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10)
2023(13540)
2022(11755)
2021(11069)
2020(9433)
2019(21667)
2018(21575)
2017(42449)
2016(22746)
2015(25706)
2014(25575)
2013(25562)
2012(23556)
2011(21240)
2010(21469)
2009(20338)
2008(19088)
2007(16824)
2006(15006)
2005(13376)
作者
(66012)
(54147)
(53993)
(51282)
(34305)
(25975)
(24866)
(21263)
(20639)
(19416)
(18649)
(18177)
(16986)
(16961)
(16948)
(16490)
(16233)
(16076)
(15537)
(15455)
(13352)
(13193)
(13112)
(12265)
(12252)
(12082)
(12027)
(11980)
(10855)
(10556)
学科
(87479)
经济(87381)
(65961)
管理(64493)
(52822)
企业(52822)
方法(42386)
数学(37332)
数学方法(36974)
中国(31586)
(28846)
金融(28845)
(28581)
银行(28537)
(27473)
(25021)
(24189)
(21630)
业经(19942)
地方(18389)
(17356)
贸易(17341)
(17302)
(16927)
(16812)
财务(16749)
财务管理(16715)
农业(16211)
企业财务(15929)
理论(15429)
机构
大学(324809)
学院(322319)
(129999)
管理(129996)
经济(127007)
理学(111936)
理学院(110749)
管理学(109013)
管理学院(108428)
研究(103948)
中国(87697)
(69005)
(63577)
科学(62771)
(51525)
财经(50977)
(50013)
中心(49578)
业大(47216)
研究所(46705)
(46221)
(45838)
北京(44115)
(40446)
师范(40082)
农业(39348)
经济学(39241)
(38418)
财经大学(38183)
(37298)
基金
项目(215741)
科学(169057)
研究(159073)
基金(156515)
(135096)
国家(133952)
科学基金(115280)
社会(99497)
社会科(94399)
社会科学(94374)
基金项目(83789)
(83643)
自然(74804)
自然科(73032)
自然科学(73016)
教育(72367)
自然科学基金(71707)
(70314)
编号(65992)
资助(65043)
成果(53712)
(47820)
重点(47557)
(45438)
(44709)
课题(44393)
创新(41684)
科研(41236)
教育部(41199)
项目编号(41153)
期刊
(137942)
经济(137942)
研究(99654)
中国(59589)
学报(48451)
(46698)
金融(46698)
(46295)
管理(45906)
(44665)
科学(44395)
大学(36933)
学学(34792)
教育(32632)
农业(30336)
技术(26308)
财经(24425)
业经(22409)
经济研究(21906)
(20621)
理论(18391)
问题(18282)
实践(16967)
(16967)
图书(16435)
技术经济(15493)
现代(14815)
科技(14758)
(14563)
(14383)
共检索到4763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秦良娟  张楠  李响  李安渝  
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对我国金融机构IT外包实践中的风险因素和风险事件进行研究。提出了8个关键的风险因素和7个风险事件,并解释了风险因素引发风险事件的原因与途径。研究还认为与业务相关的IT素养、目标和文化方面的冲突、可供选择的供应商较少,是现阶段中国金融机构IT外包实践中面临的最大风险因素,也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显著差距之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晨  柳文  
2008年以来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得各大金融机构进一步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论文以中国金融机构欺诈风险案例为基础,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从业务类型、欺诈类别、金额区间、金融机构体制等不同角度对欺诈风险进行系统分析,指出内控制度不健全尤其是缺乏对管理层的约束、缺乏分权制衡的风险治理结构和持续监测是导致内外部欺诈频发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建立防范欺诈风险的长效机制、开发基于案例推理的欺诈风险预警系统等对策。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董克   吴佳纯   马廷灿  
[目的/意义]构建数据出境风险要素体系,对识别数据出境安全风险,把握数据出境安全整体态势,提升国家安全风险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我国数据出境流动的现实场景和典型事件为依据,挖掘数据出境安全风险的主要来源维度;结合数据跨境服务主体调查,提出数据出境安全风险要素集,并构建数据出境安全风险框架;基于专家知识对风险要素进行权重排序和评估。[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内容维度的风险要素受到专家关注程度最高,内容的分级分类以及个人隐私保障是其中的重点;黑客、合作方等境外主体造成的风险具有极强的破坏力;出境环境变化与出境数据内部管理虽然同样容易产生风险,但负面影响相对较低。基于此,从法制保障、多元协同与关键技术角度提出数据跨境流动风险应对建议。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陈汉文  池晓勃  
审计风险又称期望审计风险,是在财务报表事实上有重要错报时,审计师认为财务报表公允反映,并因此提出无保留意见的风险。在审计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风险主要有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 审计风险(期望审计风险)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王东  刘强  徐尚悦  
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了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应对复杂的国际金融环境、稳定国内的金融秩序同时面对同行业的竞争,需要专注于自身金融核心业务的创新和发展,因此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选择了将自身的IT技术领域部分或者全部外包给IT外包公司,利用其IT技术领域的专长,作为自身运营、创新、发展的科技支撑。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IT外包公司的引入,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一是降低了银行在IT建设上投入的综合运营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培辉  袁薇  
