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15)
- 2023(16388)
- 2022(13852)
- 2021(12786)
- 2020(10597)
- 2019(24203)
- 2018(23778)
- 2017(46274)
- 2016(25176)
- 2015(28608)
- 2014(28612)
- 2013(28347)
- 2012(26634)
- 2011(24039)
- 2010(25245)
- 2009(24329)
- 2008(24357)
- 2007(22653)
- 2006(20965)
- 2005(19796)
- 学科
- 济(103897)
- 经济(103750)
- 管理(90477)
- 业(86006)
- 企(74623)
- 企业(74623)
- 财(38601)
- 中国(37657)
- 方法(36548)
- 制(32594)
- 银(32362)
- 银行(32341)
- 融(31430)
- 金融(31427)
- 行(31079)
- 数学(29893)
- 数学方法(29597)
- 农(29469)
- 业经(27160)
- 地方(25728)
- 务(25668)
- 财务(25599)
- 财务管理(25534)
- 企业财务(24412)
- 体(20739)
- 策(19821)
- 贸(19439)
- 农业(19429)
- 贸易(19414)
- 易(18882)
- 机构
- 学院(362445)
- 大学(360717)
- 济(154707)
- 经济(151020)
- 管理(138789)
- 研究(123790)
- 理学(113972)
- 理学院(112760)
- 管理学(111372)
- 管理学院(110621)
- 中国(107321)
- 财(85488)
- 京(77938)
- 科学(67068)
- 财经(63525)
- 所(62479)
- 江(59967)
- 中心(58530)
- 经(57168)
- 研究所(54467)
- 北京(50815)
- 农(50623)
- 州(48518)
- 范(47045)
- 经济学(46805)
- 财经大学(46705)
- 师范(46685)
- 院(44189)
- 业大(42845)
- 经济学院(41752)
- 基金
- 项目(210566)
- 科学(166065)
- 研究(163547)
- 基金(150861)
- 家(127375)
- 国家(126153)
- 科学基金(108904)
- 社会(104188)
- 社会科(98930)
- 社会科学(98908)
- 省(81926)
- 基金项目(77791)
- 教育(75574)
- 划(68266)
- 编号(67980)
- 自然(65783)
- 自然科(64169)
- 自然科学(64157)
- 自然科学基金(63050)
- 资助(62869)
- 成果(59525)
- 课题(48728)
- 发(48663)
- 部(48112)
- 重点(47395)
- 制(44416)
- 性(44323)
- 创(43911)
- 项目编号(42221)
- 教育部(42209)
- 期刊
- 济(192073)
- 经济(192073)
- 研究(124456)
- 中国(86123)
- 财(71895)
- 管理(60417)
- 融(59103)
- 金融(59103)
- 农(48056)
- 学报(45360)
- 科学(44512)
- 教育(44216)
- 大学(36610)
- 学学(33856)
- 财经(33688)
- 技术(32010)
- 农业(31029)
- 业经(30502)
- 经济研究(29468)
- 经(28910)
- 问题(24452)
- 贸(21105)
- 国际(20164)
- 理论(19061)
- 会计(18412)
- 财会(18308)
- 现代(18054)
- 技术经济(17889)
- 业(17519)
- 世界(17302)
共检索到6095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玲
我国金融不良资产具有不可逆性、周期性和显性化的特征,并且呈现向地方债务风险积聚和引发中小银行金融机构破产的趋势。本文在对我国金融不良资产的发展趋势进行经验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宏观审慎视角分析了我国金融不良资产的监管政策和处置机制,探索性地提出应对我国金融不良资产问题的动态性、系统性和逆周期操作原则以及事前预防与事后处置并重的"中间战略"。尝试建立银行不良资产形成和金融监管的博弈论分析框架,初步考察不完全信息和有限责任条件下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的形成和监管博弈问题。最后探讨了我国大型资产管理公司防范、化解和处置金融不良资产的基本战略取向,论证其常设金融稳定器和存量调整及资源再配置的双重新功能定位。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侯亚景
2008年中国"四万亿救市计划"推出后,一方面稳定了国内经济增长,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银行业等金融机构积聚了大量不良资产。为保障中国金融业的稳健运行,该文首先对不良资产产生的经济、金融环境进行了分析;其次,从四个方面对比了本轮不良资产(第二轮不良资产)与上世纪90年代不良资产(第一轮不良资产)之间的差异性;再次,总结归纳了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不良资产的处置经验;最后,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探讨了中国金融业的不良资产处置可以采取"AMC收购处置""债转股""互联网+不良资产"及"引进社会资本"等方式,旨在加快处置当前中国金融业的不良资产,维护金融稳定发展。
关键词:
不良资产率 处置策略 金融机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侯亚景
2008年中国"四万亿救市计划"推出后,一方面稳定了国内经济增长,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银行业等金融机构积聚了大量不良资产。为保障中国金融业的稳健运行,该文首先对不良资产产生的经济、金融环境进行了分析;其次,从四个方面对比了本轮不良资产(第二轮不良资产)与上世纪90年代不良资产(第一轮不良资产)之间的差异性;再次,总结归纳了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不良资产的处置经验;最后,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探讨了中国金融业的不良资产处置可以采取"AMC收购处置""债转股""互联网+不良资产"及"引进社会资本"等方式
关键词:
不良资产率 处置策略 金融机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吕敬文
