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85)
- 2023(15661)
- 2022(13351)
- 2021(12466)
- 2020(10637)
- 2019(24136)
- 2018(24195)
- 2017(46946)
- 2016(25420)
- 2015(28591)
- 2014(28472)
- 2013(28633)
- 2012(26259)
- 2011(23588)
- 2010(23904)
- 2009(22559)
- 2008(22390)
- 2007(20308)
- 2006(18223)
- 2005(16115)
- 学科
- 济(107191)
- 经济(107061)
- 业(99930)
- 管理(82937)
- 企(81220)
- 企业(81220)
- 农(48581)
- 方法(47401)
- 数学(38151)
- 数学方法(37793)
- 业经(33495)
- 农业(32263)
- 财(31273)
- 中国(28691)
- 制(23077)
- 务(21786)
- 财务(21724)
- 财务管理(21694)
- 企业财务(20512)
- 技术(20430)
- 地方(20022)
- 贸(19456)
- 贸易(19445)
- 和(19076)
- 易(18921)
- 学(18875)
- 理论(18137)
- 策(18109)
- 划(17214)
- 体(16854)
- 机构
- 学院(372437)
- 大学(368391)
- 管理(153411)
- 济(152768)
- 经济(149537)
- 理学(131998)
- 理学院(130680)
- 管理学(128744)
- 管理学院(128092)
- 研究(119859)
- 中国(93709)
- 京(78624)
- 科学(72797)
- 农(71391)
- 财(70838)
- 所(59938)
- 业大(58462)
- 财经(56345)
- 江(56031)
- 中心(55039)
- 农业(54840)
- 研究所(53994)
- 经(51100)
- 北京(49450)
- 范(46405)
- 师范(46064)
- 州(44989)
- 经济学(44085)
- 院(43032)
- 经济管理(41705)
- 基金
- 项目(246290)
- 科学(194587)
- 研究(183014)
- 基金(178844)
- 家(154573)
- 国家(153149)
- 科学基金(132717)
- 社会(115957)
- 社会科(109631)
- 社会科学(109601)
- 省(96926)
- 基金项目(96110)
- 自然(85688)
- 自然科(83678)
- 自然科学(83656)
- 自然科学基金(82176)
- 教育(81671)
- 划(79968)
- 编号(76402)
- 资助(72266)
- 成果(60862)
- 部(54417)
- 重点(53905)
- 发(53097)
- 创(52720)
- 课题(50682)
- 创新(48620)
- 国家社会(47146)
- 业(47002)
- 科研(46602)
- 期刊
- 济(178288)
- 经济(178288)
- 研究(109948)
- 农(70749)
- 中国(69395)
- 管理(57577)
- 学报(54837)
- 财(54543)
- 科学(52776)
- 农业(47947)
- 大学(42307)
- 学学(40197)
- 教育(35347)
- 融(35201)
- 金融(35201)
- 业经(34462)
- 技术(32986)
- 财经(27124)
- 经济研究(25571)
- 业(24652)
- 问题(24312)
- 经(23146)
- 技术经济(20632)
- 现代(18629)
- 理论(18483)
- 科技(18161)
- 商业(17722)
- 版(17707)
- 图书(16819)
- 实践(16751)
共检索到5541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严斌 陈宝瑞 申格 邹金秋
[目的]“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粮食战略提出以后,国家科技战略与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地位与意义愈发凸显。开展农业科研工作除了需要优秀人才以外,还要依靠良好的科研设施设备。因此作为农业大国,需要构建与我国农业主战场以及农业科研攻关方向相契合的农业科研环境,对我国重大农业科研设施项目进行合理规划,并科学布局,以达到最大的投入产出比。[方法]文章通过收集制约我国农业生产的环境要素、主要农作物生产分布数据、主要畜禽及水产品生产分布、国内各类农业科研单位空间分布及其主要研究方向、现有国家投资建成的农业科研设施资源底数等资料,全面系统地分析了我国重大农业科研设施需求,在科学布局原则和目标驱动下,采用空间定量分析方法,分析现有科研基础设施布局情况,并提出未来我国新增重大科研设施项目的空间布局方案。[结果]现有科研资源底数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重大科研设施经过多年建设后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初步建立了与农业生产分布基本吻合的科研单位和设施分布,但也存在历史遗留布局问题;面向未来农业科研需求,需要加快部署一批重大科研设施项目,打造一批农业科技国之重器,支撑现代农业技术突破及更好的服务农业现代化。[结论]统筹考虑十四五期间我国重大农业科研设施项目,形成科学的空间规划,并要落实保障项目实施的制度。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罗其友 刘洋 伦闰琪 张烁
