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08)
2023(11852)
2022(10028)
2021(9242)
2020(8104)
2019(18731)
2018(18462)
2017(36657)
2016(19563)
2015(22151)
2014(22193)
2013(22262)
2012(21153)
2011(19131)
2010(19467)
2009(18816)
2008(18259)
2007(16357)
2006(14209)
2005(13030)
作者
(57271)
(47901)
(47620)
(45921)
(30678)
(23074)
(22088)
(18496)
(18024)
(17083)
(16218)
(16110)
(15229)
(15128)
(15104)
(14973)
(14591)
(13989)
(13973)
(13881)
(11918)
(11760)
(11682)
(10948)
(10848)
(10746)
(10715)
(10487)
(9803)
(9536)
学科
(86086)
经济(85997)
(56674)
管理(54894)
(45020)
企业(45020)
方法(43174)
数学(39324)
数学方法(39039)
中国(29015)
(28759)
金融(28757)
(27262)
银行(27237)
(26256)
(25581)
(22349)
(20370)
地方(17844)
(17677)
贸易(17663)
(17184)
(16838)
业经(16822)
财务(16809)
财务管理(16764)
企业财务(16082)
(15827)
农业(14900)
(12592)
机构
大学(290904)
学院(288434)
(125750)
经济(123137)
管理(109166)
研究(96145)
理学(93942)
理学院(92894)
管理学(91530)
管理学院(90991)
中国(79811)
(61842)
(60224)
科学(56160)
财经(49717)
(48502)
(47190)
中心(46589)
(45111)
研究所(43748)
(42254)
经济学(41047)
业大(40620)
北京(38024)
经济学院(37606)
农业(37398)
财经大学(37221)
(35915)
师范(35552)
(34557)
基金
项目(186085)
科学(147049)
基金(137607)
研究(135020)
(119257)
国家(118311)
科学基金(101206)
社会(87569)
社会科(83387)
社会科学(83365)
基金项目(72988)
(71280)
自然(64553)
自然科(63083)
自然科学(63062)
教育(62373)
自然科学基金(61982)
(60440)
资助(57306)
编号(54159)
成果(44652)
(42889)
重点(42101)
(40122)
(38738)
教育部(37073)
课题(36934)
国家社会(36894)
创新(36337)
科研(36153)
期刊
(131066)
经济(131066)
研究(87109)
中国(51305)
(47544)
(44056)
金融(44056)
学报(43624)
(41667)
科学(39508)
管理(37249)
大学(32898)
学学(31202)
农业(26972)
财经(25553)
教育(24603)
经济研究(22352)
技术(22244)
(21810)
业经(20530)
问题(18574)
(16451)
理论(15622)
统计(14700)
技术经济(14488)
实践(14039)
(14039)
商业(13966)
(13953)
国际(13677)
共检索到4273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谢寿琼  胡德  韩健  
新形势下,鼓励各地区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扩大金融对外开放,加强区域金融开放的联系,对于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在对国内外金融开放水平测度指标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构建适用于我国实际的金融开放水平指标体系,对我国金融开放水平进行了测度,并对其空间关联特征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金融开放的空间关联性和非均衡性,体现了加快推进区域联动的重要性。因此,我国应在充分重视发挥区域优势的同时,加强地区之间金融开放的协调联动,以进一步促进地区间经济金融的协调发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宋翠玲  
各区域间金融发展的差异对经济发展差距有无影响以及影响机制如何成为经济学研究的一项任务。以塞尔指标衡量我国经济与金融发展差距,发现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与金融发展差距呈现一致的变动关系,且金融差距大于经济差距。由此引出的基本判断是我国区际经济差距的逻辑原因有金融因素,进而采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判断我国省际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从中可以明确我国东部地区金融成长偏重于内生状态,而中西部地区更倾向于外生状态。考虑到改革的总体方向,并借鉴东部地区的经验,放松金融抑制、催化内生金融成长无疑是全面促进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柏宝春  
关联性是分析金融机构间风险传染效应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关联性视角,运用线性GARCH检验等方法度量金融机构风险传染效应。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平稳时期,金融机构内部传染占主流;危机期间,金融跨行业间相互传染显著提升,其中以银行业传染效应尤为显著。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玉梅   陈洋毅   刘璐   李儒宣达   夏一凡  
提升经济韧性,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于新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绿色金融是提升经济韧性、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文章基于2012-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熵值法测度绿色金融发展水平,运用普通面板回归与空间效应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实证检验绿色金融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空间溢出效应及其非线性影响效应。文章从多个维度分析了绿色金融对区域经济韧性的作用,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绿色金融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及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绿色金融能够提升本区域的经济韧性,并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对周边区域的经济韧性产生积极影响,绿色金融对本区域和周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38、0.31;(2)绿色金融对东部各省市经济韧性的促进作用最强,中部次之,西部最弱,其直接效应依次为0.40、0.33和0.24;间接效应也存在相同的趋势。基于研究结论和讨论,文章提出积极参与国际绿色金融合作、提升绿色金融创新水平、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和健全绿色金融教育体系等政策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金雪  殷克东  张栋  