我国设立信达、长城、华融、东方四家资产管理公司,是面向21世纪的金融体制改革与国企改革的重要战略举措。资产管理公司及类似的机构在国际上并不鲜见,韩国、美国、马来西亚等国的经验值得我国借鉴。应当指出,资产管理公司应在市场化、阶段性、相对独立的基础上运作;对银行不良资产的剥离应分步进行,剥离不良贷款的资金应主要通过金融创新来取得,通过杠杆收购实现不良资产的转让;不良资产处置的主要方向是债转股、证券化与灵活出售。
关键词:
资产管理公司 不良资产 杠杆收购 债转股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伍绍平 韩俊梅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天应 张强 张希荣 颜宏庆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何力军 刘原 宋鹏程
本文在探讨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介入非金融机构不良资产业务重要意义的基础上,以央企国企、民营企业、上市公司为分析对象,发现中国非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市场存在较大的潜在存量规模,并且由于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特点,非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市场规模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介入非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市场存在广阔的业务空间和难得的发展机遇。由于非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及相关业务表现出资产质量低、处置周期长、收益率较低、行业分布广等特点,对介入该类业务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提出了较高的资产管理和风险管控要求。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爱玲
资产管理公司作为专门负责收购、管理和处置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自 1 999年建立以来取得显著的成效。然而 ,由于受一些因素的制约 ,资产管理公司对不良资产的处置效率不高 ,为了避免金融资产的更大损失 ,寻找加快处置不良资产的途径就显得非常重要。
关键词:
资产管理公司 不良资产 处置效率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海燕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明确提出“完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运行机制”,在随后财政部出台的《关于建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回收目标考核责任制的通知》中提出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自2004年起向商业化转型”的发展目标,至此,中国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发展进入了第二阶段,从专事不良资产处置工作的政策性机构向商业化转变,本文集中分析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面对新的契机应该做出的改进。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戚桂林 王奉文 刘西顺
中国中小金融机构因为发展过程特殊 ,决定了处置不良资产的现实和迫切性。本文分析了不能沿用资产管理公司模式的原因 ,提出了相应的政策主张 ,分析了可行性
关键词:
中小金融机构不良资产 处置 政策倾斜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钱劲松
由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我国尚属新生事物 ,因此 ,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 ,特别是处置过程中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和关注。本文在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结合自己的亲身实践和体会 ,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处置不良资产时应遵循的原则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不良资产 处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林汉利
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不良资产处置工作中要积极进行业务创新。本文主要阐述了业务创新在不良资产处置中的重要性认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处置中业务创新的总体思路以及业务创新中必须把握的几个原则。
关键词:
金融资产管理 资产 处置 创新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庞小凤 庞小鹏
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持续深化的经济新常态下,金融类和非金融类不良资产供给仍将丰富和充沛,不良资产市场发展空间广阔。同时,随着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和非持牌资产管理公司对市场份额的挤占,未来不良资产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通过分析当前不良资产市场的供需双方特点和竞争激增态势,探讨不良资产处置的主要模式,对资产管理公司开展不良资产处置业务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庞小凤 庞小鹏
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持续深化的经济新常态下,金融类和非金融类不良资产供给仍将丰富和充沛,不良资产市场发展空间广阔。同时,随着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和非持牌资产管理公司对市场份额的挤占,未来不良资产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通过分析当前不良资产市场的供需双方特点和竞争激增态势,探讨不良资产处置的主要模式,对资产管理公司开展不良资产处置业务提出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