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12)
2023(16975)
2022(14486)
2021(13798)
2020(11530)
2019(26632)
2018(26501)
2017(51554)
2016(27409)
2015(30827)
2014(30844)
2013(30152)
2012(27300)
2011(24548)
2010(24750)
2009(23153)
2008(21939)
2007(18707)
2006(16702)
2005(14694)
作者
(76244)
(63020)
(62620)
(59833)
(39895)
(30168)
(28763)
(24691)
(24072)
(22355)
(21404)
(21023)
(19891)
(19784)
(19551)
(19183)
(18574)
(18556)
(18082)
(17998)
(15596)
(15270)
(15251)
(14517)
(14277)
(14107)
(13908)
(13799)
(12643)
(12298)
学科
(107087)
经济(106956)
管理(79442)
(75753)
(63589)
企业(63589)
方法(50055)
数学(43992)
数学方法(43405)
中国(35253)
(30887)
(29234)
(28860)
金融(28858)
(28108)
银行(28069)
(27036)
(25708)
业经(24892)
地方(22058)
(20836)
(20026)
贸易(20008)
(19462)
农业(19321)
(19301)
财务(19228)
财务管理(19186)
理论(18652)
企业财务(18235)
机构
大学(383166)
学院(381231)
(154397)
管理(151962)
经济(150970)
理学(131611)
理学院(130165)
管理学(127861)
管理学院(127151)
研究(124801)
中国(99144)
(80885)
(75053)
科学(74113)
(60605)
财经(59828)
中心(58203)
(55847)
研究所(54901)
(54374)
(54343)
业大(53644)
北京(51453)
(50292)
师范(49873)
经济学(47024)
(45938)
(44796)
财经大学(44773)
农业(43318)
基金
项目(258186)
科学(203552)
研究(192361)
基金(187555)
(161733)
国家(160358)
科学基金(138717)
社会(121422)
社会科(115089)
社会科学(115058)
(99746)
基金项目(99555)
教育(89216)
自然(88884)
自然科(86806)
自然科学(86783)
自然科学基金(85202)
(84117)
编号(79552)
资助(77033)
成果(64488)
(57694)
重点(57428)
(54655)
课题(54083)
(53795)
教育部(50150)
创新(50122)
国家社会(49804)
项目编号(49398)
期刊
(165455)
经济(165455)
研究(117416)
中国(71333)
(56676)
管理(55610)
学报(55556)
科学(51996)
(49891)
(45750)
金融(45750)
教育(44498)
大学(43512)
学学(40709)
农业(33798)
技术(33311)
财经(29057)
业经(27623)
经济研究(26859)
(24813)
问题(21965)
理论(19771)
图书(18506)
实践(18057)
(18057)
技术经济(17622)
商业(17497)
现代(17279)
科技(17138)
(16798)
共检索到5615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魏革军  张晓东  郝威亚  
我国金融体系经过40余年的改革,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回顾这一改革历程,我们可以从不同维度去理解和解释,其中一个重要的维度是事权职权的划分及相关业态发展。这涉及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财政与金融、监管与发展、监管机构之间、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等领域若干重要关系。把握好这些关系,有助于我们梳理我国金融改革的内在逻辑和演进路径,认识我国金融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紧扣我国实际,坚持问题导向,推动新时期金融业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章强  陆禹翰  王学锋  
从2014年底开始,我国展开了新一轮的港口收费改革。本文分析了新一轮港口收费改革的动力:一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地位;二是我国外贸现阶段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市场导向作为新这一轮改革的根本方向,降费减负作为短期目标,规范征费作为内在保障,价格监管作为外在约束,共同构成了港口收费改革的内在逻辑体系。本文提出市场化将是我国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港口收费改革的发展导向。同时,价格等相关主管部门在规范、引导港口收费及市场正常运行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贾康  苏京春  
本文首先从对事权的基本认识出发,考察事权的要素和范畴,认为对事权构成要素的解析有助于认识其联通至国家治理的逻辑,对事权范畴的正确界定则是改革的必要前提;其次从我国当前法律规定、事权划分存在的问题和事权划分原则的演变三方面,剖析我国事权划分的现状;再次论述财政联邦制事权划分的内在逻辑,总结其共性特点,特别强调了与事权相关的法定主体与履职主体等可借鉴之处;最后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石子印  
中央和地方间收支划分要确定各地对税收的分享率与支出责任的负担率,但满足财政平衡的这种比例组合存在多个。收支划分的依据应该是实现最优效率。微观效率方面,需要地方支出效率、转移支付效率与地方税收效率之和最大。宏观效率方面,需要设置统一税种分享率与差异支出责任比例。进一步,将这种逻辑运用于我国情景,分析目前我国财政配置效率较低的根源,据此提出中央和地方间收支划分的优化路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苏明  陈少强  
环境事权是政府事权的重要内容,环境事权划分的规范化、法律化对于加强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报告简要阐述我国环境事权划分基本情况,从法律依据、政府与市场、政府之间、政府部门间四个视角揭示了我国环境事权划分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法律清单"、"权力清单"、"责任清单"、"部门清单"和"配套清单"来进一步理顺环境事权划分的思路和建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杨志勇  
中央和地方事权划分是分税制改革中的中心问题。没有合理的事权划分,就不会有规范化的政府间财政关系。分税制改革先是提出财权与事权相结合原则,后又转向事权与财力相匹配原则。实际上,事权与财权、财力相匹配原则才是更合理的选择。文章结合分税制改革,分析了事权划分所涉及的八大难点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改革思路。文章认为,政府间事权划分的困难与政府职能过多、国有产权收益过多有关。中央和地方事权划分更应突显事权划分的稳定性和确定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伟光  明元鹏  
