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40)
- 2023(5950)
- 2022(5031)
- 2021(4813)
- 2020(4223)
- 2019(9519)
- 2018(9531)
- 2017(19249)
- 2016(10025)
- 2015(11724)
- 2014(11785)
- 2013(11944)
- 2012(11517)
- 2011(10436)
- 2010(10999)
- 2009(11170)
- 2008(10627)
- 2007(9800)
- 2006(9123)
- 2005(8552)
- 学科
- 济(43028)
- 经济(42980)
- 业(29875)
- 管理(28635)
- 融(26519)
- 金融(26519)
- 银(24645)
- 银行(24637)
- 行(23965)
- 企(23836)
- 企业(23836)
- 中国(22276)
- 方法(18461)
- 数学(16567)
- 数学方法(16390)
- 制(14452)
- 财(13894)
- 农(12138)
- 中国金融(11230)
- 贸(10337)
- 贸易(10322)
- 易(10181)
- 地方(9299)
- 业经(9233)
- 务(8967)
- 财务(8943)
- 财务管理(8922)
- 体(8723)
- 企业财务(8515)
- 农业(7821)
- 机构
- 大学(153014)
- 学院(151445)
- 济(68300)
- 经济(66794)
- 管理(54367)
- 研究(50475)
- 中国(48664)
- 理学(45140)
- 理学院(44706)
- 管理学(44020)
- 管理学院(43754)
- 财(36550)
- 京(32310)
- 财经(28459)
- 科学(26668)
- 经(25603)
- 所(25480)
- 中心(25473)
- 江(22730)
- 经济学(22679)
- 研究所(22365)
- 融(21769)
- 金融(21396)
- 北京(21350)
- 财经大学(21153)
- 银(21138)
- 农(20815)
- 经济学院(20618)
- 银行(20377)
- 州(19419)
- 基金
- 项目(84871)
- 科学(65694)
- 研究(65639)
- 基金(60979)
- 家(51236)
- 国家(50762)
- 科学基金(42690)
- 社会(41932)
- 社会科(39879)
- 社会科学(39870)
- 省(31943)
- 基金项目(31171)
- 教育(30155)
- 编号(27676)
- 资助(26949)
- 划(26740)
- 成果(24844)
- 自然(24737)
- 自然科(24144)
- 自然科学(24138)
- 自然科学基金(23698)
- 部(19963)
- 重点(19001)
- 课题(18969)
- 发(18736)
- 性(18149)
- 教育部(17660)
- 项目编号(17492)
- 创(17414)
- 国家社会(17252)
共检索到2494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何薇薇
加入WTO后不断扩大的金融开放进程将对我国现行汇率形成及管理制度造成一系列冲击。在开放条件下要形成有效的汇率安排 ,我们必须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 ,逐步扩大汇率的波动区间 ,实现目标区间浮动的汇率管理体制 ,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 ,促进资本项目的有序开放 ,并加强汇率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的协调 ,以抵御金融开放对汇率造成的冲击 ,保障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明珅
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我国金融开放的步伐也在加快,这对维护国家金融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总结了美、韩两国金融开放的经验与教训,分析了我国金融开放对金融安全的考验,并有针对性地对我国未来金融开放路径、风险防范措施、监管制度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开放 金融安全 开放路径 监管制度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雷达 于春海
20世纪80年代以后,理论研究对货币政策目标和汇率制度选择问题进行了新的诠释,国际经验为此提供了实证支持。应用于中国的现实情况,在开放和发展进程中,不完全的资本流动性、现实经济中的多重政策目标以及宏观经济内外失衡之间的传导机制,使得中国在实施货币政策的同时,应该而且能够维持汇率的相对稳定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强 祁敬宇 王翠琳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汪陈 田子义 曹韩
文章指出积极稳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是人民币汇率改革循序渐进的内在要求,也是经济金融市场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与汇率制度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更加开放的资本项目需要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包括短期的汇率目标制和中长期的有管理的真正的浮动汇率制度。
关键词:
资本账户 汇率目标区 浮动汇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聪 张铁强
