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65)
2023(11091)
2022(9165)
2021(8813)
2020(7679)
2019(17719)
2018(17818)
2017(34925)
2016(18976)
2015(21869)
2014(22110)
2013(21890)
2012(19999)
2011(17664)
2010(18566)
2009(18029)
2008(17769)
2007(16291)
2006(14817)
2005(13728)
作者
(52900)
(43037)
(42956)
(41154)
(27679)
(20565)
(19922)
(16630)
(16485)
(16013)
(14708)
(14610)
(13828)
(13688)
(13418)
(13332)
(12750)
(12729)
(12574)
(12424)
(10814)
(10797)
(10455)
(9887)
(9816)
(9811)
(9783)
(9740)
(8724)
(8282)
学科
(72587)
经济(72508)
管理(67039)
(65167)
(56787)
企业(56787)
方法(36487)
数学(32141)
数学方法(31560)
(29539)
银行(29532)
(29466)
(29308)
金融(29307)
中国(28658)
(28261)
(23107)
(22034)
财务(21971)
财务管理(21922)
企业财务(20924)
(18328)
业经(16920)
理论(14846)
(13734)
(13422)
贸易(13405)
(13145)
(12784)
地方(12512)
机构
学院(266202)
大学(263534)
(108201)
管理(106264)
经济(105481)
理学(87875)
理学院(87058)
管理学(85480)
管理学院(84982)
研究(77964)
中国(76489)
(62283)
(56033)
财经(47086)
科学(42486)
(42416)
(41967)
中心(40063)
(38669)
北京(36594)
(35282)
财经大学(35141)
研究所(33516)
(33456)
经济学(33004)
业大(31682)
(30550)
(30147)
金融(29946)
(29895)
基金
项目(154491)
科学(120651)
研究(117608)
基金(110813)
(93204)
国家(92380)
科学基金(80519)
社会(72665)
社会科(68953)
社会科学(68930)
(60420)
基金项目(57153)
教育(56106)
自然(51186)
编号(50429)
自然科(50035)
自然科学(50026)
(49894)
自然科学基金(49131)
资助(48940)
成果(42589)
(34810)
课题(34608)
重点(34248)
(32115)
项目编号(31705)
(31446)
(31284)
教育部(30786)
人文(30275)
期刊
(124699)
经济(124699)
研究(86033)
中国(57088)
(53678)
(49890)
金融(49890)
管理(44839)
学报(31630)
科学(30313)
(29789)
教育(29156)
技术(25945)
大学(25777)
财经(24101)
学学(23993)
(20427)
业经(19797)
经济研究(19419)
农业(18575)
财会(16228)
问题(15646)
理论(15502)
会计(14876)
统计(14793)
实践(13999)
(13999)
技术经济(13747)
(13281)
(13083)
共检索到4298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傅章彦  杨晓龙  
本文基于监管部门风险管理要求和国外金融控股集团风险管理的实践,结合国内金融控股集团发展现状,对国内金融控股集团风险管理模式选择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文章认为,基于"战略监控型",以风险"分层、分类、集中"管理为特征的风险管理模式适用于国内大多数金融控股集团。同时,文章基于该模式框架,明确了分阶段推进全面风险管理建设的措施要求。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吴学旭  杨晓龙  
首先介绍了金融控股集团的涵义及风险类型,然后以汇丰控股为例分析了国外金融控股集团的风险管理模式,并分析了我国金融控股集团风险管理模式的差距,接着分析了国内金融控股集团风险管理模式的选择及其原因,最后给出了策略建议。研究发现,战略型风险管理模式是最适合当前我国的金融控股集团。理由主要包括:有效实现金融控股集团与下属子公司决策和执行的分离,有利于发挥集团的总部优势,减少决策环节,提高决策的效率,满足金融集团对并表风险管理的要求。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倪鹏飞  黄斯赫  
国有金融控股集团已成为地方政府推动当地金融发展的重要载体。本文在分析我国地方国有发展现状和积极作用的基础上,结合深圳国有金融资产的分布特点,认为深圳应从推进金融中心建设、强化金融聚集力、深化深港金融合作等方面考虑,组建国有金融控股集团。思路是:市政府牵头设立,构建科学有效的组织管理框架,借鉴台湾地区金融控股集团治理经验,多渠道夯实资本金,打造金融创新先行先试的平台。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一博  李明刚  
本文分析了我国金融控股集团的发展现状,并以中信集团、光大集团、平安集团、中航投资为例,对比了分拆上市、母子公司共同上市、整体上市三种上市方式的利弊,本文认为整体上市是促进金融控股集团发展、发挥多牌照协同效应的最佳方式。最后,本文分析了金融控股集团整体上市的各种模式,提出了在现行上市监管政策下可行的四种路径。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韩晓宇  赵蕊  
