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082)
2023(20474)
2022(17430)
2021(16193)
2020(13548)
2019(30911)
2018(30774)
2017(58825)
2016(31761)
2015(35828)
2014(35977)
2013(35389)
2012(32820)
2011(29801)
2010(30208)
2009(28211)
2008(26874)
2007(23737)
2006(21271)
2005(19245)
作者
(91860)
(76102)
(75642)
(72018)
(48486)
(36383)
(34594)
(29829)
(29071)
(27259)
(25774)
(25747)
(24370)
(24122)
(23681)
(23437)
(22564)
(22237)
(21947)
(21730)
(19317)
(18687)
(18455)
(17586)
(17280)
(16987)
(16840)
(16734)
(15399)
(15101)
学科
(140089)
经济(139932)
管理(90257)
(85491)
(69423)
企业(69423)
方法(55729)
数学(48336)
数学方法(47732)
中国(42620)
(36180)
(33609)
地方(33358)
业经(30454)
(30342)
金融(30334)
(30067)
银行(30020)
(28958)
(28632)
(28369)
农业(24327)
(23959)
贸易(23939)
(23177)
理论(22201)
(20472)
环境(20400)
财务(20381)
财务管理(20335)
机构
大学(452804)
学院(451958)
(188508)
经济(184372)
管理(173828)
研究(156292)
理学(148778)
理学院(147124)
管理学(144530)
管理学院(143718)
中国(122703)
(97116)
科学(93526)
(88560)
(78476)
(71868)
中心(71555)
研究所(70847)
财经(69841)
(67512)
业大(64431)
(63310)
北京(62049)
(60201)
师范(59593)
经济学(57553)
(56742)
农业(55856)
(54884)
财经大学(51835)
基金
项目(297833)
科学(233774)
研究(220338)
基金(214479)
(185981)
国家(184400)
科学基金(158109)
社会(138838)
社会科(131557)
社会科学(131524)
(116561)
基金项目(112875)
教育(101856)
自然(100960)
自然科(98596)
自然科学(98572)
(97797)
自然科学基金(96777)
编号(90703)
资助(88851)
成果(74556)
重点(66685)
(66193)
(65727)
课题(63213)
(61461)
创新(57411)
国家社会(56878)
教育部(56671)
科研(56440)
期刊
(214599)
经济(214599)
研究(140446)
中国(92772)
学报(68633)
(66899)
管理(66231)
(65571)
科学(63157)
教育(52851)
大学(52714)
(52617)
金融(52617)
学学(49564)
农业(44543)
技术(41224)
经济研究(34929)
财经(34740)
业经(34565)
(29870)
问题(27858)
技术经济(22541)
图书(22495)
(22256)
理论(22093)
(21715)
统计(20738)
商业(20655)
科技(20364)
现代(20325)
共检索到6923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冉芳  张红伟  
当前阶段,我国实体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金融风险凸显,大量金融资源聚集在金融体系内循环,金融脱离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功能,存在金融异化现象。文章从现阶段我国金融异化的现状出发,分析金融异化带来的风险,强调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完善金融机构激励机制、鼓励互联网金融等新生事物、平衡金融监管与创新、优化宏观政策目标是金融改革促进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功能的重要选择。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健桂  
经历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越来越多的国家与地区开始反思自身的金融政策。尤其是一些以美国金融市场为模板,奉行自由市场制度的国家。金融危机让世界认识到,金融市场作为虚拟经济的一部分,一旦脱离实体经济的发展,其对整体经济将产生巨大的风险隐患。但是稳健的金融市场对提高实体经济的运行效率方面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比如资本配置、风险分摊、降低成本、信息提供以及产权明晰等方面。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海军  黄峰  
基于2012—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混合回归模型分析金融科技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驱动作用,在此基础上检验经济运行效率提升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机制作用。实证结果表明:(1)金融科技推动经济协调发展的直接作用不显著,但存在较强的间接效应;(2)金融科技发展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推动作用存在区域差异,西部地区效应最大,金融科技发展能有效推动欠发达区域经济协调发展;(3)警惕金融科技发展带来的负效应,如导致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等问题。数字经济时代发展金融科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应利用金融科技驱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湖北监管局课题组  
本文分析了湖北经济金融协调发展面临的若干矛盾,剖析了产生这些矛盾的政策、市场环境以及经济金融方面的深层次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较为具体的政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胡双发  
金融与经济密切相关,需要协调发展。西部地区多数省市区金融与经济发展协调度较低,主要表现在生产总值与贷款规模的关联度较低、贷款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偏低以及金融的深化程度和经济的金融化程度较低等方面。经济发展水平低、经济结构待优化,金融规模较小、金融结构失衡,金融体制不健全、金融环境不理想等原因降低了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应采取优化经济结构、提升发展水平,扩大金融规模、调整金融结构,改革金融体制、改善金融环境等措施,提升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蒙恬   姚聪莉  
