨额化、高速化、虚拟化和向新兴资本市场无序集中的趋向,必将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双重影响。面对金融国际化加速发展的形势,我国为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应趋利弊害,注重从积极稳妥推进开放、加强监管、深化改革、加强基本建设、参与国际事务等方面防范和化解风险,抓住机遇发展自己。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莉娟
马克思、希法亭和列宁分析了金融资本的产生和发展。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从前资本主义时代的高利贷等生息资本,再到货币资本的独立运营,最后到垄断性的金融资本,资本形态在不断地发展、变动着。商业资本—产业资本—金融资本,是资本历史形态的更迭,其动因既是生产力的提高和信用的扩展,同时也是资本积累的必然结果。金融资本代表着资本发展的最抽象和最高级的形态,它的崛起将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推到了更高的层次,反映了当代资本主义从实物经济向虚拟经济过渡的基本趋势。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小华 王定祥
金融企业资金在本质上具有资本的属性,承认金融企业资金的资本属性,对于金融企业的运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金融可持续发展是通过金融资本的良性循环和持续增值来实现的。在开放经济条件下,金融资本追逐利润最大化的本性驱使其运动过程不断跨越国界,并在全球范围内流动,进而影响着各国经济金融发展进程。对此所进行的研究揭示了金融资本国际流动途径,分析了金融资本国际循环对东道国经济金融发展所产生的效应,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资本 国际循环 金融企业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黄济生 罗海波
直接法在考虑国际收支平衡表正常统计项目的基础上,通过对隐藏在贸易、直接投资等渠道中的资本流动进行合理调整,估算出中国金融资本流出流入规模。结果表明,中国正经历着金融资本的双向流动,且隐性资本流动占据主导地位。经济发展和人民币升值预期是影响资本流动的重要因素,放松资本管制在短期内难以缓解升值压力,长期内国内金融市场深化将促进金融资本有序正常流动。
关键词:
金融资本 直接法 双向流动 放松管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黄济生 罗海波
运用直接法并使用最新数据估算1985-2006年间流出流入中国的金融资本规模结果显示:中国金融资本双向流动特征非常明显;但近年来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存在,使隐性资本流出规模大幅下降,而通过其它渠道流入的资本,即热钱数量则迅速增加。计量分析表明,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资本流出都对资本流入产生正向影响,反映了部分流出资本又重新回流到中国。
关键词:
金融资本 双向流动 正向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孔凡保
本文介绍了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结合的现有理论,分析了中国出现产业资本参股和控股金融资本的具体原因,利用GeorgeA.Akerlof的“掠夺”模型揭示了其可能对金融体系构成的威胁,并针对中国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提出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产业资本 金融资本 融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贵军 杨鸿海 张率
金融资本有效流动能够增加流出地与流入地的社会福利。京津冀区域金融资本有效流动对本地区经济协同发展至关重要。区域内金融资源禀赋不均衡、金融发展水平差异大、金融联系程度不一致等特征,导致京津冀区域金融资本流动变化规律很复杂。文章分别利用无条件FH模型和有条件FH模型,对京津冀区域金融资本流动程度进行测度。结果显示,京津冀区域金融资本流动性不断增强。在区域金融资本流动性增强的过程中,经济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政府干预的作用更大。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驰 李连发
依据中国与发达经济体间的贸易数据,本文分析以进出口伪报估测表外金融资本流动这一方法的合理性。实证分析的结果说明避税等非金融动机导致的贸易虚报规模不可忽略。利用实证模型剔除非金融组分后,新的表外金融资本流动估测在变动趋势上更接近国际收支平衡表表内金融资本流动。基于此,我们认为进出口伪报仅能够作为估测表外金融资本流动的依据之一,估测时应进行精细、严谨的处理。
关键词:
表外金融资本流动 进出口伪报 非金融动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贵军 杨鸿海 张率
金融资本有效流动能够增加流出地与流入地的社会福利。京津冀区域金融资本有效流动对本地区经济协同发展至关重要。区域内金融资源禀赋不均衡、金融发展水平差异大、金融联系程度不一致等特征,导致京津冀区域金融资本流动变化规律很复杂。文章分别利用无条件FH模型和有条件FH模型,对京津冀区域金融资本流动程度进行测度。结果显示,京津冀区域金融资本流动性不断增强。在区域金融资本流动性增强的过程中,经济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政府干预的作用更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健
将制度变量引入基本的引力模型,运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考察了制度质量对双边金融资本贸易的影响。研究表明,母国与东道国的制度质量对金融资本投资决策和投资规模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也证实了制度质量对双边金融资本贸易的作用是稳健的。而从标准化的系数来看,制度质量对双边资本贸易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扩展边际",而非"集约边际"。
关键词:
制度质量 金融资本流动 引力模型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贾宪军
当前,是否通过加速提高人民币跨境金融交易的可兑换性,以进一步推进人民币的跨境使用,成为政策与理论关注的焦点。本文以日本1977-2011年期间的相关数据为基础,使用GMM估计方法,对其金融资本跨境流动与日元国际地位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二者呈现显著的倒"U"型关系。这一结论表明,在国内条件尚不成熟的背景下,日本过度的跨境金融交易自由化以及资本流动对日元国际地位的提升具有负面作用。日本的经验对于我国审慎把握跨境金融交易与人民币国际化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关键词:
跨境资本流动 储备货币 日元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谈松华
当金融资本尚未进入教育领域的时候,重点是创设条件吸引金融资本进入;当金融资本进入达到相当规模的时候,就要考虑教育领域吸纳贷款的适度规模,主要是还贷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