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3303)
2022(2932)
2021(3028)
2020(2806)
2019(6776)
2018(7140)
2017(14352)
2016(7878)
2015(8947)
2014(9210)
2013(9085)
2012(8417)
2011(7490)
2010(8040)
2009(8008)
2008(8579)
2007(7470)
2006(7013)
2005(6650)
2004(5816)
作者
(20605)
(16803)
(16628)
(16565)
(10708)
(7953)
(7767)
(6448)
(6365)
(6233)
(5624)
(5594)
(5486)
(5333)
(5209)
(5052)
(4970)
(4879)
(4842)
(4822)
(4569)
(4157)
(4098)
(3905)
(3872)
(3818)
(3783)
(3770)
(3322)
(3263)
学科
(27408)
经济(27360)
管理(25152)
(20120)
(16774)
企业(16774)
(15841)
(12202)
中国(11625)
方法(10823)
数学(9776)
数学方法(9721)
(8284)
(8205)
银行(8203)
(8031)
财务(8025)
财务管理(7988)
(7899)
(7595)
企业财务(7379)
体制(7284)
(7059)
国家(6873)
财政(6824)
(6564)
税收(6287)
(6255)
金融(6255)
(6188)
机构
大学(109689)
学院(109579)
(48497)
经济(47426)
管理(39961)
研究(36533)
(34715)
理学(32799)
理学院(32506)
管理学(32233)
管理学院(32015)
中国(31896)
财经(23920)
(23821)
(21409)
(19030)
科学(18030)
(17590)
财经大学(17306)
北京(16188)
中心(16068)
研究所(15726)
经济学(15303)
(13844)
经济学院(13803)
(13431)
师范(13354)
(12771)
(12309)
商学(11477)
基金
项目(55077)
研究(45781)
科学(42173)
基金(38557)
(31693)
国家(31413)
社会(28451)
社会科(26943)
社会科学(26936)
科学基金(26045)
教育(21468)
编号(20186)
(20185)
基金项目(19912)
成果(19117)
(16962)
资助(16381)
课题(14104)
自然(13895)
(13809)
(13807)
自然科(13478)
自然科学(13473)
自然科学基金(13225)
项目编号(12786)
(12330)
教育部(12201)
重点(12191)
(11649)
社科(11631)
期刊
(60807)
经济(60807)
研究(43491)
(31569)
中国(25553)
管理(15436)
(15378)
金融(15378)
教育(13990)
财经(12483)
会计(12253)
学报(11185)
(10995)
(10649)
经济研究(10558)
科学(10376)
大学(9406)
业经(9277)
问题(8824)
财会(8490)
学学(8479)
技术(8274)
(7683)
(7350)
理论(6999)
农业(6788)
改革(6350)
(6350)
国际(6214)
实践(6159)
共检索到1890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贾文娟  胡志勇  
我国部门预算改革的计划性、归一性和法治性等特征需要完善的政府会计制度加以保证。然而,目前我国政府会计制度中存在的会计核算范围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姚镇  
一、合规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不全面的矛盾我国预算管理仍然强调控制取向"合规"的预算管理模式,从预算编制到预算执行和决算,整个预算管理都要求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预算管理的这种合规性要求政府会计能够对预算管理过程有全面和全程的监督和控制。(一)全口径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范围狭窄的矛盾我国全口径预算管理体制主要包括政府公共预算、社会保障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在内的"复式预算体系"。全口径预算管理的目标主要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工  袁星候  
我们认为从一定程度上说,部门预算的实施与改革过程,就是对相关单位既得利益进行再调整与再分配的过程。因此,正确认识部门预算改革中的矛盾并认真对待与化解之,是十分重要的。 一、部门预算改革与机构改革滞后的矛盾 从部门预算实施出台的时机看,今后,恰逢省、市级政府机构改革,人员肯定要大量减少,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张琦  张娟  
在西方国家的政治市场中,会计信息被公众视为政府不同公共政策经济后果的货币化体现与替代变量。公众通过会计信息识别公共政策的差异,做出支持或反对执政当局的决定。政府披露会计信息,说明公共资源的使用过程(预算信息)与使用结果(形成的资产、负债与发生的成本),以便获得公众的支持,谋取再次当选。政治市场中的信息供求双方经过博弈,导致会计信息披露将受"准则"的约束而实现均衡。然而,我国公共领域会计信息披露并未实现上述均衡状态,反而呈现出供给过剩与短缺并存的现象。本文期望通过分析我国政治体制下的信息供求双方与信息产品的特殊性,解读上述现象形成的公共领域信息披露悖论,并对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实施策略提出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磊  