本文基于拓展的系统或有权益分析法研究了我国金融机构系统性违约风险,并识别了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金融机构联合违约概率并不高,危机期间违约风险迅速上升,之后维持在较低水平,2014年底以来再度提高。各子行业违约概率走势相似,但数值上存在较大差异。(2)基于多元极值分布的蒙特卡洛模拟估计了金融机构违约的条件期望损失,较好地识别了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测算了危机期间政府可能面临的救市成本。我国金融机构系统性违约期望损失较小,在可控范围内,并且系统重要金融机构主要来自于银行业,加强银行系统性风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培辉  袁薇  
本文基于拓展的系统或有权益分析法研究了我国金融机构系统性违约风险,并识别了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金融机构联合违约概率并不高,危机期间违约风险迅速上升,之后维持在较低水平,2014年底以来再度提高。各子行业违约概率走势相似,但数值上存在较大差异。(2)基于多元极值分布的蒙特卡洛模拟估计了金融机构违约的条件期望损失,较好地识别了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测算了危机期间政府可能面临的救市成本。我国金融机构系统性违约期望损失较小,在可控范围内,并且系统重要金融机构主要来自于银行业,加强银行系统性风险监控仍是监管当局主要任务。
[期刊] 第二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王忠郴  涂相求  
本文首先从贷款企业和金融机构两个方面分别阐述了贷款企业风险因素评价指标体系和金融机构内部控制机制,进行了整个贷款风险系统结构分析;然后基于央行规定的"五级贷款"分类法和模糊集中离差度概念,构造了五种模糊风险识别模型,并给出了每个金融机构对这五种贷款分类模型的隶属度,实现了科学的贷款质量分类,从而为具体实施央行"五级贷款"分类这一我国信贷管理制度重大改革提供了一条新颖和切实可行的途径。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成虎  胡秋灵  杨蓬勃  
信息技术外包已经成为金融机构减少IT投资风险 ,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策略之一。本文在讨论金融机构信息技术外包概念的基础上 ,着重分析了金融机构信息技术外包的风险因素 ,提出了金融机构信息技术外包风险的控制策略。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张文祥  
2006年2月,我国新颁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启用了现代审计风险模型。新准则引入"重大错报风险"概念,并规定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是首要的审计程序,通过深入剖析被审计单位经营环境(包括内控制度),来评估财务报表总体层次和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并以此为导向,采取更具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从而将整体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水平。能否正确识别并合理评估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风险,成为评价注册会计师专业胜任能力和考验审计质量的关键尺度与决定性因素。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侯正芳  陈伟  王伟东  张晓东  黄德刚  
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的策略:1.找准市场定位,健全自身制度,改革人事制度;2.坚持市场退出,加强央行监管,建立支付结算体系,健全金融法律体系,地方政府和管理当局依法行事并实施优惠措施。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利平  徐芳会  侯准科  
目的:基于传统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测算将医疗服务和其他人类劳动同质化对待,医务人员人力价值得不到很好体现的状况,探讨利用技术劳务指数科学合理测算医疗服务人力价值的可行性与效果。方法:采用美国相对价值的理念,以《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2012年版)工作手册》为基础,结合技术人员执业授权,建立技术风险指数测算医疗服务的人力价值,并选取样本医院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测算出了样本医院部分医疗服务的人力价值,并将结果与美国的相对价值表进行了比较。结论:测算取得较满意效果,该方法可作为科学合理测算医疗服务人力价值的一种选择。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吴桂修  吴先聪  
本文收集了2000—2006年我国金融机构因操作风险事件产生的损失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方法,依据巴塞尔委员会对操作风险的分类标准和业务部门划分原则,对我国金融机构的操作风险进行了概括性归纳:操作风险广泛存在于我国的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操作风险发生最经常的形式是内部欺诈和外部欺诈以及内外部相勾结的欺诈行为;我国金融机构应该建立内控与外控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对操作风险加以防范与控制。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李卫林  
利率市场化能否全面顺利推进,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是否具有相应的利率管理水平是个关键因素。本文利用陕西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样本,基于利率敏感性缺口和FLANNERY的部分调整模型进行研究发现:受当地利率承受水平、存贷款格局、历史负担和相关市场制度建设滞后等因素影响,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对利率风险不敏感,但已呈现出向好趋势。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明选  孟赞  
互联网移动支付、云计算、大数据、社交网络的出现,标志着我国传统金融业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开始紧密融合。大多数金融机构已将业务及产品服务延伸至互联网。以"金融线上化"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不仅深刻地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极大地影响了"一行三会"的监管理念和具体实践。互联网金融已成为金融生活中无法忽视和回避的话题。互联网金融对具体金融机构的运行机制及其面临的信用风险状况的影响,更是引发了学界和从业人士的高度关注。本文首先讨论了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的理论,然后使用Eviews统计软件中的邹检验(Chow test)方法和虚拟变量法进行计量分析析,从实证的角度研究了互联网金融对我国金融机构风险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