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31)
2023(11064)
2022(8832)
2021(7895)
2020(6877)
2019(15724)
2018(15662)
2017(31537)
2016(17047)
2015(19656)
2014(19895)
2013(19863)
2012(18552)
2011(16758)
2010(17241)
2009(16839)
2008(16185)
2007(14843)
2006(13225)
2005(12323)
作者
(50462)
(41856)
(41790)
(40293)
(26541)
(19925)
(19456)
(16339)
(15874)
(14970)
(14124)
(13953)
(13349)
(13291)
(13215)
(13016)
(12797)
(12289)
(12281)
(12070)
(10594)
(10330)
(10329)
(9679)
(9529)
(9486)
(9436)
(9309)
(8492)
(8436)
学科
(74522)
经济(74444)
(47828)
管理(45811)
(36727)
企业(36727)
方法(32740)
中国(29682)
数学(29414)
数学方法(29218)
(27735)
金融(27733)
(26677)
银行(26650)
(25751)
(22932)
(20995)
(18993)
业经(17118)
地方(16751)
(15326)
贸易(15312)
农业(15196)
(14943)
(13290)
(13204)
财务(13168)
财务管理(13134)
企业财务(12488)
(12006)
机构
大学(251742)
学院(251672)
(109157)
经济(106827)
管理(92459)
研究(85325)
理学(78339)
理学院(77503)
管理学(76273)
管理学院(75812)
中国(72657)
(53638)
(53149)
科学(49739)
(43790)
(43283)
财经(42286)
中心(41432)
研究所(39396)
(38513)
(38120)
业大(35695)
经济学(35315)
农业(34145)
北京(34024)
经济学院(32274)
(31765)
师范(31450)
(31436)
财经大学(31209)
基金
项目(155930)
科学(121181)
研究(116271)
基金(111566)
(95920)
国家(95114)
科学基金(80211)
社会(73731)
社会科(69956)
社会科学(69934)
(61364)
基金项目(58688)
教育(53054)
(51078)
自然(49000)
编号(48839)
自然科(47802)
自然科学(47788)
自然科学基金(46931)
资助(46104)
成果(40822)
重点(35547)
(35217)
(35033)
课题(33455)
(32250)
国家社会(30498)
(30384)
创新(30292)
教育部(30006)
期刊
(120406)
经济(120406)
研究(78104)
中国(48531)
(41330)
金融(41330)
(41262)
(40354)
学报(37423)
科学(33620)
管理(32129)
大学(28277)
学学(26616)
农业(26104)
教育(24176)
财经(21436)
技术(20943)
业经(20151)
经济研究(20026)
(18364)
问题(17315)
(14415)
理论(14359)
(13395)
实践(12952)
(12952)
技术经济(12854)
商业(12693)
国际(12565)
统计(12299)
共检索到3859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郝芮琳  陈享光  
金融风险会随着金融化的发展而不断累积,进而影响金融和经济的稳定,甚至引发金融危机。我国是否存在过度金融化问题,已引起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和争论。本文构建了一个多维度的金融化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2000年以来的数据考察了我国的金融化水平和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整体金融化水平不高,但存在明显的金融化趋势和过度金融化倾向,主要表现在:我国整体货币资本化程度不高,但企业部门较高的杠杆率、居民部门可支配收入偿债能力的快速下降、政府部门的隐性负债和杠杆率的快速增长可能导致未来过度货币资本化;资本虚拟化程度和虚拟资本独立程度不高,但虚拟资本发展迅速,存在过度资本虚拟化和虚拟资本空转倾向;国际市场主要通过贸易渠道影响我国金融化进程,但其影响力逐渐减弱,随着金融市场的开放,金融渠道将成为影响我国金融化进程的主要渠道。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鹏  邹家骏  
近年来,粮食金融化成为我国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重要环节和基本趋势。我国粮食金融化进程中表现出粮食体系距离化、粮食贸易金融化和生物能源开发高度相关化的趋势,其主要特征是:粮食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价格明显联动、粮食价格受到供求基本面的影响在逐渐减弱、粮食与国际利率和美元汇率呈现逐渐加强的相关性。粮食金融化对我国国际贸易、粮食安全和金融发展都产生双向影响,为有效应对粮食金融化趋势,我国应该进一步增强粮食金融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借助粮食金融化的契机逐步完善我国粮食产业链,将粮食安全与粮食金融上升为国家战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贾翔夫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在过去几十年经历了经济的发展和金融部门的快速扩张。