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69)
2023(12432)
2022(10854)
2021(10388)
2020(8787)
2019(20512)
2018(20482)
2017(40519)
2016(21720)
2015(24667)
2014(24720)
2013(24679)
2012(22821)
2011(20424)
2010(20928)
2009(19779)
2008(18684)
2007(16586)
2006(15026)
2005(13642)
作者
(62701)
(51248)
(51057)
(48664)
(32620)
(24566)
(23423)
(19972)
(19617)
(18540)
(17570)
(17150)
(16218)
(16074)
(15979)
(15576)
(15156)
(15093)
(14703)
(14695)
(12821)
(12500)
(12458)
(11720)
(11565)
(11526)
(11481)
(11443)
(10361)
(10077)
学科
(83662)
经济(83552)
管理(64512)
(62663)
(52230)
企业(52230)
方法(38542)
数学(33471)
数学方法(33088)
中国(30426)
(29225)
金融(29224)
(29065)
银行(29033)
(27988)
(25714)
(23337)
(22534)
业经(19550)
地方(18117)
(16974)
贸易(16957)
(16946)
财务(16876)
财务管理(16833)
(16776)
(16524)
企业财务(16042)
农业(15407)
理论(14763)
机构
大学(308471)
学院(307097)
(123395)
管理(123056)
经济(120451)
理学(105164)
理学院(104049)
管理学(102390)
管理学院(101835)
研究(99554)
中国(84786)
(66205)
(62125)
科学(59264)
(49886)
财经(49034)
中心(47902)
(45131)
(44873)
研究所(44667)
(44296)
北京(42926)
业大(42497)
(39238)
师范(38935)
(37894)
经济学(36947)
财经大学(36558)
(35873)
农业(34889)
基金
项目(199676)
科学(156087)
研究(149857)
基金(143870)
(123244)
国家(122176)
科学基金(104907)
社会(92717)
社会科(87865)
社会科学(87840)
(77423)
基金项目(76903)
教育(68258)
自然(67423)
自然科(65785)
自然科学(65772)
(64988)
自然科学基金(64578)
编号(62998)
资助(60122)
成果(52241)
(44451)
重点(43899)
课题(42628)
(42199)
(41246)
项目编号(39490)
教育部(38424)
创新(38399)
科研(37997)
期刊
(136721)
经济(136721)
研究(97460)
中国(57421)
(46941)
金融(46941)
(46580)
管理(45187)
学报(43846)
(41048)
科学(40547)
大学(33551)
教育(33039)
学学(31401)
农业(27572)
技术(25195)
财经(23974)
业经(22464)
经济研究(21176)
(20222)
理论(18562)
问题(18465)
实践(17065)
(17065)
图书(16379)
(14665)
技术经济(14562)
现代(14325)
商业(13749)
科技(13567)
共检索到4670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侯慧君  
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有效的信用制度,对于保障市场经济规律作用正常发挥是至关重要的。我国的市场信用制度不健全,信用缺失现象非常严重,对金融业产生了非常大的负面影响,加强对金融信用的监管问题研究非常必要。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徐  游春  
现代经济从某种角度看是信用经济。自2008年下半年开始、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实质就是一种信用危机。而在这次危机中,保险业也遭受重创,这严重损害了保险业的形象和消费者的信心。保险交易以信用为基础的本质属性决定了消费者对保险机构和保险行业的信心是保险交易达成的必要条件。本文通过对保险交易基本属性的理论探讨,运用不完全信息下投保人与保险人之间的动态贝叶斯博弈分析,论证了金融危机背景下信用支持型的保险监管制度安排对于克服保险交易障碍、推动市场交易顺利进行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苟文峰  李丹妮  
文章通过对目前全球金融危机中暴露出的新型金融衍生产品的高风险性和监管缺失研究,认为防范新型金融衍生产品风险必须通过明确界定金融衍生品依托的基础资产标准,强化标的资产质量的基础环节监管;通过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将所有创造风险和掩盖风险的机构都纳入监管的范围之内;同时,应加快对新型金融衍生品风险监管技术的研究,打破分业监管职能,建立统一监管体制,做到监管技术上的全局性、系统性和高效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自力  
此次由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更深层次的诱因来自于自由市场竞争的失败和对金融创新产品监管的严重缺失当前,美国遭遇"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危机的中心华尔街危如累卵。五大投资银行中,贝尔斯登和美林证券相继被银行收购,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而剩下的高盛、摩根斯坦利也因形势所迫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一系列突如其来的"变故"使得世界各国都为美国金融危机而震惊。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志伟  
