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90)
- 2023(13131)
- 2022(11350)
- 2021(10596)
- 2020(8990)
- 2019(20823)
- 2018(20836)
- 2017(41084)
- 2016(21818)
- 2015(24773)
- 2014(24732)
- 2013(24928)
- 2012(22930)
- 2011(20613)
- 2010(20974)
- 2009(19731)
- 2008(18398)
- 2007(16128)
- 2006(14404)
- 2005(12782)
- 学科
- 济(88936)
- 经济(88843)
- 业(63414)
- 管理(62026)
- 企(50351)
- 企业(50351)
- 方法(40089)
- 数学(34911)
- 数学方法(34595)
- 中国(30889)
- 融(27497)
- 金融(27496)
- 银(26572)
- 银行(26539)
- 行(25659)
- 农(24138)
- 财(22927)
- 业经(21227)
- 地方(20760)
- 制(20633)
- 贸(17516)
- 贸易(17499)
- 易(17042)
- 学(16912)
- 农业(15969)
- 务(14591)
- 财务(14527)
- 财务管理(14500)
- 技术(14485)
- 理论(14451)
- 机构
- 大学(312478)
- 学院(310830)
- 济(128421)
- 管理(126330)
- 经济(125516)
- 理学(109056)
- 理学院(107935)
- 管理学(106379)
- 管理学院(105819)
- 研究(100972)
- 中国(81512)
- 京(66594)
- 财(60182)
- 科学(60124)
- 所(49492)
- 财经(48344)
- 中心(47394)
- 农(44911)
- 研究所(44797)
- 江(44138)
- 经(43733)
- 业大(43590)
- 北京(42613)
- 范(39553)
- 师范(39245)
- 经济学(38973)
- 州(37233)
- 院(36458)
- 财经大学(36027)
- 经济学院(35446)
- 基金
- 项目(208786)
- 科学(163992)
- 研究(156561)
- 基金(150859)
- 家(129378)
- 国家(128295)
- 科学基金(110665)
- 社会(98619)
- 社会科(93601)
- 社会科学(93575)
- 省(81489)
- 基金项目(80902)
- 自然(70230)
- 教育(70048)
- 自然科(68547)
- 自然科学(68533)
- 划(67735)
- 自然科学基金(67291)
- 编号(65254)
- 资助(62053)
- 成果(53085)
- 重点(46056)
- 部(45988)
- 发(45615)
- 创(43830)
- 课题(43779)
- 项目编号(40974)
- 创新(40822)
- 国家社会(39980)
- 教育部(39763)
- 期刊
- 济(139005)
- 经济(139005)
- 研究(94883)
- 中国(56209)
- 管理(45748)
- 学报(44092)
- 财(42861)
- 科学(41204)
- 融(40752)
- 金融(40752)
- 农(40434)
- 大学(33710)
- 学学(31451)
- 教育(31072)
- 农业(27751)
- 技术(25934)
- 业经(23603)
- 财经(23166)
- 经济研究(22438)
- 经(19797)
- 图书(19784)
- 问题(18720)
- 理论(17778)
- 实践(16403)
- 践(16403)
- 技术经济(15244)
- 商业(15086)
- 现代(14841)
- 科技(14610)
- 贸(14392)
共检索到4594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红 孙秋碧
文章采用符号数据方法,从机构集聚和资产集聚角度系统研究我国金融服务业的集聚演化路径。研究结果表明:自1978年以来,我国金融服务业呈现扩散—形成集聚—集聚稳定增长—集聚扩散的发展规律;同时,机构集聚较资产集聚发展迅速,我国远未达到金融集聚高级阶段。
关键词:
符号数据 金融服务业 集聚演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恒怡
文章利用符号数据分析方法,使用我国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1978~2011年的统计数据较为全面地分析了我国金融服务业集聚的空间演化路径,实证结果表明我国金融服务业的集聚特征比较明显,无论是行业集中度还是资产集中度都有很大提高,已形成东部沿海和中西部两大集聚区域。2010和2011两年CR和H指数出现明显下降,表示我国中西部的金融服务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并且出现集聚趋势。
关键词:
金融服务业 集聚 演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红 孙秋碧
文章以1996~2010年中国金融服务业数据为例,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并采用Granger因果分析、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模型,全面分析了信息技术对金融服务业集聚演化影响的动态机制。实证结果表明:信息技术对金融服务业机构和资产集聚影响的机制不同,金融服务业机构主要受信息资产投入的影响,且影响路径复杂;金融资产主要受信息人才因素的影响。最后,鉴于金融服务业的特殊性,指出研究中应分别建立机构集聚和资产集聚指标。
关键词:
信息技术 金融服务业 集聚演化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超 李大龙
金融产业集聚所形成的金融产业集群是一个复杂系统,集群内部各金融主体之间以及金融主体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涌现出复杂的机制,相关仿真模型能够在揭示复杂机制的基础上探索金融产业集聚演化的动因。实证研究表明,政府部门的支持策略、相关和支持产业的发展状况、金融产业从业者的个体行为以及不同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行为等因素能够对金融产业的集聚演化产生重要影响。为了促进金融产业的合理集聚,政府要对金融产业实行积极的扶持政策并发展其相关和支持产业;从业者要对金融产业进行全面考察后再做出理性的选择;不同金融机构之间要加强交流与合作。
关键词:
金融产业集聚 复杂性 演化动因 结构熵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梁琳 李勇
文章构建了理论模型,并选用城市样本数据和多层线性模型实证检验了我国产业间集聚产生的外部性对金融服务业集聚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城市知识溢出和产业多样化有益于金融服务业集聚的发展,而现阶段的城市产业专业化对金融服务业集聚呈现负向的显著影响。我国的金融服务业主要集聚在以城市产业多样化为特征的大城市,且各市金融服务业集聚的程度差异较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镔 汤子隆 许珊珊 任晓怡
