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88)
- 2023(18497)
- 2022(15339)
- 2021(14132)
- 2020(11858)
- 2019(27318)
- 2018(27085)
- 2017(52377)
- 2016(28128)
- 2015(31874)
- 2014(32051)
- 2013(31738)
- 2012(29200)
- 2011(26716)
- 2010(27238)
- 2009(25683)
- 2008(24494)
- 2007(22117)
- 2006(20097)
- 2005(18460)
- 学科
- 济(128522)
- 经济(128386)
- 管理(79669)
- 业(74994)
- 企(61511)
- 企业(61511)
- 方法(49400)
- 数学(42606)
- 数学方法(42184)
- 中国(40043)
- 农(31721)
- 融(30591)
- 金融(30583)
- 财(30011)
- 银(29510)
- 银行(29460)
- 地方(28929)
- 行(28443)
- 业经(27793)
- 制(26906)
- 学(26665)
- 贸(22042)
- 贸易(22019)
- 易(21358)
- 农业(20881)
- 理论(20125)
- 体(19109)
- 务(18209)
- 财务(18122)
- 财务管理(18088)
- 机构
- 大学(410166)
- 学院(406660)
- 济(172981)
- 经济(169240)
- 管理(155142)
- 研究(143318)
- 理学(132157)
- 理学院(130704)
- 管理学(128506)
- 管理学院(127777)
- 中国(113941)
- 京(88685)
- 科学(84315)
- 财(81804)
- 所(72751)
- 研究所(65472)
- 中心(65188)
- 农(64626)
- 财经(64459)
- 江(60885)
- 经(58408)
- 北京(57138)
- 业大(57007)
- 经济学(53562)
- 范(53265)
- 师范(52754)
- 院(51403)
- 农业(50448)
- 州(49599)
- 经济学院(47980)
- 基金
- 项目(262122)
- 科学(205041)
- 研究(194142)
- 基金(189269)
- 家(164238)
- 国家(162869)
- 科学基金(138825)
- 社会(122466)
- 社会科(116062)
- 社会科学(116027)
- 省(101313)
- 基金项目(99205)
- 教育(88488)
- 自然(87985)
- 自然科(85901)
- 自然科学(85879)
- 划(84944)
- 自然科学基金(84317)
- 编号(79768)
- 资助(78573)
- 成果(66468)
- 重点(58620)
- 部(57952)
- 发(56730)
- 课题(55323)
- 创(53847)
- 国家社会(50474)
- 创新(50307)
- 教育部(49891)
- 科研(49370)
- 期刊
- 济(199878)
- 经济(199878)
- 研究(131187)
- 中国(83304)
- 学报(62755)
- 财(61431)
- 管理(60293)
- 农(59406)
- 科学(57358)
- 融(52100)
- 金融(52100)
- 大学(47811)
- 教育(45631)
- 学学(44700)
- 农业(39957)
- 技术(35164)
- 经济研究(33130)
- 财经(32951)
- 业经(30543)
- 经(28330)
- 问题(26170)
- 贸(21577)
- 理论(21291)
- 业(20631)
- 图书(20587)
- 技术经济(20572)
- 国际(19707)
- 实践(19015)
- 践(19015)
- 现代(18716)
共检索到6345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雷磊 宋伟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人们逐步认识到在贸易强度和产业结构之外,金融市场一体化也日渐成为经济周期跨国传递的重要渠道。基于此背景,构建了2004~2012年间面板数据,分别采用OLS、固定效应和GMM动态估计方法,研究了中国与世界主要经济体之间,经济周期协同性的多层次关系及其传导机制。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和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国家间经济周期的传导机制存在差异,金融市场一体化、贸易强度和产业结构相似度上升都将增强中国和发达国家的经济周期协同性,但是金融渠道对中国和发展中国家间的影响还没有出现,也就是说金融一体化的程度制约着发展中国家,其还不能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市场分散投资风险。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孙维炎
跨国公司在当今的世界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的蓬勃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国际化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推动力。反过来,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国际化又为跨国公司的发展提供了更加良好的国际环境。这种互相促进的现象可以说是当代世界经济的一个突出特点。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宋玉华 高莉