顺应地方金融扩张的发展趋势,超越国家整齐划一的中央垂直金融监管模式,可将金融监管类型化为中央金融监管与地方金融监管,实现金融监管的地方性分权设计。在既有金融监管框架之下,地方金融监管格局已现雏形,但业已进行的金融监管权分置举措实为地方金融具体性事项的监管权下移,缺乏整体性、系统化的金融监管权分置安排。地方金融监管权的系统化配置,须遵循"分置-协同"互动的监管改革路径。在地方金融监管的分权改革中,须确立地方金融监管新范式,即实行中央督察式省级以下垂直监管,同时也应凸显社会权力与民间法在地方金融监管中所应有的地位。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志伟  
顺应地方金融扩张的发展趋势,超越国家整齐划一的中央垂直金融监管模式,可将金融监管类型化为中央金融监管与地方金融监管,实现金融监管的地方性分权设计。在既有金融监管框架之下,地方金融监管格局已现雏形,但业已进行的金融监管权分置举措实为地方金融具体性事项的监管权下移,缺乏整体性、系统化的金融监管权分置安排。地方金融监管权的系统化配置,须遵循"分置-协同"互动的监管改革路径。在地方金融监管的分权改革中,须确立地方金融监管新范式,即实行中央督察式省级以下垂直监管,同时也应凸显社会权力与民间法在地方金融监管中所应有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涂东阳  
4月8日,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在京揭牌,标志着新机构正式挂牌运行。面对这一重大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我们有必要深入剖析近年来银行保险业监管缺失所产生的种种市场乱象和风险,进而以机构整合为契机,促进内部有机融合,不断完善现代金融监管框架。银行保险业市场乱象的主要表现一是欺骗、隐瞒、误导情形频发,金融消费者利益受损。银行业方面,突出表现为不当销售和不当收费。2018年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高雷  曹永锋  
本文认为,目前我国社会整体信用情况严重缺失,企业与银行之间陷入信任危机,证券信用诚信意识淡薄,诚信度不高,保险信用不规范,金融租赁欠租现象普遍,存在着严重的信用危机。我国应建立健全金融评估体系,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国家有关部委及商业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共同参与,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如听证会制度、公示制度等;同时建立借款人资信评估机制,设立民办公助的信用调查机构,对企业和个人的经济行为进行商业性的信用调查服务,制定银行对借款企业会计报告审核的常规性行为规范,及早发现借款人的不良信用行为,形成示警制度。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苏存  
本文针对当前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出现的信用缺失现象进行了社会学分析,从体制转型中的信用机制缺陷和政府缺陷角度进行诠释,由此研究了信用缺失在区域经济发展、金融风险、国家产业竞争力、市场效率、中小企业融资和政府公信力等层次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凤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信用评级将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金融中介服务。我国的信用评级行业发展至今初具规模,但在监管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我们应该借鉴次贷危机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监管经验,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对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的监管,以保障信用评级行业能够充分发挥其功能优势,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健康、稳定、有序地发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凤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信用评级将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金融中介服务。我国的信用评级行业发展至今初具规模,但在监管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我们应该借鉴次贷危机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监管经验,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对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的监管,以保障信用评级行业能够充分发挥其功能优势,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健康、稳定、有序地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邹开亮  李美中  
信用缺失是我国广大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重大阻因之一,也是制约经济社会改革、发展顺利推进的重要"瓶颈"。文章认为,信用信息难公开、传播渠道不通畅所导致的失信成本过低是中小企业信用行为失范的最深层原因。文章最后提出,设立中小企业信用档案、健全中小企业信用度测评体系、建立企业投资者和经营管理者的信用信息库、畅通信用公示渠道以及加强信用公示立法是构建中小企业信用公示体系、促进中小企业诚实守信的基本路径。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晓磊  
目前我国金融信用缺失已成为金融行业备受关注的问题,其所导致的金融信用危机是社会伦理危机的一种表现。本文尝试从经济伦理角度解读这一现象,并从社会伦理制度建设、政府监管等方面阐述应对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