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51)
- 2023(17148)
- 2022(14250)
- 2021(13369)
- 2020(11516)
- 2019(26508)
- 2018(26428)
- 2017(51888)
- 2016(27733)
- 2015(31307)
- 2014(31030)
- 2013(30930)
- 2012(28154)
- 2011(25166)
- 2010(25783)
- 2009(24553)
- 2008(23908)
- 2007(21325)
- 2006(19043)
- 2005(17228)
- 学科
- 济(116610)
- 经济(116478)
- 业(103737)
- 管理(94247)
- 企(92478)
- 企业(92478)
- 方法(55650)
- 数学(46088)
- 数学方法(45364)
- 财(37218)
- 农(34066)
- 中国(33862)
- 业经(33755)
- 融(29318)
- 金融(29316)
- 银(28496)
- 银行(28462)
- 务(27507)
- 财务(27428)
- 财务管理(27387)
- 行(27369)
- 制(27305)
- 企业财务(26068)
- 农业(23729)
- 理论(22199)
- 技术(21272)
- 地方(21252)
- 贸(20616)
- 贸易(20596)
- 易(20075)
- 机构
- 学院(400889)
- 大学(397940)
- 管理(163907)
- 济(163684)
- 经济(160205)
- 理学(140954)
- 理学院(139566)
- 管理学(137208)
- 管理学院(136480)
- 研究(124354)
- 中国(103540)
- 京(84783)
- 财(80342)
- 科学(73654)
- 财经(63962)
- 所(61697)
- 农(61413)
- 江(58631)
- 中心(58427)
- 经(57943)
- 业大(56411)
- 研究所(55251)
- 北京(54037)
- 经济学(48803)
- 州(48417)
- 农业(48026)
- 范(47705)
- 财经大学(47525)
- 师范(47292)
- 院(44865)
- 基金
- 项目(260247)
- 科学(205653)
- 研究(192718)
- 基金(189820)
- 家(162956)
- 国家(161530)
- 科学基金(141011)
- 社会(121589)
- 社会科(115448)
- 社会科学(115418)
- 省(101629)
- 基金项目(100158)
- 自然(91606)
- 自然科(89565)
- 自然科学(89546)
- 教育(88173)
- 自然科学基金(87947)
- 划(84149)
- 资助(79694)
- 编号(79538)
- 成果(64067)
- 部(57538)
- 重点(57276)
- 创(55699)
- 发(54558)
- 课题(53449)
- 创新(51387)
- 项目编号(49878)
- 教育部(49857)
- 科研(49499)
- 期刊
- 济(181621)
- 经济(181621)
- 研究(119766)
- 中国(73188)
- 管理(65084)
- 财(65028)
- 农(56670)
- 学报(55817)
- 科学(53176)
- 融(49403)
- 金融(49403)
- 大学(43679)
- 学学(41419)
- 教育(38906)
- 农业(38738)
- 技术(36465)
- 财经(31937)
- 业经(31643)
- 经济研究(28511)
- 经(27257)
- 问题(23712)
- 业(21655)
- 技术经济(21629)
- 理论(20558)
- 现代(19458)
- 统计(19166)
- 财会(19073)
- 商业(19030)
- 实践(18517)
- 践(18517)
共检索到5975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方红
我国现行法规禁止金融机构混业经营,但事实上存在着金融控股权混业的现象。本文依据一些典型案例,将我国金融控股权混业归纳为四种模式,并探讨了这些经营模式产生的原因及其发展方向。作者认为,企业边界的扩张、产业边界的模糊必然产生金融功能内部化和金融控股权混业;这种经营模式有利于企业增强经济实力、参与国际竞争,今后在我国还将进一步发展;政府对金融控股权混业应采取疏导的政策,同时对监管体系进行适当的改革。
关键词:
金融 控股权 混业模式 案例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志宏 费贵贤
我国处于转轨经济时期,资本市场相关法律制度有待规范健全,地区市场化进程有很大差异性,企业特有的股权结构和控股权性质将对企业并购模式产生较大影响,西方并购理论往往很难解释我国企业的并购实践。本文以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上市公司作为主并方发生的239件并购事件为对象,研究发现企业的控股权性质不同、所处地区市场化程度不同,企业的并购模式存在差异。
关键词:
企业并购 控股权 资本市场 并购模式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建平
经关联关系修正后的国内上市公司实际控股权及其全流通对企业价值影响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控股股东的控股权比例与托宾Q代表的企业价值构成开口向下的"倒U型"关系,即首先是正相关的积极效应,然后是负相关的消极效应。而第二到第五大股东对企业价值产生显著影响,但这种影响是很微弱的负面影响,表明他们对控股股东只存在很微弱的制约关系,大股东对中小股东的代理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缓解。上市公司股份实现全流通对企业价值有显著的影响,表明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企业价值相比未实现全流通前已经并将继续得到提升。
关键词:
控股权 股权结构 企业价值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汤颖梅 魏文娟
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中国东西部地区金融市场发育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从而对商业银行长期信贷决策产生不同的影响。商业银行在进行长期信贷资金分配时,除了关注企业的偿债能力,也会把企业的控股权性质作为考察指标,使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面临不同的融资约束。本研究表明,金融市场发育程度影响了商业银行长期信贷决策,金融市场发展与银行长期信贷资金配置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即金融市场发展越完善,商业银行提供的长期信贷资金比例越低;而产权性质依然是影响银行长期信贷资金决策的主要因素,非国有企业在获取长期信贷资金方面面临更多的约束。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斌斌