文章对我国陆海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与检验,通过对2001-2013年的陆域经济与海洋经济数据比较作直观的分析;基于陆域经济与海洋经济1996-201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作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验证陆海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运用Matlab分析海洋经济与陆域三大产业之间的灰色关联度;总结沿海各省市的发展状况及陆海经济的关系,对我国沿海省市陆海关系模式进行划分。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舒廷飞  
在金融资产选择理论框架下,从居民投资角度建立了寿险保费收入与部分金融资产间的ECM模型,结果发现:储蓄增长对寿险保费收入短期的贡献大于长期的贡献,加息会在短期内刺激保费增加但长期内却有抑制作用,国债和股票受结构性因素影响未表现出和寿险保费有长期均衡关系。寿险公司应在短期内把部分储蓄转化成保费,在长期内要开发新的营销渠道、加快寿险产品创新、加强保障型产品的开发。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梅  
金融资产结构与宏观经济波动是关联的,金融资产结构的变化会冲击实体经济,从而形成经济周期波动。基于中国时序数据的脉冲响应函数检验和方差分解结果显示,金融资产结构的变化不仅会冲击宏观经济,而且这种冲击作用将会持续7~10年的时间。短期和长期的冲击作用有可能是截然相反的。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林博  吴卫星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否影响家庭金融资产选择?文章选取2003年第三季度—2017年第四季度、时间跨度涵盖58个完整季度的居民储户调查数据和货币、财政政策变量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会影响微观家庭的金融资产选择,尤其是对于家庭储蓄存款配置意愿和股票基金投资意愿具有影响。政策对于家庭金融资产选择意愿的短期冲击和长期影响均存在,政策制定者应对居民金融资产选择意愿进行充分关注,及时进行资本市场风险管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钟永红  王其发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不同金融市场间的联动性特征日趋显著,为深入探究这一问题,本文综合使用SVAR模型和DCC-GARCH模型考察了货币市场、股票市场和外汇市场之间的价格溢出效应及动态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危机后,股票市场向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的价格溢出效应开始显现;货币市场与股票市场、货币市场与外汇市场之间的联动关系存在显著的时变特征,且货币市场与股票市场之间的联动性最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凯  杨亚萍  张淑文  甘畅  刘浩龙  
为厘清旅游产业集聚对碳排放的影响程度,采用区位熵和分解加总法分别测算2001—2016年中国旅游产业集聚度和碳排放强度,继而运用重心分析、空间自相关法探究其空间演变及内在关联特征,最后构建二者的回归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旅游产业集聚和旅游业碳排放强度在空间上分布不均衡,旅游产业集聚呈现出东中部高、西部低的分布格局,而旅游业碳排放强度与其相反;(2)旅游产业集聚重心分布在河南省驻马店市与南阳市及其交界地带,其演变轨迹整体向西北小幅偏移,移动距离约为112.362 km;旅游业碳排放强度的重心分布在陕西省商洛市、安康市和湖北省十堰市境内,其重心轨迹整体呈现出南略偏东的态势,移动距离约为256.734 km;(3)旅游产业集聚会显著降低旅游业碳排放强度;旅游产业集聚和旅游业碳排放强度存在空间负相关关系;高集聚-低排放类型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广东、贵州和云南等省区;低集聚-高排放类型分布在新疆、内蒙古、宁夏、甘肃以及青海等省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婷  李文兴  
文章利用1982—2012年的数据对碳排放、对外贸易、金融发展、能源消耗、经济增长等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通过ARDL边限检验法对各个变量之间的长期协整关系进行检验,得出长期关系和短期误差修正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金融深化对碳排放的影响是非线性倒U型关系,能源消耗与碳排放量之间呈正相关,经济增长与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满足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贸易开放与碳排放量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对外贸易并未引起污染转移。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仁祥  安子铮  
从金融创新的实践中发现,金融创新对于金融稳定存在多种影响,既有有利的,也有不利的。因此,通过分析金融创新对于金融稳定的影响机理和影响效应,以及建立德尔菲金融创新效应评价体系,可以发现有利于金融稳定的金融创新,从而在金融创新付诸实践前做到有效甄别,以减少乃至避免社会福利的损耗。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政  梁琪  涂晓枫  
基于信息溢出的视角,本文构建了2008-2015年我国上市金融机构之间的关联网络,通过网络分析法解构了金融网络的总体关联性以及部门内和部门间的关联特征,并采用金融机构微观层面的数据实证分析了网络关联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我国金融机构的关联网络具有"小世界现象"和"无标度特性"等复杂网络性质,同时,2012年以来我国金融机构的总体关联性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且2014年的关联程度甚至超过了金融危机期间,反映出近年来我国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在不断累积。研究还发现金融机构影子业务规模的快速扩张是我国金融机构关联水平上升的重要因素。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解强  陈千红  
保险和银行是金融体系最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本文运用VAR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及Johansen协整检验对保险发展和银行发展的关联性进行检验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保费收入和储蓄存款之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关系,且短期内储蓄存款对保费收入有较强的引导关系,长期内则相反。因此,我国保险业和银行业之间具有一定的联动性,且短期内银行占主导作用。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林宏  蔡宏波  
本文通过引入货物贸易开放度、服务贸易开放度、外商直接投资开放度三个开放度指标,而后采用两变量VAR模型分析1984-2003年20年间我国各对外贸易开放度指标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较强的正向交互响应作用,而且二者长期响应作用的程度更显著、更稳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