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29)
2023(13734)
2022(11844)
2021(11370)
2020(9540)
2019(22106)
2018(22151)
2017(43748)
2016(23419)
2015(26742)
2014(26897)
2013(27023)
2012(24831)
2011(22434)
2010(22931)
2009(21804)
2008(20710)
2007(18574)
2006(16881)
2005(15254)
作者
(68224)
(56536)
(55911)
(53340)
(35532)
(27018)
(25544)
(22040)
(21464)
(20243)
(19216)
(18901)
(17841)
(17585)
(17290)
(17216)
(16687)
(16544)
(16181)
(16001)
(14170)
(13890)
(13733)
(13032)
(12767)
(12716)
(12698)
(12514)
(11509)
(11131)
学科
(95283)
经济(95171)
(73337)
管理(64527)
(51039)
企业(51039)
(48492)
方法(40407)
数学(35463)
数学方法(35074)
中国(32467)
农业(32253)
(28812)
金融(28811)
(28619)
银行(28586)
(27515)
(25956)
业经(24873)
(24309)
地方(20981)
(18658)
贸易(18642)
(18224)
(18029)
(16322)
财务(16253)
财务管理(16216)
(15756)
企业财务(15427)
机构
学院(337490)
大学(336026)
(139175)
经济(136016)
管理(135292)
理学(116029)
理学院(114868)
管理学(113116)
管理学院(112520)
研究(111236)
中国(94320)
(71637)
(67651)
科学(66101)
(65820)
(56137)
中心(53952)
业大(52937)
财经(51937)
农业(51766)
(50400)
研究所(50246)
(47080)
北京(45857)
(43043)
师范(42735)
(41791)
经济学(40670)
(38943)
财经大学(38314)
基金
项目(219589)
科学(171870)
研究(166218)
基金(158133)
(135598)
国家(134349)
科学基金(115176)
社会(103738)
社会科(97997)
社会科学(97968)
(86063)
基金项目(84734)
教育(74438)
自然(72886)
(71113)
自然科(71098)
自然科学(71085)
编号(70873)
自然科学基金(69800)
资助(65087)
成果(57996)
(49099)
重点(48112)
(47642)
课题(47116)
(45300)
创新(42133)
教育部(41955)
项目编号(41937)
国家社会(41713)
期刊
(158864)
经济(158864)
研究(104873)
(68298)
中国(66336)
(51782)
金融(51782)
学报(49782)
(48151)
科学(46541)
管理(45898)
农业(45431)
大学(38798)
学学(36591)
教育(34815)
业经(30062)
技术(27625)
财经(25081)
经济研究(22640)
问题(22447)
(21185)
(20707)
理论(19290)
实践(17732)
(17732)
图书(16847)
技术经济(16503)
农村(16152)
(16152)
(16020)
共检索到5159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徐绍荣  杨晓杰  蔡华铭  
文章从农村金融机构角度,对涉农贷款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存在资金外流现象严重,涉农贷款向城市和农村的涉农企业、组织倾斜,金融市场缺乏有效竞争,金融征信体系建设步伐缓慢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席凤梅  
为进一步完善财政促进金融支农激励机制,支持"三农"发展,从2010年起,各级财政对县域金融机构当年涉农贷款平均余额同比增长超过15%部分,按2%的比例给予奖励,奖励资金中央和省级财政承担60%,市、县两级财政承担40%。以山东省聊城市为例,2011年,全市6县(市)14家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伟  温涛  
本文以发达地区A省72家农村金融机构为样本,首次使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网络EBM模型并测算2007—2016年农村金融机构经营绩效。研究发现农村金融机构经营绩效处于相对较高水平,且农村商业银行优于农村信用社;进一步Tobit和分位数回归结果显示,整体上涉农贷款拖累了农村金融机构经营绩效,但对于农村信用社和经营绩效高的农村金融机构,这种拖累作用并不明显;细分涉农贷款,农户贷款与农企贷款对经营绩效的影响不同,前者仍是负作用,但后者未产生显著影响。研究同时发现,农村商业银行的涉农贷款和农户贷款均对经营绩效有显著的负作用,但农村信用社的农企贷款对经营绩效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佘传奇  张羽  
农户融资行为有生产目的和非生产目的,贫困农户融资偏好于非生产,富裕农户融资偏好于生产,从农户融资效用角度比农户融资利润角度分析农户更准确。通过分析可以得出三条结论,一是降低利率抑制了金融机构贷款给融资能力弱的贫困农户,但低利率却促使贫困农户融资行为,两者相互作用影响贷款底线。二是信用建设与减低融资成本虽能促进农户融资,但存在作用范围。三是需要根据农户融资行为对贷款措施的敏感程度划分农户,并对不同类型农户实施政策措施。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屹然  谢家智  
金融显性集权与隐性分权是当前我国中央与地方政府分配金融权利的内在模式,而这种分权模式对我国农业信贷的影响却并不清晰。基于此,本文以显性和隐性金融分权为门槛变量建立门槛回归模型,实证分析金融分权程度与涉农贷款投入规模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实证表明,显性和隐性金融分权对涉农贷款的影响均存在"双门槛效应",金融分权程度在不同门槛区间内对涉农贷款规模产生不同影响。本文研究结论为适当的显性金融分权有利于农业信贷规模的增长,但过高的隐性金融分权则起到抑制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洪炜杰  
本文利用2007—2016年县域粮食生产数据,以2009年开始试点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研究金融支农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发现:(1)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能够显著提高粮食的产量,且对粮食主产区和非粮食主产区都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对非粮食主产区的影响效应要强于粮食主产区。此外,该政策影响效果随着工业化水平提高而逐渐减弱。(2)机制检验表明,该政策的实施能够提高正规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有助于缓解粮食生产的信贷约束问题。(3)进一步研究表明,支农金融政策的实施能够鼓励各地农业企业的成立,提高农业机械和农业劳动力的投入水平,但对于各地有效灌溉面积不存在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洪炜杰  
