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30)
- 2023(17054)
- 2022(14572)
- 2021(13749)
- 2020(11406)
- 2019(26581)
- 2018(26313)
- 2017(50911)
- 2016(27370)
- 2015(30933)
- 2014(31096)
- 2013(30776)
- 2012(28063)
- 2011(25363)
- 2010(25777)
- 2009(24594)
- 2008(23595)
- 2007(21007)
- 2006(18819)
- 2005(17044)
- 学科
- 济(110775)
- 经济(110624)
- 管理(84039)
- 业(79625)
- 企(67074)
- 企业(67074)
- 方法(50992)
- 数学(44729)
- 数学方法(44122)
- 中国(35770)
- 财(31847)
- 融(30416)
- 金融(30412)
- 银(29667)
- 银行(29630)
- 农(29453)
- 行(28534)
- 制(28197)
- 业经(25334)
- 地方(21923)
- 学(21522)
- 贸(20764)
- 贸易(20743)
- 务(20349)
- 财务(20263)
- 财务管理(20222)
- 易(20216)
- 企业财务(19265)
- 农业(19181)
- 理论(18881)
- 机构
- 大学(395924)
- 学院(394140)
- 济(161510)
- 经济(157958)
- 管理(155514)
- 理学(133738)
- 理学院(132318)
- 研究(130324)
- 管理学(129913)
- 管理学院(129195)
- 中国(105047)
- 京(84049)
- 财(79942)
- 科学(76902)
- 所(64873)
- 财经(63200)
- 中心(60365)
- 农(58702)
- 研究所(58261)
- 江(57555)
- 经(57225)
- 业大(55229)
- 北京(53830)
- 范(49786)
- 经济学(49481)
- 师范(49344)
- 州(47254)
- 院(47244)
- 财经大学(47096)
- 农业(45647)
- 基金
- 项目(259899)
- 科学(204762)
- 研究(192908)
- 基金(188790)
- 家(163012)
- 国家(161647)
- 科学基金(139153)
- 社会(121686)
- 社会科(115440)
- 社会科学(115410)
- 省(100949)
- 基金项目(99212)
- 自然(89279)
- 教育(89098)
- 自然科(87179)
- 自然科学(87164)
- 自然科学基金(85559)
- 划(84682)
- 编号(79417)
- 资助(78944)
- 成果(65635)
- 部(58032)
- 重点(58002)
- 发(55059)
- 课题(54896)
- 创(54153)
- 创新(50476)
- 教育部(50343)
- 制(50280)
- 国家社会(49701)
- 期刊
- 济(178707)
- 经济(178707)
- 研究(122118)
- 中国(76801)
- 财(60911)
- 管理(58873)
- 学报(58074)
- 科学(54066)
- 农(53481)
- 融(50547)
- 金融(50547)
- 大学(44875)
- 教育(43223)
- 学学(42313)
- 农业(35802)
- 技术(33963)
- 财经(31705)
- 业经(28828)
- 经济研究(28658)
- 经(26989)
- 问题(23615)
- 理论(21044)
- 技术经济(19187)
- 实践(19064)
- 践(19064)
- 贸(19008)
- 图书(18233)
- 统计(18128)
- 现代(17974)
- 科技(17673)
共检索到5940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蒋一乐 施青 何雨霖
近20年我国金融市场实践了直接入市和互联互通两种对外开放模式,互联互通模式表现出一定的“后发优势”。两种模式的发展趋势与国际经验有所不同,这是由我国特定国情和政策决定的。本文基于对制度型开放内涵和国际实践的剖析,构建一套评价体系对两种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并发现,虽然互联互通模式的市场吸引力更强,但直接入市模式更有利于提升我国金融服务能力和风险防控水平。此外,本文勾勒出我国金融市场制度型开放的政策目标、发展原则和具体路径,认为金融市场制度型开放应以统筹发展和安全为原则,以直接入市模式为主、互联互通模式为辅,以全市场开放为主、管道式开放为辅。未来,我国应加快提升直接入市便利化程度,推动制度规则统一,鼓励境内机构和金融基础设施为全球人民币资产多元化国际交易需求提供服务,抓住战略窗口期开展试点,以推动金融市场向制度型开放转变,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谢心荻
境内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在金融强国建设中可产生牵引作用,加强境内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打造现代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对于服务实体经济、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具有重要意义。境内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的演进,体现了渐进式的改革逻辑,呈现由单向流动到双向开放、由被动应对向主动引领、由管道式联通向制度型联通转变的鲜明特征。当前,境内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面临全球经济形势扰动、中资金融机构国际竞争力不足、金融服务尚存薄弱环节等多方面现实挑战。未来,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的金融高水平开放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境内外金融市场良性互动将持续深化。应协同推进境内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与配套措施改革,不断提升中国金融市场国际影响力,统筹兼顾境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与重点领域金融风险防范化解,锚定金融强国建设目标,扎实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金融市场 互联互通 高水平对外开放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振翔 张晓燕
优化金融开放制度的顶层设计不仅能让市场抵抗系统性风险的能力更强,还有助于借助国际经济循环的资源优势服务国内经济大循环开放、包容、稳定而透明的金融市场是后疫情时代服务国民经济乃至全球经济的重要载体,金融市场的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不仅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也能够有效吸引境外资本流入,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
关键词:
金融市场 双循环 制度型开放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安国俊 王风和
