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65)
- 2023(12067)
- 2022(9870)
- 2021(9077)
- 2020(7786)
- 2019(17415)
- 2018(17077)
- 2017(35111)
- 2016(18356)
- 2015(20302)
- 2014(20252)
- 2013(20306)
- 2012(18899)
- 2011(16677)
- 2010(17348)
- 2009(17197)
- 2008(16717)
- 2007(15313)
- 2006(14087)
- 2005(13159)
- 学科
- 济(84547)
- 经济(84444)
- 业(84277)
- 企(73527)
- 企业(73527)
- 管理(67349)
- 方法(36927)
- 财(29562)
- 数学(29324)
- 数学方法(29122)
- 中国(28921)
- 农(28737)
- 融(28537)
- 金融(28537)
- 银(28257)
- 银行(28250)
- 业经(28169)
- 行(27311)
- 制(23666)
- 务(20806)
- 财务(20781)
- 财务管理(20753)
- 农业(20534)
- 企业财务(19660)
- 策(17922)
- 贸(16800)
- 技术(16798)
- 贸易(16782)
- 地方(16471)
- 易(16450)
- 机构
- 学院(267265)
- 大学(260435)
- 济(125894)
- 经济(123577)
- 管理(110171)
- 理学(92698)
- 理学院(91945)
- 管理学(91074)
- 管理学院(90558)
- 研究(81951)
- 中国(77886)
- 财(65610)
- 京(53063)
- 财经(50595)
- 经(45794)
- 江(41430)
- 科学(41400)
- 中心(40275)
- 所(39630)
- 经济学(39434)
- 农(37701)
- 财经大学(37288)
- 经济学院(35864)
- 研究所(34585)
- 北京(34067)
- 州(33412)
- 商学(32090)
- 商学院(31821)
- 业大(31140)
- 融(31132)
- 基金
- 项目(158410)
- 科学(127498)
- 研究(123365)
- 基金(117326)
- 家(97475)
- 国家(96492)
- 科学基金(85816)
- 社会(82253)
- 社会科(78256)
- 社会科学(78240)
- 省(61621)
- 基金项目(60746)
- 教育(54958)
- 自然(51641)
- 自然科(50487)
- 自然科学(50477)
- 编号(49955)
- 自然科学基金(49674)
- 划(49590)
- 资助(49240)
- 成果(40801)
- 部(36575)
- 创(35995)
- 发(35205)
- 业(35145)
- 重点(34456)
- 国家社会(34001)
- 课题(33809)
- 制(33351)
- 性(33136)
- 期刊
- 济(144876)
- 经济(144876)
- 研究(89422)
- 财(52656)
- 中国(50577)
- 融(49718)
- 金融(49718)
- 管理(46261)
- 农(36235)
- 科学(29087)
- 学报(26549)
- 财经(26098)
- 业经(25072)
- 农业(23866)
- 技术(23858)
- 经济研究(23602)
- 大学(22388)
- 经(22376)
- 学学(21510)
- 教育(19423)
- 问题(18870)
- 贸(16640)
- 技术经济(16316)
- 国际(14949)
- 理论(14503)
- 现代(14478)
- 商业(14071)
- 业(13887)
- 财会(13526)
- 世界(13381)
共检索到4253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汪川
自2005年开始,中国金融业持续增长,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基本高于GDP增速;尤其在2012年之后,中国经济金融"新常态"导致GDP增速下滑,但金融业增加值增速却逆市上扬。2015年,我国金融业增加值名义增速高达23%,实际增速达16%,超过GDP增速10个百分点,出现了明显的"剪刀差",即金融业高速增长,但GDP增速却持续下行的局面。从国际对比来看,当前中国金融业增加值占比达8.4%,已超过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韩国等主要发达国家,仅低于以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汪川
自2005年开始,中国金融业持续增长,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基本高于GDP增速;尤其在2012年之后,中国经济金融"新常态"导致GDP增速下滑,但金融业增加值增速却逆市上扬。2015年,我国金融业增加值名义增速高达23%,实际增速达16%,超过GDP增速10个百分点,出现了明显的"剪刀差",即金融业高速增长,但GDP增速却持续下行的局面。从国际对比来看,当前中国金融业增加值占比达8.4%,已超过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韩国等主要发达国家,仅低于以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何德旭 王朝阳
近年来,中国金融业表现出一种高增长态势,这种高增长是传统宏观调控手段与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特征不匹配、金融创新快速推进与监管改革相对滞后不协调、股票市场剧烈波动与房地产价格新一轮上涨相结合等诸多矛盾的集中体现。特别值得警惕的是,金融业的这一轮高增长是在制造业快速下滑的背景下发生的,反映出金融运行效率的低下,意味着金融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正在丧失,预示着风险爆发的可能性正在提高。妥善应对这一变化,需要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和改进金融监管,为实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同时,学术界也应该反思并深入研究我国金融发展的特点与规律,为维护金融安全提供理论基础。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何德旭 王朝阳
近年来,中国金融业表现出一种高增长态势,这种高增长是传统宏观调控手段与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特征不匹配、金融创新快速推进与监管改革相对滞后不协调、股票市场剧烈波动与房地产价格新一轮上涨相结合等诸多矛盾的集中体现。特别值得警惕的是,金融业的这一轮高增长是在制造业快速下滑的背景下发生的,反映出金融运行效率的低下,意味着金融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正在丧失,预示着风险爆发的可能性正在提高。妥善应对这一变化,需要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和改进金融监管,为实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同时,学术界也应该反思并深入研究我国金融发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汪川
我国金融业增长背后存在货币因素的支撑。本文认为,在我国以间接融资为主导的金融体系中,货币政策过度侧重增长目标使金融业高增长成必然;而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影子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兴起对我国金融业高增长起到了助推作用。本文进而提出,在"新常态"条件下,保增长不该成为货币政策的核心目标;为了抑制金融业高增长带来的潜在风险,不仅货币政策调控方式亟需改变,货币政策更需要与金融监管政策相协调;同时,还应增加金融供给,建立多层次的金融供给体系,降低金融套利风险。
