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51)
2023(10662)
2022(8897)
2021(8029)
2020(6510)
2019(14669)
2018(14437)
2017(28387)
2016(14766)
2015(16701)
2014(16820)
2013(17118)
2012(16619)
2011(15536)
2010(16260)
2009(15833)
2008(14729)
2007(13326)
2006(12622)
2005(12133)
作者
(44342)
(36669)
(36513)
(34875)
(23344)
(17385)
(16734)
(14057)
(14004)
(13266)
(12688)
(12068)
(11898)
(11811)
(11440)
(11422)
(10672)
(10626)
(10591)
(10165)
(9665)
(8946)
(8890)
(8490)
(8432)
(8401)
(8077)
(8008)
(7461)
(7273)
学科
(88740)
经济(88668)
(38584)
管理(38238)
中国(31905)
地方(27919)
(27907)
企业(27907)
(27435)
金融(27434)
(25991)
银行(25980)
方法(25449)
(25354)
数学(22694)
数学方法(22584)
(21347)
业经(18206)
(18165)
(17034)
地方经济(16270)
农业(14980)
(14102)
贸易(14083)
(13672)
(13552)
(12974)
(11957)
环境(11910)
中国金融(11410)
机构
学院(225976)
大学(223629)
(110670)
经济(108452)
研究(85609)
管理(79162)
中国(72760)
理学(65328)
理学院(64525)
管理学(63760)
管理学院(63329)
(52306)
(48501)
科学(46330)
(43841)
财经(40158)
中心(38978)
研究所(38765)
经济学(36438)
(36113)
(34978)
(33008)
经济学院(32590)
北京(32367)
(30153)
师范(29915)
(29856)
财经大学(29516)
(29265)
业大(26388)
基金
项目(130752)
科学(102195)
研究(101407)
基金(92727)
(78648)
国家(77946)
社会(66616)
科学基金(65599)
社会科(63348)
社会科学(63336)
(50999)
基金项目(48034)
教育(44569)
(42166)
编号(41347)
资助(38482)
自然(36816)
自然科(35837)
自然科学(35828)
(35826)
成果(35202)
自然科学基金(35165)
发展(30147)
课题(29820)
重点(29779)
(29676)
(29139)
国家社会(27878)
(26945)
(26659)
期刊
(138193)
经济(138193)
研究(82404)
中国(50149)
(41606)
金融(41606)
(37668)
(32283)
管理(31958)
学报(27625)
科学(27373)
经济研究(23532)
教育(22564)
大学(21797)
财经(21284)
农业(21216)
业经(21184)
学学(20523)
技术(19877)
(18487)
问题(18300)
(15074)
国际(14158)
技术经济(13030)
世界(12321)
理论(12129)
商业(12011)
经济问题(11607)
统计(11139)
现代(11077)
共检索到3812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尹希果  陈刚  潘杨  付翔  
本文研究了我国金融发展与地区经济差距之间的关系,研究认为:我国高度垄断的金融结构、政府对金融系统的不当管制与干预,以及“一元货币政策”和“二元金融制度”并存所引起的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失衡等因素对地区间资本配置效率和资本形成能力的负面作用是引起我国地区差距的重要原因。并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收敛假说的基础上,对1988~2002年我国地区间金融发展水平同经济增长率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很好的支持了本文的理论假说。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胥嘉国  
本文考察了西部地区金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利用西部地区1985年到2003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西部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因果关系检验显示经济增长是影响金融发展的原因。通过建立模型和回归检验,发现经济不能全部的解释金融的发展。最后,对相关的回归结果作了原因分析和简单评述。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萍,张道宏  
This paper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gional economy gap and financial development in China during the post-1978 reform period. Recent studies, based on cross-country data and macro-economy data, have found a positiv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se two variables. We find that an invisible correlation between growth of provinces or region and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and financial development is not the cause of regional economy gap. The non-state sector, which contributed most to China's remarkable growth during this period, did not use the domestic financial system in any substantial way for financing. The same appears to be true for the faster-growing provinces. Compared to foreign investment, domestic private credit played a relatively small, althoug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ole in financing the non-state sector and fast-growing provinces.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程婧  
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与东部地区形成较大差距。加快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扩大企业融资,尤其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要努力改善金融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为高科技企业创新和实现中部地区经济产业化发展服务。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曾慧  
文章利用中国29个省份1987-2007年的面板数据,考察了金融市场发展在推动FDI促进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以及这种作用在东、中、西之间的地区差异。实证结果显示:在全国范围内,金融发展本身虽能促进经济的增长,但是其水平还未达到推动FDI促进经济增长的要求。在东部地区,金融市场对FDI经济增长效应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在中、西部地区金融发展却没有成为推动FDI促进经济增长的良性机制。文章还同时分析了国内投资、人力资本投资、贸易开放度以及政府支出等变量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后,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伟丽  覃成林  