本文利用2007—2016年县域粮食生产数据,以2009年开始试点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研究金融支农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发现:(1)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能够显著提高粮食的产量,且对粮食主产区和非粮食主产区都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对非粮食主产区的影响效应要强于粮食主产区。此外,该政策影响效果随着工业化水平提高而逐渐减弱。(2)机制检验表明,该政策的实施能够提高正规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有助于缓解粮食生产的信贷约束问题。(3)进一步研究表明,支农金融政策的实施能够鼓励各地农业企业的成立,提高农业机械和农业劳动力的投入水平,但对于各地有效灌溉面积不存在显著影响。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彭于彪  
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自颁布实施以来,虽经历几次微调,但仍存在一些值得改进的方面。调研发现,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在制度设计、指标设计、统计操作与数据申报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涉农贷款数据失真、划分不准、操作困难、反映不全、应用受限。本文从修订制度框架、调整报表设置、修订部分指标统计口径、增设部分统计指标、推进涉农贷款专项统计标准化建设及加强培训与监管力度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程鑫  
正规金融机构与农户之间资金的供给与需求的不对等是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农户是涉农金融机构所面对的数量最多的客户群体,只有对农户进行客观的信用评价并按照不同信用水平作出差别化贷款定价,才能缓解当前我国涉农信贷市场面临的窘境。论文从农户的信用行为特点出发构建了农户信用评价模型,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信用评价与贷款利率联动的定价模式,对农户信贷市场的规范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杜金泉  李松  王哲尔  
涉农贷款风险补偿是解决"三农"融资问题的重要尝试,但在运行中广泛存在持续性不足、信用风险聚集以及机构意愿不足并存的问题。本文从激励的角度研究了风险补偿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根源,研究结果表明:涉农贷款风险补偿受到了金融机构隐藏成本信息、贷款管理道德风险以及政府机构违约可能性的困扰,导致了政府高运行成本和金融机构低参与意愿并存,影响了涉农贷款的长期持续性。据此,本文提出如下建议:采用依贷款规模单调递减的菜单式补偿、基于相对绩效递增的损失分担比例和分离托管与结算的制度安排,在提高机构参与积极性同时降低补偿成本,保障补偿机制持续有效性,确保信贷资金持续流向"三农"领域,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古学彬  谢福光  方茂扬  
支农贷款是农村金融机构信贷管理的重中之重,需要精细化管理。对照信贷管理精细化的特征与原则发现,当前农村金融机构支农贷款管理中存在"三重三轻"问题,对此,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抓好全面风险管理和内控管理,规范和细化贷款"三查"的操作环节,推进农村金融机构支农贷款精细化管理。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国运  魏莉红  雷小宁  陶蕾  
以专项统计制度中的涉农贷款统计分类为依据,将涉农贷款按用途、城乡地域和承贷主体进行分类,反映金融业对农村、农业、农民的贷款支持力度,对应于普惠金融涵盖的弱势产业、弱势地区和弱势群体三个研究视角,选取2008年至2017年甘肃省分地区涉农贷款数据,采用CCR模型对配置效率进行实证分析,旨在从涉农资金供给侧改革角度,探寻适合甘肃省金融资源向"三农"领域倾斜的有效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翔宇  武宁  李晴  
为缓解农业经营主体"贷款难、贷款贵"问题,促进我国农村信贷良性发展,相关政府部门及金融机构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大力推广贷款保证产品,但在涉农领域,现有的贷款保证产品界定不清、保险公司定位不明确、反担保体系不完善、费率设定单一是其并未发挥担保职能的主要障碍。本文结合保证业务和保证保险的基本定义及相关理论,提出理论上涉农贷款保证业务优化的操作流程设计,并指出结合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涉农贷款保证业务、确定合理有效的反担保物、加强政府监管力度、规范贷款保证产品费率厘定流程等措施是解决涉农贷款保证业务现存问题的重要措施。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黄晓东   俞勇  
布吉尼翁指数是测度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一种指标。本文利用布吉尼翁指数,对我国31个省份2014—2020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行测度,并与涉农贷款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涉农贷款有助于增加农村居民收入,但涉农贷款占各项贷款的比例趋于下降,带来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在此基础上,利用31个省份2014—2020年数据对布吉尼翁指数和涉农贷款指标进行了面板数据向量自回归分析,并印证了上述观点,表明涉农资金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但农村金融约束、涉农资金不足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国家在引导金融资源流入实体经济时,要采取切实措施促进农村金融发展,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代艳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农村经济领域也产生了深刻影响,特别是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发展还不够成熟,现有金融规模难以满足农业农村发展需求,但这也催生出了数字农贷的兴起,并由此引发了涉农贷款的风险问题。为此,应高度重视数字农贷对农村金融领域的影响,结合农业农村对金融的实际需求建立涉农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推动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更好地为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