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74)
- 2023(15781)
- 2022(13517)
- 2021(12743)
- 2020(10522)
- 2019(24235)
- 2018(23966)
- 2017(47401)
- 2016(25423)
- 2015(28479)
- 2014(28644)
- 2013(28324)
- 2012(26240)
- 2011(23881)
- 2010(24173)
- 2009(22580)
- 2008(21469)
- 2007(18986)
- 2006(16955)
- 2005(15277)
- 学科
- 济(102688)
- 经济(102579)
- 管理(73180)
- 业(70049)
- 企(56962)
- 企业(56962)
- 方法(45641)
- 数学(40319)
- 数学方法(39888)
- 中国(33990)
- 融(29094)
- 金融(29092)
- 银(28476)
- 银行(28441)
- 财(28157)
- 农(28045)
- 行(27448)
- 地方(24338)
- 制(22949)
- 业经(22584)
- 贸(20632)
- 贸易(20615)
- 学(20257)
- 易(20080)
- 农业(18745)
- 务(17565)
- 财务(17496)
- 财务管理(17467)
- 企业财务(16612)
- 理论(16583)
- 机构
- 大学(361354)
- 学院(361257)
- 济(149631)
- 经济(146278)
- 管理(143039)
- 理学(123215)
- 理学院(121864)
- 研究(121669)
- 管理学(119916)
- 管理学院(119246)
- 中国(98541)
- 京(76547)
- 科学(72593)
- 财(72001)
- 所(60719)
- 财经(57308)
- 中心(56697)
- 研究所(54975)
- 农(53886)
- 江(52433)
- 经(51980)
- 业大(49993)
- 北京(49046)
- 范(47285)
- 师范(46931)
- 经济学(45698)
- 院(44191)
- 州(43456)
- 财经大学(42659)
- 农业(41984)
- 基金
- 项目(240890)
- 科学(189906)
- 研究(179012)
- 基金(174848)
- 家(150852)
- 国家(149586)
- 科学基金(128747)
- 社会(112809)
- 社会科(107096)
- 社会科学(107072)
- 省(93107)
- 基金项目(92527)
- 自然(82702)
- 教育(81706)
- 自然科(80727)
- 自然科学(80711)
- 自然科学基金(79250)
- 划(78399)
- 编号(74005)
- 资助(72866)
- 成果(60464)
- 重点(53774)
- 部(53713)
- 发(52078)
- 课题(50710)
- 创(49761)
- 创新(46425)
- 教育部(46159)
- 国家社会(46006)
- 科研(45734)
- 期刊
- 济(162362)
- 经济(162362)
- 研究(112768)
- 中国(66738)
- 财(52172)
- 学报(51923)
- 管理(51421)
- 融(50147)
- 金融(50147)
- 科学(49013)
- 农(48354)
- 大学(39618)
- 教育(38287)
- 学学(37292)
- 农业(33014)
- 技术(29701)
- 财经(27685)
- 经济研究(26582)
- 业经(26581)
- 经(23604)
- 问题(21337)
- 理论(19495)
- 贸(17987)
- 实践(17825)
- 践(17825)
- 图书(17507)
- 技术经济(17120)
- 商业(16630)
- 现代(16509)
- 科技(16189)
共检索到5401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周孟亮 李明贤
金融机构是货币政策传导的中介,我国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领域的冲击必须通过金融机构来进行,目前我国各区域的金融机构分布存在很大的差异,东部地区的金融机构种类丰富齐全,分布密度大,而在中西部地区,金融机构主要是国有商业银行的一些分支机构,不仅数量少,而且贷款权限较低,我国金融机构区域分布的差异必然使货币政策传导出现区域差异化效应。
关键词:
金融机构 货币政策 差异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胡振华 胡绪红
我国实行的主要是总量调控的货币政策,而忽视了金融结构的差异。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文章从金融结构差异的角度,结合我国中部六省金融发展的实际状况,分析了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结果表明:中部六省存在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而且各省存在一定的特点,其原因主要是资本市场的完善程度的差异。文章认为,为促进中部六省经济协调发展,可以考虑在中部地区建立区域证券交易中心。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区域效应 金融结构 VAR模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书华 崔满红
作为货币政策体系中最为关键和核心的环节——货币政策的传导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发挥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在分析我国区域金融结构差异的基础上,利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对保费收入、股本融资以及银行信贷规模等变量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检验了区域金融结构差异对货币政策信贷传导的重要影响。数据分析和模型检验发现保费收入、股本融资等区域金融结构间的变量差异在统一货币政策传导中存在着非对称性,我国货币政策传导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区域效应。改善货币政策调控的经济效应,提高货币政策传达的效率,需要政府在制度和政策方面完善区域间巨大的金融结构差异。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安平
财政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是有关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建立了一个包括政府投资、银行贷款、价格指数和东中西部人均产出等变量的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通过比较投资和贷款冲击的脉冲响应,发现:①我国的财政货币政策对东部的作用强于中西部,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效应;②与货币政策相比,财政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更大;③1978年后,两种政策的作用都有所增强,货币政策对中西部,特别是对西部的影响明显增加。其含义是,为了缩小地区差距,应根据各个区域的特点,制定差异化的区域政策,在注重财政政策的同时,充分发挥货币政策的积极作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松奇
