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37)
2023(10934)
2022(8594)
2021(7804)
2020(6525)
2019(14820)
2018(14662)
2017(29158)
2016(15431)
2015(17712)
2014(17543)
2013(17229)
2012(16118)
2011(14566)
2010(15073)
2009(14657)
2008(13981)
2007(12709)
2006(11899)
2005(11222)
作者
(45335)
(37072)
(37059)
(35507)
(23749)
(17432)
(17071)
(14335)
(14038)
(13480)
(12766)
(12606)
(11955)
(11930)
(11708)
(11648)
(10980)
(10800)
(10790)
(10553)
(9524)
(9244)
(9017)
(8662)
(8562)
(8530)
(8437)
(8155)
(7621)
(7280)
学科
(65971)
经济(65892)
(43831)
管理(42776)
(35032)
企业(35032)
中国(29410)
(29165)
金融(29164)
(27969)
银行(27948)
(27106)
方法(25586)
数学(22440)
数学方法(22213)
(20045)
(19484)
(19022)
业经(16542)
地方(14460)
(13205)
贸易(13189)
(12848)
(12776)
农业(12697)
(12134)
财务(12092)
财务管理(12059)
(11964)
中国金融(11594)
机构
大学(226525)
学院(224996)
(98596)
经济(96507)
管理(81888)
研究(79407)
中国(71231)
理学(68762)
理学院(68000)
管理学(66796)
管理学院(66367)
(51576)
(48632)
科学(44109)
(40475)
财经(40067)
中心(37943)
(36328)
研究所(36002)
(35021)
(34740)
经济学(32223)
北京(31571)
财经大学(29990)
经济学院(29188)
(28816)
师范(28532)
业大(28531)
(28386)
(28224)
基金
项目(136372)
科学(107572)
研究(101951)
基金(99929)
(86374)
国家(85653)
科学基金(72784)
社会(66053)
社会科(62703)
社会科学(62681)
基金项目(52006)
(51652)
教育(46323)
自然(44896)
(43960)
自然科(43875)
自然科学(43861)
自然科学基金(43102)
编号(41405)
资助(41263)
成果(35360)
重点(31170)
(31030)
(30355)
课题(28923)
(28335)
国家社会(27781)
(26937)
教育部(26909)
创新(26619)
期刊
(113289)
经济(113289)
研究(75917)
中国(46865)
(44504)
金融(44504)
(38714)
(32745)
管理(32418)
学报(32170)
科学(30129)
大学(25128)
学学(23570)
教育(22348)
农业(21104)
财经(20696)
经济研究(18916)
业经(17848)
技术(17796)
(17706)
问题(15511)
(13605)
理论(13456)
国际(12758)
实践(11947)
(11947)
商业(11116)
现代(10908)
统计(10638)
技术经济(10634)
共检索到3636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波  
次贷危机暴露了美国自1999年金融现代化法以来的监管滞后,促使其创建目标性监管体制以控制全面市场风险。在我国,以金融控股集团为代表的双重市场转型进展迅速,必须优化各分业监管机构的协调机制。可以借鉴美国渐进式的改革思路,在现阶段依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九条制定实施细则,落实以央行为市场稳定性监管人的金融监管协调体制,并尽快启动对金融控股集团的全面监管。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波  
作为机构和产品双重转型的产物,以花旗为代表的金融控股集团内含全面市场风险,并在次贷危机中产生严重损失。鉴于功能性监管机制的滞后,美国08监管改革蓝皮书提出建立基于目标的最优化监管架构。我国金融控股集团处于主业突出、效益明显的起飞阶段,但积累的风险亟需规范的监管框架。近期应强化集团风险内控机制,并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实现监管协调机制的实体化,着力夯实主监管机制;从长期来看,应推动金融控股集团专门立法,并最终建立以综合化市场为基准的统一金融监管实体。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顾洪梅  杨文丽  何建华  
任何金融监管模式都是依赖于金融体系制度结构设计的。碳金融创新和碳市场的出现已经使金融公司和金融系统的风险特征更复杂。碳金融运作国际化的加强已经突出了监管的国际因素,我国一些关于监管机构制度结构的传统假设受到了挑战。研究发现,我国金融监管目前采用的分业监管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碳金融发展的需要,有必要建立碳金融综合监管模式,该模式可以实现规模经济性,提高监管效率和效果。通过对多种子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碳金融综合监管的最佳选择应该是双峰模式。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卢玉志  郑建中  王向东  
"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稳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也必然要求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体制进行改革。本文借鉴一些有代表性的国家在开展金融业综合经营实践方面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金融控股公司是比较适合我国的综合经营模式,我国要建立同综合经营相适应的一元化的金融监管体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保婵  