亚洲金融危机和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但在经济开放进程中这两次危机冲击特点和结果均有所不同。本文对开放进程中金融危机向国内传导的渠道进行分析,利用指标对比分析法、干扰模型、脉冲响应以及方差分解技术分析比较了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冲击的不同影响机制。研究结论表明,在经济开放进程中,美国次贷危机对国内经济的冲击要远超于亚洲金融危机;在资本项目没有完全开放条件下,国际贸易渠道越来越成为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向国内传导的重要渠道;尽管经济开放增加了金融风险,但良好的制度设计和金融风险管理手段的加强,使金融危机通过金融渠道传导而产生的冲击波有所降低。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贺晓波 郝颖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加深,各国逐步放松资本管制,货币替代已成为开放经济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会对一国经济产生多方面的影响。近年来,我国金融体制改革逐渐加快,这使得未来几年我国极有可能会面临货币替代的变化,从而影响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研究分析了我国金融改革进程中货币替代程度的变化,并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1994Q1—2013Q3近20年间影响我国货币替代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名义有效汇率对我国货币替代程度的影响最为显著,呈正相关关系。通过多元分段回归的方法进一步研究发现,以汇率制度改革为例的金融开放将使得各因素对货币替代的影响程度更大。为保障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有序推进金融开放,应正...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小琪 谢春凌
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新变化和我国经济的崛起,我国资本项目进一步开放面临新的契机。本文在回顾和总结我国资本项目开放基本历程的基础上论述了进一步开放的必要性、紧迫性与可行性,提出了进一步开放的建议,并评析了相关质疑。
关键词:
资本项目 开放 金融和经济 国际化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钱晓霞 王维安
随着中国金融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人民币汇率波动、短期国际资本和股票价格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文章首先构建了TVP-SV-VAR模型,实证分析了汇率波动、短期国际资本和股价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存在着较强的联动效应,联动关系与中国金融环境的变化紧密联系。接着文章构建了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分析了在外界突发性事件冲击下汇率波动和短期资本对中国股市的非对称效应。实证结果表明,随着金融开放进程的推进,汇率波动和短期资本对股市的冲击将不断增加,中国一方面需要维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加强对短期资本流动的监管;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完善金融体系从而增强股市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同时也要把握金融开放的节奏,稳...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黄玲
本文在对世界195个国家1980~2009期间的相关经济与金融数据的考察测算的基础上,从多角度定量衡量了中国30年来在参与世界金融一体化进程中的总量与结构上的走势特征,并着重对中国和主要国际储备货币国家以及其他新兴市场国家进行了对比分析。这些分析有助于我们思考中国下一步金融改革开放的节奏与步骤。
关键词:
金融一体化 资本管制 人民币国际化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白钦先 常海中
在履行加入世贸组织承诺方面,中国金融业不仅全部履行了当初的承诺,而且做出了许多超出承诺的金融市场开放。在金融某些领域,中国的开放程度远远大于一些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甚至欧美发达国家。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们仍应力图在与他国的经济往来和市场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尽最大的可能保护本国金融业。
关键词:
中国金融 WTO 对外开放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飞翔 王雷
对外开放带来的深刻变化既是生产资源配置的全面重组,更是经济利益关系的广泛调整。当前我国已经转变成一个高度开放的经济运行体系,开放过程中一些潜在的利益矛盾逐步显现出来,今后进一步推进和深化对外开放需要高度重视利益关系的协调,努力建立利益均衡的开放经济模式,避免因利益矛盾激化而给开放进程带来不利的冲击。一方面,深化开放要高度关注对国内不同经济主体的影响,把促进内部利益关系和谐摆到突出的战略位置上;另一方面,扩大开放要重视处理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在建立和谐的世界经济体系中承担更多的义务。
关键词:
对外开放 利益关系 利益协调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振耀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海珍 李苏骁 史芳芳
随着中国资本项目开放进程的推进,跨境证券投资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冲击日益增强。在此背景下,本文首先通过构建考虑了资本市场收益率以及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的ISLM-BP模型对跨境证券投资与中国国内金融市场的相互影响机理进行了理论探究,并基于中国2005年7月—2016年8月的月度数据,运用马尔科夫区制转移向量自回归模型对中国资本账户开放进程中跨境证券投资与人民币汇率、股票市场收益率、短期利率的联动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四者的关联性存在明显的区制特征,区制1主要包括次贷危机时期(2007—2008年)、欧债危机时期(2010—2012年)以及后金融危机时期(2015—2016年),经济呈现"股票市场收益率较低、跨境证券投资较少、短期利率较高、金融市场波动性大"的状态;区制2主要包括次贷危机前夕(2005—2006年)、次贷危机后的量化宽松时期(2009—2010年)以及欧债危机后的调整期(2013—2014年),经济呈现"股票市场收益率较高、跨境证券投资较多、短期利率较低、金融市场波动性小"的状态。第二,当处于资本市场化进程较快、金融市场波动性较大的区制阶段(区制1)时,跨境证券投资与国内金融市场的联动关系更加明显。本文研究结论对于我国进一步开放资本市场具有借鉴价值和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