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20)
- 2023(13624)
- 2022(11401)
- 2021(10349)
- 2020(8493)
- 2019(19304)
- 2018(18832)
- 2017(36803)
- 2016(19642)
- 2015(22173)
- 2014(22362)
- 2013(22136)
- 2012(20960)
- 2011(19072)
- 2010(19805)
- 2009(19232)
- 2008(18421)
- 2007(17004)
- 2006(15611)
- 2005(14939)
- 学科
- 济(86504)
- 经济(86387)
- 管理(62031)
- 业(58287)
- 企(47224)
- 企业(47224)
- 中国(33661)
- 方法(29572)
- 融(29477)
- 金融(29475)
- 银(28544)
- 银行(28527)
- 行(27685)
- 数学(25532)
- 财(25364)
- 数学方法(25326)
- 制(25027)
- 农(24487)
- 地方(23496)
- 业经(21093)
- 贸(17137)
- 贸易(17115)
- 环境(16863)
- 易(16622)
- 体(16039)
- 农业(15879)
- 务(15433)
- 财务(15389)
- 财务管理(15353)
- 企业财务(14693)
- 机构
- 学院(287833)
- 大学(286830)
- 济(126813)
- 经济(124031)
- 管理(107061)
- 研究(101683)
- 理学(88974)
- 理学院(88013)
- 中国(87045)
- 管理学(86882)
- 管理学院(86349)
- 财(65939)
- 京(62295)
- 科学(55924)
- 所(51146)
- 财经(50156)
- 中心(47777)
- 江(45745)
- 经(45242)
- 研究所(44976)
- 农(42652)
- 北京(40663)
- 经济学(39975)
- 州(37141)
- 财经大学(37107)
- 范(36803)
- 院(36756)
- 师范(36463)
- 经济学院(35825)
- 业大(35767)
- 基金
- 项目(174262)
- 科学(137488)
- 研究(133223)
- 基金(125469)
- 家(107180)
- 国家(106231)
- 科学基金(90983)
- 社会(86167)
- 社会科(81894)
- 社会科学(81875)
- 省(67969)
- 基金项目(65294)
- 教育(60218)
- 划(56547)
- 自然(54701)
- 编号(54378)
- 自然科(53345)
- 自然科学(53332)
- 自然科学基金(52357)
- 资助(51620)
- 成果(45992)
- 发(42568)
- 重点(39550)
- 部(39379)
- 课题(38863)
- 制(37645)
- 创(36539)
- 国家社会(35778)
- 发展(34887)
- 性(34860)
- 期刊
- 济(154657)
- 经济(154657)
- 研究(97539)
- 中国(66360)
- 财(51363)
- 融(48399)
- 金融(48399)
- 管理(43450)
- 农(40662)
- 学报(37303)
- 科学(36703)
- 教育(31616)
- 大学(29897)
- 学学(27930)
- 农业(26490)
- 财经(26183)
- 业经(25284)
- 技术(24676)
- 经济研究(24347)
- 经(22468)
- 问题(20364)
- 贸(17151)
- 国际(16278)
- 理论(15707)
- 技术经济(14060)
- 商业(13970)
- 实践(13921)
- 践(13921)
- 现代(13600)
- 世界(13404)
共检索到4755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伏安
金融工程具有对风险的规避和放大效应。金融工程的发展不仅需要强大的技术手段支持,更需要政府从制度层面进行合理配置。本文分析了金融工程在经济运行中的负面作用,根据当前我国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的宏观环境,并结合当前国外金融制度建设的基本特征和我国基本国情,提出了我国金融工程发展的制度框架。其中,近期制度建设构想为:加强法规制度建设,优化金融环境,严防金融欺诈;加强监管机构管理,确保其独立性和公平性;加强二级市场管理建设。远期制度建设构想为:进一步强化对产品发行人、合作投资计划、市场中介机构和行业自律等方面的制度约束。
关键词:
金融工程 利率 汇率 市场环境 制度框架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范诗洋 王立清
2018年6月以来,我国金融市场环境经历了一系列重大变化。房地产市场新监管政策的出台、棚户区改造政策收紧、中美贸易战背景下人民币汇率迅速贬值,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保持适度的社会融资规模和流动性合理充裕,央行货币政策由去杠杆到稳杠杆的转变等,这些新政策、新情况标志着我国金融市场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并直接反映了我国货币政策发生的一些新变化。新时期金融市场环境对我国金融市场运行和城商行发展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谢沛善
基于"制度是重要的"和"金融支持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制度安排"这两个理论论断,本文采用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比较分析了中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金融支持制度安排及其变迁的制度环境、制度选择、制度运作与发展趋势等方面的特点,并探讨其存在差异的可能原因。当然,基于金融支持的内在基础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时,金融支持制度的转型也就成为一种必然;两国的经济结构性条件也说明了金融支持制度的转型面临着方向确定以及路径抉择等方面的困境,因而必将是一个长期性和艰巨性的过程。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江春 许立成
本文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制度与金融发展”这一新的理论命题,并利用跨国截面数据系统地检验了该理论。从国际经验来看,产权结构、法律制度和金融利益集团力量都对金融发展有显著的影响。本文的结论是:只有进一步完善产权、法律以及信用等制度才能推动中国金融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制度 改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丁雪峰 陈晞 邱巍
文章在分析了两岸金融合作现状后,认为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大三通的机遇面前,海峡两岸金融合作更需加强,并提出两岸金融合作的制度框架,为合作制定了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提供参考。文章具体阐述未来两岸合作的发展路径,为两岸金融的合作和共同发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大三通 两岸金融合作 制度框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龚明华
