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79)
- 2023(14640)
- 2022(12421)
- 2021(11219)
- 2020(9507)
- 2019(21543)
- 2018(21178)
- 2017(41101)
- 2016(22076)
- 2015(25070)
- 2014(25372)
- 2013(25537)
- 2012(24419)
- 2011(22510)
- 2010(23242)
- 2009(22254)
- 2008(21630)
- 2007(19575)
- 2006(17729)
- 2005(16756)
- 学科
- 济(114140)
- 经济(114038)
- 管理(59332)
- 业(58230)
- 企(44295)
- 企业(44295)
- 方法(40191)
- 中国(37056)
- 数学(35575)
- 数学方法(35329)
- 地方(31168)
- 农(29347)
- 融(29137)
- 金融(29135)
- 银(28285)
- 银行(28255)
- 行(27402)
- 财(24923)
- 业经(23323)
- 制(23057)
- 学(20954)
- 农业(19935)
- 贸(19811)
- 贸易(19792)
- 易(19116)
- 地方经济(17509)
- 环境(16235)
- 发(15358)
- 体(15041)
- 和(14711)
- 机构
- 学院(330467)
- 大学(329319)
- 济(149536)
- 经济(146362)
- 研究(121088)
- 管理(119764)
- 理学(100506)
- 理学院(99267)
- 中国(98541)
- 管理学(97796)
- 管理学院(97150)
- 京(70937)
- 科学(70620)
- 财(70058)
- 所(62944)
- 研究所(56340)
- 中心(55677)
- 农(54531)
- 财经(54307)
- 江(51917)
- 经(48875)
- 经济学(47579)
- 北京(46048)
- 业大(44442)
- 范(44350)
- 师范(43957)
- 经济学院(42695)
- 院(42552)
- 农业(42484)
- 州(41970)
- 基金
- 项目(202264)
- 科学(158070)
- 研究(151721)
- 基金(144023)
- 家(124112)
- 国家(123024)
- 科学基金(103723)
- 社会(96839)
- 社会科(91875)
- 社会科学(91849)
- 省(79983)
- 基金项目(75327)
- 教育(68365)
- 划(66997)
- 自然(62873)
- 编号(62570)
- 自然科(61287)
- 自然科学(61269)
- 自然科学基金(60150)
- 资助(59603)
- 成果(52364)
- 发(50149)
- 重点(46379)
- 部(44862)
- 课题(44291)
- 创(41921)
- 发展(41070)
- 展(40432)
- 国家社会(39879)
- 创新(39418)
- 期刊
- 济(178204)
- 经济(178204)
- 研究(108314)
- 中国(71614)
- 财(52777)
- 农(51076)
- 融(48102)
- 金融(48102)
- 学报(47064)
- 管理(44692)
- 科学(44110)
- 大学(35407)
- 教育(34389)
- 农业(33768)
- 学学(33275)
- 经济研究(29320)
- 技术(29088)
- 业经(27824)
- 财经(27817)
- 经(24030)
- 问题(23672)
- 贸(19597)
- 技术经济(18293)
- 国际(17778)
- 业(17478)
- 理论(17175)
- 统计(16517)
- 商业(16507)
- 世界(16170)
- 实践(15141)
共检索到5309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德勇 崔莹
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的支持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发展的协调性。文章通过分析我国金融支持在各区域内的不同实施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方面提出差异化制定区域性利率及信贷政策、合理布局区域间金融机构、加快建设区域性多层次金融市场、完善区域性金融监管方式等建议。
关键词:
金融支持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海军 黄峰
基于2012—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混合回归模型分析金融科技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驱动作用,在此基础上检验经济运行效率提升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机制作用。实证结果表明:(1)金融科技推动经济协调发展的直接作用不显著,但存在较强的间接效应;(2)金融科技发展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推动作用存在区域差异,西部地区效应最大,金融科技发展能有效推动欠发达区域经济协调发展;(3)警惕金融科技发展带来的负效应,如导致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等问题。数字经济时代发展金融科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应利用金融科技驱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德权 刘晓星
文章试图探讨广东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特点,借鉴其他沿海省市的经验,以期为广东更好的发挥参与全球经济竞争以及带动全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提供合理有效的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红梅
制度建设是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制度供给差异是区域经济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要想从根本上缩小区域经济差异,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就要从制度建设入手,加快以产权制度建设为核心的市场化制度改革,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强区域合作机制建设,加快中西部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覃成林 郑云峰 张华
运用所提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方法,分别计算了2001—2010年全国、四大区域以及31个省市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据此分析其变化趋势及特征。结果表明: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目前达到了较高的协调水平。总体上,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趋于上升,中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略有降低,西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则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广西、湖北、黑龙江、安徽、天津、江苏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出现了下降,其余25个省市区趋于上升。
关键词: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增长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黄德权
