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83)
- 2023(13550)
- 2022(11655)
- 2021(10922)
- 2020(9362)
- 2019(21553)
- 2018(21329)
- 2017(42607)
- 2016(22518)
- 2015(25437)
- 2014(25314)
- 2013(25357)
- 2012(23372)
- 2011(21108)
- 2010(21300)
- 2009(20246)
- 2008(19076)
- 2007(16788)
- 2006(14960)
- 2005(13346)
- 学科
- 济(90830)
- 经济(90721)
- 业(67212)
- 管理(66223)
- 企(54192)
- 企业(54192)
- 方法(45464)
- 数学(40461)
- 数学方法(40131)
- 中国(32012)
- 融(29427)
- 金融(29426)
- 银(28808)
- 银行(28776)
- 行(27666)
- 财(26851)
- 农(23840)
- 制(22087)
- 业经(19817)
- 地方(18760)
- 贸(18048)
- 贸易(18032)
- 务(17970)
- 财务(17908)
- 财务管理(17869)
- 易(17560)
- 企业财务(17089)
- 学(16459)
- 农业(16001)
- 理论(14952)
- 机构
- 大学(323582)
- 学院(320665)
- 济(133481)
- 管理(131189)
- 经济(130557)
- 理学(113087)
- 理学院(111959)
- 管理学(110343)
- 管理学院(109758)
- 研究(101331)
- 中国(86592)
- 京(68050)
- 财(66364)
- 科学(58819)
- 财经(53367)
- 所(49146)
- 中心(48610)
- 经(48485)
- 农(45450)
- 江(45078)
- 研究所(44284)
- 业大(44042)
- 北京(43700)
- 经济学(41399)
- 财经大学(40068)
- 范(39120)
- 师范(38815)
- 州(37874)
- 经济学院(37763)
- 院(36619)
- 基金
- 项目(213641)
- 科学(168256)
- 研究(159262)
- 基金(156425)
- 家(133703)
- 国家(132587)
- 科学基金(115052)
- 社会(101221)
- 社会科(96108)
- 社会科学(96085)
- 基金项目(83228)
- 省(81689)
- 自然(73652)
- 教育(72474)
- 自然科(71911)
- 自然科学(71896)
- 自然科学基金(70622)
- 划(68542)
- 编号(65695)
- 资助(65669)
- 成果(53342)
- 部(48260)
- 重点(46706)
- 发(44657)
- 创(44237)
- 课题(43885)
- 教育部(42104)
- 人文(41540)
- 国家社会(41362)
- 项目编号(41225)
- 期刊
- 济(140074)
- 经济(140074)
- 研究(100744)
- 中国(57123)
- 财(48602)
- 融(48301)
- 金融(48301)
- 管理(46392)
- 学报(45017)
- 科学(41643)
- 农(40256)
- 大学(34918)
- 学学(32922)
- 教育(30589)
- 农业(27143)
- 财经(26259)
- 技术(25855)
- 经济研究(22856)
- 业经(22407)
- 经(22126)
- 理论(18742)
- 问题(18596)
- 实践(17214)
- 践(17214)
- 技术经济(15537)
- 图书(15454)
- 贸(15180)
- 商业(14809)
- 现代(14672)
- 统计(13885)
共检索到4733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吴桂修 吴先聪
本文收集了2000—2006年我国金融机构因操作风险事件产生的损失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方法,依据巴塞尔委员会对操作风险的分类标准和业务部门划分原则,对我国金融机构的操作风险进行了概括性归纳:操作风险广泛存在于我国的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操作风险发生最经常的形式是内部欺诈和外部欺诈以及内外部相勾结的欺诈行为;我国金融机构应该建立内控与外控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对操作风险加以防范与控制。
关键词:
操作风险 风险损失 内部欺诈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余许友 任会朋
该文采用2006-2013年样本数据,总结出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操作风险存在四大现象:低频高损案件中造成的损失最大,农业大省为案件多发地带,内部欺诈是操作风险的第一要因,权力与操作风险成正比。紧接着,该文从内外因素两个角度,运用AHP法对各指标赋值,从经济、社会、法律、组织、内控、人员六个方面构建出一套操作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山西省为例,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山西省农村金融机构操作风险进行定量评价。结果显示,内部因素中的内控和人员是导致操作风险的要因。
关键词:
农村金融 操作风险 指标体系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忠阳
近年来操作风险管理的兴起成为全球金融界的重要现象,业界和监管界对其定义、性质和管理框架的共识已经基本形成。在操作风险衡量技术上,以损失分布法为代表的量化方法正在兴起,但面临数据难题和有效性争论。在管理策略和方法上,风险规避、控制降低、多样化分散、风险转嫁和风险吸收等多种策略,以及保险、业务外包、提取资本金、风险定价等多种手段,开始被应用于操作风险管理,面临国际化和现代化的我国金融机构应该从中学习和借鉴这些先进的理念、制度和方法。
关键词:
操作风险 金融机构管理 风险量化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徐明圣
