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10)
2023(13246)
2022(11145)
2021(10281)
2020(8564)
2019(19461)
2018(18954)
2017(37314)
2016(20392)
2015(22893)
2014(22923)
2013(22776)
2012(21894)
2011(19871)
2010(20660)
2009(19852)
2008(19358)
2007(17774)
2006(16426)
2005(15531)
作者
(60554)
(49915)
(49876)
(47422)
(32169)
(23942)
(22787)
(19210)
(19209)
(18364)
(17185)
(16666)
(16246)
(16183)
(16093)
(15534)
(14885)
(14794)
(14669)
(14633)
(12701)
(12530)
(12326)
(11562)
(11418)
(11381)
(11340)
(11306)
(10250)
(10009)
学科
(86317)
经济(86219)
(65415)
管理(63267)
(54232)
企业(54232)
中国(33031)
方法(31714)
(30768)
(29152)
金融(29151)
(28429)
银行(28397)
数学(27861)
数学方法(27577)
(27494)
(24884)
(24182)
地方(23313)
(21423)
财务(21384)
财务管理(21342)
企业财务(20540)
业经(20260)
农业(16720)
(16405)
贸易(16381)
(15920)
(15539)
(15044)
机构
学院(293855)
大学(291486)
(124780)
经济(121889)
管理(107394)
研究(105868)
中国(90277)
理学(89584)
理学院(88589)
管理学(87257)
管理学院(86715)
(66395)
(63729)
科学(60926)
(55522)
财经(50060)
(49926)
中心(49383)
研究所(49079)
(47115)
(45233)
北京(41875)
业大(39480)
农业(38910)
(38591)
经济学(38034)
(37733)
(37113)
财经大学(37096)
师范(36668)
基金
项目(175593)
科学(136955)
研究(130663)
基金(125077)
(108377)
国家(107361)
科学基金(90767)
社会(81507)
社会科(77372)
社会科学(77356)
(69228)
基金项目(64392)
教育(59898)
(58543)
自然(57531)
自然科(56143)
自然科学(56127)
自然科学基金(55138)
资助(53903)
编号(53636)
成果(46432)
(42627)
重点(40034)
(39467)
课题(38705)
(36445)
(35122)
发展(34421)
创新(34104)
(33860)
期刊
(149365)
经济(149365)
研究(98374)
中国(66512)
(53731)
(51108)
金融(51108)
(46948)
管理(43773)
学报(42990)
科学(39140)
教育(32828)
大学(32815)
农业(31105)
学学(30887)
财经(25794)
业经(24517)
经济研究(24322)
技术(24074)
(22019)
问题(19405)
(16882)
国际(16189)
(16161)
理论(15417)
会计(13973)
世界(13860)
技术经济(13782)
实践(13690)
(13690)
共检索到4849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贾翔夫  
在当前经济金融化的背景下,我国企业实业投资率下降,但其金融投资热情高涨。传统的金融机构如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等的业务边界逐渐融合,实体企业对金融企业或金融企业之间的相互控股产生了金融控股公司。在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制度框架下,具有业务协同优势的金融控股公司发展迅速。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但也会导致资金"脱实向虚"、宏观经济风险推升、债务和杠杆水平加大等问题,应当参照国际经验,在法律制定、监管架构设计和关联交易管理等方面对金融控股公司加以监管,还应加强杠杆监管和集中度管理,并重视对外资金融控股公司的制度安排。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曹华强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研究的三个主题和发展的五种模式,提出规范性政策的出台将加速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并将呈现出逐渐规范、垄断分化、制度优势、主导行业以及影响监管格局和立法等趋势。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冯静生  
为应对全能化、国际化的金融竞争,我国金融创新有必要借助金融控股公司这种组织结构。在仍实行分业监管的条件下,既要大力发展金融控股公司,又要对其实施有效的监管,确保其健康发展,达到增强我国金融业国际竞争力的目的。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万魏  
金融控股公司是现代金融综合发展的自然产物和必然趋势,在提高金融效率、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风险和问题,引起金融监管部门的密切关注。当前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尚存在不足和漏洞,与蓬勃发展的金融综合经营趋势不匹配。本文将在阐述金融控股公司概念、主要特征和发展原因的基础上,梳理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现状,分析监管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并延伸探讨与之密切相关的金融监管问题,探求适合中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监督管理体制,为促进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健康有序发展、提升混业经营监管效率、促进金融稳定提供若干思考和建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朱德忠  