广东的经济与金融存在明显的二元结构,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总量大,速度快,金融资源丰富,且对金融资源的利用效率高,投资旺盛;东西两翼和北部山区经济发展总量小,速度较为缓慢,金融资源匮乏,投资萎缩,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效率较低。为了改善广东经济与金融的二元结构,促进广东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建议灵活运用货币政策,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优化金融资源配置。
关键词:
广东省 区域金融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屹巍 易云洲 周开禹 刘勇 李恩青 邓伟平
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有力支持。本文从投资、消费、区域间贸易、技术进步等角度,构建金融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分析框架,将金融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看作是两阶段的链式投入产出过程,运用网络DEA模型评估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绩效。研究结果表明:金融资源投入对于经济欠发达的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有效地促进了广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基于此,建议从金融供给侧发力,激活粤东西北当地金融资源,在省级层面统筹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支持力度、给予粤东西北地区信贷倾斜政策,优化粤东西北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引导更多的金融资源流入粤东西北地区,更好地促进广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正友
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目前我国金融政策远不能适应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本文借鉴发达国家相关经验,并结合我国具体情况,从完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健全金融组织体系、规范金融市场体系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适应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的金融政策体系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课题组 李思敏
本文在分析广东金融系统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现状与成效的基础上,探讨了金融促进广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研究结果表明,穗深区域金融中心辐射带动力不强、珠三角信贷资金对粤东西北产业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不明显、金融机构在粤东西北延伸经营网络的积极性不高、粤东西北金融生态环境不完善,是制约金融促进广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研究结果,本文从增强区域金融中心地位、合理配置信贷资源、完善金融机构经营网络、加强金融生态建设等方面,提出了金融促进广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雅南 山口伸晴 邵宜航
本文主要从财政转移支付、国土开发和人口迁移三个方面对中日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及其效果进行分析,探讨其中的差异及原因。由此发现,中日区域经济政策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一般性转移支付、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的财政投入以及户籍制度等方面,据此,我们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区域差距 协调发展政策 中国 日本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娟 段军山
文章基于对新时代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解,从经济规模、经济质量、要素流动和制度环境共四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利用熵权-TOPSIS法对2007—2020年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并采用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估计和Markov链对其空间差异、分布动态和演进趋势展开分析。结果显示:(1)2007—2020年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总体水平明显提升,呈现“东高西低”的非均衡状态。(2)区域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并由东部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的差异所带动。(3)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总体水平的分布曲线有右移现象,主峰高度下降,宽度扩大,存在右拖尾现象,单峰特征明显。(4)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稳态性较强,存在“俱乐部趋同”和“马太效应”。考虑空间因素以后,该稳定性出现下降,“跳跃式转移”在部分地区成为可能。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文耀
本文利用1998~2010年的统计资料,首先,对13年来西部12个省市区的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进行了纵向演进分析,并与东、中部和东北地区做了横向对比;其次,选择了极差测度法、标准差测度法和标准差系数测度法等方法,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极值、极差、标准差和标准差系数作为指标,度量了东、中、西部和东北区域经济的相对和绝对差异;最后,对西部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互关系做了分析并得出简单的结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詹新宇 王贤彬
文章通过方差分解和Panel Data固定效应估计发现,技术进步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关键作用并且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基于引入控制变量的实证研究表明教育投入、研发能力、经济开放度、市场化程度是技术进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机制;同时,也应减少地方政府干预,打破地区条块分割。
关键词:
技术进步 区域经济 条件趋同 影响机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希华,张淑敏
文章定性、定量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动态变化特征,探讨了区域经济差异与区域整体经济增长的关系及省域经济差异警戒水平。认为当前山东省发展经济应坚持效率优先,同时要正视地域差异,跟踪省域经济差异警戒水平,采取适度的倾斜与均衡发展政策,实施点轴系统空间开发模式,在发展中逐渐缩小差异,促进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