推动数字金融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方面,实体经济通过资本利润、技术进步、制度优化和管理效率提升为数字金融系统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保障;另一方面,数字金融通过融资产品创新、交易机制、信息供给、数据治理等便利性服务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文章分别构建数字金融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中国31个省份2011—2022年的面板数据,利用熵值加权法计算了数字金融综合评价指数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数,并利用耦合度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估和分析了二者的协调水平。结果显示:从时间演化上看,2011—2022年中国数字金融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耦合协调水平经历了“中度失调—良好协调—优质协调”的发展阶段,与此相适应主导发展类型也经历了“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滞后型—数字金融主导型—同步型”的发展轨迹。从省际差异上看,2022年中国数字金融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耦合协调水平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表现为东中部地区较高、西部地区较低的发展态势。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亚明  
2011年下半年,"跑路"骤然成为我国经济的热门话题。起端于温州的"高利贷危机"开始蔓延至广东东莞、佛山,甚至内地的鄂尔多斯,掀起一股民营企业老板"跑路"和企业倒闭的风潮。正是基于温州地下金融泛滥问题,2012年3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陆远权  夏月  
文章基于VAR模型,以2000-2013年的季度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我国金融业和实体经济动态发展中的相关关系,并得到结论:我国金融业与实体经济具有长期协整和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实体经济有力推动金融业发展,而金融业对实体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两者之间呈现非协同发展关系。在实证检验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该关系背后的经济学原理,提出了促进我国金融业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李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纪敏  
三个失衡问题提出的简要回顾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金融与实体经济均衡发展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金融与经济关系的重要论述,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努力方向。2016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虽然有周期性、总量性因素,但根源是重大结构性失衡,导致经济循环不畅。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结构性失衡指的是实体经济结构性供需失衡、金融和实体经济失衡、房地产和实体经济失衡"三个失衡"。当时的背景是,2015年股市波动,资金大量流向房地产市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顺  
要充分发挥金融资本在区域要素资源配置中的导向作用,引导各类要素资源和产业布局不断优化调整,推动东北区域板块顺利转型升级2003年,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全面启动。经过十年的建设,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区域经济的第四个增长极,其中金融业发挥了重要的支持作用。当前正值东北经济起飞的战略机遇期,应当充分发挥金融资本的导向作用,以金融协调发展推动东北区域板块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谷慎  岑磊  
依据协同论构建了我国金融业发展协同度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金融业发展协同度不高,尚未形成良好的金融业协调发展机制;考察期内,银行业发展有序度最高,保险业发展有序度次之,证券业发展有序度最低,证券业有序发展是影响整个金融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关键因素。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德勇  崔莹  
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的支持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发展的协调性。文章通过分析我国金融支持在各区域内的不同实施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方面提出差异化制定区域性利率及信贷政策、合理布局区域间金融机构、加快建设区域性多层次金融市场、完善区域性金融监管方式等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慧  倪鹏飞  
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述评的基础上,对协调发展视角下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特征及相互影响作用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利用协调度评价模型对1994~2012年两系统的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定量考察。结果显示,二者的协调发展状况正在好转,但仍然存在金融支持规模不足、支持结构不合理、支持效率不高等问题。因此,通过发展金融市场、完善金融工具来拓展融资渠道,对于进一步推进城镇化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杨慧芳  
经济金融协调发展是经济正常运行的内在要求。随着广东国民经济继续实现平稳较快的理性发展,金融发展的相对滞后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以2005年广东经济金融运行为实证,认为当前信贷增长乏力的根本原因在于投资方向的迷失、贷款资金宏观效益不高以及金融抑制等,因此,出台配套的相关政策和健全相应的信贷服务体系、风险防范体系刻不容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