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06)
- 2023(12459)
- 2022(10285)
- 2021(9588)
- 2020(7933)
- 2019(17415)
- 2018(17096)
- 2017(33264)
- 2016(17374)
- 2015(19393)
- 2014(18885)
- 2013(18470)
- 2012(16938)
- 2011(15191)
- 2010(15730)
- 2009(15520)
- 2008(14580)
- 2007(13346)
- 2006(12169)
- 2005(11150)
- 学科
- 济(65534)
- 经济(65433)
- 管理(60688)
- 业(59524)
- 企(51257)
- 企业(51257)
- 中国(28314)
- 融(27725)
- 金融(27722)
- 银(26798)
- 银行(26784)
- 行(25939)
- 方法(25056)
- 财(23365)
- 制(22883)
- 数学(21495)
- 数学方法(21286)
- 农(19265)
- 业经(18166)
- 技术(17865)
- 务(14639)
- 财务(14604)
- 体(14586)
- 财务管理(14572)
- 企业财务(13924)
- 地方(13531)
- 贸(13455)
- 贸易(13437)
- 易(13199)
- 技术管理(12740)
- 机构
- 学院(244593)
- 大学(242966)
- 济(107233)
- 经济(105024)
- 管理(95276)
- 理学(80891)
- 理学院(80133)
- 管理学(79122)
- 研究(78768)
- 管理学院(78656)
- 中国(69175)
- 财(56943)
- 京(49888)
- 财经(43797)
- 科学(41556)
- 经(39574)
- 中心(38072)
- 江(37590)
- 所(37497)
- 经济学(34067)
- 研究所(32960)
- 财经大学(32580)
- 北京(31955)
- 农(31022)
- 经济学院(30705)
- 州(30367)
- 业大(29206)
- 院(28938)
- 范(28935)
- 师范(28680)
- 基金
- 项目(153197)
- 科学(122751)
- 研究(119738)
- 基金(111192)
- 家(94005)
- 国家(93148)
- 科学基金(81291)
- 社会(78791)
- 社会科(74888)
- 社会科学(74871)
- 省(60755)
- 基金项目(58220)
- 教育(55171)
- 划(49816)
- 编号(48402)
- 自然(48057)
- 自然科(46959)
- 自然科学(46950)
- 自然科学基金(46166)
- 资助(43872)
- 成果(40750)
- 创(38248)
- 制(35896)
- 部(34810)
- 创新(34809)
- 重点(34562)
- 课题(34523)
- 发(33810)
- 国家社会(32737)
- 性(31659)
- 期刊
- 济(122327)
- 经济(122327)
- 研究(80893)
- 中国(53350)
- 财(44715)
- 融(41773)
- 金融(41773)
- 管理(39961)
- 科学(29577)
- 农(29405)
- 学报(29047)
- 教育(28073)
- 大学(24137)
- 学学(22666)
- 财经(22463)
- 技术(21631)
- 业经(20376)
- 经济研究(20069)
- 经(19320)
- 农业(18499)
- 问题(15950)
- 贸(13909)
- 理论(13038)
- 技术经济(12589)
- 科技(12410)
- 国际(12089)
- 商业(11803)
- 现代(11713)
- 实践(11563)
- 践(11563)
共检索到3871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苑书义
当前我国的金融制度在金融组织、宏观调控、金融市场和金融监管等方面还存在制度缺陷,因此需要有创新的金融制度安排来推动我国金融制度的进一步变迁。在当前经济发展阶段,自下而上的需求诱致型金融制度变迁方式在我国不大可能实现,而地方政府最有可能成为制度创新的主体,成为连接中央政府制度供给和微观主体制度需求的重要中介。因此,我国金融制度创新与变迁可行的路径是:由改革之初的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逐步向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转变,最终过渡到与市场经济内在要求相一致的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方式。
关键词:
制度创新 金融改革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朱辉
历经几十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逐步形成了以农村信用社为主,中国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邮政储蓄机构为辅,多层次、多渠道提供金融服务的农村金融体系。但是,由于农村各项事业发展迅速,资金需求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胡美华 黄茂兴 林向劼
当前,我国数字服务贸易发展已形成以数字化转型为新趋势、知识密集型为新引擎、生产性服务业为新增长点、制度型开放为新焦点的服务贸易发展新格局,并正在探索跨界融合、“互联网+”“保税+”以及“区块链+”等服务贸易新模式,为我国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然而,服务贸易逆差大且国际竞争力较弱、服务贸易制度型开放程度有待提升、关键支撑要素与治理能力不足,以及外部需求收缩等挑战,是当前制约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主要问题。为顺应全球服务贸易发展的新格局和新模式,需要在优化服务贸易结构、推动服务业高水平开放、构建完善的人才要素保障体系,以及加速数字化服务贸易进程等方面积极发力,以推动我国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并在全球服务贸易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关键词:
服务贸易 高质量发展 新格局 新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宁宁
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的核心,中国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具有鲜明的演进特征。目前,农村金融制度仍面临产权结构不明晰、组织治理结构不完善、支农力度不够等问题的困扰与制约。在"新常态"下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就需要积极应对并妥善处理农村金融需求主体的培育、农村金融供给制度创新、金融交易中的社会网建设、土地经营权抵押机制创新等关键问题。为此,应努力探寻农村金融制度创新路径,具体包括做好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的顶层设计,采取自下而上的创新方式,合理确定创新边界,明晰创新实施主体,放松农村金融制度创新政策约束。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樊志刚 李卢霞
