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36)
2023(12998)
2022(10841)
2021(10087)
2020(8418)
2019(18668)
2018(18347)
2017(35814)
2016(18897)
2015(20730)
2014(19893)
2013(19664)
2012(18265)
2011(16449)
2010(16542)
2009(15740)
2008(14812)
2007(13244)
2006(11521)
2005(10415)
作者
(54542)
(45050)
(44858)
(42639)
(28614)
(21743)
(20231)
(17298)
(16979)
(15901)
(15343)
(14869)
(14455)
(14209)
(13959)
(13947)
(13403)
(13212)
(13135)
(13085)
(11149)
(11086)
(10932)
(10449)
(10230)
(10077)
(10037)
(9875)
(8951)
(8913)
学科
(70932)
经济(70852)
(59187)
管理(56428)
(48682)
企业(48682)
方法(32664)
数学(29192)
数学方法(28989)
(27922)
金融(27922)
中国(27635)
(26689)
银行(26646)
(25806)
(22203)
(19833)
(19076)
技术(18130)
业经(16969)
(16720)
贸易(16703)
(16389)
(14351)
财务(14329)
财务管理(14303)
企业财务(13749)
地方(13439)
农业(13386)
(13327)
机构
学院(264151)
大学(264083)
(114352)
经济(112174)
管理(101065)
研究(88800)
理学(87350)
理学院(86459)
管理学(85224)
管理学院(84746)
中国(75651)
(55724)
(53851)
科学(52409)
(46765)
财经(44658)
(44653)
中心(42505)
(40693)
研究所(40551)
业大(40031)
(38004)
农业(37143)
经济学(36768)
北京(33891)
财经大学(33621)
经济学院(33567)
(31400)
(31194)
(30240)
基金
项目(175866)
科学(138823)
基金(129385)
研究(124762)
(114574)
国家(113615)
科学基金(96773)
社会(82165)
社会科(78301)
社会科学(78282)
(68994)
基金项目(68475)
自然(62507)
自然科(61178)
自然科学(61156)
自然科学基金(60172)
(58325)
教育(56674)
资助(52320)
编号(47590)
(42818)
重点(39738)
创新(39230)
(39028)
成果(38089)
(37826)
国家社会(34814)
科研(34041)
(33933)
教育部(33558)
期刊
(117607)
经济(117607)
研究(79556)
中国(51137)
(45183)
金融(45183)
学报(43931)
(41623)
(41392)
科学(39126)
管理(38511)
大学(32901)
学学(31588)
农业(26792)
教育(23011)
财经(22625)
经济研究(21169)
技术(20170)
(19400)
业经(19367)
问题(15888)
(14383)
(14273)
科技(13991)
理论(13613)
商业(13327)
技术经济(13192)
国际(13136)
实践(12152)
(12152)
共检索到3946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丁东洋  周丽莉  
一、金融创新对货币需求弹性影响的理论分析 第一,金融创新对货币需求收入弹性的影响。金融创新使得货币需求收入弹性有变小的趋势。在金融创新中涌现了大量货币性极强的新型工具。如MMMFs(货币市场互助基金)、MMMDAs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令华  王朝军  
针对国内很多学者误用“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利率弹性及投资的利率弹性”(以下简称“三个弹性”)的情况 ,从“三个弹性”的准确含义出发 ,建立了计算“三个弹性”的回归模型。并在此基础上 ,利用我国1980~ 2 0 0 0年的有关数据对“三个弹性”进行了实证检验 ,发现我国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要远远大于其利率弹性 ,说明我国货币需求的变动主要由国民收入的变动所引起 ,同时也发现我国的利率 (名义或实际 )变动与投资变动的相关性很小 ,从而从实证角度说明了我国利率传导途径的效率低下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杨伟  林海  
世界上很多国家通常都把货币需求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稳定的货币需求对一国的货币政策甚至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金融创新对我国货币需求的稳定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我国货币需求与实际产出等变量之间的稳定关系只有在考虑金融创新的影响时才能够成立。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余杰  
