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42)
- 2023(16890)
- 2022(14270)
- 2021(13553)
- 2020(11102)
- 2019(25486)
- 2018(25352)
- 2017(48756)
- 2016(26456)
- 2015(29860)
- 2014(30043)
- 2013(29717)
- 2012(27696)
- 2011(25125)
- 2010(25737)
- 2009(24113)
- 2008(22967)
- 2007(20596)
- 2006(18652)
- 2005(17175)
- 学科
- 济(109188)
- 经济(109067)
- 管理(74956)
- 业(73301)
- 企(58534)
- 企业(58534)
- 方法(42958)
- 中国(38907)
- 数学(36888)
- 数学方法(36403)
- 农(32197)
- 融(29336)
- 金融(29334)
- 银(29283)
- 银行(29239)
- 地方(28675)
- 财(28550)
- 行(28221)
- 业经(25869)
- 制(24908)
- 农业(21815)
- 学(21571)
- 贸(20498)
- 贸易(20476)
- 易(19862)
- 理论(17906)
- 技术(17854)
- 务(17326)
- 财务(17234)
- 财务管理(17194)
- 机构
- 学院(375732)
- 大学(375586)
- 济(151411)
- 经济(147842)
- 管理(144674)
- 研究(130082)
- 理学(122643)
- 理学院(121242)
- 管理学(119270)
- 管理学院(118576)
- 中国(104952)
- 京(82003)
- 科学(78770)
- 财(73855)
- 所(66144)
- 中心(59987)
- 农(59631)
- 研究所(59262)
- 江(57201)
- 财经(57167)
- 北京(53471)
- 业大(52943)
- 经(51646)
- 范(51021)
- 师范(50587)
- 州(47609)
- 院(47009)
- 农业(45908)
- 经济学(45003)
- 财经大学(42204)
- 基金
- 项目(242368)
- 科学(189217)
- 研究(182669)
- 基金(171885)
- 家(148265)
- 国家(146909)
- 科学基金(125162)
- 社会(112700)
- 社会科(106747)
- 社会科学(106716)
- 省(95830)
- 基金项目(90829)
- 教育(83359)
- 划(80277)
- 自然(78959)
- 自然科(77038)
- 自然科学(77021)
- 编号(76680)
- 自然科学基金(75599)
- 资助(71192)
- 成果(64106)
- 发(55565)
- 重点(54164)
- 课题(53506)
- 部(52934)
- 创(50408)
- 项目编号(47179)
- 创新(46944)
- 科研(45522)
- 教育部(45350)
- 期刊
- 济(177203)
- 经济(177203)
- 研究(120814)
- 中国(80329)
- 农(56064)
- 学报(55741)
- 管理(55479)
- 财(54962)
- 科学(51877)
- 融(49963)
- 金融(49963)
- 教育(47264)
- 大学(42759)
- 学学(39773)
- 农业(38039)
- 技术(33257)
- 业经(30215)
- 财经(27862)
- 经济研究(27554)
- 经(23739)
- 问题(23647)
- 图书(21202)
- 理论(20309)
- 科技(18664)
- 业(18522)
- 实践(18497)
- 践(18497)
- 贸(18418)
- 技术经济(18254)
- 现代(17551)
共检索到5899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邹靖
金融科技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改变着传统金融领域,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及金融产品和服务产生影响,包括:优化金融机构业务流程,丰富金融产品,提升金融运行效率等。但是,金融科技的创新性同样会带来新的风险,尤其是在金融科技监管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其破坏性更强。本文以一个完整的金融业务运作流程(产业链)为依据,以金融业务运营前端和后端具有代表性的环节(第三方支付和征信)及金融主体(商业银行)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我国金融科技的发展问题进行探究,并从"新型风险"的角度提出了金融科技的发展路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马强 秦琳贵 代金辉
金融科技是金融和科技的深度融合,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金融科技以颠覆式的速度和方式对传统金融进行了解构和重塑,改变了社会经济增长方式。金融科技通过加速信用资本化进程、提高金融风控能力、降低金融成本等提升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并在我国取得了快速发展,但仍面临数据隐私、数据确权、技术垄断、数据垄断、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国金融科技的发展对我国具有借鉴意义,可通过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鼓励金融科技创新、加强金融科技监管等措施促进我国金融科技的健康发展。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为
当前,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运作模式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据商务部统计,截止2014年底,我国直接对外投资达1160亿美元,其中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累计1028亿美元,占对外投资的89%以上,一直保持着世界第三的地位。然而,由于国际环境复杂,各国经济发展缓慢,我国非金融类对外投资也受到各种外部因素制约,面临着较多的投资风险。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及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谭人友 徐鹏
2015年以来,我国开始将金融租赁放在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中统筹考虑,促进了金融租赁行业的快速发展。但我国金融租赁行业整体处于初级阶段,面临着股东依赖度高、业务模式简单、投资标的集中、人才储备不足、融资渠道单一等诸多问题。要实现持续健康发展,我国金融租赁行业需要采取深化市场化运营、创新业务模式、准确战略定位、培育创新型团队、完善风控机制、加强境内外并购、拓宽融资渠道以及推进国际化发展等一系列针对性措施。
关键词:
金融租赁 行业问题 应对策略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谭人友 徐鹏
2015年以来,我国开始将金融租赁放在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中统筹考虑,促进了金融租赁行业的快速发展。但我国金融租赁行业整体处于初级阶段,面临着股东依赖度高、业务模式简单、投资标的集中、人才储备不足、融资渠道单一等诸多问题。要实现持续健康发展,我国金融租赁行业需要采取深化市场化运营、创新业务模式、准确战略定位、培育创新型团队、完善风控机制、加强境内外并购、拓宽融资渠道以及推进国际化发展等一系列针对性措施。
关键词:
金融租赁 行业问题 应对策略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茜
当前,我国普惠金融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问题:金融服务覆盖不均衡,结构性排斥有待全面化解;民间借贷与信用借贷并存,劣币驱逐良币效应有待根除;输血型借贷主导而造血型借贷不足,金融供给侧导向有待改善;金融基础设施和相关服务存在短板,普惠金融服务可得性有待增强;吸储多于放贷,逆向资金流动有待扭转;普惠金融目标群体意识不强,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有待健全。破解这些难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一是突出重点群体,提高普惠金融的精准度。二是突出基础性建设,提高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三是突出金融创新,提高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辐射度。四是突出政策导向,构建有效的普惠金融激励机制。五是突出金融知识教育,提高广大受众的主动意识。六...
