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92)
2023(12070)
2022(10213)
2021(9330)
2020(8296)
2019(18888)
2018(18732)
2017(37432)
2016(20153)
2015(22933)
2014(23135)
2013(23138)
2012(21752)
2011(19638)
2010(20156)
2009(19770)
2008(19340)
2007(17742)
2006(15735)
2005(14660)
作者
(58348)
(48552)
(48366)
(46490)
(30766)
(23238)
(22560)
(18825)
(18364)
(17436)
(16513)
(16367)
(15455)
(15364)
(15353)
(15243)
(14623)
(14302)
(14289)
(13977)
(12204)
(11896)
(11877)
(11136)
(11070)
(10968)
(10889)
(10855)
(9765)
(9612)
学科
(81744)
经济(81623)
(62519)
管理(62255)
(50184)
企业(50184)
方法(37829)
数学(33852)
数学方法(33600)
中国(30524)
(29777)
金融(29773)
(29647)
银行(29620)
(29240)
(28446)
(26276)
(23389)
(18578)
财务(18540)
财务管理(18487)
业经(18232)
企业财务(17591)
(17172)
贸易(17158)
(16787)
地方(15943)
(15794)
农业(14984)
(14056)
机构
大学(294626)
学院(293325)
(127925)
经济(125101)
管理(111862)
研究(96455)
理学(94250)
理学院(93293)
管理学(91950)
管理学院(91397)
中国(85715)
(68245)
(61476)
科学(54225)
财经(52438)
(48835)
中心(47409)
(47293)
(46720)
(45452)
研究所(43329)
经济学(41018)
业大(39498)
北京(39460)
财经大学(38908)
经济学院(37281)
农业(36641)
(36572)
(34527)
师范(34191)
基金
项目(180799)
科学(141734)
研究(135189)
基金(131672)
(112429)
国家(111486)
科学基金(95311)
社会(86683)
社会科(82269)
社会科学(82245)
(69997)
基金项目(69267)
教育(61983)
自然(59123)
(58564)
自然科(57699)
自然科学(57681)
自然科学基金(56685)
编号(55816)
资助(54838)
成果(46976)
(41721)
重点(40595)
(38539)
(38478)
课题(38114)
(37751)
教育部(36235)
(36142)
国家社会(35859)
期刊
(141787)
经济(141787)
研究(94778)
中国(59773)
(54917)
(50555)
金融(50555)
(42760)
学报(40849)
管理(40325)
科学(37538)
大学(31665)
学学(29941)
财经(26913)
农业(26903)
教育(25800)
技术(23932)
(22888)
经济研究(22765)
业经(22123)
问题(19237)
理论(17014)
(16652)
实践(15303)
(15303)
技术经济(14815)
国际(14457)
财会(14093)
统计(14031)
商业(13571)
共检索到4582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汪舟远  
本文在辨析金融机构资金空转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在HT(2011)模型中引入资金空转,分析了我国金融机构资金空转的成因机制及影响。模型表明:金融机构的资金成本、资金空转的额外收益和流动性冲击发生概率都会影响金融机构的资金空转行为。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公开数据测度了2016年中国金融机构资金空转的规模,并结合信用风险评估模型和VaR方法,估测了资金空转可能引致的信用风险。最后,结合目前我国监管存在的不足和薄弱环节,提出了应协调金融监管,完善监测统计体系,构建资金空转预警机制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骏  
十九大报告中特别提到了发展绿色金融。作为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金融机构如何开展环境风险分析值得关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从2020年到2035年,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是现代化的一个主要目标。对金融业来说,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十九大报告中虽然关于金融工作的论述只有简短的几句话,但却特别提到了发展绿色金融。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天华  
2008年经济危机中金融机构"前赴后继"地卷入暴风眼,引发了各学界对金融机构退出市场的相关机制的思考。我国新《企业破产法》已于2007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首次专门就金融机构破产作出规定。但金融机构毕竟不是一般的企业法人,破产程序必有其特殊性。新《企业破产法》仅对其破产程序作了一些原则性规定,这些规定如何具体实施.将有赖于一系列具体措施的支撑,如个人债权的清偿顺序及保障问题、破产管理人的选任问题和破产金融机构资产的变现问题、存款保险制度问题。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曹源芳  王家华  
