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03)
2023(8786)
2022(7397)
2021(6649)
2020(5422)
2019(12463)
2018(12277)
2017(23779)
2016(12714)
2015(14387)
2014(14427)
2013(14592)
2012(14298)
2011(13323)
2010(13720)
2009(12879)
2008(12648)
2007(11499)
2006(10785)
2005(10127)
作者
(39549)
(32639)
(32517)
(30866)
(20757)
(15479)
(14974)
(12642)
(12397)
(11717)
(11138)
(10874)
(10583)
(10469)
(10212)
(10162)
(9591)
(9483)
(9442)
(9326)
(8540)
(8012)
(8001)
(7497)
(7435)
(7381)
(7332)
(7311)
(6672)
(6452)
学科
(63396)
经济(63338)
管理(30382)
(30316)
中国(23583)
(21294)
企业(21294)
地方(21022)
方法(19322)
(18300)
数学(16579)
数学方法(16407)
业经(14647)
(12874)
(12818)
银行(12803)
(12550)
农业(12315)
(12150)
金融(12149)
(11833)
贸易(11818)
(11798)
地方经济(11759)
(11342)
(11048)
(11040)
环境(10079)
(9038)
发展(8694)
机构
学院(191952)
大学(190315)
(82522)
经济(80604)
研究(74450)
管理(67263)
中国(58029)
理学(55868)
理学院(55098)
管理学(54105)
管理学院(53737)
科学(44150)
(43109)
(39536)
(38822)
研究所(34613)
中心(32851)
(31404)
(30283)
财经(29950)
(28724)
北京(28689)
师范(28477)
(26939)
(26925)
业大(25271)
经济学(25058)
(25044)
农业(24229)
师范大学(23025)
基金
项目(115614)
科学(90486)
研究(86879)
基金(81245)
(70656)
国家(70039)
科学基金(58633)
社会(54715)
社会科(51935)
社会科学(51925)
(45980)
基金项目(43025)
教育(38948)
(38901)
编号(35804)
自然(35728)
自然科(34801)
自然科学(34792)
自然科学基金(34118)
资助(33066)
(31736)
成果(30248)
重点(26609)
课题(26382)
发展(25848)
(25422)
(25075)
(23697)
国家社会(22324)
创新(22291)
期刊
(104379)
经济(104379)
研究(66433)
中国(43930)
(30172)
管理(27567)
(26501)
学报(26297)
科学(26122)
(23778)
金融(23778)
教育(23710)
农业(20889)
大学(19967)
学学(18508)
业经(18109)
技术(17070)
经济研究(17005)
问题(14376)
财经(14257)
(12342)
(11885)
(10851)
国际(10789)
商业(10396)
理论(9803)
现代(9726)
(9614)
技术经济(9611)
图书(9553)
共检索到3166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丁金学  
综合客运枢纽是跨区域和区域内乘客中转换乘的中枢,是多种运输方式汇聚衔接的节点,对构建空间结构清晰、城市功能互补、要素流动有序、产业分工协调的现代化都市圈具有重要的牵引锚固作用。为适应都市圈通勤化、圈层化、一体化、品质化发展趋势,满足经济要素高效聚集流转对时间和空间尺度的更高要求,优化都市圈空间格局形态,需要加快构建完善符合都市圈交通网络布局、客流出行特征和城镇体系结构的多层级综合客运枢纽体系,以综合客运枢纽的空间布局优化支撑引领都市圈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城镇体系的构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小辉  过秀成  杜小川  邓润飞  
在综合运输体系、城市化进程尚处在快速发展阶段,综合客运枢纽布局规划对促进综合运输体系形成、引导城市空间发展、提高运输服务水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各类枢纽规划的管理机制,从综合客运枢纽的概念内涵和基本特征分析出发,引出综合客运枢纽布局规划的要点,提出在国家层面、省级层面和地市层面枢纽规划关注的主要问题和落脚点,重点研究了地市层面综合客运枢纽规划编制的主要框架和技术指引,并提出规划编制的相关保障措施。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吴庆珍  
杭州图书馆以其新颖的服务理念闻名于业界,文章以杭州图书馆为例,介绍其空间布局和服务模式,阐述图书馆建筑的发展要创新理念、科学发展,顺应图书馆建筑空间布局的发展趋势,为社会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国瑞  
我国高等教育空间布局的形成与演进,深受经济社会重大转型以及国家重大战略调整的影响,既体现了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也具有明显的国情特点。随着中央与地方在经济和民生领域的交叉布局以及政府与市场力量的交互作用,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空间布局的因素更加复杂,实现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难度更大。进入新时代,随着经济力量和制度活力日益成为高等教育空间布局演进的决定性力量,以及高等教育空间布局在价值、形态等层面发生的新变化,我们对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需要有新认识、新思路和新举措。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传华  
