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03)
- 2023(9671)
- 2022(8124)
- 2021(7488)
- 2020(6418)
- 2019(14570)
- 2018(14354)
- 2017(28643)
- 2016(15004)
- 2015(17006)
- 2014(17060)
- 2013(16904)
- 2012(15691)
- 2011(14175)
- 2010(14716)
- 2009(14541)
- 2008(13750)
- 2007(12556)
- 2006(11523)
- 2005(10849)
- 学科
- 济(57745)
- 经济(57638)
- 管理(52101)
- 业(49011)
- 企(41978)
- 企业(41978)
- 融(28377)
- 金融(28375)
- 银(27461)
- 银行(27450)
- 行(26572)
- 中国(25162)
- 方法(24614)
- 财(23679)
- 制(23026)
- 数学(21560)
- 数学方法(21393)
- 农(15730)
- 务(15467)
- 财务(15431)
- 财务管理(15384)
- 业经(14755)
- 企业财务(14721)
- 体(14435)
- 贸(12632)
- 贸易(12617)
- 体制(12556)
- 易(12424)
- 中国金融(11372)
- 度(11059)
- 机构
- 大学(216873)
- 学院(216436)
- 济(94669)
- 经济(92581)
- 管理(82610)
- 理学(69454)
- 理学院(68789)
- 研究(68756)
- 管理学(67853)
- 管理学院(67453)
- 中国(63910)
- 财(53445)
- 京(45150)
- 财经(40935)
- 经(36916)
- 科学(36080)
- 中心(34244)
- 所(33769)
- 江(33401)
- 经济学(30644)
- 财经大学(30525)
- 研究所(29362)
- 北京(29133)
- 农(28719)
- 经济学院(27748)
- 州(27218)
- 业大(25820)
- 融(25687)
- 银(25277)
- 金融(25210)
- 基金
- 项目(130709)
- 科学(103458)
- 研究(99322)
- 基金(96227)
- 家(81453)
- 国家(80766)
- 科学基金(69884)
- 社会(65329)
- 社会科(62152)
- 社会科学(62140)
- 基金项目(50310)
- 省(49761)
- 教育(45759)
- 自然(42426)
- 自然科(41431)
- 自然科学(41424)
- 划(41366)
- 自然科学基金(40708)
- 编号(40589)
- 资助(39965)
- 成果(34595)
- 制(30892)
- 部(30586)
- 重点(29046)
- 课题(28057)
- 创(27474)
- 发(27389)
- 国家社会(27290)
- 教育部(27098)
- 性(27055)
共检索到3470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齐萌
通过对现行金融监管者问责规范性文件的梳理,可以透视出我国金融监管者问责制度存在法律缺失、规则不周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包括问责理念存在缺陷、金融监管制度设计不科学、法律机制选择中缺乏公众参与机制。为此,我们必须重新审视金融监管者问责的理念,着重完善以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其他利害关系方及国际金融组织和同行为问责主体的问责制度。
关键词:
金融监管 监管机构 问责制度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徐慧娟 程建伟
金融监管机构的自体问责是问责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外部的异体问责成互补关系。金融监管机构的自体问责若采用最高监管权力层内部各部门间互为问责的形式,可以克服“问责人与责任人合为一体”的缺陷,而这必须以良好的内部治理结构为基础。本文分析了十多个国家的金融监管机构的治理结构与自体问责制度,并据此对我国金融监管机构自体问责的完善提出建议。
关键词:
金融监管机构 自体问责 治理结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程相镖
金融监管问责是对金融监管部门在行政行为实施过程中的失职或不作为进行问责,属于行政问责的范畴,是金融监管领域的一种行政机构治理方式。只有完善监管问责机制,才能更好地落实监管职责,提升监管效能,有效防控金融风险。金融监管问责的国际经验立法机关对金融监管机构开展履职问责和调查问责。在欧美等国家和地区,金融监管机构运行的法律框架由议会统筹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南旭光
金融腐败与金融监管有着重要联系,而且在金融监管及惩处的执法过程中会存在着监管腐败问题。文章在金融监管执法活动中构建了一个具有腐败倾向特征的监管执法者对金融机构或其从业人员的违法行为监督执法的模型,指出一个福利最大化的政府可以通过实施适当的激励政策以防范监管者和被监管者之间合谋腐败的发生,同时证明了如果允许金融活动参与者在违法行为发生后可以实施具有恰当的惩罚激励措施的自我报告制度,政府就能够通过降低官僚作风、保持较少的监督执法官员、降低监管寻租以增加社会福利,并通过自我报告制度消除金融腐败而进一步为社会谋福
关键词:
金融监管 监督执法 自我报告 金融腐败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纪琼骁
本文从中国金融监管制度缺乏对监管者监管机制的客观事实出发,运用公共选择、寻租经济学理论,认为加强对监管者的监管是为了防止监管者作为"经济人"被俘获、防止监管"创租"与"寻租",并提出当前加强对金融监管者监管的四条措施。
关键词:
金融监管 监管者 监管机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德瑞
作为部门行政法律制度建构的一部分,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在国家经济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的金融监管法律制度还存在着较大的缺陷,突出表现在金融监管立法不完备,法律、法规混杂、重复、遗漏及空白之处甚多,对监管主体的规定存在缺失,央行的独立监管地位弱化,关于金融监管的手段、方法的规定不完善,以致造成执法缺乏力度。在国外资金大量涉入国内、国际金融及监管规则约束国内的金融机构之前,必须完备我国的金融监管法律制度。