以我国A股市场2006-2012年上市企业数据为样本,文章研究了国有与民营控股上市企业定向增发认购方式和认购对象差异对企业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定向增发有助于改善资产收益率高于市场均值的民营控股企业资本配置效率,且现金认购对企业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更明显;国有控股上市企业定向增发不会对资本配置效率产生任何显著影响;大股东参与定向增发新股认购仅能改善资产收益率低于市场均值的民营控股企业资本配置效率。基于所得研究结论,文章最后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控股权性质 定向增发 资本配置效率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方红
本文提出了上市公司控股权的概念,分析了其表现特征及其与控制权的区别;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并揭示了我国上市公司控股权的的价值。
关键词:
证券市场 上市公司 控股权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宫玉松
股权结构设置和控股权归属是股份经济制度的基本要素之一,其不同安排状况对企业治理结构、经营绩效及产权性质有决定性影响。目前我国股权结构不合理,国家控股比例过高、分布范围过广、股权过于集中,应通过国有股上市及其他方式降低国家持股比例,形成合理高效的股权结构,并对国家控股加以重新审视和安排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闫彦明
近年来,随着我国企业年金市场的快速发展,各类金融机构竞相参与。但不同机构的行业特性决定了其开展年金业务的优、劣势。本文在比较各类金融机构参与企业年金业务特点的基础上,提出金融控股集团在竞争中存在规模经济、范围经济、风险控制、业务创新、同一品牌等综合优势。然后根据年金业务的承接主体、年金业务的协调管理方式两个分类角度下的企业年金业务管理模式矩阵,分析了符合当前我国国情的金融控股集团拓展企业年金业务的三种基本模式,并提出当前的优选模式即“集团主导型”的修正模式及具体的操作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朱凯 万华林 陈信元
本文研究了在不同金融发展环境下,股权性质差异对公司股票上市后信贷融资能力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通过在相对统一的股票市场中发行股票,公司可以降低在相对分割的信贷市场中信息传递成本,增强其债务融资能力,这一信号作用在金融发展程度滞后的地区表现尤为突出。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在金融发展滞后的地区,公司IPO以后债务融资水平显著提高,而且非国有公司通过IPO以后可以获得更多的信贷资源。因此,在金融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IPO的严格管制可以降低资本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促进信贷资源的有效配置。
关键词:
金融发展 股权性质 银行信贷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姚俊 姚康 蓝海林
金融业的变革和一体化促进了金融集团的发展,金融控股公司是混业经营及金融集团化的有效组织形式。本文探讨了我国实践中各种模式的金融控股公司和分析各种模式的特点,并提出了发展和完善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建议。
关键词:
金融集团 金融控股公司 发展模式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国茂
在全球金融混业经营的发展背景下 ,金融控股公司得到很大发展。本文从比较国外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入手 ,在分析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诸多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了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最优发展模式和进一步发展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控股公司 银行业 最优模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林建军
近年来,我国各种机构在金融改革政策引导下,就金融综合经营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有效推动了金融控股公司组织机构创新发展。金融控股公司作为金融综合经营的实现方式,其组织架构有多种形式。文章对我国金融综合经营的探索发展进行了系统梳理,详细分析了全能银行、银行控股公司和纯粹型控股公司等各种组织模式的优势与弱点,结合母合优势理论,指出相关型多元化的企业集团绩效水平显著优于无关的多元化公司。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商业银行为载体的金融控股公司的优势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银行控股公司是在我国当前"分业监管、分业经营"体制条件下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戴利君 刘斌斌
实现和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是股票市场主要功能之一。在测算国有与民营控股企业外部融资需求大小的基础上,本文基于2010-2016年我国A股市场数据,分析了不同控股权性质企业定向增发资源错配问题。结果发现:我国上市企业定向增发存在严重资源错配现象,定向增发对企业盈利能力不敏感;国有控股企业融资需求更低,但定向增发融资规模更大;外部融资需求越高的企业定向增发价格就越低,这在国有与民营控股企业中无显著差异。因此,完善定向增发效率敏感机制、弱化金融市场价格管制并降低股权融资政府行政干预,将有助于我国定向增发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
控股权 外部融资需求 定向增发 资源错配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婕 潘安娥
本文以2011~2012年A股实施定向增发的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基于国有控股权视角,考察了定向增发当年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发现:国有控股股东在定向增发时存在盈余管理行为,且其程度显著强于非国有控股股东。定向增发对象不同时,盈余管理方向与国有控股权有关,当只有机构投资者认购时,国有控股股东倾向于向上盈余管理行为,而非国有控股股东多采用向下盈余管理行为。国有企业"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更为盈余管理行为提供了契机。
关键词:
定向增发 发行对象 国有企业 盈余管理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余玮
分析表明,在协议转让方式下,交易价格基本以净资产、每股收益作为参照,与流通股市价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基本与二级市场流通股价格脱节。相对于二级市场竞价方式,协议转让价格的制定存在一定的随意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