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14)
- 2023(7740)
- 2022(6473)
- 2021(6019)
- 2020(5209)
- 2019(11669)
- 2018(11440)
- 2017(23091)
- 2016(12145)
- 2015(13694)
- 2014(13926)
- 2013(13931)
- 2012(12860)
- 2011(11700)
- 2010(12063)
- 2009(12017)
- 2008(10947)
- 2007(9986)
- 2006(9018)
- 2005(8404)
- 学科
- 济(49580)
- 经济(49531)
- 业(35992)
- 管理(34786)
- 企(29126)
- 企业(29126)
- 融(26408)
- 金融(26408)
- 银(25019)
- 银行(25007)
- 行(24253)
- 方法(23624)
- 中国(22418)
- 数学(21414)
- 数学方法(21195)
- 财(16120)
- 制(14949)
- 农(13139)
- 中国金融(11316)
- 务(10883)
- 财务(10852)
- 地方(10846)
- 业经(10833)
- 财务管理(10829)
- 企业财务(10395)
- 贸(9880)
- 贸易(9868)
- 学(9704)
- 易(9700)
- 农业(8829)
- 机构
- 大学(179189)
- 学院(178881)
- 济(76021)
- 经济(74294)
- 管理(67143)
- 研究(59525)
- 理学(56979)
- 理学院(56394)
- 管理学(55498)
- 管理学院(55187)
- 中国(53907)
- 财(39551)
- 京(38098)
- 科学(35147)
- 财经(31352)
- 所(30209)
- 中心(29602)
- 经(28292)
- 农(28271)
- 研究所(27248)
- 江(25996)
- 业大(25128)
- 北京(24606)
- 经济学(24444)
- 财经大学(23511)
- 农业(22297)
- 经济学院(22282)
- 融(22212)
- 州(22077)
- 金融(21814)
- 基金
- 项目(113327)
- 科学(88519)
- 研究(82096)
- 基金(82058)
- 家(71170)
- 国家(70608)
- 科学基金(59880)
- 社会(52400)
- 社会科(50012)
- 社会科学(49997)
- 省(44680)
- 基金项目(43024)
- 自然(37839)
- 划(37458)
- 教育(37229)
- 自然科(36943)
- 自然科学(36929)
- 自然科学基金(36248)
- 资助(34932)
- 编号(32531)
- 成果(26978)
- 重点(25789)
- 部(25351)
- 发(24708)
- 创(23597)
- 课题(22958)
- 性(22522)
- 创新(22182)
- 国家社会(21853)
- 科研(21769)
共检索到2737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琤
脆弱性是金融系统内在的固有属性,因其"隐蔽性"给测度造成困难。文章从银行、市场流动、股票市场以及保险等四个方面,收集整理出14个金融系统脆弱性测度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出5个公共因子作为中国金融脆弱性指数的代表变量,并确定权重,对2003第2季度到2015年第1季度之间的我国金融系统脆弱性进行了测度与评价。
关键词:
金融系统脆弱性 因子分析 测度指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琤
脆弱性是金融系统内在的固有属性,因其"隐蔽性"给测度造成困难。文章从银行、市场流动、股票市场以及保险等四个方面,收集整理出14个金融系统脆弱性测度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出5个公共因子作为中国金融脆弱性指数的代表变量,并确定权重,对2003第2季度到2015年第1季度之间的我国金融系统脆弱性进行了测度与评价。
关键词:
金融系统脆弱性 因子分析 测度指数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林琳 曹勇 肖寒
本文基于近年来中国影子银行体系迅速增长的现实特征,建立了一个引入影子银行部门的DSGE模型,对中国式影子银行发展过程中的金融系统脆弱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疏于监管的影子银行信贷扩张所推动的经济上升期中,商业银行规避监管、取得监管套利的行为主导了影子银行的发展,形成了高杠杆、高度期限错配、关联关系复杂的金融系统,经济上升时期众多单独业务机构忽视系统性风险的行为加剧了顺周期效应,集聚了大量金融风险。
关键词:
影子银行 金融系统脆弱性 风险传递机制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郭娜 申琳 张宁
本文首先构建了中国金融系统脆弱性指标体系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金融系统脆弱性指数进行趋势分析,然后利用马尔可夫区制转换模型对其进行区制状态分析,从而识别出金融系统脆弱性状态的变化。实证结果表明,在样本研究区间内中国金融系统脆弱性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且波动幅度较大,但在2014年以后,脆弱性指数有所回落且处于可控范围内;中国在"低脆弱性"区制的时间要少于"高脆弱性"区制的时间,且向"高脆弱性"区制转移的概率较高,金融体系容易产生脆弱性集聚的风险。因此,中国需要将以前粗放式的金融增长转变为注重质量和效率的高效金融增长,完善金融机构风险控制和风险指标体系,加大对金融产品、组织和制度的监管力度。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甘特拉姆·B.沃尔夫 张舜栋
传统的宏观经济政策对于稳定全球经济而言一直非常重要,但如今,宏观经济政策已不足以应对当前经济环境的脆弱性和低增长,尤其是已不能应对持续疲软的需求,更不要提驱动新的增长了。与8年前全球危机爆发时相比,这些政策所能使用的弹药已经少得可怜。许多大国的货币政策已接近零利率下限,利率已低得不能再低。而财政政策与危机前相比,空间也已非常有限。事实上,发达国家的主权债务已由占GDP的70%增长至100%左右。尽管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于波涛 田刚
对森林可采伐资源约束条件下产业增值性和结构高度化、林业生产对森林资源采伐利用的"3R"效益、产业运行对产业职工经济视角的社会保障性开展深入分析,综合评价区域林业产业系统发展的脆弱性;依据林业产业系统特征和脆弱性评价的独特性,构建基于Entropy-Topsis模型的林业产业系统脆弱性评价体系,以伊春市林业产业系统1998—2006年度统计资料作为数据分析基础开展实证研究,阐述评价体系的操作步骤并验证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对评价结果作深入分析以期解析林业产业系统脆弱性的演进规律和关键性影响因素,继而为后续调整策略的科学制定提供必要的定量分析依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朱敏 谭德凯