贸易究竟如何影响经济波动在世界范围内的传递?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必须结合与贸易有关的其他经济变量加以研究。实证研究证实了“贸易发展与经济周期的协动性具有正向关系”的结论,并且更深入地指出影响协动性的关键是贸易强度,而非受贸易模式影响的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在理论上,学者们在基础模型的基础上不断地加入了一些新元素,如不可贸易品、南北贸易模式等,试图对贸易传导机制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并力图解决两国模型中产生的“数量异常”和“价格异常”。
关键词:
不可贸易品 南北贸易 数量异常 价格异常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超 任志宏
本文基于我国2001-2017年季度数据,选取信贷、金融杠杆、股票价格、房产价格等变量指标,运用BP滤波技术、VAR等方法,实证研究我国金融周期特征以及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的相互作用、传导机制、影响效应,结果表明:一是金融周期比经济周期持续时间更长、波动幅度更大,而经济周期比金融周期波动的频率更高;二是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并且在大多数时候表现出相互促进的顺周期性特征;三是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的峰值对彼此都具有显著的预测性;四是在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的互动影响过程中,房地产等资产价格发挥着关键的传导中介作用。由上述研究结论得到的启示:一是要重视防范和化解由于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叠加而引致的系统性风险;二是要完善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管理框架,减少房地产价格周期、信贷周期、金融杠杆周期、股票价格周期相互交织、叠加对货币政策调控带来的不利冲击;三是要注重短期宏观调控目标与长期宏观调控目标的协同,避免出现为了短期调控目标而急功近利地采取"一刀切"的调控措施、进而有损于经济金融长期健康发展的现象;四是监测和管控房地产等资产价格波动对经济、金融周期带来的不利影响,减少宏观和微观经济政策调整通过资产价格变动、金融加速器效应等传导机制对金融系统和实体经济产生的不利冲击。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昭 刘巍
按照HP滤波方法对近代中国1887-1936年GDP进行周期分解,可以将50年的经济增长过程划分为5个周期,1918-1933年的第三个周期是近代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同英美两国的经济周期比较,除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有所不同外,其余周期区间的发展趋势、规律和特点都具有明显的趋同性,这是近代中国经济周期在世界经济范围内一体化亚种和从属地位的表现。在此基础上,我们分析了经济周期相异的原因所在,近代中国经济周期的从属地位和从属路径。
关键词:
经济周期 从属性 从属路径 一体化亚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于震 李晓 丁一兵
利用经济周期同步性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含义,采用经济周期距离衡量经济周期同步性程度,结合多维标度技术,分析了包含中国在内9个东亚经济体和多种经济体组合的经济周期距离及其阶段性变化。在此基础上,构建包括双边贸易强度、专业化差异、金融联系等变量的影响因素集合对经济周期距离加以解释。实证结果不仅对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以及中国在区域经济中的角色演化进行了评价与展望,还讨论了中国参与未来区域合作的策略选择。
关键词:
东亚 经济周期 经济一体化 多维标度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伍志文
本文利用18个国家1982-2003年和24个国家1992-2003年的面板数据对金融一体化和金融稳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了如下几点结论:一是不同类型的资本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存在差别。国际证券投资不利于金融稳定,而直接投资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并不明显,其他投资对金融稳定存在一定的影响,但综合效应并不十分确定。二是金融一体化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并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存在一定的时滞效应,而且不同类型的资本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存在不同的时滞效应。三是金融一体化对金融稳定存在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并不十分明显,同时也不是十分稳定。总体而言,金融一体化对金融稳定没有产生稳定而显著的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悦
