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78)
- 2023(15149)
- 2022(12953)
- 2021(12048)
- 2020(10295)
- 2019(23488)
- 2018(23145)
- 2017(45086)
- 2016(24384)
- 2015(27215)
- 2014(26943)
- 2013(26889)
- 2012(24615)
- 2011(22292)
- 2010(22369)
- 2009(20918)
- 2008(19608)
- 2007(17255)
- 2006(15280)
- 2005(13350)
- 学科
- 济(93273)
- 经济(93168)
- 管理(68299)
- 业(67562)
- 企(54778)
- 企业(54778)
- 方法(44407)
- 数学(39157)
- 数学方法(38802)
- 中国(31582)
- 融(27996)
- 金融(27995)
- 银(27081)
- 银行(27011)
- 农(26200)
- 行(26060)
- 财(25835)
- 业经(21314)
- 制(20795)
- 学(20595)
- 地方(19806)
- 贸(19175)
- 贸易(19160)
- 易(18690)
- 农业(17782)
- 务(16772)
- 财务(16709)
- 财务管理(16681)
- 企业财务(15890)
- 理论(15262)
- 机构
- 大学(349301)
- 学院(347398)
- 济(138272)
- 管理(135888)
- 经济(135309)
- 理学(118421)
- 理学院(117102)
- 研究(116234)
- 管理学(115132)
- 管理学院(114529)
- 中国(91256)
- 科学(73942)
- 京(73938)
- 财(64195)
- 农(62989)
- 所(59204)
- 业大(56582)
- 研究所(54392)
- 中心(53821)
- 财经(52294)
- 农业(50108)
- 江(48775)
- 经(47517)
- 北京(46576)
- 范(43736)
- 师范(43197)
- 经济学(42029)
- 院(41613)
- 州(40366)
- 财经大学(39134)
- 基金
- 项目(240192)
- 科学(186780)
- 基金(173732)
- 研究(170471)
- 家(153623)
- 国家(152357)
- 科学基金(129139)
- 社会(106944)
- 社会科(101476)
- 社会科学(101448)
- 省(94163)
- 基金项目(93281)
- 自然(85662)
- 自然科(83635)
- 自然科学(83610)
- 自然科学基金(82101)
- 划(79754)
- 教育(77622)
- 资助(71404)
- 编号(69053)
- 成果(54975)
- 重点(53988)
- 部(52383)
- 发(51225)
- 创(50170)
- 课题(47130)
- 创新(46858)
- 科研(46658)
- 计划(44915)
- 教育部(44353)
- 期刊
- 济(143753)
- 经济(143753)
- 研究(100871)
- 学报(61591)
- 中国(61334)
- 农(56313)
- 科学(53585)
- 管理(47314)
- 财(46061)
- 大学(45415)
- 学学(43190)
- 融(42502)
- 金融(42502)
- 农业(38240)
- 教育(33585)
- 技术(26804)
- 财经(25130)
- 业经(24380)
- 经济研究(23840)
- 经(21395)
- 问题(19482)
- 业(18886)
- 理论(17940)
- 科技(17588)
- 图书(16491)
- 实践(16458)
- 践(16458)
- 版(16335)
- 技术经济(16174)
- 业大(16150)
共检索到4985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春霄 贾金荣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文献和我国的实际情况都表明我国各省区金融排斥程度状况存在较大的省际差异。为研究金融排斥省际差异的影响因素,文章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经济、社会、人文地理等三个方面构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相关统计数据和Tobit模型进行了回归分析。计量结果显示,我国金融排斥程度的省际差异受地区工商业化水平、居民的收入水平、城市化水平、住房拥有状况、信息技术水平、地理特征、居民的受教育水平、人口年龄结构等因素的影响显著。根据计量结果,文章提出了要破解金融排斥难题需要促进各地区经济发展,政策要向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宗义 袁亮 刘亦文
首先,在阐述金融排斥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农村金融排斥省际差异研究的问题,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发现以往对农村金融排斥的研究多从定性角度进行理论阐述或者利用调查问卷进行理论总结。接着,选取1995~2009年的相关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29个省市区的农村金融排斥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出了我国各地区农村金融排斥的定量表示。最后,利用系统GMM方法建立了29个省市区农村金融排斥影响因素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指出前一期金融排斥水平、农村人口总数、农村教育水平、地区地理特征对我国农村金融排斥影响显著。
关键词:
金融排斥 二元经济结构 动态面板数据模型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高沛星 王修华