对2016年审计署公布金融机构资产负债损益审计结果的分析表明,金融机构在经营风险偏好上存在明显的"羊群效应"。从"羊群效应"的形成机制看,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都扮演着各自不同的角色。为抑制金融机构经营风险的"羊群效应"并保障金融系统安全,应充分发挥政府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促进政府审计在目标控制、外部监督、审计公告约束与公司治理框架完善等方面作用的发挥,以分散金融市场风险,保持金融市场稳定。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曹源芳  王家华  
对2016年审计署公布金融机构资产负债损益审计结果的分析表明,金融机构在经营风险偏好上存在明显的"羊群效应"。从"羊群效应"的形成机制看,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都扮演着各自不同的角色。为抑制金融机构经营风险的"羊群效应"并保障金融系统安全,应充分发挥政府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促进政府审计在目标控制、外部监督、审计公告约束与公司治理框架完善等方面作用的发挥,以分散金融市场风险,保持金融市场稳定。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安起雷  
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快速推进,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力度逐渐加大,金融服务水平也有所提高,但农村金融发展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与矛盾也逐渐暴露出来,其中,农村金融风险大、风险分散和补偿机制缺乏越来越成为影响农村金融资源聚集和金融发展的障碍。本文即从风险分散和风险补偿机制的构建角度出发,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房汉廷  
中国的外资金融机构分析房汉廷在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活动中,有一个非常特殊又极引人关注的领域——外资金融机构在中国的设立和迅猛发展。伴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和WTO有关服务贸易款项的生效,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的速度还将加快。研究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所带来...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忠阳  
针对当前我国金融机构风险管理迅速发展过程中我们面临的种种困惑,本文研究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机制的内容、目标和有效性问题。首先分析了现代风险管理的三大机制:对冲、内部控制和经济资本配置的内涵和相互关系,然后指出现代风险管理机制的目标不是降低风险,而是创造价值,并分析了风险管理创造价值的理论基础,最后结合业界流行的"全面"和"长效"风险管理机制问题,分析了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并给出相应结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玮强  郭慧敏  庄新田  
文章利用CoVaR动态模型对我国35家上市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贡献进行动态估计及分析,揭示了金融机构特征因素对其未来系统性风险贡献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贡献最大,证券业金融机构的贡献最小;系统性风险贡献越大的金融机构,其风险贡献的波动也越大;金融机构的规模越大,其未来的系统性风险贡献越小;金融机构的在险价值越大、杠杆率越高、股票收益的波动越大,其未来的系统性风险贡献越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立林  邓霆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宏  李大伟  
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许多信用风险的分析方法被应用到银行机构的信用风险分析及信用评级中,这其中包括传统的统计学方法,如判别分析法、Logistic回归等,另外还有基于现代计算技术、人工智能的方法,如专家系统、神经网络等。而在非银行机构的信用风险分析领域,国内却鲜有学者进行探讨。基于此,我们对国内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信用风险方法作了初步的探索,特别是给出了证券类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分析详细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该指标体系将对商业银行进行证券类客户信用评级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筱平  聂喜旺  师青山  
[期刊] 征信  [作者] 吴晋科  
构建以存款保险为核心的有序风险处置机制是各国应对金融危机的实践经验,我国《存款保险条例》赋予了存款保险早期纠正和风险处置的职能,但目前我国尚未建立明确的市场化风险处置机制。根据存款保险风险处置机理,运用激励相容的理念,探讨运用存款保险机制处置金融机构个案风险的问题。研究认为,在现有制度框架下推进存款保险风险处置工作存在认知不统一、触发机制不明确、市场理念落地难、新机制构建难等问题,进而提出在金融改革整体框架中纳入存款保险因素、明确风险处置的触发机制、构建激励相容的市场化处置机制等政策措施,对加快构建以存款保险为平台的风险处置框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黎昌贵  龙长安  
风险补偿机制是农村金融机构控制金融风险的一种必需的制度安排,为了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金融安全,必须从资本金的补充、风险准备金的提取与核销、价格补偿、信用担保制度以及农业保险等方面建立完善我国农村金融机构风险补偿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