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53)
2023(14867)
2022(12375)
2021(11554)
2020(9888)
2019(22442)
2018(22024)
2017(43100)
2016(23016)
2015(26091)
2014(25822)
2013(25515)
2012(23820)
2011(21168)
2010(21469)
2009(20913)
2008(20239)
2007(18308)
2006(16538)
2005(15598)
作者
(66378)
(54810)
(54563)
(51983)
(35014)
(26427)
(25282)
(21202)
(20974)
(19836)
(18644)
(18598)
(17621)
(17511)
(17267)
(16964)
(16192)
(16103)
(16067)
(16043)
(13663)
(13382)
(13331)
(12655)
(12445)
(12382)
(12376)
(12185)
(11102)
(10776)
学科
(86667)
经济(86508)
管理(75996)
(73575)
(62300)
企业(62300)
方法(37261)
(34605)
数学(32312)
中国(32034)
数学方法(32006)
(30250)
金融(30246)
(29695)
银行(29664)
(28610)
(28487)
(24102)
财务(24060)
财务管理(24010)
(23649)
企业财务(23000)
业经(21666)
(18200)
地方(16848)
(16475)
(16324)
贸易(16305)
(15951)
农业(15547)
机构
大学(328901)
学院(325783)
(133381)
经济(130357)
管理(124426)
研究(107528)
理学(104884)
理学院(103741)
管理学(102162)
管理学院(101555)
中国(94231)
(74070)
(70145)
科学(61889)
财经(56819)
(54047)
中心(52503)
(51421)
(50452)
(50290)
研究所(47699)
北京(44733)
业大(44028)
财经大学(42526)
经济学(41762)
(40916)
(39702)
农业(39555)
师范(39226)
(39104)
基金
项目(205663)
科学(161720)
研究(151875)
基金(150577)
(130513)
国家(129417)
科学基金(111123)
社会(97044)
社会科(91933)
社会科学(91911)
基金项目(79214)
(78711)
自然(71266)
自然科(69593)
自然科学(69570)
教育(69431)
自然科学基金(68396)
(66888)
资助(62041)
编号(61956)
成果(52780)
(46522)
重点(46046)
(42881)
(42837)
(42545)
课题(42210)
教育部(40427)
创新(40250)
国家社会(40175)
期刊
(149954)
经济(149954)
研究(104191)
中国(69622)
(61633)
(52844)
金融(52844)
学报(49289)
管理(47791)
(45448)
科学(44113)
大学(37772)
学学(35387)
教育(31288)
财经(29371)
农业(29323)
技术(25282)
(24934)
经济研究(23875)
业经(23287)
问题(19804)
理论(18656)
(16960)
图书(16941)
财会(16889)
实践(16837)
(16837)
会计(16327)
国际(15552)
(15446)
共检索到5155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晗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美国的次贷危机凸现了金融控股公司在抵御金融危机中的作用。但金融控股公司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也导致了对其风险防范的艰巨性。而信息披露制度的建立和健全是风险防范的前提和基础,因此,非常有必要立足我国目前金融监管实际,借鉴国际金融监管经验,建立和健全我国金融控股公司信息披露法律制度。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殷健敏  徐喆  张军  张瑞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在法律间隙中的生存和发展,已成为我国金融业发展历程中一个特殊的现象。立法的滞后和监管的缺位,使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经营与发展缺少必要的法律保障和约束,蕴含了一定的风险。本文认为,从金融业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我国应对国内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持支持态度,应加快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立法,从市场准入、业务监管、风险控制和市场退出等方面规范和促进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晗  
文章认为,随着国际金融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快,金融创新的日益活跃,以及金融自由化思潮发展的影响,国际金融业呈现出高度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尤其是为了应对当前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构建金融风险防范法律制度尤为必要,包括完善金融监管和信息披露、激励相容、构筑金融机构防火墙和加强金融行业协会自律性等。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项俊波  