一、金融机构操作风险的涵义及特征在金融业的监管与经营中,信用风险与市场风险很早就引起金融机构的重视,并在19世纪70~80年代开始,就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风险管理技术。特别是信用风险,从现代银行产生的第一天开始,银行就通过承担信用风险来获得利润。但是,对操作风险来说,尽管该概念的提出有很长的历史,但把操作风险作为金融风险管理的三大风险之一,则是最近几年的事情。近年来,由于金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筱平 聂喜旺 师青山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徐明圣
极值理论(EVT)是用来研究极端事件分布特性的理论。EVT理论应用于金融机构的操作风险衡量大致有两种方法:一种是POT方法,以点过程方法为基础,选择一个安全阈值,忽略操作损失事件的发生时间;另一种方法BM (Block MaXima)考虑操作损失事件的发生时间,并选择采用GEV分布。对操作风险的EVT衡量方法的改进,大致可以分为两类方向:一类是对POT和BM方法进行改进,把随机变量的非平稳性、相关性特性纳入模型的构建、参数估计和模型检验之中;另一类方向是设法建立新的统计建模分析方法,如因果关系模型、贝叶斯网络技术等。
关键词:
极值理论 操作风险 POT方法 BM方法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亚芬
本文拟对日本金融机构在强化操作风险管理方面的做法及经验进行介绍。本文构成如下:第一部分描述操作风险特征和强化操作风险管理方法。第二部分介绍强化操作风险体系概要和操作风险总括部门的设置情况。第三部分介绍操作风险计量方法,包括操作风险计量意义与技术上的注意事项。最后部分论述计量以外的操作风险把握和评估事宜。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陈跃军 杨勇 唐燕 文飞
操作风险是农村合作机构当前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由于合规缺失、内控失效、监督乏力等原因,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操作风险长期以来未得到应有的关注,迫切需要监管当局加大监管力度,进行督促和引导,通过加强合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强化内部控制,并对操作风险进行主动、有效地监督,促进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操作风险 监管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林捷
当代金融机构所面临的主要风险有三类,即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目前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对风险的管理偏重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对操作风险管理还没有进行足够的重视,而现实生活中却出现了一系列令人触目惊心的由于操作风险引致的案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乃至社会为此蒙受了严重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操作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其防范对策具有特别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明选 孟赞
互联网移动支付、云计算、大数据、社交网络的出现,标志着我国传统金融业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开始紧密融合。大多数金融机构已将业务及产品服务延伸至互联网。以"金融线上化"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不仅深刻地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极大地影响了"一行三会"的监管理念和具体实践。互联网金融已成为金融生活中无法忽视和回避的话题。互联网金融对具体金融机构的运行机制及其面临的信用风险状况的影响,更是引发了学界和从业人士的高度关注。本文首先讨论了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的理论,然后使用Eviews统计软件中的邹检验(Chow test)方法和虚拟变量法进行计量分析析,从实证的角度研究了互联网金融对我国金融机构风险中...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伟 常青
近年来,支付机构飞速发展,新兴支付产品层出不穷,服务网点遍及全国,金融消费者已可以足不出户实现购物、理财。随着支付机构与金融机构合作的深入,机构合作中的风险开始引人关注。支付机构与金融机构合作情况受国际金融危机所累,近年来金融市场交易增长缓慢,大批资金涌向支付服务市场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期望通过支付创新,纵向打通交易产业链,将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叶莉 王远哲
现有金融网络实证研究鲜有涉及机构陷入困境引发风险关联的描述,而现实中的系统性风险往往通过这种极端情形下的关联进行传导。选取2008—2017年上市金融机构数据,以机构间极端风险溢出能力建立有向加权网络,对我国金融行业间的风险动态关联趋势进行分析,并结合网络指标对其中关键金融机构节点进行了识别。结果表明,风险溢出网络对极端金融事件有较好描述作用,网络整体在危机期间的极端风险关联水平较高,2017年金融风险有所释放;银行机构节点具有较强的风险外溢属性,证券机构较易受到其他网络节点的风险冲击,网络中风险溢出关键节点正从早期的国有商业银行向证券业转变。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温红梅 韩晓翠
金融机构市场风险是近几年风险管理的重点内容之一,VaR是度量风险值最有效的方法。构建基于VaR的度量模型对我国农村金融机构2003年一2009年的市场风险损失量的月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计算出99%置信区间的VaR值,为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风险管理奠定基础。
关键词:
VaR 金融机构 市场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