在世界经济周期主导国变动方面,学术界鲜有专门的研究。本文总结了世界经济周期主导国的特征和形成的条件等,并以相关理论和数据分析为基础推测,本世纪40年代以前,世界经济周期将仍然由美国主导,新的世界经济周期主导国将会在本世纪40年代出现并确立其主导地位。此外,在关注主导国对世界经济运行的影响之外,也要看到,虽然世界经济非主导国对世界经济周期的影响是短期的、轻微的与局部的,但也要注意防范其对世界经济的破坏作用。
关键词:
世界经济周期 主导国 经济波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梅冬州 赵晓军
当前中国持有大量的美元债券,美国等发达国家持有中国大量FDI等权益资产。为了分析中美两国互持资产的异质性对经济周期跨国传递的影响,本文建立了一个两国的DSGE模型,引入金融市场不完备,分析了权益型和债权型资产互持在经济周期跨国传递中的作用。文章的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无论是权益型还是债权型资产互持,金融市场不完备均放大了外部冲击对本国的影响。但对于权益型资产,双方互持比重越大,两国经济协动性越高;对于债权型资产,双方互持比重越大,两国经济协动性越低。进一步的分析表明,金融市场不完备和资产互持造成了中美两国经济周期传导的非对称性,这也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带来巨大负面影响的重要原因。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中国工商银行国际业务部课题组 胡浩 温信祥 高向阳 王振宇
深入剖析经济周期性波动对跨国银行经营发展的影响,研究并制定跨国银行应对经济周期的战略举措,是跨国银行的必然选择。本文运用经济周期理论,以商业银行盈利增长速度和盈利稳定性两个纬度作为评判标准,对长期保持较高盈利且在危机中具有较强减震能力的优秀跨国银行应对经济周期性波动的战略选择及行为模式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比较分析,从全球机构建设、业务发展、风险管理和支持保障体系等4个方面,提出了商业银行跨国经营应对经济周期波动的核心举措,为商业银行特别是中资银行实施跨国经营战略提供了思路和范式。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于培伟 李莉
1994年9月12日,中国外经贸部和联合国贸发会议跨国公司与投资司联合主办了“北京’94跨国公司与世界经济一体化国际研讨会”。这是继“北京’93跨国公司与中国国际研讨会”之后召开的又一次高层次的国际会议。来自国内外的著名专家学者约40人参加了会议,讨论了全球化与一体化国际生产、对外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发展趋势、政府在世界经济一体化中的作用、未来有关国际直接投资的政策研究,等等。现仅就部分中外专家学者的主要见解介绍如下。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莉
北京’94跨国公司与世界经济一体化国际研讨会综述本刊记者李莉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日益加深和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当代跨国公司及其对外直接投资越来越受到理论界和社会各界的重视。自1993年中国成为世界上引进外资最多的东道国及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最多的母...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宋玉华 吴聃
来自经济体系外部的冲击,通过国际经济纽带在各国之间传导,并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引起世界各国经济的大致同步波动,从而生成一轮世界经济周期,这种机制可以概括为“外部冲击—部门传导—国际传导”。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岑丽君 黄新克
本文利用1979-2013年宏观经济数据和HP滤波的GDP与信贷数据,运用相关系数、共同周期方法和GranGer因果检验,考察了中国金融周期和实体经济周期之间的关联性。实证结果表明,中国金融周期和实体经济周期之间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和协同关系,短期内GDP周期波动是信贷周期的格兰杰原因,而在长期信贷周期波动是实体经济周期的格兰杰原因,信贷规模变化有助于预测未来实际产出波动。因此,我国宏观调控政策设计需要重视金融要素与实体经济的耦合发展。
关键词:
金融周期 实体经济周期 相关性 协同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于震 李晓
本文利用经济周期同步性对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涵义,选取5种代表性度量方法,分析了1990Q1~2011Q3期间包含中国在内9个东亚经济体和多种经济体组合的经济周期同步性及其阶段性变化,并将实证结果同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的评价与展望、中国在区域经济中的角色演化及未来参与区域合作的策略选择等分析相融合。结果表明,东亚的总体经济周期同步性程度还不高,增长也不明显,但中日韩组合的总体同步性明显强于其它经济体组合,且显著增强;同时,中国与其他东亚经济体的同步性近年来有显著提高,充分体现出自身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加速融合以及在未来区域一体化进程中赶超日本地位的趋势。尽管美国与其他东亚经济体的同步性情况与中国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