[目标]优化农业空间布局是构建发展新格局、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及其他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的重要支撑。[方法]文章以高质量发展理念为指导,运用数据分析与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我国农业空间格局的现状、历史演变和存在问题,阐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构建农业高质量发展空间格局优化方案。[结果]1978—2019年,我国农业生产重心逐渐向北推进,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北移和资金密集型农产品东移。未来我国农业发展在农产品供需、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农产品生产、国际市场贸易等方面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和潜在风险。[结论]基于高质量发展的“产品高品质、生产高效率、产业高安全和经济高价值”四大核心要义,综合考虑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配置效率和乡村振兴等因素,研究提出了2035年全国“六区十一带”农业空间战略格局及其耕地保护利用格局方案与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卢亮 陶卓民
农业旅游是农业与旅游业的交叉行业,也是一种新兴的专项旅游活动,由于具有贴近自然、参与性强等诸多优点,深受城市旅游者的青睐。通过对农业旅游空间布局的理论基础进行探寻,分析影响农业旅游空间布局的因素,提出农业旅游空间布局模式及其演化规律,并对农业旅游空间布局的优化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农业旅游 区位论 空间布局 优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金琰 卢凤君
[目的]文章从实施主体行为的角度进行研究空间布局,为制定合理的农业产业政策与土地利用政策提供依据。[方法]文章系统解析传统主体(小农户)以及新型主体(家庭农场、合作组织、能人大户、企业)的行为模式与决策过程;进一步通过博弈分析方法研究两类主体之间基于土地经营权二次契约与产业经营组织的策略;最后基于情境讨论提出有利于农业空间布局规划目标实现的实施策略。[内容]该文主要从空间布局实施主体决策行为的微观视角分析影响农业空间布局实施的影响因素,求解有利于农业空间布局优化的"契约机制"与"组织形式"。[结论]由于空间布局的实施主体的行为存在不确定性,政府必须采取保障布局规划实施的相应措施,包括加大对产业联盟的政策性支持;培育基于高质量农产品的价值回报市场和农业服务市场;加大对经营规模、辐射带动、盈利能力、产品认证、品牌建设、销售渠道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的新型主体的支持与扶持;强化对土地利用规划的监管;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农业生产法人制度;依托小城镇建设,出台相应政策提高农户回归农业的积极性与幸福感;借助培训、教育等方式,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耿鹏旭 杨爱荣 张佳卿
分析了资源型城市平顶山市的农业产业空间布局存在的问题,从农业产业空间布局整合的可行性研究入手,通过极核模式、点—轴模式及圈层模式的分析,提出了"八点、五轴"的农业产业空间布局整合模式,构建平顶山市郊农业区为极核、县郊农业区为一级节点的点轴模式。根据农业生产环境条件和农业产业用地的空间分布特征,规划布局了三个农业圈,构筑科技核心区、农产品配售区、农产品生产加工腹地区三圈组合的农业产业空间开发结构。资源型城市农业产业空间布局研究能够促使农业产业的发展,使农业成为资源型城市的重要产业支撑,推进资源型城市平稳经济转型。
关键词:
农业 布局 点—轴系统理论 资源型城市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昭,谢彦龙,李同昇,石钰
农业科技园区是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节点,优化其空间布局对促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国家规划建设的农业科技与产业综合体,是新时期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技术扩散的新型组织形式。利用标准差椭圆分析法,探索了2001-2016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时空演变过程,运用最邻近距离法、核密度分析法测算其空间分布特征及集聚水平。结果表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不同发展阶段呈现出先分散后集中的分布特征,在全国范围内形成5个集中分布区,总体呈东部集中分布、西部分散分布特征。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分析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空间
关键词: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空间布局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晓娜
文章在375个休闲农业点基础上,通过地理编码建立数据库,运用比较、缓冲、可视化工具对郑州市休闲农业空间布局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表明:(1)在空间集聚上,倾向市区、邻近高速路网,在惠济区、二七区、登封市等地区形成集聚。(2)在时间变化上,整体增长量渐多、局部存在波动。(3)在经营主体上,以个体或农户为主,客商、社会资本或外商为辅。(4)在经营类型上,以生态农园、休闲农园、休闲渔园为主,观光农园、科技农园、农业公园、市民农园为辅。据此提出:(1)优化建设惠济、二七、登封等核心区,重点开发新密、新郑、中牟等次核心区。(2)重点建设沿黄休闲农业带、丘陵休闲农业带、郑少休闲农业带。(3)引导农民向集企或合...