在多种因素作用下,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如何吸取危机的教训、遵循科学的创新路径成为中国商业银行稳健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本文基于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进行分析,认为金融创新出现结构性失衡是次贷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商业银行制度创新滞后于产品创新导致的内部创新失衡以及由于宏观制度创新不足导致的外部金融生态环境劣化共同酝酿并催生了危机。在后危机时代,中国商业银行应遵循理性的金融创新路径,大力推进产品创新的同时同步推动制度创新。此外,积极加强宏观制度创新,为中国商业银行提供有利的金融生态环境也是次贷危机的重要启示。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罗来武 刘玉平 卢宇荣
就当代中国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矛盾来看 ,基于金融“机构观”的改革道路已走到尽头 ,农村金融制度的创新 ,需要拥有一种新思路和选择一条新路径。创新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的整体思路 ,是金融“功能观”。据此思路 ,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的创新 ,应注重间接金融与直接金融的协调 ,在对现有农村金融机构重新定位的基础上 ,着力推进农村资本市场建设 ,完善农村金融竞争机制。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制度创新 资本市场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徐明亮
中小高科技企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也遭遇日益凸现的资金瓶颈制约,从根本上说是由于转型期我国融资体制的缺陷所造成的。研究和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体制,对于化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促进我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快速转变意义重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忠超 刘泽斌 古玉芳
资源与制度在企业创新中承担了重要角色,但企业融资状况的不断恶化使人们对金融生态产生了深刻反思。我国已出台诸多碳交易市场、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信贷等政策,这些政策能否通过资源与制度驱动绿色创新值得研究。为了破解这一难题,要求绿色金融能直接促进企业绿色创新,通过公司治理、绿色产品市场化间接促进企业创新;要求绿色金融政策直接促进企业绿色创新,通过拓宽消费市场、辅助企业竞争倒逼企业创新。
关键词:
绿色金融 企业创新 影响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廖红丰 杨建良
近几年农民增收难,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农村经济制度不完善,是其中最重要的关键因素,直接影响农民收入增加。 一、当前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制度约束 我国农业经过20多年的改革,许多制度进行了调整,对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农业制度环境的变化,市场体制的逐步深化和完善,一些制度存在不少缺陷,如果不进行创新,就会严重制约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其主要表现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晶晶 沈敏敏
高校继续教育在转型变革的过程中,其管理体系、教育结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服务方向和质量建设等各个环节都面临新的路径调整,以高校为本位、以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区域经济为方向、以成果互认为基础、以品牌建设为手段实现高校继续教育从宏观到微观的管理制度创新,是高校继续教育发展转型的必要保证。
关键词:
高校继续教育 转型 路径 制度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琳 陆小成
加强制度创新是保障低碳技术创新和低碳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国低碳技术创新的制度障碍主要表现为创新政策不够完善,管理机制不够健全,缺乏市场化的解决方式,知识产权制度不够完善等。加强低碳技术创新应健全低碳创新的制度体系,从财政、税收、产业等层面加强政策创新,利用市场机制,鼓励私人投资低碳技术领域,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消解企业低碳技术创新的制度障碍,提高低碳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廖红丰 贺一耕 梁泊涛
新制度经济认为制度作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 ,制度安排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制度创新是经济不断增长的保证。在现阶段农业发展中 ,由于受到一系列制度性因素的约束 ,农民收入水平低、增长速度缓慢。在农村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之时 ,必须通过对农业制度的创新 ,消除妨碍农民收入水平和收入增长速度提高的制度约束 ,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收入问题。
关键词:
制度创新 农民增收 路径选择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史卫民
我国农地金融制度存在着缺乏完备的法律政策保护、完善的流转服务市场、健全的风险防范机制等制约因素。本文通过对美国、德国、日本农地金融制度的比较考察,为我国在政府支持、政策优惠、组织机构、法律制度等方面促进农地金融制度的创建提供借鉴。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我国应从完善农地金融的相关立法,加大农地金融的政策扶持,构建农地金融的组织体系,规范农地金融的风险防范等方面进行创新的建议。
关键词:
农地金融 抵押贷款 组织体系 风险防范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左晓杰
本文系统分析了金融创新在我国的发展及其对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介绍了西方发达国家应对金融创新的货币政策实践。借鉴外国经验并结合中国国情,研讨了四种经济指标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可行性,提出了我国央行应对金融创新在货币政策上的现实路径选择。
关键词:
金融创新 货币政策 中介目标 政策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