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10)
2023(13917)
2022(12110)
2021(11394)
2020(9466)
2019(22018)
2018(22134)
2017(42618)
2016(23438)
2015(26565)
2014(26840)
2013(26734)
2012(25282)
2011(23267)
2010(23604)
2009(21747)
2008(21441)
2007(19016)
2006(17212)
2005(15604)
作者
(71769)
(59223)
(59082)
(55850)
(37943)
(28316)
(26734)
(23187)
(22604)
(21504)
(20249)
(20168)
(19185)
(18914)
(18430)
(18218)
(17548)
(17452)
(17030)
(17006)
(15080)
(14804)
(14377)
(13542)
(13361)
(13345)
(13283)
(13273)
(12106)
(11866)
学科
(99151)
经济(99044)
管理(63781)
(61847)
(48934)
企业(48934)
方法(40699)
数学(34797)
数学方法(34376)
中国(30414)
(27860)
地方(24935)
(22928)
业经(22256)
(21904)
(18923)
农业(18685)
(18258)
贸易(18242)
(17637)
(17394)
银行(17342)
(16743)
(16335)
金融(16332)
(16058)
环境(15804)
理论(15688)
技术(15301)
(14402)
机构
大学(346752)
学院(344037)
(134779)
管理(131885)
经济(131668)
研究(122459)
理学(112774)
理学院(111387)
管理学(109417)
管理学院(108794)
中国(91243)
科学(77531)
(76416)
(63932)
(63484)
(59326)
研究所(58095)
中心(53551)
业大(52298)
(51903)
财经(50053)
北京(49446)
(48367)
师范(47900)
农业(46365)
(45270)
(44296)
(42563)
经济学(39600)
师范大学(38794)
基金
项目(226845)
科学(176209)
研究(166004)
基金(161460)
(141492)
国家(140260)
科学基金(118091)
社会(101490)
社会科(95941)
社会科学(95916)
(89084)
基金项目(85948)
自然(76924)
教育(75761)
(75640)
自然科(75044)
自然科学(75020)
自然科学基金(73648)
编号(68629)
资助(67138)
成果(57494)
(51962)
重点(51029)
(49667)
课题(48321)
(46408)
创新(43320)
科研(43172)
教育部(41825)
项目编号(41715)
期刊
(156841)
经济(156841)
研究(107046)
中国(68179)
学报(57075)
(54834)
科学(52581)
管理(49580)
(44649)
大学(42395)
教育(41959)
学学(39650)
农业(38253)
(32699)
金融(32699)
技术(29382)
业经(26676)
经济研究(24427)
财经(23876)
问题(21069)
(20239)
图书(19751)
(18972)
理论(17790)
科技(16936)
技术经济(16741)
实践(16311)
(16311)
现代(15963)
商业(15782)
共检索到5221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莉俊  戴思兰  
近年来随着我国花卉产业的发展,人们对花卉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开发我国丰富的植物资源,尤其是观赏花卉的野生近缘种,对于我国的花卉育种工作和观赏园艺事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该文从我国重要花卉及其野生近缘种研究与开发的角度来探讨我国花卉业出现的问题、解决方法和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对野生植物资源进行开发、研究和利用的途径,希望能够为观赏园艺的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房超  李跃建  帅波  刘独臣  刘小俊  梁根云  杨宏  
应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87份来茄子及其近缘野生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从88对SRAP引物中筛选出18对多态性高、稳定性好的引物组合,共检测出309清晰个位点,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到17.2个扩增位点。.参试茄属植物种质群体位点的平均杂合度为0.6962;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6441。82份栽培种茄子材料的平均相似系数为0.822,表明茄子栽培种的基因库较小,遗传基础较为狭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87份材料可分成4大类,可以较好地将茄子栽培种与其近缘野生种分开,并且基本可将高级栽培种(S.melongena L.subsp.melongena)和原始栽培种(S.melongena L...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昌文  曹珂  王力荣  朱更瑞  方伟超  