文章探讨当前我国经济中呈现的金融化趋势并提供证据。已有研究表明金融部门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宏观层面数据并不足以揭示金融化问题的全部内涵。文章提出一个研究我国经济金融化问题的利润分析视角,定义了非金融企业的金融化程度指标,并结合现有文献分析了经济金融化的驱动机制。文章的主要结论为:我国金融行业发展迅速,经济中出现金融化趋势;非金融企业金融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上升;食利阶层财富和权利增加、股东价值提高等一系列理论可以作为经济金融化现象的解释,利润积累模式转变是经济金融化现象的重要原因。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黄泽清  
经济的金融化同全球化、自由化一起改变着整个世界的经济结构,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拉大了收入差距。近年来,我国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现象在加重,金融化是否会扩大我国的收入差距,通过什么途径扩大我国的收入差距以及如何减轻和消除这种不公平的收入分配等问题都是亟待我们去探究的。本文在分析金融化典型事实的基础上总结了金融化的五大特征,理清了金融化的发展逻辑,并给出了金融化对收入分配影响的三种机制,即工人内部分裂机制,食利者金融投机机制以及工人消费信贷机制。最后在分析我国金融化现象的基础上探究了金融化扩大我国收入差距的三种方式。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黄泽清  
经济的金融化同全球化、自由化一起改变着整个世界的经济结构,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拉大了收入差距。近年来,我国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现象在加重,金融化是否会扩大我国的收入差距,通过什么途径扩大我国的收入差距以及如何减轻和消除这种不公平的收入分配等问题都是亟待我们去探究的。本文在分析金融化典型事实的基础上总结了金融化的五大特征,理清了金融化的发展逻辑,并给出了金融化对收入分配影响的三种机制,即工人内部分裂机制,食利者金融投机机制以及工人消费信贷机制。最后在分析我国金融化现象的基础上探究了金融化扩大我国收入差距的三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朱波  牛锋  邵华明  
本文使用极值理论确定能源期货标准化收益率的尾部阈值,基于投机行为和市场联动效应视角考察了金融化对我国能源期货市场极端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国际原油价格的正(负)向冲击会导致国内能源期货价格极端上涨(下跌)的概率增加;在市场剧烈波动时期,国内金融市场会对能源期货市场左尾极端风险产生影响,而国际黄金价格冲击则会导致其右尾出现极端变动;投机行为会增加能源期货市场价格极端上涨的概率,但对价格极端下跌的影响却不显著。我国应进一步完善能源期货品种结构,加强对过度投机行为的监管,切实维护市场的稳定。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邓超  张梅  唐莹  
作为经济金融化微观层面的重要表现,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现象日益凸显。以2001-2014年我国A股上市的非金融企业为研究对象,借助Eviews6.0软件,运用最小二乘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实证分析我国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企业的金融化程度随着其股东价值最大化观念的增强而加深,企业金融资产持有比例与其主营业务利润率呈U型关系,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会弱化企业的金融投资行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邓超  张梅  唐莹  
作为经济金融化微观层面的重要表现,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现象日益凸显。以2001-2014年我国A股上市的非金融企业为研究对象,借助Eviews6.0软件,运用最小二乘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实证分析我国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企业的金融化程度随着其股东价值最大化观念的增强而加深,企业金融资产持有比例与其主营业务利润率呈U型关系,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会弱化企业的金融投资行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郑田丹  付文林  莫东序  
企业的投资效率提升是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保障,随着企业来自金融领域的收益越来越高,宏观经济政策对企业投资效率的调控作用受到企业金融化水平的影响。本文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同时纳入实证模型,并考虑金融化水平异质性,重点考察了财政政策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丰富了目前综合宏观政策调控企业投资效率机制的研究成果。我们利用SFA模型与SVAR模型的实证分析发现:低金融化企业对于财政政策变动的响应要显著强于高金融化企业;高金融化企业更易受到利率变动的影响,低金融化企业面对货币供给变动冲击的响应程度相对更强。财政支出政策和税收政策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相反,企业投资效率对税收政策的冲击响应为负向,对财政支出政策的冲击响应均为正向。本文的研究意味着经济新常态下,宏观调控政策也要针对企业金融化水平进行差别化安排。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朱方明  金健  
