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33)
- 2023(15510)
- 2022(13359)
- 2021(12741)
- 2020(10683)
- 2019(24472)
- 2018(24244)
- 2017(47583)
- 2016(25355)
- 2015(28402)
- 2014(28053)
- 2013(27675)
- 2012(25341)
- 2011(22628)
- 2010(22760)
- 2009(21637)
- 2008(20556)
- 2007(18157)
- 2006(16290)
- 2005(14663)
- 学科
- 济(93629)
- 经济(93511)
- 管理(73462)
- 业(73229)
- 企(60381)
- 企业(60381)
- 方法(43485)
- 数学(37703)
- 数学方法(37333)
- 银(35776)
- 银行(35629)
- 行(33950)
- 中国(33736)
- 融(32313)
- 金融(32311)
- 财(28772)
- 制(28403)
- 农(26289)
- 业经(22569)
- 地方(19294)
- 务(19197)
- 财务(19129)
- 财务管理(19081)
- 贸(18954)
- 贸易(18936)
- 易(18483)
- 企业财务(18148)
- 学(17986)
- 农业(17299)
- 理论(17118)
- 机构
- 大学(349366)
- 学院(348834)
- 济(140400)
- 管理(139996)
- 经济(137151)
- 理学(119636)
- 理学院(118426)
- 管理学(116588)
- 管理学院(115963)
- 研究(110926)
- 中国(98542)
- 京(73745)
- 财(71423)
- 科学(65065)
- 财经(56627)
- 所(54161)
- 中心(53950)
- 农(51750)
- 经(51337)
- 江(50922)
- 研究所(48805)
- 业大(47995)
- 北京(47102)
- 范(43478)
- 师范(43119)
- 经济学(42786)
- 州(42759)
- 财经大学(42419)
- 农业(40498)
- 院(40133)
- 基金
- 项目(230128)
- 科学(180816)
- 研究(172896)
- 基金(166794)
- 家(142894)
- 国家(141652)
- 科学基金(122390)
- 社会(108512)
- 社会科(102803)
- 社会科学(102779)
- 省(89037)
- 基金项目(88531)
- 教育(78986)
- 自然(78284)
- 自然科(76418)
- 自然科学(76401)
- 自然科学基金(75018)
- 划(74654)
- 编号(72425)
- 资助(69042)
- 成果(59019)
- 部(51208)
- 重点(50720)
- 课题(48552)
- 发(48412)
- 创(48098)
- 项目编号(45385)
- 创新(44766)
- 教育部(44574)
- 人文(44000)
- 期刊
- 济(153381)
- 经济(153381)
- 研究(111392)
- 中国(65740)
- 融(59157)
- 金融(59157)
- 财(53869)
- 管理(50658)
- 学报(49363)
- 农(47036)
- 科学(45885)
- 大学(38031)
- 教育(36103)
- 学学(35881)
- 农业(30654)
- 技术(28279)
- 财经(27704)
- 业经(25961)
- 经济研究(24600)
- 经(23419)
- 理论(20212)
- 问题(19943)
- 实践(18632)
- 践(18632)
- 图书(16705)
- 现代(16257)
- 商业(16214)
- 技术经济(16208)
- 贸(16129)
- 科技(15159)
共检索到5280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孔繁利 王伟 计明军
影子银行是指游离于银行监管体系之外、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和监管套利等问题的信用中介体系。影子银行具有准入门槛较低、金融工具较为单一及服务方式灵活等特点。影子银行体系扭曲了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使商业银行的储蓄资金损失严重,放大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对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产生冲击。应精细化金融监管规避合作中的影子风险;建立与影子银行之间的防火墙;完善创新机制,增强创新活力。
关键词:
中国式影子银行 商业银行 经营风险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艳艳
目前关于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的博弈关系研究集中在影子银行体系方面,作为金融创新的重要结果,影子银行体系在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也给金融监管带来巨大的挑战。本文基于对影子银行体系的形成、发展及其影响的分析,对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进行了辨析,认为金融创新是金融业不断发展的动力,但是金融创新的发展不能无节制地过度发展,同时金融监管也要跟上金融创新的步伐,鼓励和引导金融创新的发展,实现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的协调发展,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
关键词:
金融创新 金融监管 影子银行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尹继志
影子银行体系是指游离于传统银行体系之外的信用中介机构与信用中介活动。批发业务模式、杠杆化操作、低透明度和较少受到监管是影子银行体系业务活动的主要特征。影子银行体系的活动增加了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加大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全球金融危机后,国际组织和发达经济体采取了一系列加强影子银行体系金融监管的政策措施。我国近年来影子银行机构不断增加,经营范围日益扩展,对其业务活动的风险应引起足够重视。为此需要借鉴国际金融监管的经验,完善金融监管措施,规范其发展并使之成为银行体系的有益补充。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尹继志
影子银行体系是指游离于传统银行体系之外的信用中介机构及其中介活动。批发业务模式、杠杆化操作、低透明度和较少受到监管是影子银行体系业务活动的主要特征。影子银行体系的活动增加了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加大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全球金融危机后,国际组织和发达经济体采取了一系列加强影子银行体系金融监管的政策措施。我国近年来影子银行机构不断增加,经营范围日益扩展,对其业务活动的风险应引起足够重视。为此需借鉴国际金融监管的经验,完善金融监管措施,规范其发展并使之成为银行体系的有益补充。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何文彬
一系列事实证明我国防范"影子银行"的风险已迫在眉睫,文章首先阐述我国影子银行体系与西方的三个差异,其次对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和金融监管面临的困境进行了解析,最后提出架构完善的法律支撑体系是基础、界定影子银行范围、弄清运行机制是前提、将影子银行系统纳入监管范围等防范风险加强监管等建议。
关键词:
影子银行 金融监管 直接融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余建强
金融危机的爆发表明,"影子银行"体系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大量集聚了金融风险。"影子银行"风险一旦爆发,将对整个金融体系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在我国,游离于监管之外的一些机构和金融业务,已具有"影子银行"的特征,其发展壮大的同时,有可能对我国经济发展、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形成不良影响,亟需引导和规范。本文将我国的"影子银行"进行分类,剖析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影子银行 金融风险 监管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郭昶皓
本文从银行表内和表外的影子银行业务出发,考虑其最新业务进展及监管动向,利用微观层面数据开展研究。结果发现:(1)商业银行从事影子银行业务最为核心的动力是减少资本消耗;(2)影子银行业务及金融监管力度均显著增加了商业银行风险,其中影子银行业务存在异质性,表内业务起主导作用,表外业务对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影响不显著。金融监管力度的加强降低了资产收益率,并提高其波动水平。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建军 韩珣
随着经济金融化进程的到来,越来越多的非金融企业通过直接充当"实质性信用中介"或"间接参与影子信贷市场"的方式开展影子银行业务。非金融企业的影子银行化行为对经营风险有何影响,风险又通过何种机制在企业部门之间、企业与金融部门之间进行传导?本文利用2004—2015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会增加经营风险,在融资约束程度较高、公司治理较差的企业中,企业影子银行化行为对经营风险的正向影响更为显著。当企业通过委托贷款或者民间借贷方式,作为信用中介向资金需求方融出资金时,借款方的还款风险会降低贷款企业的偿债能力,并且通过"会计账户机制"传导到贷款方,进而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当企业部门通过购买"体制内影子银行体系"发行的各种"类金融产品"间接参与到影子信贷信用链条中,整个金融体系的波动将通过"系统性风险联动机制"增加企业预期收益的波动性,从而加剧经营风险。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新光
银行是经营货币信用业务的特殊企业,通过自身的业务活动同社会各部门产生密切联系。随着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经济的货币化程度逐步提高,对银行经营带来很大影响。为适应经济发展.我国银行的经营管理体制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国家专业银行正逐步成为自主经营、自担风险的经济实体。但在经济运行机制的转变中,由于多种主客观原因,银行经营的风险日益增大,金融业呈高风险状态。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马利军
"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是新时代下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任务。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而言,必须毫不动摇地贯彻落实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和十九大报告精神,准确把握新时代下的金融监管大方向和基本框架,科学研判我国经济金融周期性规律,加快金融去杠杆步伐,努力做到业务经营与风险防控平衡发展、资产负债规模稳健增长与资产质量加快改善同步推进,更好实现现代金融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
关键词:
金融监管 金融去杠杆 系统性金融风险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余宗辉 康锐 李婧博
金融危机过后,我国商业银行为避开银监会强有力的监管,选择资产负债表以外的信贷资产进行转让,从而达到授信额扩张的目的,由此产生的表外风险引起了银监会的警觉。通过银监会第113号《通知》可以看到审慎性经营规则的法律监管制度的缺失,对信贷资产转让背后风险放大的成因分析,是找出相关解决措施的可靠路径。
关键词:
信贷资产转让 风险 法律成因 监管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荣 崔琳琳
鉴于全球金融危机所暴露出的影子银行体系两面性,国际主要市场国家正在积极开展监管改革,改善传统微观审慎金融监管与宏观调控体系,以期在发挥影子银行体系资金融通系统重要性作用的同时,克服其对全球金融体系和各国金融稳定运行的系统性风险。本文探讨了危机后国际社会影子银行监管改革进展和政策设计,为我国加强影子银行体系监管和实现金融体系稳定提出有益启示。
关键词:
金融稳定 影子银行 国际监管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周向雯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国际金融危机后,引发了全球对影子银行的关注,中国也不例外。同时,影子银行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传统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弱化了货币政策效应,亟需加强金融监管。本文从影子银行的规范分析出发,通过分析影子银行在中国的发展现状、规模、特征与价值分析,提出了加强影子银行监管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影子银行 价值分析 金融监管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苏昱冰
基于各类影子银行的被监管情况,对影子银行规模进行了全面测算,涵盖了表外理财、资金信托、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新型网络公司、第三方理财机构等15类业务或机构。经测算,截至2014年6月末,我国广义影子银行规模为39.99万亿元。在此基础上,通过归纳影子银行的产生根源、业务类型、发展速度等特征,并以影子银行增速为变量,对宏观经济、投资、物价水平、货币供应量、资金价格进行脉冲分析,表明:影子银行对经济要素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不显著,对金融要素则产生了短期的、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影子银行还存在影响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缺乏科学的统计框架、容易产生风险等问题,建议理性看待影子银行的发展,通过深化...
关键词:
影子银行 规模测算 向量自回归 影响研究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谢清河
金融经济周期理论根据主要经济指标的变化方向和波动特征,主要从金融因素切入,研究经济周期的波动原因和机制,对经济周期中复苏、高涨、衰退和萧条各阶段的动态转换机理进行完整的阐释。即用与经济长期均衡水平密切相关的金融变量度量的经济实质性、持续性波动,反映经济波动与金融因素之间的关系,体现金融变量对真实经济周期的重要影响。受美国次贷危机等一系列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中国银行业正面临中国经济及全球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