【目的】以国家果树种质郑州葡萄、桃圃保存的237份中国桃地方品种、育成品种及其野生近缘种为试材,进行种质分子身份证构建工作,并对构建方法进行探讨。【方法】采用筛选后的SSR标记对品种进行区分,然后根据引物对不同品种扩增条带分子量的大小进行编码、组合。【结果】从80对引物中筛选出来自桃8条染色体上的16对SSR引物,在供试种质间共检测出等位基因203个,每对引物平均检测到等位基因数为12.7个。根据等位基因既位于地方品种、育成品种,又位于近缘野生种的选择方法,筛选出123对等位基因并赋值后可用于构建种质的分子身份证。【结论】在237份种质中有202份具有的可辨分子身份证编码,继续对不同引物组合对...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彩云  陈俊愉  Maarten A.Jongsma  
分子进化与系统发育的基本关系就是在DNA水平探索生物进化的原因和机制 ,以生物大分子的信息推断生物进化的历史 ,重建系统谱系关系。该文分析了几个在菊花及其近缘种起源与亲缘关系研究中有代表性的CHS基因、CDS基因和核糖体nrITS基因等的分子进化和以其核苷酸与氨基酸序列进化差异构建的系统发育关系 ,概述了前人基于RAPD、AFLP和SSR等分子标记的以基因组DNA扩增片段的多态性构建的菊花及其近缘种的系统发育关系进展。作者比较了基于分子特征和表征特征研究菊花及其近缘种及品种起源与亲缘关系的异同点 ,认为只有将分子进化的系统发育研究与传统的基于形态、细胞和生理学研究的表征特征结合起来 ,才能最终...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廖振坤  张秋明  刘卫国  丁伟平  张玲  
采用AFLP技术,对湖南省宽皮柑橘类野生资源莽山野橘、道县野橘、江永野橘及印度野橘、立花橘等23个材料进行了DNA多态性鉴定.从64对引物组合中,筛选了8对引物组合,共得到334个扩增位点、4612条带数据,其中多态性位点294个,多态性位点比率88%.采用DICE相似系数UPGMA方法聚类,进行亲缘关系分析,23个材料多态性带比率为0.729~0.850,相似系数为0.68~0.91.根据聚类结果和亲缘关系分析,莽山尖叶和圆叶型野橘、道县粗皮小果型野橘、江永粗皮小果型野橘与印度野橘、立花橘亲缘关系较远,是完全不同的宽皮柑橘近缘野生种.道县野橘与江永野橘亲缘关系较近,应是同一种的不同地域类型.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高红梅  马海涛  喻子牛  张跃环  肖述  黄飘逸  彭建军  
采用磁珠富集和PCR筛选相结合的方法,得到番红砗磲的19个多态性微卫星标记。利用新开发微卫星标记对西沙群岛2个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比较分析,七连屿海域野生群体和永兴岛海域野生群体的平均观测等位基因数(Na)分别为11.105、11.895,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分别为6.274、6.173,平均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0.776、0.788,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分别为0.730、0.744,发现2个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都处于高度多态水平,说明其有效群体大小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Bonferroni校正后,在2个群体中各有4个位点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另外分析了这些引物在近缘种中的通用性情况,发现鳞砗磲中有7对微卫星引物具有通用性,6对具有多态性;无鳞砗磲中有3对微卫星引物具有通用性,1对具有多态性;诺瓦砗磲中有5对微卫星引物具有通用性,5对具有多态性;长砗磲中有9对微卫星引物具有通用性,8对具有多态性;砗蚝中有2对引物具有通用性,2对具有多态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苏晓华  张绮纹  张望东  卞祖娴  
对杨属青杨派主要树种大青杨、甜杨、香杨和马氏杨种间及种内遗传变异进行了RAPD检测,结果表明:7个随机引物对4个树种DNA扩增产物绝大部分呈现为单型性,而有3个引物扩增产物显示出丰富的种间多型性;所有引物均在4个树种内扩增出不同程度的多态性。统计分析建立的系统树还说明了4树种可能的亲缘关系及系统发育史,同时,各树种内也均存在着遗传多样性。这对今后进行这些树种的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还得出:分子水平分类的结果与经典分类一致:4个树种中马氏杨出现最早,甜杨次之,香杨再次之,大青杨最晚;大青杨与香杨亲缘关系最近,因此,以往认为大青杨与甜杨亲缘关系最近的说法有必要重新审视。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秀燕  蔡毅  傅杰  唐祈林  荣廷昭  
【目的】对玉蜀黍属现今分类的所有大刍草种和玉米进行染色体核型比较研究,为揭示其进化趋势与种间亲缘关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根尖压片法确定玉米和大刍草的染色体数目,并对其核型进行分析。【结果】玉蜀黍属内各个种及亚种染色体数目除四倍体多年生类玉米种为2n=4x=40外,其余种(亚种)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2x=20。玉蜀黍属内亚属间以及亚属内物种间染色体核型结构差异较小,各个种及亚种染色体均由中部着丝点和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组成,随体全部位于短臂上;除四倍体多年生类玉米种具2对随体外,其余种(亚种)均具1对随体,其中,玉米的随体位于中部着丝点染色体上,大刍草的随体均位于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上。核型分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凯博  吴楠  廖声熙  崔凯  贺圆  孙庆丰  
