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05)
- 2023(9099)
- 2022(7743)
- 2021(7451)
- 2020(6337)
- 2019(14452)
- 2018(14155)
- 2017(29316)
- 2016(15789)
- 2015(17744)
- 2014(17832)
- 2013(17637)
- 2012(16527)
- 2011(14707)
- 2010(15428)
- 2009(15138)
- 2008(14837)
- 2007(13604)
- 2006(12651)
- 2005(11971)
- 学科
- 济(62362)
- 经济(62274)
- 业(56188)
- 管理(54461)
- 企(48209)
- 企业(48209)
- 财(29428)
- 融(28078)
- 金融(28078)
- 银(27279)
- 银行(27273)
- 方法(27271)
- 行(26305)
- 中国(26073)
- 数学(24643)
- 数学方法(24325)
- 制(21683)
- 务(21162)
- 财务(21124)
- 财务管理(21082)
- 企业财务(20238)
- 农(18141)
- 业经(14219)
- 体(13541)
- 贸(13099)
- 贸易(13081)
- 易(12856)
- 策(12665)
- 地方(12467)
- 农业(11771)
- 机构
- 学院(221759)
- 大学(220314)
- 济(99018)
- 经济(96837)
- 管理(86106)
- 理学(71949)
- 理学院(71322)
- 研究(70826)
- 管理学(70421)
- 管理学院(69996)
- 中国(67512)
- 财(57305)
- 京(46093)
- 财经(43121)
- 经(38892)
- 科学(35759)
- 中心(35276)
- 所(35158)
- 江(34242)
- 财经大学(32036)
- 经济学(30820)
- 北京(30533)
- 研究所(30156)
- 州(28558)
- 银(28511)
- 融(28498)
- 金融(27949)
- 农(27833)
- 经济学院(27824)
- 银行(27469)
- 基金
- 项目(125608)
- 科学(99614)
- 研究(98086)
- 基金(91918)
- 家(76224)
- 国家(75530)
- 科学基金(65984)
- 社会(62757)
- 社会科(59775)
- 社会科学(59763)
- 省(47597)
- 基金项目(47414)
- 教育(45392)
- 编号(41253)
- 自然(40297)
- 资助(40021)
- 划(39713)
- 自然科(39372)
- 自然科学(39364)
- 自然科学基金(38687)
- 成果(36280)
- 部(29776)
- 课题(27975)
- 重点(27693)
- 性(27580)
- 发(26768)
- 教育部(26584)
- 项目编号(26376)
- 人文(26237)
- 创(26077)
- 期刊
- 济(114864)
- 经济(114864)
- 研究(77199)
- 财(48524)
- 融(47019)
- 金融(47019)
- 中国(44421)
- 管理(34735)
- 农(26078)
- 学报(24266)
- 科学(23296)
- 财经(22690)
- 教育(20834)
- 大学(20174)
- 经(19263)
- 学学(18861)
- 经济研究(18761)
- 业经(18250)
- 技术(17675)
- 农业(16178)
- 问题(15622)
- 贸(14458)
- 理论(13819)
- 国际(13524)
- 财会(13144)
- 会计(12776)
- 实践(12308)
- 践(12308)
- 现代(10653)
- 技术经济(10628)
共检索到3665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涛生
在我国,金融控股公司从产生到现在,已历经数载,现已成为我国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中国金融业的改革、创新和发展带来了巨大动力与活力,但也带来了不少问题与挑战。以往的文献对此虽有论及,但一般都偏重于分析国外金融控股公司存在的问题,而对该模式在中国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却浅尝辄止,抑或避而不谈。鉴于此,试图较为系统地剖析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认为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为中国金融业的改革和创新带来了巨大动力与活力,但也带来了不少问题与挑战。在系统分析该模式运行中存在的风险传播、财务困境、经营风险、管理权限、委托代理、规避监管、机制缺陷和法规滞后等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从制度角度提出了完善法人治...