SWIFT系统作为跨境支付领域的公共品,在愈演愈烈的地缘政治竞争中,私物化为金融制裁的工具,各国金融安全面临重大挑战。央行数字货币应用于跨境支付有两种方式。为促进央行数字货币跨境支付互操作性,可构建兼容系统、单一系统和互联系统的央行数字货币。SWIFT系统与央行数字货币存在合作与替代双重关系。中国在加快数字人民币研发和试点的同时,应依托“一带一路”建设等区域合作机制有序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积极参与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合作,建立起高效安全的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靖  
产业分工与税制间的逻辑关系是当前我国税制改革的主要依据之一。产业分工的不断深化带来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对税制改革提出了相应的要求,由此,本文从现代服务业和税制的属性出发,阐述了产业分工与税制间的两个逻辑关系:一是产业分工是税制改革的内在动力,二是利于产业分工是增值税改革的必然要求。从促进产业分工的角度,税制要为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制度环境,由此,对当前我国增值税改革提出了两点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马万里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推进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必须系统研究其逻辑进路,并强调体制保障与法治匹配。在逻辑进路方面,支出责任调整是政府间事权配置的起点;理顺"条块"关系是政府间事权配置的横向维度;公共品层次性区分是政府间事权配置的纵向维度;由横纵分明到多元互动是政府间事权配置的终点环节。在体制保障方面,确立财力与支出责任相匹配运行原则;整合增值税、所得税和税收返还,设立地方税收分享包机制;上移支出责任,缩减政府间转移支付规模,建立以均衡性拨款为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伟伟  冯丹萌  
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使中央政府的财力和财政地位得到明显提升,但是居于基础地位的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实质性推进,因此现行的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还不同程度存在不清晰、不合理、不规范等问题。笔者经过文献研究发现,在论述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文献中涉及最多的概念是事权、支出责任、财力、财权。因此,笔者从事权出发,围绕事权与支出责任、事权与财权、事权与财力等关系着手构建分析框架,通过该分析框架引出事权范围界定、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事权划分的配套改革等问题,综合各方观点为优化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提供一种框架性思路。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肖蕾  任田  邓佳欣  张媚  
通过对我国深化卫生健康事权和支出责任改革的现状分析。发现以下问题:缺乏法律政策依据,效力、约束力和可操作性偏弱;共同事权数量繁多,支出责任划分不规范;转移支付力度不足,专项转移支付项目过多;缺乏协同性,未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医改有效衔接;对地方政府的考核机制不合理,抑制了地方卫生支出的积极性。基于以上问题可以得出以下建议:加快法律政策的制定,在不同层面上指导改革;明确卫生事权清单,制定卫生服务标准;积极推进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理顺同级政府内卫生事权;以财税体制改革为契机,增强卫生转移支付力度;转变对地方政府的考核方式,促进政府服务以公民为中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龚艳冰  戴靓靓  胡娜  刘高峰  张继国  
针对月平均降水量时间序列存在模糊性和随机性的特点,给出一种结合云推理和模糊逻辑关系的干旱等级预测方法。采用徐州站1951~2014年逐月降水量数据,通过计算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得到实测干旱等级序列,以1952~2013年SPI指数数据作为样本数据,并提取样本模糊时间序列的52条模糊逻辑推理规则,将某月份的SPI指数数据作为输入变量,利用云发生器进行云推理,得到未来相应月份的干旱等级预测结果。结果表明,研究方法对干旱发生具有一定预测能力,尤其是对无旱的预测比较准确,但是对于干旱状态突变的预测能力较弱,主要是由于发生严重旱灾的可能性较少,导致模糊推理规则较少。因此,对于江苏省以轻旱为主的苏北...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马光荣  刘孟鑫  戚庆源  
环境事权的过度下沉,导致地方政府环境治理存在激励不相容、“逐底竞赛”和跨界污染问题。为此,2016年起,我国逐步实施了省以下环保机构垂直化改革,尝试通过上收环境事权来优化地方环保治理。本文使用双重差分模型,系统评估了省以下环保机构垂直化改革对污染治理的影响。结果表明,改革显著降低了地区空气污染水平。机制分析显示,环保机构垂直化改革显著提高了地区环境规制力度和企业环保投资水平。同时本文也发现,在经济发展压力较大的地区,改革效果较不明显,表明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配套措施,打破地方政府对环保部门执法监管的行政干预。本文研究结论对政府间事权划分改革的启示是,难以激励相容、受益范围大的事权,应适当上收;信息复杂度较高的事权,可适当下沉。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醒男  
论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把我国农村金融需求概括地分为农村发展需求、农业生产需求和农民生活需求三个层次。经过各层次需求因素的分析,指出了现有农村金融改革目标中存在的问题,并以农村信用社改革为例,说明商业化是农村信用社改革模式的现实选择。同时认为即将启动的国家新农村建设、农村信用社前期改革的成果、以及紧锣密鼓的国有商业银行改革,都为其市场化的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赵凌云  李旗明  孙荃  
从横向大视角看,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两个历史时期具有共同的本质特征,两个阶段的主题、主线和目标是一致的,具有同一性和不可分割性。从纵向的视角看,两个历史时期是内在关联的,第一个时期为改革开放时期准备了制度基础、经济基础、国际基础、社会基础,更重要的是蕴含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基因,为第二个时期成功准备了条件。将两个历史时期统一起来,有利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奠定坚实的历史基础,为确保国家正确方向发展提供历史坐标,为建设长期执政党提供历史借鉴,为确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改革道路提供历史训诫。本文试图证明,两个历史时期统一性的观点,应该是当代中国的历史认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