【目的】研究了云南松木材结构多样性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其木材结构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方法】以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Franch.)为重点,以地盘松[P.Yunnanensis var.pygmaea(Hsüeh)Hsüeh]、细叶云南松(P.yunnanensis var.tenuifolia Cheng et Law)、高山松(P.densata Mast.)和思茅松[P.Kesiya var.langbianensis(A.Chev.)Gaussen]为对比材料,对其木材微观解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秀玲  周锦业  王晓国  邓杰玲  宋倩  卢家仕  曾宋君  卜朝阳  
同色兜兰、巨瓣兜兰和文山兜兰是兜兰属宽瓣亚属同色组植物,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三者在形态上极为相近,尤其是文山兜兰较易和另外两种混淆。为了正确识别这3种近缘种植物,以同色兜兰、巨瓣兜兰和文山兜兰为对象,通过收集不同产地不同居群的3种兜兰种质资源,在广西南宁进行迁地保护,观察比较其花朵植物学性状。结果表明,花朵斑点直径、假雄蕊的形态和先端是否有尾是区分3个近缘种植物的关键植物学特征;迁地保护中同色兜兰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变异,且萼片斑点呈现一定的规律演变,说明同色兜兰具有丰富的生态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新泉  宋星  杜金昆  倪中福  孙其信  
【目的】系统分析不同小麦种的细胞质基因组遗传差异,用以发掘和利用新的小麦种质资源。【方法】采用24个叶绿体基因组微卫星分子标记,对普通小麦(TriticumaestivumL.)、斯卑尔脱小麦(Triticum speltaL.)、密穗小麦(Triticum compactum Host.)和中国特有小麦(新疆稻麦T.petropavlavskyi、西藏半野生小麦T.tibetanum和云南铁壳麦T.yunnanense)等不同类型六倍体小麦(AABBDD)叶绿体基因组的遗传多样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普通小麦相比,斯卑尔脱小麦和西藏半野生小麦等群体内的叶绿体遗传变异更丰富,可以作为普通小麦...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施振周  李云昌  林接旺  严玲璋  徐欣  
上海绿神生态园艺公司于1996年、1998年两次从澳洲引进红千层(Callistemon spp.)11个种,作引种试验研究.1996年引进的垂枝红千层(C.viminalis)已于1999年大量结实,并采种扩繁成功.另有青紫红千层(C.violacus)等5种土壤适应性和抗寒性表现较好,现处于始花阶段.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徐荣  徐永艳  何丽莲  杨清辉  张汉尧  李富生  
【目的】评价甘蔗野生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甘蔗抗逆定向遗传改良挖掘具有育种潜力的种质资源。【方法】对44份甘蔗野生近缘种材料按照割手密种内、斑茅种内以及种间3个层次运用ISSR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44个种间材料利用13条ISSR引物扩增,获得261条条带,其中259条为多态性条带、占比为99%;种间多态性依次为甘蔗属割手密种>甘蔗属斑茅种>蔗茅属蔗茅种>芒属五节茅种>金茅属金茅种>河八王属河八王种;44份材料遗传相似系数为0.125~0.710,UPGMA聚类结果基本同形态学分类一致,12个斑茅种样品在0.805处聚合,斑茅和割手密在0.775处聚合,采自西藏察隅的编号A30、A32蔗茅关系密切,芒属、蔗茅属、河八王属的亲缘关系更近,与甘蔗属材料在0.73处聚合。【结论】甘蔗野生种质资源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为甘蔗种质资源创新、遗传育种提供了种质材料和理论依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玉红  夏冰  杭悦宇  王筱璐  周义峰  吴宝成  
采用CTAB法提取总DNA,应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测定了山药原植物薯蓣及其近缘种共10个种和1个变种的trnL-F和rbcL序列。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薯蓣及其近缘种trnL-F序列长689-834 bp,当空位始终作缺失处理时,有变异位点67个,其中信息位点11个,占序列总长度的1.43%;种间碱基差异百分率为1.6%,其中转换率为0.6%,颠换率为1.0%;序列的G+C含量为32.5%。薯蓣及其近缘种rbcL序列长1 096-1 160 bp,存在变异位点42个,其中信息位点10个,占序列总长度的0.93%;种间碱基差异百分率为0.6%,其中转换率为0.3%,颠换率为0.3%;序列G+C含...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楼允东  
Based on a large number of research papers,this roundup was described from three aspects:(1)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studies on close hybridization of fish in China,emphatically introduced 15 kinds of hybrids,varieties and strains obtained by close hybridization,including Feng carp,He-yuan carp,Yue...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