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62)
- 2023(6904)
- 2022(5814)
- 2021(5481)
- 2020(4659)
- 2019(10742)
- 2018(10554)
- 2017(20820)
- 2016(10981)
- 2015(12590)
- 2014(12458)
- 2013(12481)
- 2012(11970)
- 2011(10989)
- 2010(11631)
- 2009(11426)
- 2008(10872)
- 2007(9902)
- 2006(9235)
- 2005(8588)
- 学科
- 济(46186)
- 经济(46140)
- 业(33964)
- 管理(31243)
- 企(27861)
- 企业(27861)
- 融(26478)
- 金融(26477)
- 银(24910)
- 银行(24895)
- 行(24232)
- 中国(22694)
- 方法(18174)
- 数学(15955)
- 数学方法(15796)
- 制(14420)
- 财(13648)
- 农(12972)
- 贸(11294)
- 贸易(11282)
- 中国金融(11238)
- 易(11100)
- 地方(11041)
- 业经(10879)
- 务(8857)
- 财务(8833)
- 财务管理(8814)
- 农业(8655)
- 体(8551)
- 企业财务(8386)
- 机构
- 大学(165728)
- 学院(165071)
- 济(72967)
- 经济(71397)
- 管理(60086)
- 研究(56912)
- 中国(51467)
- 理学(50515)
- 理学院(49940)
- 管理学(49220)
- 管理学院(48890)
- 财(37443)
- 京(34898)
- 科学(30886)
- 财经(29496)
- 所(28660)
- 中心(26951)
- 经(26544)
- 研究所(25652)
- 江(24913)
- 经济学(23629)
- 农(23067)
- 北京(22712)
- 财经大学(21927)
- 经济学院(21526)
- 范(21460)
- 师范(21278)
- 融(21239)
- 州(21009)
- 银(20955)
- 基金
- 项目(96906)
- 科学(76005)
- 研究(74497)
- 基金(70226)
- 家(59694)
- 国家(59190)
- 科学基金(49759)
- 社会(47430)
- 社会科(45172)
- 社会科学(45160)
- 省(36797)
- 基金项目(36294)
- 教育(34241)
- 划(31384)
- 编号(31205)
- 自然(29681)
- 资助(29458)
- 自然科(28958)
- 自然科学(28947)
- 自然科学基金(28452)
- 成果(27430)
- 部(22432)
- 重点(22164)
- 发(22139)
- 课题(21884)
- 创(20608)
- 性(20037)
- 教育部(19617)
- 国家社会(19457)
- 项目编号(19449)
共检索到2642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董志勇 李成明 吴景峰
我国正处在大国关系转型调整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根据"五维一体"理论与"不可能三角形"的中间制度解的现实条件,加快我国金融对外开放,应推行从固定汇率制到浮动汇率制的汇率制度改革,以及从贸易账户到资本与金融账户的渐进开放式改革,实现货币政策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型,基于"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我国短期应维持或沿用既定的国际经济秩序与规则;中期应加强与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性,特别是增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推动区域经济金融一体化发展;长期应牢牢把握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这条主线,提出更为公平、开放、包容、共赢的国际经济与金融体系以及相应的制度安排,为构建新的全球治理体系提出"中国方案"。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立行
本文分阶段系统地回顾了过去三十年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历程,充分评价了中国金融业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各个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并指出了进一步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强调了中国金融业只有在改革开放的双轮驱动下,以深化金融改革推进对外开放的方式,才能适应金融全球化的要求。并且指出,只有强化金融创新、金融监管和风险控制,才能应对开放带来的竞争和挑战,不断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
金融业开放 金融创新 金融监管 风险控制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华
在我国实施"一带一路"重大战略的过程中,金融发挥着先行作用和主导作用。本文从国际贸易新格局、区域经济平衡发展、产业结构升级等角度阐述了"一带一路"战略的经济学内涵,分析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金融开放的现状,指出"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的方向,提出应以伊斯兰金融服务、涉外税收抵免、海外投资保险保护为重点,加强金融对外开放的配套制度建设。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林生
当代国际贸易中有一个突出的趋势,即服务贸易增长率明显地高于货物贸易,80年代后期以来,通常要高出一倍以上。在90年代初期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中,货物贸易额曾出现过轻微的下降,而服务贸易的增势依旧强劲,到1992年突破了1万亿美元大关,与货物贸易形成了1:...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北京国际金融论坛课题组 王元龙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卢中原 张小济 隆国强 夏斌 赵晋平 张承惠 张琦 张丽平 陈道富 胡江云 方晋 吕刚 许宏强