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并采用Moran指数和Lisa指数以考察中国金融产业集聚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经济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各省间金融产业集聚程度存在明显的全局空间正相关,各省域间金融产业发展差距不断加大,且在我国已形成了以"长三角"为中心的经济和金融中心,因此,应根据区域禀赋原则稳步推进各地区的金融产业集聚,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健康发展。
关键词:
金融产业 集聚 空间统计学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婷
金融产业是经济的核心产业,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的快速发展,金融产业集聚已成为现代金融产业组织的基本形式。本文主要从金融产业集聚的内涵、形成动因、效应及实证分析方面对学术界有关金融产业集聚的研究进行了梳理,总结了金融产业集聚的研究成果及不足,以期为今后的金融产业集聚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金融产业集聚 金融中心 区域经济增长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程书芹 王春艳
本文从经济学、经济地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按照逻辑发展的顺序,对金融产业集聚的内涵、生成动因、演化和竞争力等几方面的理论研究进行了梳理,并根据有关文献总结了金融产业集聚研究的不足和进一步的研究空间。
关键词:
金融产业集聚 金融中心 竞争力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程书芹
一、金融产业的内涵和特征早期的空间分析体系承认产业集聚的存在,最初对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正式阐释却是由Marshall给出的,提出产业集聚即空间外部性的概念,他的分析缘自Adam.Smith对劳动力专业化的观察。对产业集聚的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任碧云 罗安邦
本文在假定地方政府同质和不同质两种情况下,分别构建一级密封价格拍卖模型、豪泰林空间区位模型,分析了地方政府与潜在进入金融机构的博弈行为。研究表明:金融扶持激励政策的优惠程度是地方政府同质情况下潜在进入金融机构区位选择的主要考虑因素;交易成本是地方政府不同质情况下潜在进入金融机构区位选择的最重要因素。并基于结论提出了避免地方政府过度竞争、提高地方政府决策能力、降低交易成本、完善政绩考核机制等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彦杰 高启杰 杨瑞
数字经济事关国家发展大局,对推动我国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基于我国30省(区、市)2013~2020年的面板数据,利用产业集中度、区位熵和Moran’s I指数测算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并分析其演化特征。研究发现:(1)我国数字经济产业、数字经济制造业和数字经济服务业的集中度均属于极高寡占型,领先省(区、市)均是东部地区,空间分布差异明显;(2)数字经济产业和数字经济制造业集聚呈“东部>中部>东北>西部”趋势,且以重点省(区、市)为核心节点;而数字经济服务业集聚呈“东部>东北>西部>中部”趋势;(3)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具有明显的空间正相关性,且不同时间、不同数字经济产业的空间关联性存在着明显差异;东部地区的辐射作用和临近效应能够显著作用临近地区的数字经济产业空间集聚发展,也能够通过不同产业同时向中部省(区、市)辐射;而西部地区的辐射作用和临近效应并不显著。本文研究揭示了数字经济产业集聚的时空演化规律,为引导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政策启示。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余敏丽
金融类特色小镇是在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进行的有益尝试,为金融产业集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目前全国有四十多个城市都在建设金融类特色小镇,但是作为金融产业集聚的新型业态形式,各城市对金融类特色小镇的建设还处于摸索阶段。本文采用2003~2016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运用GMM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研究城市金融产业集聚的长期影响因素,并结合金融类特色小镇这种新型金融产业集聚形式,对中国城市金融产业集聚的演化路径进行研究。
关键词:
金融产业集聚 影响因素 演化路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欢
文章以当前区域金融产业的集聚为研究对象,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在其影响下的特点。通过分析可知北京、上海以及深圳是我国金融产业集聚密度最高的地区。金融产业高度集聚有可能导致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更加虚拟化,降低其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还会使得社会资源分配不均衡以及普通民众的生活压力加大等问题。要更好地发挥金融产业集聚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上的作用,就必须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提升其正面影响力。
关键词:
金融产业 区域 集聚效应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丹 叶蜀君
金融集聚发展的动因是复杂多样的,也与金融本身的时间沿袭性和空间流动性有关。以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为基础,从宏观经济、中观产业和微观企业三个层面,可以揭示金融集聚的深层次机理。
关键词:
金融集聚 规模经济 技术创新 知识外溢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万惠 侯光明 孔德成
以经济增长理论为出发点,结合金融集聚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机理,以2000—2015年我国25个城市为研究对象,以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为基础方法,建立空间计量面板数据模型,进行我国主要城市群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的计量估计和检验,对影响我国城市群金融集聚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分析结果并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市群 金融业集聚 面板数据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