本文基于省际数据,采用变异系数法定量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排斥的区域差异,并利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法分析了形成我国农村金融排斥区域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金融排斥指数从0.91跨度到0.39,区域差异明显;形成我国农村金融排斥区域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收入因素、金融效率因素、就业因素和农业化水平;缓释我国农村金融排斥及其区域差异应从成因及影响因素切入,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关措施。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春霄 贾金荣
金融排斥问题是当前世界大多数国家面临的共同难题,要解决金融排斥问题首先必须对金融排斥的程度进行科学测算。文章借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编制的人类发展指数,构建了金融排斥指数的测度模型,确定了衡量金融排斥程度的金融服务的深度、金融服务的可得度、金融服务的使用度、金融服务的可负担度等四个维度和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省际数据和确定的金融排斥指数测度模型,对我国各省份的金融排斥程度进行了具体测度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各省区金融排斥程度普遍较重而且存在巨大差异。
关键词:
金融排斥 指数 省际数据 区域差异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振 何婧 臧日宏
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灰色聚类分析法,基于吉林省39个县的数据,对县域农村金融排斥地域差异及影响因素进行测度,结果表明:1)吉林省县域金融排斥严重,金融排斥指数FEI(Financial exclusion index)>0.5的县占44%;2)县域农村金融排斥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FEI>0.5的县,50%以上分布在东部地区;3)东部地区半数以上的县FEI≥0.5;4)第一产业比重越高、城乡收入差距越大,则农村金融排斥越严重;5)工资性收入的比重越高、农村金融贡献度越大、农户人均收入水平越高,则金融排斥程度越低。缓解农村金融排斥应该根据影响因素的作用方向采取针对性措施。
关键词:
金融排斥 影响因素 灰色关联 灰色聚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林芳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城市地区。从金融排斥的角度展开研究,能够进一步了解我国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状况。在本文中,笔者对农户金融排斥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指出农户金融排斥现象多方面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应在惠普理念的指导下,加大农村地区的政策倾斜,构建多层次的金融结构体系。
关键词:
农户 金融排斥 影响因素 机制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春霄 贾金荣
我国农村地区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金融排斥问题。为研究农户受金融排斥的影响因素,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基于陕西省472个农户的调研数据,运用probit回归模型对其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农户是否受到贷款排斥即受到家庭中是否有成员担任村干部或是否有亲戚朋友在当地金融机构工作、农户家庭的年纯收入、农户家庭务农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和户主的文化水平等四个因素的影响;农户是否受到储蓄排斥即受到农户家庭的年纯收入、农户家庭的劳动力数量、农户对金融机构是否信任、农户家庭是否拥有电脑、农户家庭距最近金融机构的距离等五个因素影响,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并得出了相应的政策启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林芳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城市地区。从金融排斥的角度展开研究,能够进一步了解我国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状况。在本文中,笔者对农户金融排斥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指出农户金融排斥现象多方面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应在惠普理念的指导下,加大农村地区的政策倾斜,构建多层次的金融结构体系。
关键词:
农户 金融排斥 影响因素 机制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贵港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陈万基