通过对我国28个省份1990—2004年的数据进行面板分析,考察金融发展对地区经济差异的影响,以及与金融联系紧密的财政分权对于这种影响的作用。结果表明:在东部和西部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在中部和东北地区,金融发展却没有形成推动经济增长的良性机制。而财政分权对金融发挥促进经济增长作用的影响在不同区域也各不相同,其中仅在东北地区和西部有利于金融发挥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其他地区则产生了不利影响。同时,还考虑了金融政策因素,以及经济的非国有化等反映市场经济制度的变量对金融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影响。最后,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从区域金融的角度协调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谭雅玲  
1996年拉美地区经济金融发展述评谭雅玲1996年拉美各国已基本摆脱了1994年年底由墨西哥金融危机而引发的经济暂时衰退的状况,呈现出经济回升,金融活跃的新局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经济增长,通胀下降从90年代以来通货膨胀一直呈逐年下降趋势是拉...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志军  
边穷地区目前的现状是,市场经济极不发达,市场机制难以形成。主要表现在: 1.受小农经济的影响的严重,对产品经济传统农业比较熟悉,对商品经济、现代化农业,则比较陌生,办法不多。因此,这些年来,发展县办工业和乡办工业,一般都搞得很分散,规模很小,大多搞了重复建设,而且技术落后,产品质量差,成本费用高,很难找到市场。以至出现大量亏损,不仅不能解决脱贫问题,还增加了新的包袱。2.依赖思想严重,市场和效率意识缺乏。这些年来,国家对边穷地区实行了一系列的扶贫政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肖六亿  张卫东  
通过分析以银行贷款占GDP的比例所衡量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的关系,我们发现,所有省份的金融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速度之间呈反向变动关系,即存在地区金融发展程度与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的悖论。悖论产生的直接原因是金融中介体系配置资金的低效率,悖论形成的深层次原因是行政主导的金融体制。在新的历史时期,行政主导的金融体制更加日益暴露出严重的问题。因此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变二元金融为市场主导的一元金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尹君  曹允春  
文章基于2011—2018年中国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考察数字金融促进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与地区差异,探究数字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利用β收敛检验方法实证研究了数字金融对地区经济收敛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及其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支持服务程度三个子指标均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显著的驱动作用。数字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表现出了边际递增的特征,其中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影响的边际效应高于东部地区。地区间的经济增长存在收敛性,而数字金融加速了地区间经济收敛速度。影响机制检验发现数字金融可以通过促进社会消费和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蒙永亨  蒋蓉华  
本文在介绍国外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外利用金融支持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认为我国要利用金融支持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需要实行一定的倾斜金融政策,即建立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金融体系,专门设置政策性金融机构,对在欠发达地区投资的企业提供优惠贷款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杜强  潘怡  
建设普惠金融体系是经济"新常态"下我国重要的金融发展战略。本文运用2006—2013年我国31个省市面板数据,构建地区普惠金融指数衡量了我国各省市普惠金融的发展情况,显示出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要高于中西部地区。通过对普惠金融与地区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普惠金融与地区经济发展之间关系呈倒U型;从各区域看,东部地区普惠金融抑制了经济的发展,而中西部地区普惠金融对经济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应加快对中西部地区普惠金融体系的建设,促进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保障我国经济发展的顺利过渡。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马德功  黄娟  
适应经济增长要求的金融制度能够较好地实现储蓄动员和投资转化,从而形成良好的经济增长和发展态势,而落后的金融制度必将导致金融交易的停滞或畸形状态,使经济增长受到金融因素的制约。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西部贫困地区金融制度的落后乃至缺失,依然是制约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以及整个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本文认为,促进金融制度的创新和变迁,设计和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应该是政府解决西部贫困问题的重要举措。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课题组  李文瑞  
以欠发达地区甘肃省为研究样本,构建普惠金融评价指标体系,测度了2010—2016年甘肃省与其14个市州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对甘肃省普惠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系统GMM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且增速迅猛。普惠金融发展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基本趋同,经济较发达地区的普惠金融发展明显好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普惠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线性、正向影响,即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可以持续地促进经济增长。最后,从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健全普惠金融组织体系、打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发挥政策扶持作用等方面,提出促进甘肃省普惠金融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姜光磊  
在全国银行贷款增长过快的大背景下,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金融与经济运行却出现失衡现象。本文以鄂州市为例,重点分析了金融与经济互动中,区域金融运行呈现的与宏观经济形势不同步的新特点,并据此提出促进经济金融协调发展、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