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46)
- 2023(13455)
- 2022(11175)
- 2021(10325)
- 2020(8752)
- 2019(19549)
- 2018(19693)
- 2017(37903)
- 2016(20877)
- 2015(23210)
- 2014(23383)
- 2013(22741)
- 2012(21094)
- 2011(18963)
- 2010(19414)
- 2009(18799)
- 2008(17975)
- 2007(16221)
- 2006(14645)
- 2005(13755)
- 学科
- 济(77902)
- 经济(77783)
- 管理(59963)
- 业(57087)
- 企(47271)
- 企业(47271)
- 方法(31488)
- 中国(30285)
- 融(28806)
- 金融(28799)
- 银(27973)
- 银行(27929)
- 数学(27762)
- 财(27731)
- 数学方法(27506)
- 行(26987)
- 制(26047)
- 农(21829)
- 业经(18267)
- 体(17737)
- 学(17594)
- 务(16768)
- 财务(16720)
- 财务管理(16681)
- 地方(16311)
- 企业财务(15908)
- 贸(14881)
- 贸易(14864)
- 易(14546)
- 体制(14064)
- 机构
- 大学(290537)
- 学院(290283)
- 济(121227)
- 经济(118522)
- 研究(103578)
- 管理(102614)
- 理学(86416)
- 中国(85998)
- 理学院(85439)
- 管理学(83970)
- 管理学院(83439)
- 财(65787)
- 京(62088)
- 科学(60849)
- 所(53445)
- 财经(50178)
- 农(49882)
- 中心(48454)
- 研究所(47940)
- 江(45764)
- 经(45420)
- 业大(41103)
- 北京(39569)
- 经济学(39280)
- 农业(39064)
- 院(37640)
- 财经大学(37337)
- 范(36620)
- 州(36322)
- 师范(36144)
- 基金
- 项目(184451)
- 科学(144021)
- 研究(135392)
- 基金(133214)
- 家(117186)
- 国家(116252)
- 科学基金(97562)
- 社会(85684)
- 社会科(81328)
- 社会科学(81312)
- 省(72082)
- 基金项目(69469)
- 教育(62938)
- 自然(61504)
- 划(61024)
- 自然科(59999)
- 自然科学(59982)
- 自然科学基金(58941)
- 资助(54876)
- 编号(54141)
- 成果(46553)
- 重点(42918)
- 部(41735)
- 发(40050)
- 课题(39462)
- 创(38690)
- 制(38283)
- 性(37481)
- 创新(36415)
- 国家社会(35999)
共检索到4609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大荣
所谓金融自由化,是指政府或有关金融当局,对限制金融体系的现行法令、规则、条例及行政管制予以取消或放松,以形成一个宽松、自由、更符合市场运行机制的、新的金融体制。 改革金融中不合理的规章制度,构建符合安全、公正、效率原则的新体制,是当今国际金融领域改革的一股潮流,它波及面越来越广,正朝着不断深化的方向发展。 深入研究西方国家的金融体制改革,对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杨金栋
本文运用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对30多年来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制度变迁进行了分析,认为30多年来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具有浓厚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特征,具有特定的历史必然性。但随着我国进入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发展阶段后,未来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趋向应以有效满足"三农"多元化金融需求为目标,更加注重诱致性制度变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小川
金融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金融体制基本建立,金融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体制不断完善。金融资源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资源,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立足"十三五"时期国际国内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围绕创新发展、协调发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艳
文章认为,在我国传统的金融体制中.中央银行在稳定货币与支持经济增长,以及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等方面面临着一系列两难选择,中央银行与各专业银行在金融杠杆的选择和运用上存在着严重的障碍,政府、中央银行与专业银行之间的关系也难以理顺,因而很难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对金融体制进行全面、深刻的改革。为此,文章提出了以市场导向为主,突出金融主体的独立性和规范化.以及以调控方式的利益性、市场性和间接性为特征的新的金融调控模式。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赵海宽
论金融体制改革赵海宽金融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部分和不可缺少的条件,没有金融体制的相应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就不可能有实质性的进展。十几年来,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我国对金融体制也进行了大量的改革。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金融体制也将进一步深入改...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尚军
根据金融体制改革总体目标要求和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步伐,使新的金融体制和运行机制尽快到位这是形势所迫、大势所趋。现提出我的一点构想。 1.改组我国金融体系的组织结构,形成以中央银行为领导、国家政策性银行、综合性商业银行为主体,各种金融机构同时并存的金融新体系。(1)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要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和较强的超脱性。中央银行的综合信贷计划和社会信用规模,以及货币投放总额应由全国人民代表犬会审议通过,使之具有较强的法律性和刚性。在制定金融方针政策上,在进行金融宏观调控的操作上,则接受国务院和地方政府经济方针和政策的指导和管理。(3)成立国家政策性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廖鲁海 谢霞
我国金融体制现存的主要问题是:中央银行体制改革滞后、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运营现状堪忧、非银行金融机构问题较多等。这些问题其实都是宏观经济体制深层次矛盾的综合反映。在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轨时期,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大金融体制改革力度,这主要包括:(1)强化金融监管机制;(2)强化金融机构体系改革,一是要深化商业银行改革,二是完善政策性银行,三是规范发展信托投资公司及农村信用社,四是设立专门处理银行不良贷款的中介机构和存款保险机构;(3)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一是建立货币市场,实现利率市场化,二是发展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三是渐进开放金融市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冷弘飞 胡春艳 陈岚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世振
经过十年改革,我国已初步建成了以中央银行为领导、以专业银行为主体和其它金融机构为补充的、完整的社会主义金融体系。伴随着社会经济货币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金融体制的变革,金融的固有功能和作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挥,金融部门已由过去的简单中介人成为能够影响国民经济总量增长和结构优化的新兴产业。正因如此,面对改革的大潮,商品经济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耀先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与科技成果转化陈耀先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也保证了金融部门在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中所起的积极作用。今年5月1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潼
本文使用数量经济方法,刻画和分析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进程和效果。 一、我国社会信用的市场化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成效是我国社会信用从计划化、行政化走向市场化。社会信用市场化的过程是与国有专业银行经营管理不断企业化,与这些银行的商业化转变过程同步实现的。衡量社会信用市场化程度的重要数量指标是社会货币信用乘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