"十二五"时期是危机后世界经济恢复性增长阶段。对中国而言,"十二五"时期是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和实现和平发展的关键时期,是战略机遇期中的黄金期,也是对外经济贸易摩擦与矛盾的凸显期。本文指出,我国要根据国际国内新形势与新要求,牢牢把握后危机时期的战略机遇,对对外开放战略进行重大调整。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通过"引进来"与"走出去",推动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实现和平发展。对外开放战略将实现四个转变,即从以出口创汇为核心目标转变为以促进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目标,从追求外资外贸规模与速度转为讲求质量与效益,从以"引进来"为主转变为"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从制造业开放为主转变为制造业与服务业开放并...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储祥好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钱洪良 刘建民
美国新世纪安全战略的取向是以建立符合美国利益的全球新秩序为总目标 ,这一战略取向导致美国的力量在中国周边地区广泛存在 ,对中国国家安全环境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 ,主要体现在增加我国拓展周边安全环境的难度 ,使我国的统一面临新的困难 ,阻碍我国解决周边国家问题以及利用民族宗教问题破坏我国周边安全环境。
关键词:
美国安全战略 中国国家安全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玉平
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金融服务协议在以下几方面规定了参加方应承担的义务:市场准入、国民待遇、透明度、最惠国待遇、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待遇。我国应针对这些规范,借鉴国外金融服务业开放和跨国经营的经验,积极采取对策,尽快制定和完善金融服务业管理法规,尽快研究建立金融服务业管理协会。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杨长湧
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是我国新时期对外开放的重点任务之一。与制造业开放以"引资"与"引技"为主不同,服务业对人力资本、市场规则高度依赖,决定了其开放更多的是"引智"与"引制",这将对我国营商环境的国际化和法治化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对全面深化改革产生更大倒逼压力。同时,服务业涉及面广,一些领域与政治意识形态、关键基础设施、群众生命健康紧密联系,如教育、文化、电信、金融、医疗等,这些领域开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徐小洲 阚阅 冯建超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我国教育对外开放国际布局不断延伸、领域不断拓展、规模质量层次不断提升、管理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持续增强。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历史经验表明:坚持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根本保证;坚持以人民中心发展理念,形成各方合力是重要基石;坚持改革开放、以开放促改革是根本动力。走进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教育强国建设提出更有质量、更高水平、更广受益面、更有影响和更有竞争力的教育对外开放新要求。面向2035,教育对外开放应着力解决战略布局、防范机制、质量保障等方面的问题,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同向发力,前瞻谋划体制机制,着力把握关键要素,全方位、系统化扩大教育对外开放。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剑青 王小飞
中国加入WTO以后,教育服务贸易成为检验我国教育对外治理水平和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我国教育服务贸易承诺把握了教育主权与教育市场开放之间的辩证关系,是符合我国国情的负责任选择。从WTO的角度看,我国教育对外开放水平相对较高,但仍存在以教育输入为主、法律法规较为笼统、实践中市场导向明显等问题。为此,今后应加强对外开放水平定位、以治理促改革、以改革提质量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研究和政策把握。
关键词:
WTO 教育对外开放 教育服务贸易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江晓薇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旭宏
我国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为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对改革开放过程中一些重要问题统一思想认识,明确方向,制定正确的政策。这对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针对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对外贸易增长、利用外资政策、加工贸易政策和国家经济安全等方面问题,笔者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爱玲
在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指引下,全国掀起了新的一轮对外开放的高潮,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范围不断扩大、领域不断拓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我国已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地区——内地、沿边开放这样由南到北,由东本西、多层次、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