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50)
- 2023(14510)
- 2022(12472)
- 2021(11866)
- 2020(10004)
- 2019(22932)
- 2018(23069)
- 2017(44776)
- 2016(24172)
- 2015(27367)
- 2014(27464)
- 2013(27067)
- 2012(25030)
- 2011(22462)
- 2010(22889)
- 2009(21395)
- 2008(20137)
- 2007(17838)
- 2006(15936)
- 2005(14186)
- 学科
- 济(90076)
- 经济(89950)
- 管理(69494)
- 业(66826)
- 企(54898)
- 企业(54898)
- 方法(40118)
- 数学(34813)
- 数学方法(34460)
- 中国(32468)
- 融(29388)
- 金融(29380)
- 银(28636)
- 银行(28587)
- 行(27609)
- 财(27113)
- 农(25715)
- 制(23715)
- 业经(20996)
- 学(19686)
- 地方(19672)
- 务(17252)
- 农业(17218)
- 财务(17174)
- 贸(17149)
- 财务管理(17135)
- 贸易(17133)
- 易(16713)
- 企业财务(16345)
- 理论(16344)
- 机构
- 大学(339821)
- 学院(337596)
- 济(133513)
- 管理(132457)
- 经济(130346)
- 理学(113547)
- 研究(113466)
- 理学院(112288)
- 管理学(110541)
- 管理学院(109912)
- 中国(92533)
- 京(73032)
- 科学(68885)
- 财(66453)
- 所(57136)
- 农(54097)
- 中心(53220)
- 财经(52504)
- 研究所(51700)
- 江(49342)
- 业大(49006)
- 经(47670)
- 北京(46844)
- 范(43852)
- 师范(43423)
- 农业(42397)
- 院(41530)
- 州(40806)
- 经济学(40073)
- 财经大学(39251)
- 基金
- 项目(224931)
- 科学(175365)
- 研究(167846)
- 基金(161198)
- 家(139754)
- 国家(138537)
- 科学基金(117901)
- 社会(103124)
- 社会科(97642)
- 社会科学(97617)
- 省(87756)
- 基金项目(85731)
- 教育(76575)
- 自然(75782)
- 划(74053)
- 自然科(73964)
- 自然科学(73944)
- 自然科学基金(72604)
- 编号(70106)
- 资助(66769)
- 成果(58474)
- 部(49881)
- 重点(49796)
- 课题(48085)
- 发(47951)
- 创(47104)
- 创新(43872)
- 项目编号(43741)
- 科研(42806)
- 教育部(42705)
- 期刊
- 济(145838)
- 经济(145838)
- 研究(104185)
- 中国(67344)
- 学报(52589)
- 财(49374)
- 农(49265)
- 管理(48832)
- 科学(47394)
- 融(45592)
- 金融(45592)
- 大学(39751)
- 教育(39693)
- 学学(37234)
- 农业(33732)
- 技术(28215)
- 财经(25325)
- 业经(23959)
- 经济研究(23163)
- 经(21444)
- 问题(19232)
- 理论(18762)
- 图书(18348)
- 实践(17251)
- 践(17251)
- 科技(17109)
- 业(16968)
- 现代(15405)
- 技术经济(15346)
- 贸(15136)
共检索到5097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徐晓莉 杜青雨
当前,以技术驱动金融发展,推动金融产业改革创新已是大势所趋,越来越多的新兴技术被应用到金融领域,从而衍生出多种金融业务及商业模式。而与金融创新相伴的则是金融科技监管,即转变传统金融监管方式,实现实时化、信息化及全景化的监管。虽然我国金融科技发展时间尚短,但是金融科技发展速度较快,现有的金融科技监管体系及模式难以适应实际发展需求,需要对原有金融科技监管体系进行改革与升级。因此,本文首先分析国际上金融科技发展强国的监管措施;其次以英国所提出的"监管沙盒"概念为例,论述其在实际监管过程中的优势与劣势;最后,从我国金融科技发展现状和需求角度入手,在借鉴国外金融科技监管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金融科技监管体系。
关键词:
金融科技 协同监管 社会监管 互联网技术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兴国
