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65)
- 2023(10754)
- 2022(8766)
- 2021(8146)
- 2020(6949)
- 2019(15592)
- 2018(15462)
- 2017(30621)
- 2016(16398)
- 2015(18614)
- 2014(18720)
- 2013(18660)
- 2012(17167)
- 2011(15185)
- 2010(16057)
- 2009(15869)
- 2008(15469)
- 2007(14419)
- 2006(13243)
- 2005(12673)
- 学科
- 业(79215)
- 济(72353)
- 经济(72251)
- 企(71631)
- 企业(71631)
- 管理(63198)
- 方法(29274)
- 业经(28375)
- 财(27375)
- 农(27098)
- 融(27055)
- 金融(27054)
- 银(26539)
- 银行(26533)
- 中国(26286)
- 行(25695)
- 制(22491)
- 数学(21315)
- 数学方法(21088)
- 务(20466)
- 财务(20431)
- 财务管理(20394)
- 农业(19493)
- 企业财务(19271)
- 技术(16456)
- 理论(15616)
- 体(15362)
- 策(15248)
- 贸(14106)
- 贸易(14091)
- 机构
- 学院(242850)
- 大学(234152)
- 济(106751)
- 经济(104555)
- 管理(95891)
- 理学(79663)
- 理学院(78991)
- 管理学(78084)
- 管理学院(77642)
- 研究(72146)
- 中国(68879)
- 财(56660)
- 京(48986)
- 财经(43384)
- 江(39933)
- 经(38892)
- 科学(37586)
- 农(35972)
- 中心(35953)
- 所(35762)
- 州(32810)
- 经济学(32508)
- 北京(31890)
- 财经大学(31580)
- 研究所(30792)
- 经济学院(29494)
- 业大(29071)
- 商学(28232)
- 商学院(28002)
- 农业(27446)
- 基金
- 项目(136238)
- 研究(108741)
- 科学(107738)
- 基金(97176)
- 家(80253)
- 国家(79360)
- 科学基金(69951)
- 社会(69375)
- 社会科(65812)
- 社会科学(65795)
- 省(55303)
- 基金项目(50659)
- 教育(49124)
- 编号(46392)
- 划(43398)
- 自然(41401)
- 自然科(40419)
- 自然科学(40410)
- 资助(40196)
- 自然科学基金(39754)
- 成果(38318)
- 业(32476)
- 创(31851)
- 课题(31614)
- 发(30489)
- 部(30302)
- 重点(29819)
- 性(29598)
- 制(29229)
- 创新(28810)
- 期刊
- 济(132264)
- 经济(132264)
- 研究(80140)
- 中国(50022)
- 财(48199)
- 融(43037)
- 金融(43037)
- 管理(42169)
- 农(35721)
- 科学(26246)
- 学报(25302)
- 业经(24990)
- 教育(24435)
- 技术(23798)
- 农业(23185)
- 财经(22582)
- 大学(21143)
- 学学(19837)
- 经济研究(19692)
- 经(19481)
- 问题(17684)
- 技术经济(14708)
- 贸(14700)
- 财会(14124)
- 商业(13418)
- 现代(13386)
- 业(13334)
- 理论(13164)
- 国际(12861)
- 会计(12008)
共检索到3967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冯彬
金融业的混业经营,是指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机构的业务互相渗透、交叉,而不仅仅局限于自身分营业务的范围。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和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方秀丽
金融业混业经营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但目前国内相关研究大多侧重于论述混业经营是一种发展趋势以及混业经营的模式选择等,很少将混业经营与并构重组联系起来进行深入探讨。从研究我国金融体制变迁的方式入手,论证了我国金融业必然以诱致性制度变迁方式逐步迈向“现代混业”,而在多种诱致性制度变迁途径中,构建金融集团是最好的途径。还就构建金融集团的多种不同方式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出并购重组是其中最好的方式,因而也是渐进实现“现代混业”的最佳途径的结论。
关键词:
混业经营 制度变迁 并购重组 金融集团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彭建刚 刘川巍
一、入世后一段时期我国 金融业仍不宜实行混业经营 我国加入WTO后,外国金融机构将被允许在我国提供外币服务,可在我国建立非寿险保险子公司或者合资保险公司;部分开放证券业,允许外国金融机构在我国基金管理企业中持股33%,三年后增至49%;两年后,现已在我国试办人民币业务的外国金融机构将被允许正式开办人民币业务;五年后,对所有外资金融机构开放人民币业务,允许外国金融机构建立外资保险子公司。以上步骤表明,加入WTO,将促使我国金融业在较短时间内融入国际金融体系当中,我国金融业的开放问题也被纳入到WTO管辖的范围。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书群
实行混业经营是世界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国内金融机构自身的发展也呼唤混业经营。目前我国金融业与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业存在一定差距,这种差距既体现在金融制度、金融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尤其是银行和证券市场制度以及国有上市公司的转制不完善方面,而且还体现在监管水平上,使得我国金融实行混业经营将面临巨大风险,由此决定了金融改革必须有序推进,政策配套。