一般而言,金融控股公司是指母公司以金融为主导,并通过控股兼营工业、服务业的控股公司,是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相结合的高级形态和有效形式。根据国际惯例,大多数金融集团都以金融控股公司形式存在。作为一种金融制度的创新,金融控股公司具有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协同效应、分散和减少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国茂  
在全球金融混业经营的发展背景下 ,金融控股公司得到很大发展。本文从比较国外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入手 ,在分析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诸多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了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最优发展模式和进一步发展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政策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蔡才河  
中国加入WTO已近三年,外国金融机构如美国花旗金融集团、英国汇丰金融控股公司、德国德意志银行集团、日本瑞穗金融控股集团和荷兰ING金融集团等这些“金融巨无霸”完全进入中国市场指日可待。这些外资银行大多以金融控股公司或金融集团的方式实行混业经营,往往集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以及证券、保险业务于一身,并且中间业务发展经过培育、成长、成熟的过程,已经谙熟各国的法律框架和运作惯例,了解全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林建军  
近年来,我国各种机构在金融改革政策引导下,就金融综合经营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有效推动了金融控股公司组织机构创新发展。金融控股公司作为金融综合经营的实现方式,其组织架构有多种形式。文章对我国金融综合经营的探索发展进行了系统梳理,详细分析了全能银行、银行控股公司和纯粹型控股公司等各种组织模式的优势与弱点,结合母合优势理论,指出相关型多元化的企业集团绩效水平显著优于无关的多元化公司。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商业银行为载体的金融控股公司的优势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银行控股公司是在我国当前"分业监管、分业经营"体制条件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文宾  陈通  卢丽  
作为金融混业经营的重要组织形式,金融控股公司具有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协同效应。尽管目前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模式,我国现阶段仍然存在一些不规范的金融控股公司。科学设计中国金融控股公司模式,需要汲取国内外的经验教训。就目前我国金融业的发展现状和生态环境而言,以商业银行为主体进行纯粹型的金融控股公司的构建应当是发展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现实选择。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浩军  
一直以来,混业经营一直是西方金融业的大趋势,而中国金融业则实行分业经营。党的"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提出了"稳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据报道,中国人民银行正在着手起草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条例,结合新近完成的《商行法》、《证券法》、《保险法》的修订,某种程度上预示着管理当局正逐渐放松管制,中国的金融混业正渐行渐进。金融控股公司以其所独有的特质,成为现阶段我国金融从分业走向混业的平台。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铁英  
金融控股公司是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体制下金融机构走向综合经营的重要载体。金融控股公司由于组织结构与传统金融组织不同,其效率和风险都会因不同的控股模式而不同。本文从金融控股公司的效率和风险的角度出发,结合我国国情,分析了我国金融控股公司模式选择的可能性和各自的利弊。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吴照云  卢福财  陆建伟  
目前,我国国有控股公司在发展中存在许多难点和问题,为了促进国有控股公司的健康发展,应该规范政府与国有控股公司之间的委托一代理关系;跨行业原则和竞争性原则相结合,合理确定控股公司存在的行业;规范董事会组织,实行经营者淘汰制度,充实监事会成员以完善控股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制衡机制;明确国有控股公司对下属企业的管理职责是以投资者或出资者代理人的身份对所管辖的国有资产进行价值监督、对股权利益分配和资产结构调整进行适量管理;建立分权和集权相结合的投融资机制;加强有关控股公司的立法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代平  
作为混业经营的一种有效模式,金融控股公司正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青睐,并成为发达国家金融业混业经营的主要模式,在我国也已经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与国际金融发展形势相适应,金融控股公司也将是我国金融业未来发展的理想组织模式,应加快规范和推动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吴培新  
本文分析了当前中国金融业所面临的内外压力,指出对金融业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进行改革势在必行。在简要介绍当前世界各国金融业经营模式的特点后,结合当前我国金融业的内控机制尚不完善和外部监管效率较低的特点,认为采取金融控股公司模式较适合中国当前的实际,这种模式的特点是“集团混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这既能有效地控制金融风险,又能有显著的“协同效应”,并且改革成本较低。最后,本文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组建及制度安排作了简要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