货币需求分析是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我国银行、证券、保险机构的业务活动能从不同的方向上影响货币需求,中国货币政策的“名义锚”可以综合考虑货币供给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
关键词:
金融机构 业务活动 货币需求 货币政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蒋冠 黄合建
货币政策可能通过区域中有结构性差异的金融体系对政策冲击的不同反应,产生出不对称的区域分配性政策效应。因此有必要对中国货币政策基于区域金融结构差异的区域分配性效应进行实证考察,以便提出在操作目标和执行机制层面配合总量性货币政策的结构性政策建议。本文基于区域金融结构差异的视角,从金融机构、金融资产结构和金融渗透程度差异的实证分析着手,分析了金融结构差异导致中国货币政策区域分配效应的机制和效应,由此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振华 胡绪红
我国实行的主要是总量调控的货币政策,而忽视了我国中部地区的金融结构差异。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文章从金融结构差异的角度,结合中部六省的金融发展实际状况,分析了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区域效应 金融结构 VAR模型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课题组 杨立杰
当前各级政府均希望释放金融活力刺激经济潜力,使得区域金融发展目标趋同;同时,为保持社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中央银行也致力于推动各级金融市场发展强化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和精细化操作。在此背景下,从中央银行提升货币政策效力的视角出发,研究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差异,并进一步探讨区域金融发展差异与货币政策区域效应之间的内在关系显得十分必要。为此,本文摒弃了静态意义上区域金融发展程度与货币政策有效性单调对应的传统研究模式,在建立区域金融发展综合评级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引入金融发展收敛性这一动态概念,重点从规模大小、作用时刻和持续时长三个方面,考察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动态变化对于货币政策区域效力的影响。研究结论发现:我...
关键词:
金融发展收敛 货币政策 区域效应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周孟亮 李明贤
目前,对货币政策效应区域差异性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但现有的研究主要局限于一些观点的论述和总结,VAR模型对于货币政策效应区域差异性研究具有适用性,从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选取代表性省份对我国货币政策效应区域差异性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统一货币政策在不同区域产生了差异化效应。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区域 差异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曹永琴
货币政策效应的区域差异影响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本文运用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估计了各地区的货币政策敏感系数,并进一步用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和结构方差分解法分析了货币冲击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货币政策效应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主要原因在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差异。建立充分反映区域经济特点的货币政策体系以及发挥货币政策结构性功能,有利于提高货币政策作用和缩小区域间货币政策的不对称性。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区域经济 传导机制 结构差异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史林东
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及面板模型等方法,实证分析我国不同区域对统一货币政策产生的差异性效果,研究发现,无论是在影响时间还是在影响程度上,货币冲击对经济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在对货币政策效应区域差异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区域金融体系、缩小区域投资效率差异、发展外向型经济、建立结构调整型区域货币政策调控机制来缩小货币政策效应区域差异并维持货币政策的统一。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袁锦
本文在对商业银行应对流动性冲击的资产负债表一般理论分析基础上,通过对1998 ̄2004年间我国金融机构资产配置结构的分析,阐明了该段时期央行货币政策信用调控失效的内在发生机制,进而考察了这一机制形成的利率体系缺陷、银行信贷偏向以及资本市场发展等多方面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晓夏
货币政策区域不对称效应在中国近年来的货币政策实践中表现突出,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是找到矛盾的成因,在形成这一效应的多个因素中,金融结构的区域差异原因尤为突出。借助国内新近的乘数货币政策效应不对称模型研究成果,详尽分析了其中的金融结构因素,从而论证金融结构的区域差异是形成货币政策区域不对称效应的重要原因。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东明
我国货币政策区域问题的存在会降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也不利于区域间经济协调发展。因此,在保证统一货币政策的前提下,积极探索货币政策区域差异化操作成为我国政策当局的现实选择。文章将总结我国(金融)货币政策区域差异化操作的历史经验,分析当前我国货币政策区域差异化操作具备的现实基础,进而指出需准备的工作,以期提高差异化操作的效力。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区域效应 区域政策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吴伟军
本文通过建立回归面板数据模型,证实了企业数量对经济增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然后通过建立SVAR模型,检验了各种规模企业对货币政策的相应作用,结果显示我国中小型企业对货币政策比较敏感,特别是中型企业最为敏感。由于我国区域之间企业结构存在较大差异,这必然会产生货币政策区域效应。
关键词:
企业结构 货币政策 区域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