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21)
2023(11073)
2022(9198)
2021(8526)
2020(7292)
2019(16376)
2018(15805)
2017(31684)
2016(16793)
2015(18583)
2014(18339)
2013(18476)
2012(17440)
2011(15735)
2010(16103)
2009(15334)
2008(14697)
2007(13291)
2006(12108)
2005(11165)
作者
(52114)
(42952)
(42832)
(40837)
(27263)
(20735)
(19520)
(16604)
(16545)
(15363)
(14870)
(14353)
(13728)
(13683)
(13479)
(13417)
(12662)
(12629)
(12555)
(12528)
(10901)
(10740)
(10647)
(9933)
(9745)
(9709)
(9660)
(9268)
(8629)
(8478)
学科
(66859)
经济(66786)
(46518)
管理(44772)
(36754)
企业(36754)
(34081)
银行(33934)
(32369)
(30678)
金融(30677)
方法(29969)
数学(26862)
数学方法(26668)
中国(26612)
(24004)
(20158)
(18871)
(15636)
贸易(15620)
(15299)
业经(15117)
(14426)
地方(13639)
(13125)
制度(13113)
(12835)
(12823)
财务(12804)
财务管理(12778)
机构
大学(246362)
学院(244634)
(105790)
经济(103743)
管理(89545)
研究(87786)
中国(79320)
理学(76799)
理学院(75862)
管理学(74635)
管理学院(74198)
科学(53411)
(52379)
(51987)
(49298)
(46255)
研究所(42255)
中心(41810)
财经(41507)
农业(39448)
业大(38587)
(37687)
(36375)
经济学(34378)
(33381)
北京(33236)
银行(32025)
经济学院(31489)
财经大学(31209)
(30997)
基金
项目(160007)
科学(124920)
基金(118228)
研究(110476)
(105771)
国家(104930)
科学基金(87838)
社会(71934)
社会科(68498)
社会科学(68481)
基金项目(62963)
(60923)
自然(57825)
自然科(56487)
自然科学(56465)
自然科学基金(55509)
(52767)
教育(49593)
资助(48625)
编号(42313)
重点(37104)
(35983)
(34939)
成果(34298)
(33690)
创新(31723)
科研(31401)
计划(30828)
国家社会(30532)
教育部(30321)
期刊
(110971)
经济(110971)
研究(76310)
(51924)
金融(51924)
中国(45486)
学报(44390)
(43708)
科学(39257)
(37792)
大学(32450)
管理(31744)
学学(31263)
农业(27143)
财经(21359)
经济研究(19444)
(18253)
业经(17665)
教育(17116)
技术(16232)
问题(15489)
(13981)
理论(13842)
国际(13835)
(13814)
实践(12432)
(12432)
商业(12188)
(11644)
技术经济(11390)
共检索到3762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贺力平  
一、世界各地银行业开放趋势总体上看,近几十年来,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银行业呈现出不断走向对外开放的趋势。这种开放趋势,不仅表现在发达的工业化经济体,而且也表现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中的新兴市场经济体。银行业对外开放是经济金融全球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戴小平  程浩  
后WTO时期,我国银行业市场将全面开放,这必将提高我国银行业市场的国际化程度,使银行体系更趋稳健、竞争更加激烈,市场份额将重新划分。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的方式也将呈现多元化趋势并会做战略调整。我们应该坚持循序渐进的政策,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外资银行的监管,把握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尺度,密切关注外资银行进入以后的不平等竞争。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阎庆民  
世界经济一体化在促进金融效率提高的同时 ,也带来相应的金融风险。金融监管是否有效 ,直接影响到一国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安全。有效的金融监管不仅取决于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健全的金融组织体系和监管体系以及具有风险约束力的市场主体 ,也取决于监管者水平的高低。随着我国加入WTO进程的加快 ,我国金融市场将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体系当中。监管也不例外。因此 ,如何在新形势下进行有效的银行监管、维护金融秩序的稳定 ,这是我国中央银行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贺力平  