基于国家金融信息平台"新华08"从2000年到2010年我国金融监管当局和统计部门的数据,结合十年来我国实际经济运行状况和全球经济形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影响我国金融体系脆弱性水平的指标进行了选择,并且采用因子分析法做出了定量的测度。结果表明,十年来我国金融体系脆弱性水平有了长足的改善,其中流动性风险逐渐减少,信用风险和外汇风险不断波动。基于此,本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防止突然的流动性反转、严控房地产市场的波动带来的信用风险、提高汇率风险管理水平和管理工具的操作水平以合理配置外汇资产。
关键词:
金融体系 脆弱性 因子分析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刘培森 尹希果
本文利用因子分析方法测度金融依赖型产业的脆弱性,分析产业脆弱性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等17个行业为金融依赖型产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等21个行业为一般产业;金融依赖型产业和一般产业的脆弱性均存在显著的M形变化趋势,金融依赖型产业比一般产业更具有脆弱性,金融依赖型产业脆弱性的波动幅度小于一般产业;一年期贷款利率上升、贷款规模扩大、税金负担和财务费用增加会增强金融依赖型产业的脆弱性,M_2与金融机构存款比值上升会降低金融依赖型产业的脆弱性。
关键词:
金融依赖 产业脆弱性 典型相关 因子分析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高志勇
本文在金融脆弱性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了适合美国金融体系和次贷危机特点的金融脆弱性测度模型,认为美国金融体系脆弱性主要是由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国际收支、金融监控和银行安全这四个主因子决定的。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2000年以来美国金融体系脆弱性指数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最低点出现在2002年,随后逐年攀升;2008-2009年是次贷危机集中爆发和蔓延的时期,美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仍有上行的趋势。
关键词:
金融脆弱性 测度 因子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谢正发 饶勋乾
金融脆弱性理论蕴含了基本的金融风险预警思想,是金融风险预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了中国金融脆弱性指数,并结合中国的实践进行了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实证分析。研究表明,2001年以来大约有近30%的月份我国的金融脆弱性指数处于境界线上。在此基础上对影响脆弱性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
关键词:
金融风险预警 金融脆弱性理论 预警指标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仁祥 刘孟飞
随着科技与金融耦合的不断深入,对其负向作用及脆弱性的研究不容忽视。运用熵值法对我国2006—2020年省际科技金融耦合系统脆弱性指数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引入金融结构,检验金融结构对科技金融耦合系统脆弱性影响的本地效应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各地区金融结构市场化程度呈上升趋势;(2)总体而言,金融结构市场化水平提高有利于改善系统脆弱性;(3)不同经济发展水平、金融结构对系统脆弱性的影响效果不同;(4)全国层面,金融结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会加剧周边地区系统脆弱性;分地区层面,东部地区金融市场占比增加会带动相邻省份系统脆弱性改善,而中西部地区反而起到加剧作用。因此,应推动金融市场发展、完善银行中介服务。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余臻蔚
文章基于Dagum基尼系数、Kernel核密度与Markov链模型,对中国农村金融脆弱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省域农村金融脆弱性呈稳步降低态势,但仍存在明显区域差异。整体看,各区域农村金融脆弱性差异在考察期内存在收敛现象,全域内部差异是总差异的源头。Kernel密度估计结果显示,中国农村金融脆弱性逐年降低,但各地区存在非均衡特征。莫兰指数分析显示,中国农村金融脆弱性在地理距离上表现出空间正自相关,呈一定空间集聚现象。Markov链结果指出,中国农村金融脆弱性各状态间流动性较高,但整体趋于向好态势,不存在跨越式转移可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田亚欧 徐梅
2007年底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席卷全球,对我国的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也造成了严重影响。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文章通过衡量我国金融脆弱性,就减轻或消除既有的金融脆弱性,防止金融脆弱性进一步加剧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金融脆弱性 美国次贷危机 金融制度创新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波 郭书东
金融体系脆弱性能够反映区域金融稳定程度和风险水平。从"负向"投入产出维度,选取2006~2012年区域实际数据,采用超效率DEA模型对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金融脆弱性影响效率进行测度,通过效率值的大小和出现频次判断其脆弱性程度。研究表明:2006~2012年间,从省份层面分析,北京、内蒙古、黑龙江、青海以及新疆五省市历年金融脆弱性效率值和达到有效的次数均处于较高水平,且其他各个省份具有较大差异。从区域层面分析,我国区域金融脆弱性整体处于较高水平,效率达到有效区域的数量呈现出"增-减-增"的变化趋势,并且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依次表现为西部最高、中部次之、东部最低,且2008年金融危机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