关键词:
普惠金融 金融排斥 金融创新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祺琦
近年来,我国着力扩大金融服务的规模、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普惠金融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目前小企业和低收入人群的金融服务和融资需求仍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金融体系不具备完全的普惠性特征。因此,应丰富金融服务层次,鼓励金融服务创新,优化区域资源配置,调整区域金融结构,推动普惠金融立法,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关键词:
普惠金融 金融体系 金融服务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董昕
1.起步晚、环保意识差导致对绿色金融的认知程度低。我国绿色金融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时至今日仍处于由"概念"向"实践"的过渡阶段。在实践过程中,虽然有些金融机构在绿色金融业务方面已经先行先试,但就整体而言,大多数金融机构仍将短期利益作为目标,将限制"两高一剩"行业的信贷投放作为工作重点,对绿色金融的长远发展缺乏整体布局和战略思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何海霞
据世界银行统计,2005年全球碳交易额为108.64亿美元,2006年达到312.35亿美元,翻了将近三番;2007年为630.07亿美元,又比2006年翻了一番;2008年为1263.45亿美元,年均增长率高达12.6%。世界银行预测,到2013年全球碳交易额将达到1800亿美元,有望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交易市场,而碳排放额度也将取代石油成为世界第一大商品。发达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尤宏兵 徐孟云 王恬恬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逐步推进,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进一步深化,并对金融合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中国—东盟货币合作不断深入,互设金融分支机构逐渐增加,区域金融稳定机制逐步完善,金融交流平台不断增多。实践证明,中国—东盟金融合作的推进在促进双边经贸关系发展、提升基础建设效率、推动经济转型与创新发展及加快人民币区域化等方面意义重大,但双边金融合作的推进仍然面临着诸如双边政治互信度有待进一步加强、东盟部分成员对"一带一路"倡议心存疑虑、双边金融合作的战略设计高度及制度创新不够及双边金融监管体系不完善等障碍,如果双方能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提升相互信任、实行"求同存异"的金融监管政策、加快双边金融合作创新,同时加强与国际、地区金融机构间的合作,双边金融合作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国—东盟 金融合作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一洪 梁培金
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重点工作之一在于积极推进普惠金融发展。作为地方金融供给重要有生力量的中小银行,在普惠金融供给侧的发力尤为关键。目前,国内中小银行在普惠金融方面的实践主要有四点:一是完善普惠金融框架设计;二是创新普惠金融产品与服务;三是构建普惠金融组织体系;四是依托网点推动普惠金融服务向基层延伸。然而,相比于大型商业银行,中小银行在发展普惠金融过程中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主要体现在:社会责任与商业可持续之间的平衡;金融普惠与银行风险管控之间的平衡;普惠金融的组织架构及产品体系有待完善;普惠金融信息科技体系尚不完善;发展普惠金融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有待健全。推动中小银行更加有效地开展普惠金融,需要注重从供给—需求对接的角度探索推进路径:一是完善普惠金融管理组织架构,积极对接普惠金融需求,形成立体化的金融产品供给体系,不断提升中小银行普惠金融供给能力;二是加强政策配套,形成对普惠金融服务和普惠产业的有效激励,加强公众基础金融素养培育,有效引导普惠金融需求;三是完善普惠金融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推进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对普惠金融对接的信用平台保障,打通普惠金融供需对接的渠道。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群 张楠 贾巍
随着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快速发展,众筹融资获得了无数中小企业青睐,广大投资者也纷纷投资众筹项目。虽然目前众筹平台数量和融资规模均在不断上升,但其面临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实现众筹融资健康发展已成为行业的必然选择。为此,本文通过深入分析我国众筹融资的发展现状及面临问题,并提出了相应改善途径。
关键词:
众筹融资 平台 问题 改善途径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群 张楠 贾巍
随着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快速发展,众筹融资获得了无数中小企业青睐,广大投资者也纷纷投资众筹项目。虽然目前众筹平台数量和融资规模均在不断上升,但其面临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实现众筹融资健康发展已成为行业的必然选择。为此,本文通过深入分析我国众筹融资的发展现状及面临问题,并提出了相应改善途径。
关键词:
众筹融资 平台 问题 改善途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马飞宇
我国科技发展面临的三个宏观问题马飞宇山西省政府经济中心一、社会基础问题社会基础培育是科技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一靠规模集聚;二靠技术指标限定。规模和集聚是科技发展的先决条件,没有适当的规模和集聚,就没有对科技进步的迫切需求和吸纳能力。农村...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继兵 李舒谭
科技引领的金融创新迸发出强劲的发展动力。中国金融科技行业具有其独特性,同时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监管不到位、科技投入不足等问题。本文通过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的纵向历程回顾和中美金融科技发展的横向比较,总结出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的不足,探寻适合我国金融科技的发展路径,以期引导中国金融科技的健康成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