关键词:
金融业增长 货币政策 金融风险 金融供给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汪川
我国金融业增长背后存在货币因素的支撑。本文认为,在我国以间接融资为主导的金融体系中,货币政策过度侧重增长目标使金融业高增长成必然;而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影子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兴起对我国金融业高增长起到了助推作用。本文进而提出,在"新常态"条件下,保增长不该成为货币政策的核心目标;为了抑制金融业高增长带来的潜在风险,不仅货币政策调控方式亟需改变,货币政策更需要与金融监管政策相协调;同时,还应增加金融供给,建立多层次的金融供给体系,降低金融套利风险。
关键词:
金融业增长 货币政策 金融风险 金融供给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杜伟锦 李欢平 章剑青
汽车金融服务现已在世界发达国家得到普及,并且成为各大汽车厂商争夺消费者的一个新的竞争手段。本文在阐述我国汽车金融服务业发展进程及其特点的基础上,从七方面分析我国汽车金融业风险形成的原因,并结合我国汽车金融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了规避汽车金融业风险的措施,以促进我国汽车金融服务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汽车金融服务 风险成因 风险规避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陈博
在过去的50年中,中国的金融部门出现了急剧的增长。这一急剧增长表现在金融业增加值占比的显著提高上。1952年,中国的金融部门占GDP的1.72%。改革开放后的1979年,中国的金融部门占GDP的1.85%。到2017年,这一比例达到了7.95%,在最高点2015年,更是达到了8.4%。中国金融业增加值占比显著提高的原因GDP是所有常住生产单位的总增加值之和,是所有常住单位的总产出,也是所有常住单位的总收入。金融业增加值则是金融
[期刊] 改革
[作者]
易艳春
我国风险投资事业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才发展起来的。在经历了2000年前后的低潮后,我国风险投资迎来了持续高速的增长。我国风险投资事业发展较快,它在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创立和成长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但是,我国的风险投资业至今尚处于初始阶段,在发展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需建立风险投资退出渠道、开辟多元化融资渠道、完善相关法律体系等。
关键词:
风险投资 现状 问题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徐卫中
金融风险源于经营金融业务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 ,是多年积聚起来的国民经济深层次矛盾在金融领域的综合反映。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市场变化莫测 ,竞争日益激烈 ,市场竞争法则不太齐备 ,由于种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 ,使得金融风险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因此 ,认真研究当前金融风险的成因及防范和化解对策 ,维护金融稳定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
金融风险 成因 对策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孔合
随着金融市场的全球化和现代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业在国民经济的核心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明显。与此同时,也积聚了多种金融风险。因此,加快金融改革步伐,切实预防和逐步化解金融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我国存在的金融风险问题已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从我国金融风险的现状出发,全面分析了我国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和化解的对策。
关键词:
金融风险 成因分析 防范对策 金融监管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章美锦 万解秋 于小凤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英明
金融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代表,业务种类繁多、核算复杂,其增值额的界定与增值税的征收难度较高。本文首先梳理了金融业"营改增"的税收政策变化情况,然后分析了金融业"营改增"后面临的诸多挑战,发现:金融业实施"营改增"的纳税遵从成本较高,金融业与实体经济的增值税抵扣链条尚未完全打通、金融服务的复杂性与增值税的确定性较难兼容,金融业的进项税额和税基界定难度较大,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的目标深受"营改增"政策影响。最后,就金融业"营改增"后面临的风险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
金融业 营改增 挑战 政策解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英明
金融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代表,业务种类繁多、核算复杂,其增值额的界定与增值税的征收难度较高。本文首先梳理了金融业"营改增"的税收政策变化情况,然后分析了金融业"营改增"后面临的诸多挑战,发现:金融业实施"营改增"的纳税遵从成本较高,金融业与实体经济的增值税抵扣链条尚未完全打通、金融服务的复杂性与增值税的确定性较难兼容,金融业的进项税额和税基界定难度较大,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的目标深受"营改增"政策影响。最后,就金融业"营改增"后面临的风险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
金融业 营改增 挑战 政策解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英明
金融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代表,业务种类繁多、核算复杂,其增值额的界定与增值税的征收难度较高。本文首先梳理了金融业“营改增”的税收政策变化情况,然后分析了金融业“营改增”后面临的诸多挑战,发现:金融业实施“营改增”的纳税遵从成本较高,金融业与实体经济的增值税抵扣链条尚未完全打通、金融服务的复杂性与增值税的确定性较难兼容,金融业的进项税额和税基界定难度较大,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的目标深受“营改增”政策影响。最后,就金融业“营改增”后面临的风险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
金融业 营改增 挑战 政策解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