金融控股集团内部治理结构复杂,同时还存在风险传递效应。本文分析了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在内部控制与治理结构上普遍存在的产权过于集中,董事会结构不合理,以及内部控制体系的缺失等问题,并提出我国金融控股集团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的重构路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余海丰  曲迎波  
对我国金融控股集团监管的思路是,设立专门的监管部门——金融控股集团监管委员会,建立健全行业监管机制,从三个层次对金融控股集团进行监管。在此基础上,要加强对金融控股集团特有风险(主要是财务风险、内部交易和风险集中)的监管,加强对金融控股集团进入退出的监管。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好好  于杰  
入世以后,面对以混业经营为特征的国外金融机构,我国金融业也必然要通过组建金融控股集团,由分业经营转变为混业经营。美国花旗集团是全球金融混业经营的最典型代表,中国的金融机构近年来也开始了混业经营的试点,“中银”、“光大”和“平安”是正在实践中的3种典型模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邵靖  杜彦坤  
地方金融控股集团亟须建立及完善信息披露、准入退出、风险防控等配套机制,形成相应的制度,确保实现持续稳健发展金融控股集团是金融业实现综合经营的一种组织形式。近年来,我国各地相继出现了地方政府整合金融资源,主导组建金融控股集团的热潮。在这一过程中,管理地方国有资产的投资经营公司,成为向金融控股集团转型的主体。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韩晓宇  董治  
就西方金融发达国家的经验而言,金融控股集团普遍都由大银行发起,通过并购等手段不断扩充资本、增加业务,最终形成了金融市场各类业务齐全的庞大企业集群。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伴随着不断增强的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欧洲和美国的诸多金融机构不断在世界金融市场上展开激励竞争,因此,其相互之间也是不断竞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牛凯龙  李永军  
构建综合性金融控股集团是提升我国金融业国际竞争力的一项重要举措,但是在如何选择金融控股集团的运营模式和组织管理架构上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在梳理金融控股集团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对金融控股集团的运营模式、组织管理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对花旗等五大金融控股集团进行了典型案例分解,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立足我国国情构建金融控股集团的建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闫彦明  
近年来,随着我国企业年金市场的快速发展,各类金融机构竞相参与。但不同机构的行业特性决定了其开展年金业务的优、劣势。本文在比较各类金融机构参与企业年金业务特点的基础上,提出金融控股集团在竞争中存在规模经济、范围经济、风险控制、业务创新、同一品牌等综合优势。然后根据年金业务的承接主体、年金业务的协调管理方式两个分类角度下的企业年金业务管理模式矩阵,分析了符合当前我国国情的金融控股集团拓展企业年金业务的三种基本模式,并提出当前的优选模式即“集团主导型”的修正模式及具体的操作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胜军  
地方交通控股集团的战略单一化,业务为准公共产品,项目投资规模大、期限长等特点决定其资金管理需要采用集中管理控制。文章提出一套集团设立独立财务公司来集中管控资金的"公司化+行政化"管理模式,认为适合地方交通控股集团现行经营管理需求。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韩晓宇  
在金融行业,不论是金融企业还是金融控股集团,都同样面临着诸如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汇率风险、流动性风险等一系列一般性风险。但是,由于金融控股集团自身组织结构存在着特殊性,所以还面临着一些特有的风险,这主要包括内部的关系风险、外部的监管风险和金融资源集中风险。对此,学界有不同观点。有的学者立足于金融生态的角度,通过分析我国金融风险的构成要素,针对生态链的各个环节,比如主体、环境、协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瑛  
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形式,金融控股集团对我国现有的分业监管模式提出了挑战。文章在对分别监管、合并监管、伞型监管模式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伞型监管模式更加适应金融控股集团的监管。在监管机构设置上,应该在现有的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分业监管基础上指定中国人民银行为综合监管人,并逐步实现机构监管向功能监管的转变。为了保障监管制度的有效运作,应当采用整体修法的形式进行金融控股公司立法。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姚德权  王帅  
在节约交易费用、业务内部化以及支持集团产业的优势吸引下,一批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应运而生,但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管的问题制约了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应借鉴国外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发展经验,完善以治理结构和资本充足为核心的内控机制,完善市场准入和监管模式,强化其外部监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