企业在面临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时会如何配置金融资产?本文基于上市工业企业年度数据,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在总体上会促进企业金融化;区分金融资产类型后,发现企业会增加流动性金融资产,而减持逐利性金融资产;这表明在面临经济政策不确定时,企业金融化倾向更甚,但其动机主要表现为流动性寻求。进一步分析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存在基于企业杠杆率、成长性、盈利能力,风险承担能力、规模的异质性特征;但这种特征仅显著存在于流动性金融资产配置上;这表明不同个体特征的企业在面临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时的风险态度差异,体现在流动性寻求方面比在利润追逐上更明显。而外部融资约束的异质性影响均存在于不同类型的金融资产配置上。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简志宏  王军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俞毛毛  马妍妍  
本文利用A股上市公司2009-2017年的数据,在现有文献对于企业实体领域投融资期限错配动机及后果研究的基础上,运用非线性模型,结合金融化行为中的"脱实向虚"与"雪中送炭"特征,分析金融化投资的双重特征。研究发现:金融化投资存在"长贷短投"现象,在长期信贷超出门槛值后,体现出"脱实向虚"特征;金融化期限错配又能缓解实体领域的"短贷长投"问题、抑制过度投资,存在"雪中送炭"的合理性特征。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付慧林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可以看出,金融化已经逐渐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问题。从金融化的具体内涵中可以看出,其包括银行、保险、证券以及信贷等多个领域。这些金融领域在整个金融行业当中的比重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对于经济以及政治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在金融化的基础上,企业的成本分析工作也呈现出新的方式。文章主要对金融化背景下的成本分析进行深入研究,希望能提供相关的借鉴和参考。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安军   赵柳锐  
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企业金融化程度呈现不断上升态势并引起了一定的社会关注。利用2011—2019年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企业金融化与市场化水平对企业市场价值的交互影响,结果发现:企业金融化程度越高,越有利于提升企业市场价值,但该正相关程度将随着地区市场化水平上升而受到削弱。上述研究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步检验发现上述影响主要存在于非房地产企业、非国有企业、融资约束程度较高、媒体关注度较低及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低的企业中。以上研究表明:对于我国非国有类非房地产企业,在市场化水平较低地区适量增加金融资产持有比例可以起到一定程度“蓄水池”作用并有利于提升企业市场价值;而在市场化水平较高地区,上述配置程度越高则会抑制正向影响。研究结论深化了地区市场化水平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经济后果能起重要市场调节作用的认识,丰富了企业金融化经济后果的相关文献,对于企业合理配置金融资产,政府部门继续优化地区市场化制度环境水平,以及资本市场投资者理性决策等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借鉴。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叶凡  邹东涛  苑西恒  
本文利用1978-2013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金融发展-城乡收入差距"的固定效应模型,从全国和区域两个层面分析我国经济金融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方向与效果。研究发现: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金融化总体上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其中,东部地区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拉动效果大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库兹涅茨倒U型轨迹,且当前处于缩小收入差距阶段。因此对东、中、西部地区,需要因地制宜采取不同措施,推进区域金融的差异化发展,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