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84)
2023(5682)
2022(4667)
2021(4336)
2020(3862)
2019(8379)
2018(8254)
2017(16823)
2016(8422)
2015(9617)
2014(9406)
2013(9604)
2012(9114)
2011(8123)
2010(8631)
2009(8731)
2008(7729)
2007(7043)
2006(6641)
2005(6281)
作者
(23630)
(19083)
(19020)
(18285)
(11944)
(8906)
(8860)
(7254)
(7216)
(6942)
(6359)
(6267)
(6043)
(6039)
(5826)
(5700)
(5640)
(5456)
(5424)
(5262)
(4836)
(4718)
(4516)
(4477)
(4446)
(4243)
(4220)
(4193)
(3801)
(3710)
学科
(33459)
经济(33422)
(27222)
(26712)
金融(26712)
(25328)
银行(25326)
管理(25234)
(24657)
(21294)
企业(21294)
中国(20802)
(14177)
方法(13422)
(13314)
数学(12416)
数学方法(12368)
中国金融(11256)
(10337)
(8610)
财务(8594)
财务管理(8568)
(8432)
贸易(8419)
(8335)
(8266)
业经(8232)
企业财务(8217)
地方(7840)
体制(7342)
机构
学院(119909)
大学(119558)
(55905)
经济(54647)
管理(44939)
中国(42155)
研究(39733)
理学(37133)
理学院(36807)
管理学(36463)
管理学院(36239)
(31782)
(25234)
财经(24348)
(21992)
中心(20935)
(20485)
(19799)
银行(19635)
科学(19633)
金融(19432)
(19351)
经济学(18431)
(18345)
财经大学(18268)
(17617)
北京(17049)
人民(16960)
经济学院(16874)
研究所(16802)
基金
项目(67763)
研究(54537)
科学(52996)
基金(48479)
(40163)
国家(39786)
社会(34834)
科学基金(33735)
社会科(33254)
社会科学(33249)
(25785)
基金项目(25202)
教育(23653)
编号(22839)
(21501)
资助(20209)
成果(19891)
自然(18609)
自然科(18151)
自然科学(18145)
自然科学基金(17838)
(15802)
(15530)
课题(15480)
(15181)
(15154)
重点(14974)
项目编号(14693)
国家社会(14478)
(14415)
期刊
(61673)
经济(61673)
研究(43284)
(35072)
金融(35072)
中国(25247)
(23756)
管理(17727)
(13639)
财经(12524)
科学(12522)
学报(12517)
(10594)
经济研究(10537)
大学(10447)
业经(9911)
学学(9856)
教育(9620)
理论(9146)
技术(9068)
问题(8579)
(8508)
实践(8321)
(8321)
农业(8263)
国际(8186)
商业(6274)
(6097)
论坛(6097)
现代(6040)
共检索到2015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彦达  王玉凤  张强  
通过分析金融科技风险及监管困境,结合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经验,阐述了我国金融科技监管在监管原则、监管时机选择、运作机制、中央与地方双层监管、金融业综合统计体系建设、金融消费者保护力度六个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借鉴美国金融科技监管穿透式监管、金融消费者保护等经验,提出了进一步做好我国金融科技监管工作的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胡滨  
在过去短短几年时间中,金融科技蓬勃发展起来,已经成为我国金融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发展迅猛、创新深入、跨界明显,原有的金融监管体系滞后于金融科技的发展,监管能力无法匹配金融科技的发展现实,导致金融科技发展倒逼金融监管体系改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菡  耿欣  
金融科技的发展为提升地方金融服务效率和水平、增加地方金融供给提供了机遇,但由于缺少前车之鉴和对其后续发展路径的预期,部分地方金融科技新业态引发金融风险。"产业沙盒+监管规则"模式是监管地方金融科技新业态的可行选择。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可以基于监管沙盒的流程和规则,使用产业沙盒进行测试和比较,从而弥补技术的不足,使得监管更有效。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程雪军  尹振涛  
金融科技促进了金融行业的创新发展,也带来了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的变化。在金融科技创新、风险与监管的内在逻辑下,监管科技犹如"创新之帆"下的"灯塔",历经了三次发展演进:从加强技术层的监管应用到监管数据报送的自动化,并进一步发展至以数据为中心的算法监管。全球监管科技发展背景下,尽管我国监管科技历经萌芽期与发展期,但是仍然面临着发展动能不足、监管理念落后、监管模式传统等挑战。我国可借鉴英国、美国与新加坡的监管科技发展经验,并结合本土化国情,构建起中国监管科技生态体系,转变监督理念,创新监管科技模式。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敏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监管改革均以传统的金融服务业态为基础,并没有考虑到金融科技本身及其在传统金融业态中引发的巨大变化。金融科技的系统性风险诱因包括对不利的经济波动更为敏感,并会将这种不利因素传导至整个行业,以及信息不对称与金融科技企业规模的急剧膨胀等。这为金融监管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为以传统大型金融机构为"抓手"的风险监管体系难以适用于金融科技,甚至连被监管对象及其行为识别都存在困境,算法黑箱更使得既有监管捉襟见肘。因此,推动功能监管理念革新,紧握技术契机发展实时监管和代码规制,加强自律监管并开展国际合作,成为鼓励金融科技创新并有效控制风险的重要举措。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奎宁  