关键词:
金融业 混业经营 动力 障碍 对策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丽娟
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经营制度,从而界定了不同金融机构间的业务范围。这在我国金融机构经营机制、监管机制和制度建设尚不健全的条件下,对加强金融监管、规范金融秩序、约束金融机构行为、防范金融风险、促进金融稳步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金融全球化、一体化的趋势已相当明显,对金融业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它随时能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夏秀渊
我国的金融业资本单一,业务范围单一,而西方国家的金融业以混业经营为背景,实力雄厚、技术领先、管理科学、经验丰富。如何应对外来"金融航母"的挑战,成为摆在我国金融业实务界和理论界的一个紧迫问题。目前,虽然发生了金融危机,国际上流行趋势仍然是混业经营和统一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伟 范宇 杨晏忠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庭辉
积极审慎推进混业经营,是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需要。浦东推行金融混业经营,从国家的政策、法律到现有的金融体制、规模、资源、手段、环境都具备了可能性和现实性。浦东金融业实行混业经营,可借鉴美国经验,从金融控股集团开始,通过政府推动组建金融控股集团,实行纯粹性控股集团的模式。可供选择的方案:一、从银行控股过渡到金融控股;二、以银行为平台,引进战略投资者;三、新设金融控股公司。混业经营面临的主要风险是道德风险、利益冲突风险、资本重复计算风险、关联交易风险、垄断风险以及风险传染等问题。防范风险首先要完善金融控股公司治理结构;其次要加强金融控股公司的内部控制管理;再次要建立联合监管机制,加强金融控股...
关键词:
混业经营 操作思路 模式选择 风险防范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汪丹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小寅
一、我国金融业经营业务的演变 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金融业的经营管理体制是一种商业银行与证券公司(或投资银行)截然分开的分业经营模式。其特点是:商业银行不得从事证券投资,证券公司也不得从事存、贷款等商业银行业务。从实践看,我国这种银行业的分业经营模式,在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制度建设及监管体系还不十分健全的情况下,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一是在改革中已经启动了利益驱动机制,但金融企业体制改革尚未到位,特别是自负盈亏的责任制尚未落实,混业经营易滋生盲目追求利益而破坏金融秩序的行为。二是有关金融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郭丽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自由化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金融业混业经营已经成为国际金融业的发展趋势。面对这一浪潮的冲击,尽管中国目前实行混业痉营的时机尚不成熟,但是,金融业混业经营必将成为我国金融业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我国当前要积极创造条件,寻找突破口逐步向混业经营过渡。
关键词:
国际金融业 混业经营 金融控股公司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李双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大量金融创新的出现,金融业各行业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其业务也在一定程度上交叉、融合在一起。因此,金融业的发展为其走向混业经营提供了现实的生长点。在这样的国际大环境下,我国金融业应从自身实际和我国国情出发,确定适当的经营模式,而不能一味地追随潮流。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捍华 单惟婷
国际金融业的发展潮流是实行混业经营,从长期来看我国金融业自不例外。我国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过渡中有其特有的金融效率基础和国有企业与国有银行共生关系基础,也必须具备包括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改革、市场中介作用的充分发挥,和证券市场的发展及金融监管、金融法规的完善等条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洪转 郑垂勇 张元教
我国金融业经营模式的选择取决于我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要求,并随之变化。用辨证的观点分析中外金融业的一般演变史、我国金融业走向混业经营的可行性和存在的问题,指出混业经营是我国金融业的未来走向,但是我们需要根据我国当前的经济和金融发展状况,走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由分业到混业的渐进式的金融发展道路。
关键词:
分业 混业 可行性 渐进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