作为传统金融产业与现代互联网技术深入融合的产物,金融科技在发展中既面临传统金融风险,也存在底层技术风险。因此,传统金融监管体系难以适应金融科技创新发展的需求,突出表现为金融创新与金融安全难以平衡等问题。文章以欧盟金融科技监管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欧盟金融科技监管的法律规范制定、监管体系及监管模式特征与优势。结合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现状,构建了中国金融科技协同监管体系,并分别从金融科技监管框架的建立、金融科技监管手段与法律规范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设路径。
关键词:
金融科技 数字经济 欧盟监管 协同监管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兴国
作为传统金融产业与现代互联网技术深入融合的产物,金融科技在发展中既面临传统金融风险,也存在底层技术风险。因此,传统金融监管体系难以适应金融科技创新发展的需求,突出表现为金融创新与金融安全难以平衡等问题。文章以欧盟金融科技监管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欧盟金融科技监管的法律规范制定、监管体系及监管模式特征与优势。结合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现状,构建了中国金融科技协同监管体系,并分别从金融科技监管框架的建立、金融科技监管手段与法律规范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设路径。
关键词:
金融科技 数字经济 欧盟监管 协同监管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杜青雨
金融科技实质是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对传统金融商业模式与服务进行再改善与升级的过程,具有金融交易低成本、高效率的优势。但由于目前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受到信息数据约束、监管成本较高以及信息不对称等要素的影响,使得我国对金融科技监管严重滞后,无法与各种金融科技应用场景、应用业务和服务进行匹配,致使金融科技风险不断累积和爆发。因此,建设我国金融科技监管体系迫在眉睫。本文首先从我国金融科技发展状况角度入手,根据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模式总结了我国金融科技监管体系框架及监管缺陷;其次,以金融科技监管强国英国为研究目标,重点分析了英国金融科技监管的政策及监管策略手段,并总结了适用于我国金融科技监管的经验启示;最后,在我国现有的金融监管框架之上,提出了我国金融科技监管体系建设的具体实现路径。
关键词:
金融科技 监管科技 英国经验 监管沙盒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袁方
近年来,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前沿科技与金融日益融合,各类金融科技创新层出不穷。为兼顾金融创新与风险防范平衡发展,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于2016年率先提出“监管沙箱”理念,并引起了新加坡、澳大利亚、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关注和效仿。一、英国监管沙箱的主要运作机制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认为,在确保消费者权益、严防风险外溢的前提下,FCA可适当放宽监管规定,为金融创新机构设定简化的审批程序。机构在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陈游
英国监管沙盒制度通过主动、适当地放宽相关监管规定,减少金融科技创新过程中的规则障碍,鼓励更多的社会创新方案投入并应用,最终实现金融科技创新和防范管控风险的双重目的。通过借鉴英国监管沙盒制度,推动我国金融科技监管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关键词:
监管沙盒 金融科技 消费者保护 监管科技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魏煜轩 张勇民
在云计算与区块链等技术赋能下,传统金融监管模式难以为继,创新金融科技监管模式,建立智慧监管体系势在必行。由此基于协同监管理念提出智慧监管生态体系与微观运作机制,从监管方法、监管制度和监管技术提出解决之策。
关键词:
金融科技 监管科技 智慧监管 金融生态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瀚琰
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在创新金融服务模式的同时,对世界各国的金融监管立法提出了新的挑战。我国金融科技监管主要存在如监管模式单薄导致的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监管科技升级受限、监管配套政策灵活度低、市场垄断性和脆弱性并存及不稳定因素增多等障碍。面对新型监管困境,不同国家和地区在监管立法中分别采用了高度集中的金融监管、分业监管、“混合式”监管等模式,从监管理念、监管方式和监管重点入手,确保金融与科技的有机结合,进而实现金融安全与金融效率的平衡。本文借鉴国际金融科技监管立法经验,基于金融科技监管法规的国际发展趋势,从制度供给侧提高监管能效,以避免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产生。