2005年12月10日,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杂志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经济评论》杂志联合主办了"世界经济与中国:促进共同繁荣"研讨会。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就2005年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发展的特点及其与中国经济金融的相互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本刊辟专栏分2期刊出这些专家的演讲,以供读者参考。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谢雨白  
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具体银行业务的影响是不同的 ,中间业务是外资银行争夺的重点业务 ,其核心是市场份额的争夺 ,贷款业务争夺的不是市场份额 ,而是优质客户的争夺。外资银行的进入将逐步打破低效率的银行业市场结构 ,中资银行通过同外资银行形成既竞争又合作的态势 ,将外资银行融入到我国的银行体系中 ,这样 ,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将逐步得到优化。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叶德珠  
在美国,一般企业的破产主要表现为兼并与收购,遵循的是一种市场驱动的事后破产模式;而商业银行的破产过程则由金融监管部门主导,表现为一种由行政管制驱动的事前破产模式。这两种破产模式在破产适用法规、破产目标、主导者、破产程序等方面存在异同。目前由于市场竞争的发展和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变,美国银行业兼并收购开始盛行,有向事后破产模式转变的趋势。中国银行业的公司治理和银行破产法制定亦可从中得到若干重要启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四清  
资本监管是审慎银行监管的核心。从1994年以来,我国监管当局持续建立并逐步改进资本监管制度。本文从资本充足率计算监管、审慎资本监管和全面风险资本监管3个阶段,阐述了不同时期的资本监管特点、实施效果和趋势;从不同维度论证了审慎资本监管的实质;分析了监管制度演变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本文认为,资本监管的实质就是风险监管,通过对风险的精细化管理可以实现对资本的有效利用;为应对日趋严格的资本监管,应从4个方面努力:建立资本补充机制、进行业务调整、应用定量风险计量工具、持续建设基础设施和培养人才。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胜  庞东  
金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这一效应在次贷危机一步步扩散蔓延为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得到了充分体现。金融危机后,国际银行业对金融创新作了深刻反思,金融创新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我国金融创新与欧美国家相比还处于起步阶段,不能因噎废食,而应结合国际银行业的最新创新趋势,找到适合自己的金融创新之路。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杜婷  王胜  
金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这在次贷危机一步步扩散蔓延成为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金融危机后,国际银行业对金融创新作了深刻反思,金融创新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我国金融创新与欧美国家相比还处于起步阶段,不能因噎废食,应结合国际银行业的最新创新趋势,找到适合自己的金融创新之路。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紫剑  
在既有的 2 0多年改革中 ,中国银行业走过了一条从单一的国有金融产权完全垄断到多种产权形式初具竞争的渐进道路 ,其结构变迁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由于改革的路径依赖以及政府对银行业的严格管制 ,当前国有银行仍占垄断地位 ,非国有银行的竞争力明显不足 ,整个银行体系的经营绩效连年下滑。加入WTO意味着中国银行业将进入全面开放时期 ,不仅对外资银行而且对民营银行的进入壁垒将会逐步拆除。体制内外产权改革的并进将使未来中国银行业的结构走向多元化、多层次的竞争局面。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汪舜  
<正>净息差(Net Interest Margin,NIM)是反映商业银行核心盈利能力的关键指标,直接关系到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国内银行业的净息差已降至过去二十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而欧美及澳新银行业的净息差在疫情后出现了分化走势。净息差的变化通常受货币政策、经济周期、市场竞争、监管要求等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本文将重点分析新西兰银行业近年来净息差的变化趋势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亦可  
在金融全球化趋势下,改革完善我国银行业监管体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我国银行业监管体制现状为切入点,借鉴国外银行业监管模式,分析我国现行银行业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方向,并对我国银行业监管体制改革进行展望。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胜  
本文分析了危机后的国际银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由于全球经济缓慢复苏,国际银行业利润有所改善,但仍低于危机前水平;新兴市场国家尤其是亚洲国家银行业经营绩效继续领先,由美国和欧洲银行业占主导地位的传统银行业竞争格局发生变化,国际银行业竞争格局将由西向东转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