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80)
2023(13488)
2022(11621)
2021(11028)
2020(9313)
2019(21559)
2018(21723)
2017(42058)
2016(22718)
2015(25793)
2014(25957)
2013(25577)
2012(23622)
2011(21203)
2010(21596)
2009(20227)
2008(18879)
2007(16700)
2006(14952)
2005(13297)
作者
(66056)
(54231)
(54000)
(51420)
(34348)
(25899)
(24724)
(21290)
(20690)
(19442)
(18509)
(18164)
(17212)
(17180)
(16854)
(16602)
(16033)
(16019)
(15606)
(15455)
(13589)
(13373)
(13212)
(12343)
(12284)
(12093)
(12082)
(12055)
(10993)
(10802)
学科
(84681)
经济(84572)
管理(65437)
(62197)
(51572)
企业(51572)
方法(38399)
数学(33343)
数学方法(33010)
中国(30963)
(28794)
金融(28786)
(28160)
银行(28114)
(27154)
(25332)
(23559)
(22768)
业经(19660)
(18867)
地方(18624)
(16282)
(16269)
贸易(16266)
财务(16194)
财务管理(16156)
(15864)
理论(15700)
(15451)
农业(15450)
机构
大学(319262)
学院(317897)
管理(124864)
(124643)
经济(121652)
理学(107052)
理学院(105878)
研究(105646)
管理学(104168)
管理学院(103594)
中国(86616)
(68674)
科学(64585)
(62134)
(53283)
(50654)
中心(49597)
财经(49164)
研究所(48279)
业大(46570)
(46414)
(44540)
北京(43974)
(40888)
师范(40469)
农业(39779)
(38606)
(38575)
经济学(37217)
财经大学(36712)
基金
项目(212048)
科学(164884)
研究(157407)
基金(151717)
(131618)
国家(130477)
科学基金(111021)
社会(96467)
社会科(91332)
社会科学(91308)
(83201)
基金项目(80953)
教育(71966)
自然(71814)
自然科(70078)
自然科学(70059)
(69961)
自然科学基金(68774)
编号(66032)
资助(62903)
成果(54606)
重点(46971)
(46652)
课题(45350)
(44966)
(44009)
项目编号(41189)
创新(40997)
科研(40459)
教育部(39869)
期刊
(136611)
经济(136611)
研究(97764)
中国(61867)
学报(50193)
(46193)
管理(45784)
(45740)
科学(44843)
(43721)
金融(43721)
大学(37700)
教育(36553)
学学(35440)
农业(31069)
技术(26710)
财经(23708)
业经(22771)
经济研究(21772)
(20045)
问题(18101)
理论(17935)
图书(16754)
实践(16551)
(16551)
(14996)
科技(14781)
现代(14462)
技术经济(14442)
商业(14273)
共检索到4773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安顺  曾宏志  吕红  杨建设  
我国现行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缺乏有效金融监管的条件;二是多元化监管主体缺乏必要的信息交流与合作;三是证券业、保险业的监管资源与行业发展不匹配;四是金融监管缺乏科学的实务操作系统。建立有效金融监管体系的重点,一是建立与完善以监管当局、内控制度和行业自律为主要内容的金融监管组织体系;二是建立与完善以金融监管制度体系、金融监管信息系统、金融风险减震机制、金融风险预警系统、金融监管合作制度为主要内容的金融监管操作系统;三是培育以稳健的宏观经济环境、完善的公共金融基础设施、有效的市场约束、完善的系统性保护性机制和金融问题高效处理机制为主要内容的有效金融监管条件。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曾小飞  
自2008年爆发全球性金融危机以来,金融监管体系改革在各个国家成为热门的研究主题,许多西方国家和经济体率先对自身金融监管体系实施了改革,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我国金融体系在此轮金融危机中抵抗住了风险,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并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一行三会"的金融监管制度缺乏整体的协调性,对于系统性风险的宏观监管也存在审慎不足,因此对比研究国外金融监管制度,提出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建议,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任碧云  许高庆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建立和完善行为监管体系,实行审慎监管与行为监管并重的"双峰"监管模式成为许多国家金融市场改革的共识和方向。在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集中显现后,金融监管部门愈加重视行为监管。现阶段,对于行为监管还存在理论误区,我国行为监管采取由"一行两会"分业监管的"内双峰"监管模式,尚未很好地发挥其应有的监管功能。进一步强化行为监管,在借鉴和总结发达国家行为监管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建议采取立法先行、完善顶层设计,搭建以维护中小金融消费者权益为目标的安全网,建立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多层次金融安全防控体系,倡导以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为核心的金融创新理念等措施。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魏祖元  易清华  