关键词:
控股公司 问题分析 应对策略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韩晓宇
在金融行业,不论是金融企业还是金融控股集团,都同样面临着诸如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汇率风险、流动性风险等一系列一般性风险。但是,由于金融控股集团自身组织结构存在着特殊性,所以还面临着一些特有的风险,这主要包括内部的关系风险、外部的监管风险和金融资源集中风险。对此,学界有不同观点。有的学者立足于金融生态的角度,通过分析我国金融风险的构成要素,针对生态链的各个环节,比如主体、环境、协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龙欢 郝晓梅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朱厚玉 臧传荣
本文认为,组建国有控股公司有利于明晰产权关系,落实国家出资者所有权。当前不少人对组建国有控股公司的认识陷入了误区,一是过热情绪,二是冷漠情绪。因此,要充分认识国有控股公司的基本特点,注意从国有控股公司的组建条件、途径及其职能界定等方面把握好国有控股公司的组建工作。随着国有控股公司试点工作的不断开展,强化对国有控股公司的监管,确保其资产经营和产权管理的规范化显得日益重要和迫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林文兰
我国现有的诸多金融控股公司在迅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着许多发展的阻力和危机。首先,金融控股公司的产生与发展缺乏政策和法律支持;其次,各类金融公司盲目任意发展。因此,加强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管理和健全相关制度,显得尤其重要。
关键词:
金融控股公司 法律制度缺陷 对策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韩晓宇
近年来,在金融不断深化、不断创新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金融控股公司(以下简称"金控公司")的发展已经进入快车道,除银行、保险和证券等金融集团的综合化经营外,大量非金融企业也纷纷涉足金融业,成立了数量众多的金融控股公司。在宽松的监管环境下,部分非金融企业主导的金控公司在快速扩张过程中积累的风险日益突出,亟需加强监管。2017年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严格规范金融综合经营和产融结合。2018
关键词:
控股公司 金控公司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金香爱
随着金融创新的层出不穷,金融体制正在由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金融控股公司成了这一进程中实现混业经营的重要组织形态。金融控股公司与一般控股公司相比,有其自身的经营优势,但同时也给金融监管带来了新的问题。我国应构建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控股公司,建立金融控股公司的有效监管制度。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维护金融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金融控股公司 监管 法律制度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万魏
金融控股公司是现代金融综合发展的自然产物和必然趋势,在提高金融效率、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风险和问题,引起金融监管部门的密切关注。当前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尚存在不足和漏洞,与蓬勃发展的金融综合经营趋势不匹配。本文将在阐述金融控股公司概念、主要特征和发展原因的基础上,梳理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现状,分析监管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并延伸探讨与之密切相关的金融监管问题,探求适合中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监督管理体制,为促进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健康有序发展、提升混业经营监管效率、促进金融稳定提供若干思考和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映春
金融控股公司是目前我国金融业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过渡的可行模式,本文从对金融业混业经营的模式分析入手,分析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加强法律监管,规范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作了一定的阐述。
关键词:
经营模式 金融控股公司 法律监管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朱德忠
一般而言,金融控股公司是指母公司以金融为主导,并通过控股兼营工业、服务业的控股公司,是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相结合的高级形态和有效形式。根据国际惯例,大多数金融集团都以金融控股公司形式存在。作为一种金融制度的创新,金融控股公司具有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协同效应、分散和减少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超
在我国组建金融控股公司具有现实意义。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原则:第一,具有市场化的公司治理结构。第二,具有有效的公司发展战略导向。第三,具有整体作战优势。第四,具有多元化金融服务功能和全面业务服务网络。第五,具有完善的经营管理机制。同时,我国金融控股公司治理结构应从组织架构、股权结构、经营层责任制度、财务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完善。
关键词:
金融控股公司 现实必要性 治理结构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红霞
金融控股公司是金融业混业经营的产物,因其包含了不同的金融业务部门或非金融业务的多家控股公司,蕴涵着巨大的金融风险。目前中国各金融机构分别由不同的监管部门监管,也在一定程度增加了金融控股公司的不透明性。这意味着原有的机构性监管不再行之有效,监管当局不宜实行“人盯人”的机构监管策略,而应按照金融业务的风险性实行功能监管。金融机构的综合经营产生了统一金融监管体制的要求。本文对如何构建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框架提出了一些看法。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殷健敏
我国目前缺乏对金融控股公司的规范,各种形式的金融控股公司大都游离于监管视野之外,监管模式和监管思路已经产生了明显的滞后。本文着重分析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和监管的现状,并就如何构建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模式、杜绝监管盲区、有效地防范控制金融控股公司带来的风险提出建议。
关键词:
金融控股公司 风险 挑战 监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