本文基于新公共管理背景下的会计视角,分析了政府成本信息的供给远不能满足对政府成本信息的需求这一不均衡矛盾的原因,提出了改革预算会计目标、完善政府财务报告制度以及推进政府成本信息披露制度这三点缓解政府成本信息供需矛盾的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磊  
本文基于新公共管理背景下的会计视角,分析了政府成本信息的供给远不能满足对政府成本信息的需求这一不均衡矛盾的原因,提出了改革预算会计目标、完善政府财务报告制度以及推进政府成本信息披露制度这三点缓解政府成本信息供需矛盾的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尹继东  
我国社会保障自改革开放以来具有以下趋势性特点:社会保障费用增长速度快于经济发展的速度;社会保障水平将继续呈现较大的差异;社会保障二元化结构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还是一个社会事实;社会保障体系中失业保险必须先行。我国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仍然存在许多的矛盾,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理性的改革:社会保障走社会化、市场化的路子;社会保障项目与水平允许城乡有别、区域有别;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要适度:广大农村要根据条件建立不同形式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建立部分积累式养老保险基金模式;我国社会保障水平的基线要低;通过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机会来减少劳动者的劳动风险。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熊太炎  
国有企业深化改革中的三对矛盾与解决途径熊太炎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现在,我国改革开放已进行了十八年。十八年来,我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国民经济发展一直处于上升势头,这是令人鼓舞的。但是对于这一点不能盲目乐观,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十八年来我国国有...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杨玉霞  
中国以建立现代公共预算为目标的实质性预算改革初见成效,并在新修订的预算法中充分体现。然而,改革仍未解决政治体制变革滞后、预算权分散、预算公开透明不到位等深层次的矛盾。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政策的推进为解决公共预算改革深层矛盾提供了契机,从预算权力结构重构实现公共预算民主化、完善全口径公共预算体系、提高预算编制准确度等方面探求当前公共预算改革所触及的深层次矛盾化解之路径,使公共预算成为治理国家的基本制度,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小鲁  
目前关于改革的争论的一个大背景,是相当多普通老百姓的利益在改革中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争论的背后是利益冲突、社会冲突。问题在于这些普通百姓的利益受到怎样的损害?为什么会受到损害?对这些问题需要深入分析,并以符合社会公众利益的改革措施来解决。本文就公共资源管理、公共部门改革和政府改革提出了看法。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黎贤强  
一、研究背景(一)问题的提出2003年国发15号文件揭开了农村信用社新一轮改革的序幕。此轮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将农村信用社的行业管理权交由地方政府负责,地方政府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成立省级联社(以下简称省联社)或其他形式的省级管理机构。但自省联社成立以来,关于其合法性、合理性、科学性等就一直存在着争议,省联社也不可避免在成为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重要内容。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卢英敏  刘佳丽  
东北经济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既是多年累积的内在矛盾爆发,又是我国经济新常态下"三期叠加"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必然表现:微观市场主体活力不足,未能形成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大中小企业协作共进的市场竞争机制,"病态"的产业结构惯性演化为市场化不足的"体制缺陷";制度创新缺失,个别时段的经济发展呈现出逆工业化特征,尚未形成新兴产业发展和新旧动力转换的营商环境,亟待把地方政府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纳入研究视野。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调整东北经济的产业结构应立足于生产方式和各类产业的结构性变革,通过机制、体制及制度创新对政府治理能力进行顶层设计,夯实东北经济可持续稳定发展的现实基础,着力提升各类产业的竞争力,全方位解决东北老工业基地在供给侧存在的结构性矛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