金融科技是利用包括人工智能、征信、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前沿科技手段,都是服务于金融创新和效率提升。金融科技创新具有双向影响的可能性,好与坏在一定程度上受监管影响。如果监管得当,金融创新成果将提高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有利于经济金融安全。譬如,大数据分析技术在证券交易监管中的运用,极大地提高了对操纵股价等违法行为的侦测效率和打击力度;如果放任逐利及逃避监管动机的金融创新将不可避免的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宋湘燕  姚艳  
为做好金融科技创新和风险控制的平衡,美国以现行金融监管框架为依托,按照金融业务属性开展归口管理、风险管控,为金融创新构建良好的监管环境金融科技近年来在全球迅速兴起,引发一波金融创新和投资热潮,美国在这一领域仍是全球领先者。从投资总量来看,根据毕马威统计数据,2017年前两季度美国金融科技行业投资总量为35亿美元,超过全球投资总量的30%,交易笔数为253笔,占到全球的46%。从金融科技企业来看,根据花旗银行统计,全球排名前20位的金融科技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宋湘燕  姚艳  
为做好金融科技创新和风险控制的平衡,美国以现行金融监管框架为依托,按照金融业务属性开展归口管理、风险管控,为金融创新构建良好的监管环境金融科技近年来在全球迅速兴起,引发一波金融创新和投资热潮,美国在这一领域仍是全球领先者。从投资总量来看,根据毕马威统计数据,2017年前两季度美国金融科技行业投资总量为35亿美元,超过全球投资总量的30%,交易笔数为253笔,占到全球的46%。从金融科技企业来看,根据花旗银行统计,全球排名前20位的金融科技企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戴润静  
金融监管框架的改革起始于监管者的态度和原则,决定监管体系顶层结构的设计,最终落于监管能力和监管方法的实施。历史的车轮滑向今天,技术对人类的冲击和影响从来未像现在这样得到公众热烈的追捧,如果说公元前5世纪是人类智能大爆发的轴心时代,那么今天科技智能的全面爆发也足以引人遐思了。目前,全球各经济组织虽尚未形成对金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杜青雨  
金融科技实质是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对传统金融商业模式与服务进行再改善与升级的过程,具有金融交易低成本、高效率的优势。但由于目前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受到信息数据约束、监管成本较高以及信息不对称等要素的影响,使得我国对金融科技监管严重滞后,无法与各种金融科技应用场景、应用业务和服务进行匹配,致使金融科技风险不断累积和爆发。因此,建设我国金融科技监管体系迫在眉睫。本文首先从我国金融科技发展状况角度入手,根据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模式总结了我国金融科技监管体系框架及监管缺陷;其次,以金融科技监管强国英国为研究目标,重点分析了英国金融科技监管的政策及监管策略手段,并总结了适用于我国金融科技监管的经验启示;最后,在我国现有的金融监管框架之上,提出了我国金融科技监管体系建设的具体实现路径。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袁方  
近年来,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前沿科技与金融日益融合,各类金融科技创新层出不穷。为兼顾金融创新与风险防范平衡发展,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于2016年率先提出“监管沙箱”理念,并引起了新加坡、澳大利亚、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关注和效仿。一、英国监管沙箱的主要运作机制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认为,在确保消费者权益、严防风险外溢的前提下,FCA可适当放宽监管规定,为金融创新机构设定简化的审批程序。机构在
关键词: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陈游  
英国监管沙盒制度通过主动、适当地放宽相关监管规定,减少金融科技创新过程中的规则障碍,鼓励更多的社会创新方案投入并应用,最终实现金融科技创新和防范管控风险的双重目的。通过借鉴英国监管沙盒制度,推动我国金融科技监管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瑜  
加入WTO后中国的金融业面临全方位的挑战,金融监管尤其是银行监管将如何面对金融创新带来的变化和挑战,以提高监管有效性。本文从风险监管的角度出发提出应对金融创新的策略,首先按照五个原则调整监管理念和思路,其次应建立适应创新的监管框架和标准,改进传统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技术合量。最后提出同步推进相关改革营造适应金融创新的市场主体和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