随着碳金融市场日渐受到关注,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核证减排量(CERs)指标的最大卖家,但中国商业银行的碳金融业务范围却相对狭窄。本文在对国际碳金融市场发展情况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对我国参与碳金融市场的现状和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苑书义
当前我国的金融制度在金融组织、宏观调控、金融市场和金融监管等方面还存在制度缺陷,因此需要有创新的金融制度安排来推动我国金融制度的进一步变迁。在当前经济发展阶段,自下而上的需求诱致型金融制度变迁方式在我国不大可能实现,而地方政府最有可能成为制度创新的主体,成为连接中央政府制度供给和微观主体制度需求的重要中介。因此,我国金融制度创新与变迁可行的路径是:由改革之初的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逐步向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转变,最终过渡到与市场经济内在要求相一致的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方式。
关键词:
制度创新 金融改革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冠凤
在众多的制度中,金融制度是现代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的核心制度。金融制度内容的安排将会直接影响金融市场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全面性。金融制度和机制的创新是金融市场结构优化的动力。制度创新就是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安排,以打破金融市场结构不合理的低效率状态,通过结构调整和优化,最终达到更高效率的合理状态。
关键词:
金融制度 金融市场 制度创新 资源配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智奎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出现的新趋势、新形势,我国新一轮高水平开放正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迈进。文章着眼于推动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阐述了推动制度型开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回顾了我国推动制度型开放的实践探索,分析了我国推动制度型开放面临的挑战,重点从深度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创新探索新兴领域规则、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重塑三个方面提出了推动制度型开放的路径和举措,以此顺应乃至引领新一轮经济全球化发展,助推我国在贯彻落实新时代对外开放战略中实现新一轮高水平开放。
关键词:
对外开放 制度型开放 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何英 刘义圣
文章总结了中国金融市场开放历程的基本经验,同时揭示中国金融市场开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实证分析结果看,能够反映我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的利率水平不足以反映金融市场资金的供求状况,也不具有良好的传导效应;而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金融市场,利率水平却具备良好的传导效应,说明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还有待提高。最后,论文指出了中国金融市场进一步开放的进路所在。
关键词:
金融市场 市场开放 利率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太后 张红伟
改变强制性为主的供给为诱致性自发型为主的供给,建立多层次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为非正规金融提供制度支持是解决我国农村金融问题的现实途径。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农村金融制度 农村金融市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孙天琦 仲大维
文章对国际金融集团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 ,指出我国金融集团发展的路径应该是从业内整合开始 ,在形成银行控股公司、券商集团、保险集团等个业集团的基础上 ,再走向混业集团。在金融集团的模式选择上 ,基于制度竞争的理论分析 ,强调应该尊重市场的选择 ,允许多模式竞争。
关键词:
金融集团 路径选择 制度竞争 混业经营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朱华培
本文引入两类分析一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程度的模型:基于投资与储蓄关系的F-H条件模型和基于利率平价理论的利率平价条件模型,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选取美国、日本、巴西等具有代表性的国家,以这两个模型作为实证模型分别研究这四个国家的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从实证分析的结果看,与其他三个国家相比,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仍然较低,其原因在于资本市场的管制程度较高,国内利率还无法与国际市场建立较强的关联性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保庆
存款保险制度对金融业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影响,只有通过合适的路径选择,才能消除不利影响,强化积极作用,促进银行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金融稳定 存款保险 金融机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何明霞
证券金融公司是我国金融分业经营模式下,连接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桥梁”。本文从分析我国建立证券金融公司的必要性入手,剖析证券金融公司的运作模式及风险控制。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朱辉
历经几十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逐步形成了以农村信用社为主,中国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邮政储蓄机构为辅,多层次、多渠道提供金融服务的农村金融体系。但是,由于农村各项事业发展迅速,资金需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