资产评估是现代市场经济中发挥基础作用的专业服务行业,有效的市场监管能够促进资产评估服务质量提升。文章通过从资产评估服务市场监管现状出发,发现存在监管主体缺乏沟通协调、监管方与被监管方缺乏平等协商对话机制和对被监管方主动履行职责的激励机制等问题,借鉴回应性监管理论的"回应、塑造、协同和关系性"四个精髓,分析回应性监管理论在资产评估服务市场监管的适用性,最后提出组建多元化的监管主体、增加监管客体履行责任的激励措施、建立评估服务市场监管的主体沟通协调机制、建立监管方与被监管方平等的协商对话机制等完善资产评估服务市场监管的建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萌萌  叶耀明  
本文测度中国金融子行业(银行业、证券业与保险业)间的动态风险相关性,并验证调整分业经营壁垒的综合化经营监管政策对跨行业交叉金融风险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综合化经营监管总体上对交叉性金融风险的影响作用较小。内部综合化经营壁垒的放松对跨行业交叉风险具有微小的正向作用;外部综合化经营壁垒的放松对交叉风险的正向影响程度相对较大,但金融控股公司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稳定风险的作用。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黄宪  
1998年4月,从美国传来的一系列大型金融机构之间实行强强合并的信息中,花旗公司与旅行者公司宣布组成花旗集团最具震憾力。它意味着在理论上和法规上最强调金融分业主义的美国,正在放弃传统的金融管理模式,而选择更具国际竞争力,更符合现实经济需要的综合性商业...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冯彦杰  齐佳音  
股权众筹融资模式是一种典型的新业态互联网金融模式。处于股权众筹融资产业链核心的股权众筹平台近年来快速发展,并伴随着道德风险、法律风险、投资风险和管理风险4大风险类别。基于回应性监管原理,对金融新业态的回应性监管,在行业发展初期应该采取超罚策略与鼓励强化自我监管策略同时使用的方法,使全行业树立底线思维,防止大规模道德风险的产生。同时应通过监管逐步升级、引入和加强第三方监管、倡导强化自我监管、加强与行业内发展较快企业的沟通等多种方式建立多方共治的"大监管"格局,防止严重的法律风险、投资风险发生,并改善管理风险。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吴英霞  
在天策公司案~①中,最高人民法院将金融监管政策作为司法案件裁判依据的做法引发了学界争议,其争议的根源在于公法与私法自治的边界问题。对此问题,学者多从历史视角和价值判断视角分析公私分立以及私法自治的正确性,却无视私法自治在方法论上的"无能为力"。从方法论视角观之,公法与私法的分立源于还原论,但还原论自身的逻辑缺陷以及其在金融监管领域的失灵,使其难以契合公私共治的金融法。与还原论相比,系统论具备时间与空间的系统化思维,对于金融法公私兼具的二元化规范结构的协调具有重要意义。金融系统论强调金融活动的发展性和金融活动的关联性,要求私人行为之中融入宏观思维、公法治理之中兼顾金融交易行为,由此弱化公法与私法之间的屏障,破解个体行为引发的集体困境。然而,在目前公私分立的立法体系下,私法之中的系统化思维,多以原则性规定作出,系统化思维尚难以演进成为法律规则。司法的灵活性与能动性使得司法领域可以率先践行金融系统论思维,通过对金融活动的个案纠正来发挥金融监管政策规则在金融系统运作中的指引、规范作用,促进金融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鲁国强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化,在香港、上海、深圳、北京以及天津等地建立离岸金融市场的问题受到广泛关注。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对世界经济以及东道国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然而,离岸金融市场存在一定风险,监管不当将引发金融市场动荡和危机,影响国内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本文分析了离岸金融市场的潜藏风险、监管模式及监管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离岸金融市场建设中的监管模式选择问题。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彭虹  
近20年来,各国金融业,包括对银行业、非银行金融机构、证券市场在内的综合监管的趋势已十分清晰。总结金融业综合监管的国际经验,考察综合监管模式正反两面的理论,并对各国监管的实践经验进行评价,得到的启示是:第一,完整意义上的综合金融监管意味着对保险业和证券业更高的监管水准,以及对金融行业监管更大的一致性;第二,完整意义上综合金融监管并不具有缩减监管人力资源和监管规模的意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邹震田  何力军  
过去两三年,中国金融市场经历了太多的繁华与衰落,尤其是资本市场的波动,不断以新的形式刷新我们的阅历和认知。2016年初,我们经历了两天四度熔断的"奇观"和千股跌停的痛苦。这些起起落落的资产价格背后隐含着的是金融风险的表现特征与产生逻辑转变。当前,"防控金融风险"已经成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重要议题之一。金融监管与金融风险必然是互为关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邹震田  何力军  
过去两三年,中国金融市场经历了太多的繁华与衰落,尤其是资本市场的波动,不断以新的形式刷新我们的阅历和认知。2016年初,我们经历了两天四度熔断的"奇观"和千股跌停的痛苦。这些起起落落的资产价格背后隐含着的是金融风险的表现特征与产生逻辑转变。当前,"防控金融风险"已经成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重要议题之一。金融监管与金融风险必然是互为关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潘功胜  
发达国家金融业综合经营情况回顾历史,发达国家金融业综合经营主要经历了几个阶段。20世纪30年代以前,各国没有明文限制金融业综合经营,在市场竞争推动下,自发形成了综合经营的局面。1929~1933年大萧条后,分业经营成为各国监管机构的共识,各国纷纷出台措施,严禁商业银行从事投资银行等高风险业务。美国1933年出台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标志着全球进入分业经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