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09)
- 2023(10550)
- 2022(8989)
- 2021(8217)
- 2020(6646)
- 2019(15362)
- 2018(15156)
- 2017(29918)
- 2016(15977)
- 2015(18235)
- 2014(18439)
- 2013(18411)
- 2012(17702)
- 2011(16478)
- 2010(17195)
- 2009(16083)
- 2008(16027)
- 2007(14496)
- 2006(13547)
- 2005(12767)
- 学科
- 济(74575)
- 经济(74507)
- 管理(44077)
- 业(42382)
- 企(31338)
- 企业(31338)
- 中国(26060)
- 方法(25112)
- 贸(23583)
- 贸易(23565)
- 农(22909)
- 易(22867)
- 地方(22025)
- 数学(21606)
- 数学方法(21390)
- 业经(16634)
- 财(16231)
- 制(16101)
- 银(15632)
- 银行(15617)
- 行(15238)
- 农业(14627)
- 融(14579)
- 金融(14579)
- 发(12469)
- 策(12452)
- 环境(11954)
- 地方经济(11897)
- 学(11404)
- 技术(10605)
- 机构
- 学院(237674)
- 大学(234601)
- 济(109194)
- 经济(106893)
- 研究(88009)
- 管理(87416)
- 理学(72635)
- 理学院(71799)
- 管理学(70881)
- 管理学院(70394)
- 中国(70210)
- 财(51936)
- 京(50753)
- 科学(48244)
- 所(44921)
- 研究所(39661)
- 中心(39389)
- 财经(39200)
- 江(38520)
- 农(36032)
- 经(35331)
- 北京(33426)
- 经济学(33230)
- 范(32410)
- 师范(32170)
- 院(31650)
- 州(30916)
- 经济学院(29903)
- 业大(29484)
- 财经大学(28563)
- 基金
- 项目(140489)
- 科学(110483)
- 研究(109818)
- 基金(99510)
- 家(84391)
- 国家(83645)
- 科学基金(70724)
- 社会(69721)
- 社会科(66263)
- 社会科学(66252)
- 省(55067)
- 基金项目(50746)
- 教育(49697)
- 划(46085)
- 编号(45880)
- 资助(41984)
- 自然(41655)
- 自然科(40620)
- 自然科学(40608)
- 自然科学基金(39851)
- 成果(39328)
- 发(36822)
- 课题(33283)
- 部(31898)
- 重点(31832)
- 发展(30754)
- 展(30255)
- 创(29159)
- 性(28500)
- 国家社会(28216)
- 期刊
- 济(133326)
- 经济(133326)
- 研究(82876)
- 中国(54025)
- 财(36530)
- 管理(35440)
- 农(34964)
- 融(32065)
- 金融(32065)
- 教育(29366)
- 学报(28637)
- 科学(28607)
- 农业(23899)
- 业经(23145)
- 大学(22691)
- 经济研究(22406)
- 技术(21396)
- 学学(21001)
- 贸(19874)
- 财经(19136)
- 问题(18765)
- 国际(18402)
- 经(16606)
- 世界(13484)
- 商业(12850)
- 技术经济(12337)
- 业(12198)
- 理论(12130)
- 坛(11670)
- 论坛(11670)
共检索到3965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翀
长期以来,我国的汽车工业是在高关税以及进口配额等保护措施下逐渐成长起来的。但随着我国对外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随着我国总体经济实力的迅速增强,重返关贸总协定从而受益于总协定的多边贸易体制,已经刻不容缓。因此,如何让我们的汽车工业经受住重新“入关”的考验,已成为众多有识之士关注的焦点。本文拟对此作一初步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建民
一、重返关贸总协定,为我国商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广阔空间(一)重返关贸总协定,有利于改善对外经贸环境,促进我国商业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步伐。商业发展外向型经济是深化商业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随着改革、开放、搞活的不断深化,传统体制下的内外贸有别、内外贸分割、各自互不干涉的状况显然已不适应开放型社会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荣华
一、四川汽车工业现状四川省汽车工业经过40年的艰苦创业,现已形成一个初具规模的整车、改装、配件及重型、轻型、微型比较齐全、完整的体系框架。据统计,截止1991年底,全省(含重庆、成都)汽车行业有生产企业330家,其中:制造厂6家,改装厂45家,零部件厂279家,拥有职工18.7万人,固定资产约30亿。1991年生产各类汽车6万余辆,摩托车50余万辆,完成工业总产值约100亿元,实现利税12亿元以上。近两年汽车生产持续大幅度增长,不少产品再次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同时,也带动机械、电子、冶金、化学、轻纺、橡胶等相关行业的高速度发展。1992年生产(?)类汽车约10万辆(其中:成都市2.2万...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俞毅
我国政府于1986年7月10日正式申请恢复在关税贸易总协定中的缔约国地位,到目前为止,总协定已基本结束了对我国经贸体制的审议,并进入了有关恢复中国缔约国地位议定书内容的实质性谈判。这标志着我国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进程向前推进了一大步。重返关贸总协定将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全方位的震撼,其中对我国商业的发展也将产生长远而深刻的影响,本文试对此作些分析。一、重返关贸总协定给我国商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重返关贸总协定使我国商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具体表现为:(一)重返关贸总协定将为我国商业特别是国合商业建设大市场、发展大商业、参与大流通创造条件。事实证明,我国传统的国内、国际两套完全相隔...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大起 黎聪
关税和贸易总协定是目前国际上唯一一项调整大多数国家之间贸易关系的国际协定,又是解决特殊问题进行多边贸易谈判的活动机构。它的宗旨是促进公平的世界自由贸易,以增进全球的经济增长。它的基本目标是通过实施无条件的多边最惠国待遇,削减关税,消除非关税壁垒,排除各种贸易障碍,扩大市场准入范围,实施贸易自由化,扩大商品生产和交换,达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合理配置和最佳利用。
[期刊] 改革
[作者]
钟实言
我国即将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这对我国经济、贸易的发展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同时对我们石化工业既是一次严峻的挑战,也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我们应当冷静地面对现实,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使石化工业在新形势下获得新的发展。进入关贸总协定后,按照关贸总协定的有关规定,要对外实行市场准入和关税减让。国外石化产品大量涌入,必然给国内市场带来冲击,石化工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以今年的情况为例,由于国际市场石化产品价格下跌,国家又临时调低部分石化产品进口关税税率和产品税率,我国进口石化产品数量骤增。即使其产品增值税和国内产品税相同,进口产品完税价也比国内价格低,导致国内石化市场受到进口产品的严重冲...