农村金融排斥是指农村金融改革虽然取得相当的成效,但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村居民收入提高的促进作用有限的这样一种阶段性农村金融市场表现。本文通过对比国内外农村金融市场发展历程,采用皮尔逊系数法对造成我国农村金融排斥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计量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村地区贷款贡献率、就业人员数以及农业化水平是造成农村金融排斥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另外,采用变异系数法对我国不同地区进行差异性区分,并分析了农村地区金融排斥的区域差异化程度,排斥指数从0.94跨度到0.41,区域化的差异极其明显。最后借鉴英美等发达国家在农村金融排斥治理过程中所采用的有效措施,并结合国内地区性农村的实际情...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吕勇斌 邓薇 颜洁
本文在对金融排斥测度相关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基于金融服务的可得度、使用度和使用效用三个维度构建金融排斥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31个省份2005—2012年的金融排斥状况进行测度,采用探索性空间分析考察金融排斥的空间特征,采用证实性空间数据分析金融排斥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我国各地区的金融排斥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在考察期内,经济增长与金融排斥正相关,产业结构与金融排斥负相关,人口结构对金融排斥具有显著影响,而交通便利程度却并未如预期般具有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加强区域金融合作、促进产业结构合理调整等政策建议,以缓解区域金融排斥现象。
关键词:
区域金融 金融包容 金融排斥空间效应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雷汉云
笔者基于我国贫困地区10个县1682个样本使用金融服务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方法对完全金融排斥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居民就业、收入和受教育程度对完全金融排斥有重要的影响,其他的影响因素还有区域、年龄、房产权和家庭规模。研究结果还表明性别、婚姻、健康、民族、社会阶层对完全金融排斥的影响不明显。本文认为贫困地区居民金融排斥问题的解决需要有关方面采取措施提高居民的收入、改善金融服务的结构、提高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增加贫困地区居民家庭财产的累积。
关键词:
完全金融排斥 贫困人口 金融服务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石先进 黄琦 陶建平
通过对2007~2014年我国31个省(市)的省际面板数据的研究发现:我国大部分地区存在严重的农业保险排斥,且整体呈现两极分化;各地区农业保险排斥程度波动较为明显,近年来有上升的趋势;补贴、农业风险水平和农业种植面积等因素能够缓解农业保险排斥,而市场集中度、第一产业增加值、自然灾害救助、农村社会保险和农村金融资源等因素会加重农业保险排斥。
关键词:
农业保险排斥 补贴 HHI 区域差异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石先进 黄琦 陶建平
通过对20072014年我国31个省(市)的省际面板数据的研究发现:我国大部分地区存在严重的农业保险排斥,且整体呈现两极分化;各地区农业保险排斥程度波动较为明显,近年来有上升的趋势;补贴、农业风险水平和农业种植面积等因素能够缓解农业保险排斥,而市场集中度、第一产业增加值、自然灾害救助、农村社会保险和农村金融资源等因素会加重农业保险排斥。
关键词:
农业保险排斥 补贴 HHI 区域差异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建军 张丹俊
由于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企业信贷资金配置也存在明显的区域失衡问题。研究中小企业金融排斥的省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对于差别化金融政策制定与实施、提升金融效率、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基于金融排斥理论,构建了五维度中小企业金融排斥指标体系,设计省域中小企业金融排斥指数并测度构成因素的贡献度。结果表明,金融排斥省域差异主要表现为东部地区中小企业自我排斥程度较轻,而中西部地区较重;金融供给方排斥因素占主导,其中地理排斥影响最大;技术条件排斥略大于金融需求方主动排斥。因此,减缓中小企业金融排斥需要从不同地区金融服务供给者与信息机制建设等方面入手,同时引导企业降低自我排斥,提升融资效率。
关键词:
中小企业 金融排斥 省域差异 影响因素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鲁强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中国农村金融排斥的内在机理,提出农村金融排斥六维度假设,并构建农村金融排斥模型(EXCLUDED)和农村金融排斥程度的测算指标。农村金融市场是一个多维复杂的体系,影响中国农村金融排斥的最主要因素为价格排斥和营销排斥,且政府财政支农、调控利率等干预手段在省域范围内存在失灵,农村金融排斥程度在省域范围以及地域范围内差异较大,同时农村金融六个维度排斥程度之间的差异也相当大。解决农村金融市场排斥问题需打"金融组合拳",促进中国各省市农村经济的稳定与协调发展,改善农村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