通过将电子货币变量加入费雪方程式中,得出电子货币、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需求利率弹性的关系。研究表明,电子货币对货币需求利率弹性的影响不仅可以通过降低持币成本,亦可通过改变货币流通速度进而影响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根据推导后的模型发现,当货币流通速度受电子货币影响提升后,利率弹性随之降低;若货币流通速度降低,则利率弹性随之增加。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龙海明  吴留锁  吴浩铭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推动了传统金融的深刻变革,在新的形势下,有必要客观测度互联网金融对我国货币需求的影响。本文将互联网支付金额作为解释变量,构造半参数局部线性可加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从更加新颖的角度重新审视现阶段我国的货币需求函数、弹性及其稳态。实证结果发现,互联网支付额度等变量均能以线性和非线性的机制影响我国的货币需求函数,其中,互联网支付额度与货币需求量之间存在同向变动关系,且互联网支付额度对货币需求量非线性决定机制的函数形态呈现出前半部分"M型"后半部分"W型",总体趋于递减。货币需求量对互联网支付的可变弹性和总弹性则呈现出前半部分"W型"后半部分"M型"的形态,同时,互联网支付的某一正冲击...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谢赤  
利率行为反复无常的情况下,几乎无法用解析方式进行论述,所以在本文中将用数值方式更详细地研究这一模型中的货币需求问题。 一、计算均衡动态 为了从数量上解答这个模型,有必要为金融专门变量f(·)指定一功能形式并将相应数值分配到参数β、δ和ε。在下面讨论的所有例子中,f(·)被限定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新智  
自 2 0世纪 70年代形成高潮至今仍快速发展的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创新 ,对货币的需求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金融创新对货币需求的影响表现为 :减弱了对货币的需求并使货币结构发生变化 ,降低了货币需求的稳定性 ,使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下降 ,加快了货币流通速度 ;金融创新还通过资产价格影响货币需求。金融创新通过对货币需求的广泛影响 ,进而对传统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也会产生较大冲击 ,使其功能减弱或失灵。这一切都对货币政策的制定形成了新的挑战。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吴佳其  许坤  
本文研究了我国金融创新对货币需求和通货膨胀的影响。通过构建含有金融创新的货币需求模型,参考国外金融创新替代变量的选取,检验和分析了我国金融创新对货币需求的冲击影响,以及金融创新与通货膨胀的正向关系。在综合分析基础上,本文最后提出应积极引导金融创新活动,发挥其服务经济的能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盛松成  翟春  
目前,我国金融环境与西方国家20世纪80年代相似,金融总量快速扩张,金融结构多元发展,金融产品不断创新,金融体系关联性日趋复杂,现行货币供应量与GDP、CPI等主要经济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有所削弱,货币供应量的范围及层次划分受到挑战。1.银行卡结算账户下的活期存款。受益于电子化技术的发展,现代支付结算效率大幅提高。这带动了银行卡业务的快速发展,我国银行卡品种日益丰富,发卡量大幅增加。越来越多的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梁希喆  
通过构建以收入、预期一年期存款实际利率、预期实际汇率、股票市场市值四个宏观经济指标为决定变量的货币需求计量模型,得出各影响因素的弹性值并检验各变量对于我国货币需求的传导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利率与汇率弹性均为负数且数值较大,收入与股票市值弹性均为正数但后者数值较小。说明我国近六年来经济开放程度与预期实际利率水平对我国的货币需求影响程度较深,收入水平对其影响程度相对减弱,股票市值的影响并不显著。应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控制我国的货币需求量。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燕燕  常靖宇  
长期来看,经济波动中各需求因子和广义货币需求存在稳定的协整关系;短期来看,不同阶段对于动态货币需求向均衡方向起主要调整作用的因子是不同的,预期因素在复苏期的调整作用凸显,利率在繁荣期的调整作用凸显。这对2008年以来我国新一轮周期货币需求函数的构建可以提供一些借鉴。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管惟琦  
本文从六个消费类别分析了2001年以来我国省域消费需求的变化趋势,借助QUAIDS模型分析了我国省域消费需求弹性系数。文章进一步将"十五"、"十一五"与"十二五"期间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第一,加强对消费创新的支持力度,为各地的企业创新与产业升级提供政策优惠;第二,加大对新型消费产业的支持力度,在城镇化建设中不断完善商圈规划,在用地规划中打造适合新型消费产业的基础设施;第三,强化对消费者的保护力度;第四,针对公共福利性质的消费应当予以财政补贴。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殷汶  娄明  聂艳敏  
要实现中央银行运用货币的供给价格——利率体系来调节社会对货币的需求,从而调节社会货币量的供给,关键问题是对市场主体——企业、居民的利率弹性的估价。从目前情况看,消费性货币需求利率弹性较大,这一点,看法基本是一致的;而对生产性货币需求利率弹性的估价却众说不一。为对这一问题做进一步分析,我们在山东省选择了2,258户工商企业,就生产性货币需求利率弹性问题,进行了调查。一、基本情况调查中,我们按企业的经营管理情况,把企业分为三个类别。工业企业中,产品供不应求、经济效益高的为一类企业;产品产销平衡、经营管理和经济效益较好的为二类企业;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