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23)
- 2023(5528)
- 2022(4538)
- 2021(4280)
- 2020(3670)
- 2019(8329)
- 2018(8017)
- 2017(16761)
- 2016(8439)
- 2015(9540)
- 2014(9218)
- 2013(9400)
- 2012(8898)
- 2011(7971)
- 2010(8449)
- 2009(8593)
- 2008(7583)
- 2007(6965)
- 2006(6547)
- 2005(6185)
- 学科
- 济(32132)
- 经济(32089)
- 融(26637)
- 金融(26637)
- 业(26372)
- 银(25128)
- 银行(25126)
- 行(24459)
- 管理(23919)
- 中国(20357)
- 企(19959)
- 企业(19959)
- 制(14222)
- 财(13451)
- 方法(13139)
- 数学(12198)
- 数学方法(12143)
- 农(11233)
- 中国金融(11205)
- 务(8690)
- 贸(8687)
- 财务(8675)
- 贸易(8674)
- 财务管理(8650)
- 易(8597)
- 体(8317)
- 企业财务(8312)
- 业经(8135)
- 农业(7744)
- 地方(7586)
- 机构
- 学院(118447)
- 大学(117632)
- 济(54726)
- 经济(53499)
- 管理(43422)
- 中国(40392)
- 研究(37706)
- 理学(35906)
- 理学院(35575)
- 管理学(35222)
- 管理学院(35001)
- 财(31793)
- 财经(24467)
- 京(24198)
- 经(22103)
- 银(20325)
- 中心(20219)
- 融(19736)
- 银行(19477)
- 金融(19370)
- 经济学(18472)
- 财经大学(18372)
- 行(18188)
- 所(18096)
- 科学(17889)
- 江(17284)
- 人民(16977)
- 经济学院(16948)
- 北京(16148)
- 研究所(15679)
- 基金
- 项目(66829)
- 研究(54065)
- 科学(52135)
- 基金(48164)
- 家(39700)
- 国家(39297)
- 社会(35202)
- 社会科(33526)
- 社会科学(33521)
- 科学基金(33423)
- 省(25323)
- 基金项目(25101)
- 教育(24228)
- 编号(23212)
- 划(20933)
- 成果(20153)
- 资助(20143)
- 自然(18187)
- 自然科(17732)
- 自然科学(17728)
- 自然科学基金(17425)
- 部(15813)
- 课题(15659)
- 性(15495)
- 发(15169)
- 重点(14812)
- 项目编号(14773)
- 国家社会(14650)
- 制(14515)
- 创(14174)
共检索到1957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胡美军 王岗
本文基于中国金融准入和金融服务的特殊主义现实 ,依据制度变迁理论 ,阐发了中国金融监管面临的困境———加强监管与金融风险积累、信贷紧缩并存的内在逻辑。本文得出三个结论 :1、在特殊主义准则下 ,监管困境的存在是内生的 ;2、实行金融准入和服务的普遍主义准则才是解决中国金融问题的根本出路 ;3、普遍主义的推行有其内在次序。
关键词:
金融监管 特殊主义 普遍主义 政府干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纪显 熊文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地下金融规模急剧扩大。地下金融一方面促进了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对正常的经济金融构成危害。虽然我国有关监管机构对地下金融进行严厉监管,但收效不大。文章论述了我国地下金融的成因、规模和利弊,并从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对地下金融的监管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如何打破地下金融监管困境的方向。
关键词:
地下金融 金融监管 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屈波
县级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县域金融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服务县域经济和三农发展的重要支撑。当前,县域金融监管体制较为落后,监管职能发挥与县域金融快速发展错配矛盾突出。按照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及十三五规划纲要"改革金融监管框架、完善中央与地方金融管理体制、实现金融风险监管全覆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屈波
县级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县域金融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服务县域经济和三农发展的重要支撑。当前,县域金融监管体制较为落后,监管职能发挥与县域金融快速发展错配矛盾突出。按照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及十三五规划纲要"改革金融监管框架、完善中央与地方金融管理体制、实现金融风险监管全覆盖"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淑倩
虚拟货币是区块链技术应用的产物,是区块链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由于其去中心化、匿名化等特征,使得虚拟货币在金融监管领域具有法律和监管上的特殊性。虚拟货币的金融监管面临着法律依据不充分、监管主体及职责模糊等问题。我国应当在充分考量虚拟货币自身特性的基础上,从法律和政策两个层面为虚拟货币的金融监管提供支持。在法律层面,应尽快出台专门法律规范虚拟货币金融监管;在政策层面,应加强虚拟货币的金融市场风险管控,建立针对虚拟货币的监管协调机制。
关键词:
虚拟货币 金融监管 去中心化 匿名化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业宏 黄辉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资本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流动,经济一体化需要各国采取统一的法律监管制度,然而当下差异化的监管制度使金融经营者产生了不同的收益。金融经营者可以利用其信息优势,在不同的制度中转换经营行为,获得经营收益,从而形成监管套利。监管套利产生的"监管竞次"和"监管宽容"最终造成世界范围内金融风险。同时,监管套利在法律上也是不正当的。因此,需要积极探索后危机时代关于监管套利法律创新的新思维,采取统一法律监管标准、完善信息获取方式、加强信息共享等多种方式规制国际监管套利。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监管套利 金融风险 混业监管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何文彬
一系列事实证明我国防范"影子银行"的风险已迫在眉睫,文章首先阐述我国影子银行体系与西方的三个差异,其次对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和金融监管面临的困境进行了解析,最后提出架构完善的法律支撑体系是基础、界定影子银行范围、弄清运行机制是前提、将影子银行系统纳入监管范围等防范风险加强监管等建议。
关键词:
影子银行 金融监管 直接融资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陈沛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发展,金融科技(Financial Technology,FinTech)成为了学术界和实务界广泛关注的焦点产业。金融科技的创新能够提高金融配置资源的效率,完善金融的风控体系,有助于巩固金融的稳定性和普惠性,但同时由于其打破了技术与金融的边界,不仅无法消除金融的固有风险,反而使得风险传播速度更快、传播方式更隐蔽,由此带来了监管的困局。目前,我国监管当局尚未摒弃传统的监管思维,存在着"放任自流"和"一刀切"的极端监管方式,为监管套利留下了空间。未来,应探索完善金融科技创新与监管的平衡机制,充分借鉴国外成熟经验创新监管方式,尤其运用监管科技推进创新与监管的不断融合。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徐卫东 郭千钰
众筹金融是金融创新的产物,作为新兴金融业态,它具有普惠性、脱媒化及新公共性等特点,在监管上受到诸多诟病。刑法上的擅自发行股票罪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使股权众筹处于法律的灰色地带,在金融风险上存在信用风险、系统性风险以及技术风险,在保护金融消费者方面又缺乏相应的保护措施。我国应通过建立准入豁免和退出机制、信息披露制度、互联网金融监管制度和消费者分类制度保护和天花板规则等来解决上述问题。
关键词:
众筹金融 信用风险 信息披露 普惠性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徐卫东 郭千钰
众筹金融是金融创新的产物,作为新兴金融业态,它具有普惠性、脱媒化及新公共性等特点,在监管上受到诸多诟病。刑法上的擅自发行股票罪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使股权众筹处于法律的灰色地带,在金融风险上存在信用风险、系统性风险以及技术风险,在保护金融消费者方面又缺乏相应的保护措施。我国应通过建立准入豁免和退出机制、信息披露制度、互联网金融监管制度和消费者分类制度保护和天花板规则等来解决上述问题。
关键词:
众筹金融 信用风险 信息披露 普惠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晓磊
激发农村市场需求是形成经济双循环格局的内在要求。农村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金融的需求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经过多年探索与改革后,农村金融监管却滞后于农村金融的发展速度,金融监管成为制约金融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不利于防范农村金融风险,发挥资金对农村经济社会改革的支持作用。本文立足于经济双循环格局对农村市场的要求,论述了金融对农村经济的重要性和金融监管的必要性,并通过系统性阐述农村金融监管的短板,给出激发农村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双循环 农村金融 金融监管 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文学 郝君富
近年来,村镇银行作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获得了快速发展,但也普遍面临"融资难"和"审贷难"两大现实经营困境,并带来了更大的运营风险。因而,强化外在金融监管约束已成为保障村镇银行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由于"融资难"和"审贷难"这两大现实困境的形成与村镇银行特殊的机构属性和运营环境直接相关,在加强金融监管的过程中,监管部门必须通过监管思路的创新,有针对性地采取适应村镇银行机构属性的监管措施,为村镇银行发展初期面临的两大经营困境破题,从而保障村镇银行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村镇银行 金融监管 农村金融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波
我国碳市场具备了金融化的发展特征,但现有制度并未对碳市场金融化作出具体安排,这使得碳市场交易产品、交易行为和交易主体存在监管上的合法性疑问,其中金融交易风险亦无法得到有效防范。为了防范碳市场金融风险的发生,强化市场诚信和信心,欧盟明确对碳市场的金融监管,其在欧美碳市场金融监管中具有典型性。欧盟碳市场在普遍适用金融监管规则的前提下,采用可适用规则、主体和行为区别对待的理念,对碳市场交易适用金融规则作出例外性规定。本文基于我国碳市场现实基础和法治建设需求,分析了我国与欧盟碳市场监管的异同,吸收了一定的可取之处,为解决我国碳市场金融监管的问题,提出在现有碳市场专门规范中需对碳交易产品、交易方式和交易主体等的金融属性和监管条件进行识别,并在已有监管体系下,协调与细化碳市场规范与金融法规之间的关系。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波
我国碳市场具备了金融化的发展特征,但现有制度并未对碳市场金融化作出具体安排,这使得碳市场交易产品、交易行为和交易主体存在监管上的合法性疑问,其中金融交易风险亦无法得到有效防范。为了防范碳市场金融风险的发生,强化市场诚信和信心,欧盟明确对碳市场的金融监管,其在欧美碳市场金融监管中具有典型性。欧盟碳市场在普遍适用金融监管规则的前提下,采用可适用规则、主体和行为区别对待的理念,对碳市场交易适用金融规则作出例外性规定。本文基于我国碳市场现实基础和法治建设需求,分析了我国与欧盟碳市场监管的异同,吸收了一定的可取之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