本文主要从完善金融立法的角度,分析我国金融风险的防范问题。文章首先回顾了相关研究成果,指出法律作为一种金融基础设施对金融运行质量的影响;其次分析了我国金融体系目前存在的三类比较突出的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跨市场、跨行业金融风险。从金融法律制度的视野来看,当前我国金融体系存在的高风险尤其是较突出的这三类金融风险,在很大程度上与一些法律制度的缺失或不完善有关,比如:有关征信管理法规的缺失;现行企业破产法律制度的严重滞后;对金融诈骗和违反金融管理秩序刑事责任追究方面的法律制度存在缺陷等等。为此,文章提出了下一步我国金融立法工作的四个重点。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林文兰  
我国现有的诸多金融控股公司在迅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着许多发展的阻力和危机。首先,金融控股公司的产生与发展缺乏政策和法律支持;其次,各类金融公司盲目任意发展。因此,加强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管理和健全相关制度,显得尤其重要。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程亚男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暴露出西方国家在金融法律制度上的漏洞和不足,为我国进一步完善和健全金融及相关法律制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教材。要从宏观视角重新描绘我国金融法律制度的理论图谱,完善金融立法上的诸多空白,通过法定程序修订不适应金融业经营监管需要的现行法律法规,推动我国金融业依法经营监管和法治建设向纵深发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侯雅丽  
本文对引起金融控股公司内部风险传递的内部交易以及防范内部交易风险的防火墙制度进行了比较分析,在对美国银行控股公司RFI/C(D)评级体系中对存款类子公司影响因素评估体系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要通过对金融控股公司内部交易的风险评估,确定防火墙"级别,"从而保证防火墙设立的科学有效,并对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内部交易风险评级进行初步探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宗成  陈平  
金融控股公司是金融业混业经营的产物,因其包含了不同的金融业务部门或非金融业务的多家控股公司,蕴含着巨大的金融风险。随着金融控股公司在我国的不断发展,如何更好地防范其带来的金融风险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金融控股公司风险的来源和其对传统金融监管带来的挑战,对我国现有监管结构下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提出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陆瑶  
我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制度型开放对ESG法律制度完善不断提出要求。现有法律规范呈现分段发展趋势,全国性规范以金融监管为主导,地方化路径上地方立法与央行试点齐头并行,上市金融机构受到证监会与交易所的共同规制。法律效力层级整体较低、相关规范政出多门、金融分业部门法少有作为,其根源在于法制框架未经类型化。将法律关系结构分解为金融规制关系、金融交易关系。在法律责任层次上,三分为强制披露、半强制披露和自愿披露。在吸取政策智慧、协调制度资源的同时,宜对五大披露内容指标作出强制性要求,根据“知情权-信息披露义务-法律责任”三方构造对ESG强制披露予以改进,在情景辨析下精细引入半强制信息披露,对于自愿披露既加强激励又防止滥用,将整套制度设计嵌入三层法律责任框架之中进行类型化完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邹立坤  
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金融业走向综合经营势在必行。金融控股公司作为中国金融业务综合经营的最优模式在给金融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将给中国金融业带来巨大的风险。为规范中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防范其存在的规制不足、规制过度及规制不当的问题,控制其法律风险,必须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同时入手。从宏观层面而言,必须界定金融控股公司及其法律地位、变革金融控股公司风险控制理念以及明确金融控股公司法律风险控制的基本原则。就微观层面来讲,具体制度设计应该从法人关系、资金链条、信息防火墙以及人事隔离等方面着手。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涂斌  
金融体制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工程,但目前金融业的风险隐患日渐凸现,影响了金融市场的发展。本文分析并设计控制与防范金融风险的制度框架。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童华  
随着我国加入WTO ,摒弃分业经营、逐步实现混业经营将成为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从两种混业经营模式的可行性比较入手 ,提出金融控股公司是我国金融业从分业到混业的现实选择 ,对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现状进行概述 ,探索我国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理想模式 ,并在分析我国发展金融控股公司所面临风险的基础上 ,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提出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