本文首先根据我国政府对金融开放时间的承诺 ,比较客观地分析加入WTO后我国金融监管面临的挑战 ;然后 ,综合我国金融监管实际和国外成功经验 ,重点从组织体系、法律体系、方法体系和统一的金融监管体制四个方面尝试性地提出了完善的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宜庆  王浣尘  王芸  
我国金融业即将融入全球竞争之中 ,现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模式下我国金融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巨大的威胁与挑战。因此 ,我国金融业的现实选择是“混业经营、统一监管”模式。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谢晓政  谢建功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红霞  
金融监管作为对金融业风险的外部监督与管理,随着金融全球化、网络化及金融自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以及金融风险的暴露日益受到重视。目前在WTO体系下,我国金融监管面临着三大挑战,并带来一些具体问题,需要采取相应对策以完善我国的金融监管。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邓伟  邓勇  
在全球金融业的格局发生巨变后,国际金融监管体系也进行了一系列变革,更加强调金融机构的自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并逐渐向功能监管、统一监管和跨境监管方向迈进。为提高监管效率,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应根据这些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宋汉光  
依法建立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宋汉光金融监管的目的是防范金融风险发生,维护金融秩序稳定,以保证货币政策的正确实施,促进经济发展。健全的法律、法规是建立金融监管体系的基础和有效实施金融监管的前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栾景明  
如何有效地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是当前我国理论界讨论较多的一个问题。无疑,一个独立、高效、健全的金融监管体制,对于预防和化解风险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正是从制度创新的角度来探讨了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问题。本文首先对国际上通行的几种监管体制进行了分析比较,然后指出了在现行体制下我国金融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弊端,最后提出了要对现行体制进行一定程度的制度创新,以适应金融改革的重要,并且设计了新体制的结构框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叶永刚  张培  
金融监管是需要建立在系统性的定量分析框架基础之上的,而金融监管指标体系的构建是整个定量分析框架的核心,本文从这一思想出发,建立了我国的金融监管指标体系,反映了金融监管的效果,为系统性定量分析框架的建立奠定基础。本文首先提出了金融监管指标体系的概念,然后对我国金融监管指数的构成因素及权重进行了分析,接着构建了我国金融监管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金融监管指数进行了估计和分析,最后根据估计结果提出结论和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东强  冯丽娜  李凡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监管在国民经济管理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现阶段,中国已形成以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一行三会")为主体的金融监管体系。文章详细论述了现行金融监管体系的组织架构和运行方式,并根据监管特点,提出了完善监管体系的相关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董红蕾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的金融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壮大自身实力的同时,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这种粗放经营模式,随着经济体制运行中各种深层次矛盾的激化逐渐暴露出弊端,并且产生了大量的风险隐患。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及其对我国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在某种程度上放大和凸显了我国金融业的风险状况。我国金融业目前出现的诸多问题,暴露出金融监管中的许多不足。多年来我国的金融监管由于体制未理顺、法规不健全、操作不规范,导致监管较软弱,金融秩序较混乱。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金融业风险状况的剖析,就建立现代金融监管体系提出一些设想,以供探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赵会军  张鹏  
本文从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导致金融体系不稳定的因素存在差异出发,阐述金融监管体系变革经历的主要阶段,并得出了几点有益的启示。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马敏周  王远洲  
伴随经济转轨,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由统一监管发展为现在的分业监管。2003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即"一行三会")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分工合作的金融监管体系正式确立。分业经营、分业监管、分工合作的金融监管体系有监管专业化优势,监管主体之间权责明确,有利于提高金融监管的专业化水平,突出监管重点,提高对金融细分行业的监管效率,总体上是有效的。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