关键词:
金融监管 法律制度 建构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叶姗
金融市场在利益和风险的共同作用下运行,由此,金融监管法的发展遵循利益博弈和风险控制的制度逻辑,然而,传统的金融监管所强调的分权制衡却不足以保障金融监管的效率和有效性。金融监管程序有着兼顾程序自身的正当性及其指向结果的有效性的价值理性,这种执法程序以提高金融监管的质量为价值取向,有别于司法程序的价值理性和制度安排。金融监管程序规则引入绩效指标来评价金融监管的质量,不仅可以防止监管者做坏事,而且能够避免监管者不作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崔百胜 霍学喜
从金融监管角度看 ,民间信贷蔓延的根源在于滞后的农村金融体制 ,而民间信贷蔓延的外部条件则在于金融监管的法制不健全和手段、方法的落后。因此 ,治理民间信贷的根本出路是改革现有的农村金融体制 ,建立以合作金融为主体的农村金融新体制。
关键词:
民间信贷 金融监管 农村金融体制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贺聪 洪昊 王紫薇 葛声 陈一稀 项燕彪
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金融监管体制下各金融监管部门的职责分工,在对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法律依据和组织形式介绍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目前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存在的法律体系不健全、组织架构不完善、尚未建立信息协调机制和平台,以及难以防范综合经营带来的系统性风险等问题,最后提出了对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构建的几点设想。
关键词:
监管职责 监管协调 组织架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明镜 齐萌
在我国现行的分业金融监管体制下,建立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但目前我国实行的分业监管体制,在法律规定、金融控股公司监管、信息收集和共享制度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建议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立法,强化监管协调机制的权威;并成立新型的金融监管协调委员会;加强各监管机构间的信息共享,消除信息不对称。
关键词:
金融监管 协调合作 制度完善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岳彩申 张晓东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爆发后,金融消费者保护与审慎监管的关系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思考。在深刻反思危机原因后,美国出台了《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与消费者保护法》,设立独立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实现了金融消费者保护与审慎监管制度上的分离。与此同时,英国也颁布了金融监管改革新方案,计划于2012年前通过立法建立消费者保护与市场管理局,负责金融消费者保护和金融业务监管。加强消费者保护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金融监管制度改革和相关立法的重要内容,消费者保护与审慎监管分离并由一个机构集中承担这一职能的新格局正初见端倪,成为整合统一监管与分散监管、功能监管与机构监管等不同模式的监管新体制。
关键词:
消费者保护 金融监管 审慎监管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潘林伟
金融危机过后,宏观审慎、系统重要性机构监管等成为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制度选择和实践重点。先前进行的改革实践取得了一定成功,成为其他国家的重要借鉴和参照。我国未来的监管改革需要把具体实际与国际经验结合,才能有效实现金融稳定和发展。这既是实现国际监管合作与协调的需要,也是金融市场发展的需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任碧云
金融业的进一步对外开放 ,不仅使金融监管的难度加大 ,而且使金融监管的重要性也更加突出。通过对西方国家金融监管趋势的分析 ,结合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 ,提出了重建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几点建议。这些建议有 :顺应国际潮流 ,实现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的分离 ;设立专门机构 ,建立集中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体系 ;明确监管目标 ,充分保障债权人的利益 ;改进监管方式 ,使非现场监测与现场检查有机结合 ;加强法制建设 ,强化金融监管的功能和作用
关键词:
金融监管目标 金融监管方式 金融监管体制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易棉阳
近代中国金融监管制度是在吸收欧美和日本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发掘近代中国金融监管的特征,既可深化对近代中国金融监管的认识,同时又对当下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具有借鉴意义。由于学术界尚未对近代中国金融监管的特征做出总体性归纳概括,因此把近代中国金融监管置于同时期世界金融监管的大背景之下审视近代中国金融监管所具有的特色就显得尤为必要。通过研究发现:近代中国金融监管具有三大特征,即在体制上模仿日本选择了"一级多头"式监管体制,但各种监管机构叠床架屋、互相掣肘;在监管方式上综合了欧美和日本经验兼重内部监管和外部监管,但两者之间此消彼长;在监管手段上学习日本和欧美做法推行法制化监管,但绩效却差强人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