[期刊] 改革
[作者]
邢玉久 杨桦
我国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是国家已经明确的既定方针。因此,及早研究关贸总协定及其对我国机电工业的影响,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于机电工业今后的改革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将对机电工业产生重大影响恢复我国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从整体上讲,从发展的角度看,既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黄铁军
关贸总协定(以下简称总协定)是一项关于关税和贸易准则的多边国际协定。目前正式参加缔约的有103个国家和地区。缔约方之间的贸易额占世界贸易额的90%以上,我国与总协定缔约国贸易额约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85%。一旦恢复我国在总协定中的缔约国地位,即可一次性地解决我国与100多个缔约国(方)的最惠国待遇问题。这无疑会促进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开放与发展,同时也是对我国现行外贸、关税、价格、财政、金融体制的一次巨
[期刊] 改革
[作者]
于立新
利用关贸总协定基本原则促进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我国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后,可享受总协定所授予的包括最惠国待遇权利在内的全部基本原则的待遇权利,这将对我国的出口贸易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 1.利用总协定无歧视原则可为扩大我国出口贸易获得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目前,国家已将外贸出口列为"八五"及十年规划对外经济发展的重点,计划使其在世界出口中的位次,从1990年的第13位升至本世纪末的第8位。预计到"八五"后期,我国出口贸易将由1990年的620.9亿美元增至1000亿美元,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达到2000亿美元。应该说,随着改革深化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势头是好的,但也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迪洪 易松柏
对我国重返关贸总协定后建筑业的思考张迪洪,易松柏1993年12月17日乌拉奎回合谈判正式结束,乌拉圭回合最后文件全部准备就绪,1994年5月将在摩洛哥正式签署最后文本,1995年生效。这即意味着我国重返关贸总协定已经为期不远。这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加...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柳思维
当中国的经济列车即将驶入关贸总协定的轨道之时,人们忧虑世界经济大潮对中国的冲击,特别担心洋消费品对中国市场的大举进攻而使民族工业危机四起.这种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但问题在于,中国返关既对我国是一场挑战,同时又为我国经济和发展提供了一系列规范性的保护. 虽然关贸总协定的基本原则是实现自由竞争、平等贸易、并制定了一系列限制贸易保护、拆除贸易壁垒的规则和措施.但世界各国均不同程度地实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陈锡荣 孙丽云
我国乡镇企业在改革开放中异军突起,现已成为一个多层次、多种经营方式和多种经济性质的经济群体。这支产业大军与国营大中型企业一起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玉珍 周泽民 吴晓胜 吴进宇 张广鸿 秦华荣 常光伟 要一民 练镜溶 王晓燕 贺敬林 臧鲁芹 陈占平 刘鲁武 王世建 鲍大慧
"复关"无疑对我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它表明中国已走向全方位的开放。随着我国重返"关贸总协定"日期的逼近,探讨它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已成为当今的热门话题,本刊也收到不少作者的来稿,对"复关"给我国金融行业带来的震荡发表看法,提出对策,这里择其部分,以笔谈形式刊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许心礼
关贸总协定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并称为协调当代世界经济贸易的三大支柱。关贸总协定现有104个缔约方(今年6月南斯拉夫暂被取消资格,现为103个),占世界贸易总额的90%以上和我国外贸总额的85%以上。重返关贸总协定对我国经济向外向型经济转轨、积极参加国际分工而获得更多的比较利益,将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重返关贸总协定也给我国的宏观管理机制和企业的经营机制带来压力、竞争和挑战。我们一方面要把握机遇,另一方面在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后对我国的经贸影响和广大企业带来的压力,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以采取适应对策。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建勇
一 1947年,中国和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等23个国家,在日内瓦共同签订了《关税和贸易总协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 andTrade.缩写为GATT),成为GATT的原始缔约国之一。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与GATT的正式关系曾一度中断。70年代初,中国开始同GATT恢复接触。1986年7月10日,中国正式向GATT递交了申请,要求恢复中国在GATT的缔约国地位。1987年2月,中国政府向GATT提交了中国对外贸易备忘录,并首次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