关键词:
休闲农业 空间布局 实证研究 郑州市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晋江
[目的]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我国农业一直处于薄弱阶段,探究农业产业布局,确定农业优势产业,对优化配置区域农业资源,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研究采用区位商模型,以山西省及各地级市2016年农业及其内部各产业(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生产总值为背景数据,并结合山西省农业发展现状,来分析该省农业产业空间布局,确定优势产业,并对优势产业布局进行了分析。[结果](1)种植业、林业和牧业是山西省的优势产业。(2)朔州、晋中、运城、忻州和临汾农业在全省范围内具有比较优势。种植业的优势产区为长治、晋中、运城和临汾。林业的优势产区为太原、阳泉、朔州、忻州、临汾和吕梁。牧业的优势产区为大同、阳泉、晋城、朔州、晋中、忻州和吕梁。渔业的优势产区为阳泉、长治、晋城、运城和临汾。农林牧渔服务业具有明显优势的区域为太原、长治和运城。(3)各优势产区因地制宜,农业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结论]山西省农业产业空间布局差异明显,针对现状,今后应重点发展种植业、牧业和林业,劣势产业与优势产业相结合发展休闲农业,努力打造农产品品牌,从而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乐 张凤荣 张新花 关小克 袁雅琴
合理布局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是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新农村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北京市顺义区为例,首先结合《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对公共服务设施的归并特征和实地调查,对顺义区公共服务设施进行级别划分;其次对农村居民点发展实力与乡镇和区(县)级别公共服务设施的通达性进行分析,并确定未来农村居民点发展模式,作为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优化的空间依据;最后,以农村医卫慈善用地为例进行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优化的方法探讨,研究成果可为编制城乡统筹和区域均衡发展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土地综合整治规划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铌 李茜铭 杨瑛
随着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土地功能、人口密度及社会选择千差万别,以往依据"千人指标"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存在局限性,"千人指标"适合均质建设用地情况使用,是基础设施宏观衡量参考的标准。城市环境卫生小型转运站分布则力求要在服务与需求之间找到平衡点,即确定依据人口密度、最低成本的小型转运站合理的优化服务半径,并应用GIS优化小型转运站空间分布,实现环卫设施空间布局定量分析,达到环卫设施的服务均好性。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朱保羽 马仁锋
识别和刻画城市设施外部性一直是人文地理学和城市规划的研究热点和难点。论文聚焦文化设施外部性内涵识别,切入文化产业集聚与业态视角探讨不同时期宁波中心城区文化设施与文化企业微区位的空间耦合,甄别文化设施的文化产业发展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 2010—2020年宁波中心城区文化设施集聚格局由“双核多点”演变为“团状三核多点”,原有集聚核心的规模不断成长,新的集聚点也不断涌现;(2) 2010—2020年,文化企业集聚格局由“团状单核多点”演变成“团状三核多点”,业态丰度自三江口老城区和东部新城向外围逐渐衰减;(3)文化设施与文化企业的聚集格局演变基本一致,均由单核或双核多点演变为“三核多点”;(4)文化设施的外部性表现为推动文化产业集聚的规模增长和业态结构完善,核心路径是文化氛围营造、文商复合、文化消费力提高等。研究成果开拓了城市设施外部性研究新视角,可为城市文化设施布局和文化产业发展激励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璐 罗赤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决定了农民的居住地点只能紧邻农业生产地点。进入现代社会之后,农业生产的用工量下降,不再成为农民的主要活动内容。在这种背景下,生活的便利性取代了生产的便利性,成为农民选择居住地点的主要考虑因素。农村空间将会由当前相对分散的状态,缓慢演变为一种相对集中的空间分布状态。因此,加强对农业发展的研究,是农村空间规划科学性的前提。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叶夏 白丽月 黄曦 潘跃斌
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的重要措施之一。近年来,三明市的设施农业发展迅速,已具备一定的规模,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各种类型的面积差异显著,以设施蔬菜、食用菌、花卉、水果、中草药五大类为主;二是设施规模区域差异显著,空间分布不平衡;三是设施农业整体装备水平较低,以简易设施和一般设施为主;四是存在投入成本高、融资困难的问题。文章在分析三明市自然地理条件以及设施农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增长极理论和点-轴理论合理规划设施农业布局,沿福银高速、泉南高速、长深高速构建3条一级发展轴,沿S205、S204、S306省...
关键词:
设施农业 发展布局 三明市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叶军
一、天津农业科技园区空间布局的基本原则 农业科技园区作为一种空间实体,是指在某一特定区域内,以农业设施工程为主体,通过农业新品种的集中开发、引进和农业高新技术的集中投入,产生的一种融农业的精品生产、示范、带动、孵化等多功能为一体的集约化生产和企业化经营的农业组织形式。它与常规农业园或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最大的区别是对区域农村经济与农业具有示范、带动、辐射功能,因此在确定其空间布局时,我们以为应遵循以下原则: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凤荣 赵华甫 黄大全 李佳 赵婷婷
北京市总体上已步入工业化后期阶段。不断增加的财政收入使政府有能力实现反哺农业。人民的消费结构也向着除食物消费之外的现代物质消费和精神文化消费并重转变。这使政府和民众不再仅仅关心经济发展,而更注重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因此,对于有着约1500×104人口、水土资源都很紧张的北京来说,农业的发展更应该注重对其生态功能、景观文化功能的开发,为建设生态环境良好,景色优美的"宜居城市"服务。据此,本文根据北京市的水土资源禀赋和城市总体规划,构建了以城市为中心的4个"农业圈",即:城市花园农业圈、近郊平原景观绿化农业圈、远郊平原规模高效生态农业圈、山区生态涵养特色农业圈等。这种农业圈层设计突破了传统的近郊...
关键词:
农业 布局 宜居城市 北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