本文以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的不健全和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为前提 ,以银行的信息生产和代理监督为分析主线 ,把银行主导与温和的金融控制有机地结合起来 ,建立了一个分析框架 ,并探讨适应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需要并适合其市场结构特点的金融制度目标模式和微观金融主体的功能定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马青 傅强
本文采用我国29个省级单位2000-2013年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结合固定随机效应回归、系统GMM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分析地区市场规模对金融发展的作用机制是否受到制度环境影响。论文将金融发展分为效率、规模和竞争三个维度,地区市场规模指标构造借鉴了新经济地理学中的市场潜力理论。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规模、效率和竞争程度均受现有经济制度环境下地区市场规模的影响。当制度环境跨越相应门槛值时,地区市场规模对金融发展规模和竞争的促进作用会更加明显;制度作为门槛变量,地区市场规模对金融发展效率的影响具有非单调性,与效率各细分指标具有较大差异的门槛效应。本文就促进各地区金融发展给出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马青 傅强
本文采用我国29个省级单位2000-2013年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结合固定随机效应回归、系统GMM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分析地区市场规模对金融发展的作用机制是否受到制度环境影响。论文将金融发展分为效率、规模和竞争三个维度,地区市场规模指标构造借鉴了新经济地理学中的市场潜力理论。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规模、效率和竞争程度均受现有经济制度环境下地区市场规模的影响。当制度环境跨越相应门槛值时,地区市场规模对金融发展规模和竞争的促进作用会更加明显;制度作为门槛变量,地区市场规模对金融发展效率的影响具有非单调性,与效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杨海涛 翁卫国
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发展,我国民营企业逐渐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力量。然而,民营企业本身的发展正面临着重大挑战,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残缺性已经成为制约民营企业持续发展的环境约束。促进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剖析市场经济秩序的非完善性,以寻求改善企业外部环境的有效方式。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李华
农户信贷约束现状及其原因分析一、对400户农户信贷行为的调查和实证分析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严重的信贷约束,农户"贷款难"是影响农户生产、扩大再生产的最主要障碍。本文对农户信贷行为进行考察,调查样本为山东省菏泽市下属的8个县中随机抽取的400位农户。其中,选择"没有主动申请贷款"和"申请后自动放弃"问题下的任何一个原因,就被视为受到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浩 温军 冯涛
在对制度环境、金融发展和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中国2001-2013年30个地区数据为样本,采用面板GMM模型分别从全国和地区两个层面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1)在全国层面上,制度环境的改善能够显著提高金融体系对技术创新项目的资本配置总量和配置期限,从而促进技术创新;(2)在地区层面上,制度环境水平按照东部、中部、西部的顺序逐渐下降,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按照相同的顺序依次减弱,即在制度环境更为优良的地区,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这些结果表明,进一步改善制度环境对支持"双创"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新的动力源泉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制度环境 技术创新 金融发展 GMM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赵慈拉
文章认为,融资性票据是形成当前贷款和货币供应量过快增长的主要因素,对商业银行信贷资产构成潜在风险;巨额票据游离于M_2的调控范围之外,也对全社会的资金流动及货币政策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建议:再贴现政策适时转型,改革票据利率体系的目标框架,将“票据融资”列入“有价证券及投资”的统计口径,同时将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余额列入M_2,并适时推出附息商业承兑汇票。
关键词:
票据 制度框架 货币政策 口径 再贴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晓英
我国绿色债券的政策支持体系在项目界定的一致性、政策内容的全面性以及认证的专业性等方面,依然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绿色债券是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加快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均对绿色债券的发行和管理建立了专门的制度框架和运行规则。笔者拟通过对比分析目前我国绿色债券制度体系的基本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肃昌 张瑞萍
全球碳交易量和碳交易额的迅速增加为我国碳金融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低碳经济需要金融市场的大力支持,本文通过碳金融市场交易机制及实践状况研究,分析碳金融市场发展的现实困境,对我国碳金融市场发展进行制度设计,以金融手段量化方式引导企业和消费者采用低碳的理念生产和消费,从而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推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
碳金融 商业银行 交易机制 制度设计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竣鹤 黄小勇
制度质量被认为是影响收入不平等的主要因素之一,但市场化制度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方向与具体机制仍有待进一步讨论。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市场化制度质量对收入不平等的非线性影响机制及其调节金融发展与收入不平等关系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化制度质量对收入不平等的负向影响是非线性的,即随着市场化制度质量提升,其降低收入不平等的能力在下降;同时,在较高的市场化制度水平下,金融发展降低收入不平等的能力也在减弱。这些发现加深了我们对于市场化制度质量对收入不平等影响的理解。政策制定者应在提高市场化制度水平的同时,构建帮助穷人获得更多资源以及能够在市场化过程中获益的制度框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