关键词:
金融科技 监管法规 监管模式 金融工具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健
针对金融科技的发展及其伴生的风险问题,美国采取审慎宽松的监管政策,鼓励金融科技创新;通过健全的法律制度,维护金融科技健康稳定发展;其完善的征信系统也成为美国金融科技发展的重要保障。借鉴美国经验,我国应当妥善处理稳定与创新的关系,把握好金融科技监管力度,并加快金融监管法制化和征信体系建设。
关键词:
金融科技 金融监管 金融风险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宋应登 霍竹 邓益志
英国是科技创新强国,向来重视科技伦理的合理有效监管,已建立涉及多个领域的科技伦理监管体系。通过研究英国科技伦理监管法规政策制度和实验动物、卫生健康、转基因与生态环境、数据、人工智能以及财政资助计划项目等领域的伦理监管体制机制,分析总结英国科技伦理监管体系的经验及特点,本文认为英国内政部负责的实验动物管理体制、独特的卫生健康伦理监管系统、重视财政资助计划项目伦理监管以及有效的信息化平台支撑是英国科技伦理监管体系的特色,对中国加强科技伦理治理具有一定借鉴意义。就此提出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相关启示及建议,为构建适合中国特色的科技伦理治理体系提供借鉴。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罗洋
次贷危机引发了美国对其金融监管体系及其监管理念的反思。最近,美国财政部向国会提交了《现代金融监管架构改革蓝图》。本文在分析该改革蓝图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对其所反映的美国金融监管理念的转变进行了探讨,即从分机构、分业监管向综合、跨业监管的转变,从监管局部性风险向监管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的转变和从规则导向监管向原则导向监管的转变,最后提出我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美国 金融监管 改革蓝图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莹
美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效果评析此轮美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对金融业的统一规范,对克服经济衰退、防范金融风险将产生积极作用,也将引领世界金融监管改革发展潮流。但此轮改革,也试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思洋 吴昊
1998年以来,日本系统地重建了金融监管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金融监管机构改革和提高金融监管效能,事前金融监管制度重建与提高金融机构经营健全性,事后金融安全网建设和防范系统性风险等三个方面。日本的经验表明,金融监管体制都具有时效性特征。将金融自由化与金融监管对立关系对立起来缺乏合理性,金融监管的作用是评估和检查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程序,而不是代替金融机构决策和进行风险控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宋湘燕 姚艳
为做好金融科技创新和风险控制的平衡,美国以现行金融监管框架为依托,按照金融业务属性开展归口管理、风险管控,为金融创新构建良好的监管环境金融科技近年来在全球迅速兴起,引发一波金融创新和投资热潮,美国在这一领域仍是全球领先者。从投资总量来看,根据毕马威统计数据,2017年前两季度美国金融科技行业投资总量为35亿美元,超过全球投资总量的30%,交易笔数为253笔,占到全球的46%。从金融科技企业来看,根据花旗银行统计,全球排名前20位的金融科技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宋湘燕 姚艳
为做好金融科技创新和风险控制的平衡,美国以现行金融监管框架为依托,按照金融业务属性开展归口管理、风险管控,为金融创新构建良好的监管环境金融科技近年来在全球迅速兴起,引发一波金融创新和投资热潮,美国在这一领域仍是全球领先者。从投资总量来看,根据毕马威统计数据,2017年前两季度美国金融科技行业投资总量为35亿美元,超过全球投资总量的30%,交易笔数为253笔,占到全球的46%。从金融科技企业来看,根据花旗银行统计,全球排名前20位的金融科技企
关键词:
监管框架 银行牌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