枢纽经济是通道经济、转口经济、过境经济的升级版理论,实践中创造了临空经济、临港经济、临站经济、临轨经济、站场经济等经济模式。大力发展枢纽经济,有利于推进要素集聚、资源整合,打造低成本、高效率的枢纽服务网络,提升实体经济发展活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本文梳理了枢纽经济的理论形成过程:交通枢纽-要素枢纽-枢纽产业-枢纽城市,其最高阶段是枢纽产业与枢纽城市的融合共生、持续发展。我国枢纽经济建设成效初显,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枢纽功能定位有待明晰;要素整合能力有待提升;产业协同发展有待加强;枢纽城市建设任重道远。结合我国枢纽经济发展状况,本文认为枢纽经济未来发展趋势为:从单式枢纽到综合枢纽,从实体枢纽到虚拟枢纽;从区域枢纽到国际枢纽;从城市枢纽到枢纽城市。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枢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窦艳芬  曲福玲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提出了都市农业发展理念,经过20多年的实践探索,都市农业的发展质量不断提升,发展方式不断转变,农业的多功能性不断拓展,先进生产要素不断集聚,成为现代农业的先行者。本文以北京、上海等人口超过千万的大都市为研究样本,客观总结都市农业内部的演变规律,并剖析其演进的机理,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小辉  过秀成  杜小川  巩建国  
在综合运输体系构建与发展时期,综合客运枢纽是综合客运体系发展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文章分析了客运一体化发展的总体特征以及此背景下综合客运枢纽的发展历程及演变影响因素,剖析了综合客运枢纽规划建设中概念界定的问题及内涵,提出了综合客运枢纽的概念释义,并从外部影响和内在要求两个方面分析了综合客运枢纽的属性特征。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邓翔  蒋坤宏  
成渝经济区的建设步入了快车道,交通体系作为发展的基础条件,其建设和完善成为当务之急。鉴于成渝经济区交通体系相对滞后和经济高速发展的矛盾,加快交通体系构建和完善是今后一段时间的关键任务,"主体+联动是构筑成渝交通体系的方向"。同时,应科学规划并实施"加轴线、强纽带、扩网络、充枢纽"的合理布局。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雷心悦  邓良军  周杲尧  过秀成  吕剑  
合理布局公交枢纽是统筹城乡交通一体化、推动县域融合发展的现实需求。论文从宏观布局、微观选址两个层面出发,对县域城乡公交枢纽进行布局选址,包括:(1)生成初始节点;(2)改进节点重要度评价模型以识别枢纽潜在单元;(3)考虑需求覆盖率最大和城区公交站点可达性最高,构建枢纽分级选址模型。以浙江县级市建德为实例应用,提出的方案与城乡发展格局保持较好的协调性,为多数出行需求提供服务,有利于发挥枢纽功能。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曹允春  侯哲伟  
以郑州机场周边区域2005-2019年物流企业时空数据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缓冲区分析、Ripley’s K函数、核密度估计、标准差椭圆等空间分析方法,从多角度出发研究不同类型物流企业的时空演化特征。结果表明:物流企业在整体分布上逐渐与主要交通干线方向大体一致,圈层分布特征明显,呈现出运输型“先内后外”、服务型“持续向内”布局的发展趋势;物流企业逐渐形成聚集分布且聚集规模不断增强,并呈现出“园区聚集型“”龙头带动型”“城镇依附型”聚集特征;物流企业转型升级态势明显,枢纽机场正由单一航空物流枢纽转变为综合物流枢纽。通过分析研究区域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提出了推动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针对性建议和措施,既丰富了城市物流的理论研究,同时为其他机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借鉴参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单建华  郗恩崇  
文章提出了以客运枢纽所包含站场个数、参与的运输方式、投资运营模式3种划分公路客运枢纽的分类方法;根据经济学理论和客运枢纽的特点,将客运枢纽中的城市客运站定性为准公共产品;把公交场站、农村客运站(亭)等公益性更强的客运设施,定性为纯公共产品。论文对客运枢纽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客运枢纽创新与发展的建议,主要包括:提出关于客运枢纽规划的建议;关于客运枢纽筹资建设的建议;关于客运枢纽运营的建议;关于多站式客运枢纽运营体制改革的建议。这些建议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最后,作者选择了无锡、苏州、太仓客运枢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柴秀青  
社交经济和网红经济是互联网深度发展阶段催生的新经济现象,社交网红电商成为经济新风口和社会新热点。本文在概述社交网红电商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需求更迭、技术赋能和竞争升级角度剖析其兴起的驱动因素,并对社交网红电商在内容平台、传统电商平台和社交平台的生态布局特色进行解析,最后提出融合化、品质化和智慧化是未来社交网红电商发展的三个重要向度,研究旨在为挖掘社交网红带货潜能、变现社交网红电商价值、促进社交网红电商行业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现军  朱忠玉  
本文论述了烟草布局的四个特,即市场需求是布局的决定因素;生态条件制约着布局;烟草发展和卷烟工业布局的一致性;国家宏观调控是影响烟草布局的重要因素。我国烤烟布局重心已由北方转向南方,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布局模式仍会调整,经济落后的省区有进一步发展烟草的可能。并提出了烟草发展的五条政策措施。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过秀成  马超  杨洁  李星  龚小林  
文章界定了高速铁路综合客运枢纽交通衔接设施,分析了高速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的客流转换特性,探讨集约一体化的交通衔接设施共享形式,建立交通衔接设施配置的主要指标及相应的规模需求匡算模型。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淑伟  
城市群综合客运枢纽作为城际交通汇集点、城市内外交通衔接点,其协同效率的高低对全程运输服务水平有重要影响。在理念与技术均十分先进的背景下,我国城市群综合客运枢纽在枢纽间分工与联动、枢纽内设施一体化、运输服务衔接协调、票务安检共享互认等方面仍存在突出问题,体制机制设计不足是重要原因。结合对巴纳德协作系统理论的借鉴与改进,建议从建立协同联盟、提高协作意愿、明确协同目标、强化信息联系、加强政策保障等方面,加快优化综合客运枢纽协同服务体制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